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歌德谈话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歌德谈话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歌德谈话录》是一本由艾克曼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25.20元,页数:6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一):为什么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这个版本里的很多相同日期的谈话内容,跟朱译本的根本不同?最严重的,还是相互冲突?

比方说1830年里,在这个版本里,爱克曼是跟了歌德的儿子一起去了意大利的,而在朱译本里,爱克曼却是在向歌德报道七月革命的事情?

顺便说一句,这个版本译得很好。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二):文坛巨擘、德国大诗人、思想家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 他于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是个得到自觉的灵。 歌德除了诗歌、戏剧、小说之外,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歌德,可以说是一个得天独厚的超一流作家。 他常在其戏剧、小说、书信里常常插入形式短小、含意隽永的小诗,歌德从八岁写第一首诗开始,到死前十几天写最后一首诗为止,一生所写的长短诗作,总共有二千五百多篇,对别的诗人来说,这数量就要孜孜矻矻一辈子去伏案疾书了。 海涅曾举出世界文坛上的三巨头,他把莎士比亚誉为戏剧的巨头,而抒情诗的巨头则是歌德。2005年11月,德国电视二台投票评选最伟大的德国人,歌德名列其中。

《浮士德》(Faust)是德国大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史诗性的巨著,共历时六十年,它是歌德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的概括,是歌德最主要的代表作。世界文学巨著《浮士德》被认为是德语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同时也是最经常被引用的作品,这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内容复杂,结构庞大,构思宏伟,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温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揉一处,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歌德的《浮士德》在文学史上,与莎士比亚的戏剧、但丁的《神曲》具有同等地位。《浮士德》既可作为研究人生的经典著作,亦是极佳的休闲读物。

众所周知,歌德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杰出的思想家;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科学研究者,而且涉猎的学科很多:他从事研究的有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如他在1784年发现了人的颚间骨。然而更少有人知道,歌德还是一位画家,更准确地说,是一位有相当造诣的风景画家。歌德的天性极其活跃,他的求知欲非常强盛;他把他的精神触觉伸向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要占有映照人类内心世界和观察、认识外部世界的所有手段。他的智慧、他的勤奋,他那深邃的目光、他那敏锐的感官,以及他长达82个春秋的高寿,使他在不同领域里——首要是在文学创作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绘画艺术上,他以无比的执着,从童年直到老年,始终怀着浓烈的兴趣,并几乎一直热情地进行实践,画了2700幅之多,这其中绝大多数是风景画,也包括他进行科学研究时所绘下的画图以及他对人体进行的临摹等。

《歌德谈话录》读后感(三):聆听歌德

这本《歌德谈话录》据说是中国大陆的第一本全译本,但杨武能在他的节选本《谈话录》中提到此书时,别有深意地在全译本这几个字上加上了双引号。因此,我疑心这并非是完全的“全译”,并且,从书中可以经常看到艾克曼自己说,“昨天又去看了歌德”,但那天并无记录(或许艾氏也非每次必记?)。但不管怎样,朱光潜的著名选本内容太少、且偏向于文艺、美学,而这个版本,则是目前国内内容最为丰富的。

虽然艾克曼自己交代过:“请大家注意,我所描述的只是我自己的歌德”。但研究者几乎一致肯定其书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再加之文辞优美,其能风行天下,也就不足为奇了。总之,这是了解晚年歌德生活与思想的最佳读本。

艾克曼在1823年才去了魏玛为歌德工作,歌德时年已七十有余,但很显然,歌德很喜欢并且信任他,虽然让他做秘书,但实际将他当朋友。因此,书中的许多谈话,是那样的真挚而又深刻。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歌德大会群宾之后,当客人散尽,他还要请艾克曼留下来,两人单独交心。歌德最深刻、最富教益的话,往往是在此时发出的。我常常掩卷长叹,那是一个个多么美好的黄昏与夜晚,艾克曼是一个多么幸运的人。

谈话中最最能引起我关注与感触的,是歌德关于人生、社会的思考,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实在令人叹服。这位阅世已久的老人,能用只言片语指出他人性格的特征及其行为的目的;他对德国民族弱点的自我反思,令人敬佩。——这是当下中国极端缺乏的。而他的世界眼光,特别是“世界文学”观的提出,则表明,他地思维已远远领先于那个时代。歌德虽然也能洞悉社会,但他的政治思想,在我看来显然是过于一厢情愿的。

在文艺的上探讨更多,但我最为关注的是,他向艾克曼介绍、评价自己的作品、以及他的写作计划这一部分。我们从中看出《少年维特的烦恼》曾经受到那么多的指责,《亲和力》曾经那么不被理解,而《浮士德》第二部的诞生过程则是那样的艰辛。每当此时,我总是莫名感动,要是这个巨人放弃了其中的任何一部著作,这个世界将受到多大损失;要是艾克曼没有一直鼓励、催促《浮士德》第二部的写作,我们今天还能看到这部厚重、广博而又深刻的巨著吗?

歌德在科学上亦有重大贡献(最著名的是他发现了人类头盖骨上的孔洞),他应该也属于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博物学家。他的光学观点,与现代科学相去甚远。我要特别提到这点,是因为他那不惧前贤、独辟蹊径的思维令我敬服:他对于颜色的形成,有一套完整的见解与逻辑体系。

这部谈话录,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人和物,多的难以计数,比如,歌德那可爱、活泼的儿媳,高贵优雅的魏玛高层;比如,与歌德一同远足、那欢唱的百灵鸟,避暑别墅边、刻有歌德与希勒名字的橡树,游玩晚归途中、薄暮里的亘古不变的夕阳... ...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