绿林网

纯粹理性批判的读后感大全

纯粹理性批判的读后感大全

《纯粹理性批判》是一本由[德]康德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56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一):第一类比

第一类比主要就是说,有一个持久的东西就是实体,是作为经验对象的杂多的相继存在的基础。

就像点和线的关系一样,杂多就是点,实体就是线,如果没有线的存在,点就不一定是沿着线而运动的。如果它不是沿着线而运动的,它就有可能是离散的(离散的这种状态就是同时存在),而有这条线的话,它沿着线运动,那么它就是相继存在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二):范畴表和先验逻辑的关系

范畴表和先验逻辑的关系,我的理解: -范畴表是根据先验逻辑中的判断功能来阐述在纯粹知性中的概念 -用纯粹知性的功能来规定纯粹知性的概念 -用纯粹知性的公理织成网来套住一个概念,使其成为一个纯粹知性概念 -纯粹知性的能力(先验逻辑)形成思维的形式(范畴表) -纯粹知性的公理形成纯粹知性的概念

范畴表也就是纯粹知性概念,也就是说纯粹知性概念只能用先验逻辑这种纯粹知性的判断功能来解释。

先验逻辑是范畴表的来源和基础,是范畴表的框架。

先验逻辑就是一个系统中的公理,范畴表就是符合这个系统中的这些公理所形成的概念。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三):一些感想

在康德之前,笛卡尔 柏拉图他们都是持先天观念的。这是自上往下看。如果是这种观点,就会变成所有在客观世界当中发生的事情,我们现代人觉得那些不遵守物理定律的事件,也会是绝对必然的。这样的话就找不到规律。这有点像巴门尼德说的 一,但它即是 一 又不是 一,即是 多 又不是 多。 然后洛克 贝克莱 休谟他们又都是后天经验论观点。这是自下往上看。如果是这种观点,就会变成所有在客观世界当中发生的事情,我们现代人觉得是必然的事情,比如物理,数学的定律,定理等,就都会是偶然的。这样的话也找不到规律。这有点像巴门尼德说的 多,但它即是 多 又不是 多,即是 一 又不是 一。 所以我们就会发现在先天和后天当中缺少一个中介。所以就有了康德的先验,它带有先天的绝对必然性,同时也带有后天的经验性。康德的先验就把天赋观念说里,必然的里面的有一些 变成了偶然的;把经验论里,偶然的里面的有一些 变成了必然的。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四):第八章纯粹理性在宇宙论理念方面的范导性原则

就是在讨论以下两者的区别: 1实无限=分起来无限=无限的进展(这是一种下降的序列) 已经有一个相对来说完全的整体了,所以可以依照这个整体可以去推出它的部分有些什么,性质如何等等 2潜无限=加起来无限=不限定进展(这是一种上升的序列) 只有部分,看不到整体的全貌,也不知道要加多少次部分(也就是说要了解到什么程度,在经验中要看到多少东西)才能看到整体,所以这种进展是不限定的。

实无限需要被分割,就等于是被分析,因为已经有一个相对来说完整的整体了嘛,就相当于你已经有一个概念了,所以你只要分析这个概念,你分析出来的东西就是部分,部分肯定就在整体里了,也就是你分析出来的谓词已经在这个概念里了。 潜无限需要被综合,因为我们现在在经验的领域里面只能看到部分,只能把一个个部分综合起来才能想办法得到相对整体这样的一个概念,所以是一种不限定进展,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那个分割线在哪里,这就是他在整本《纯粹理性批判》里面在做的事情,在找分界线,但是这个分界线是找不到的。也等于是说我们要找哪些谓词可以用在一个概念上,事实上这个概念还没有被构建起来,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需要在经验中看到哪些部分才能构建起这样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一个整体的概念。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五):无限性的真正的(先验的)概念 的理解

原文:无限性的真正的(先验的)概念是:单位的渐进综合在测量一个量时绝不可能得到完成。(由此,这个量就包含着大于任何数字的(被给予单位的)数量, 这就是无限者的数学概念。———康德自注)由此可以完全肯定地得出:各种现实的前后相继的状态直至一个被给予了的(当前的)时刻的一个永恒不可能逝去,因而世界就必须有一个开端。

比如有一条无限的线,你对它进行测量,你现在在A点测量了,一直测量到了J点,由于它是无限的,意味着你永远也测不到它的终点这个位置。(这就是康德在注释里说的无限的东西的数学概念) 对你来说是无限的一条线,你是永远也测量不完的,就因为如此,你必须永远都处于测量当中,你从A点测量到达J点的这整个过程,你肯定需要保持这整个测量过程当中的每个时刻的,也就是说你是有记忆的,在你到达J点的时候,你知道你曾经去过ABC……这些点,不然的话,你无法说这是一条无限的线。(这就是康德说的某种永恒性不可能是流逝了的)所以你也就发现了,你这个测量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完成。那么对你来说就永远也会有一个开端,就是A点。

而有限的意义,是你的整个测量都已经完成了,你才能知道这个东西是有限的,不然你没有办法说这个东西是有限的。

这个圆圈就代表的是有限,你的整个测量都已经完成了,你会发现你的开端A点就是你最后的终点J,这时你才能够说你的测量已经完成了,所以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有限的东西,然后你会发现它没有开端,因为它的开端就是它的终点。所以每一个点其实都可以成为一个开端,每一个点也都可以成为一个终点,就是说:我从B点开始,我最后还是会回到B点。这时我可以说B点是开端,而不说A点是开端,以此类推,我也可以说C点是开端,既然每个点又是开端又是终点的话,那么就没有真正的开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