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后感锦集

《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后感锦集

《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是一本由约瑟夫·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著作,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23-6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后感(一):勘误和解释(不定期更新,欢迎商榷)

主编序xi,第1行:三部曲,漏了个“三”字,是排版的时候吃掉了。

《漫长的回家之路》xiii,第3段,第2-3行:“爸爸的人生就是在物质体验的瞬间发现意义。” 这句话说不上错,但确实没把意思完全译出来。原文是:Dad lived to make meaning out of the moments of material experience. 供参考。有位豆友提示我可以这样翻译:“爸爸的人生就是用即物体验的时刻营造出意义。” 真是译得太好了!moments译成瞬间确实不太确切。不过这里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material(客观性)和meaning(主观性)之间的张力。

225页,第3行:若“体”真能被救回来(错误)==》若“体”真的无法救回来(正确)

《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后感(二):一则并不贴合内容本身的读后感

本书确实很不好读,不好读跟翻译没有什么关系(虽然我觉得译文还可以更好),连美国人都觉得列文森不好读,可见是真的不好读。

列文森的艺术修养非常高,按他儿子的说法,列氏甚至考虑过去当职业钢琴家。我也因此发现列氏的写作极富音乐性,无论行文还是章节安排都自有韵律、节奏,讲求对位,分明是奏鸣曲的结构。这一点从目录本身就能发现,如第二卷「君主制衰亡问题」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残余物的启示:儒家与君主制的末日(上)」、

「第二部分 张力与活力」、「第三部分 张力线的断裂」、

「第四部分 残余物的启示:儒家与君主制的末日(下)」,

很明显就是在模仿奏鸣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曲式。

再如第三卷「历史意义问题」的第五章「理论与历史」第一节和第二节的标题分别为:

一、理论

1.歧义的思想意义

2.歧义的道德意义

二、历史

1.歧义的道德意义

2.歧义的思想意义

从阅读习惯来说,当然是先读完一再读二,但从写作角度或者思考角度而言,这两部分是并列关系。也就是说,可以把这两节想像成钢琴曲谱,分别对应左右手,是在展现一种复调的结构。

列氏十分擅于反向思维,因而有些无情,甚至略显刻薄,容易刺激和「伤害囗囗人民的感情」。这种反向思维所得出的诛心式结论,有时却不免遮蔽了更为复杂的背景和过程而让人生疑,但读起来确实很爽(爽也是一种刺激)。

列氏的知识十分广博,远远超出了历史学和中国学的范畴。从他所频繁引用的著作(怀特海、奥克肖特、萨丕尔等)来看,列氏并不是一个常规的「历史学者」,更像是一个喜欢思辨的、富有科学素养的「历史哲学」学者。我觉得,他即使不以中国研究为职业,也完全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者(正如他去弹钢琴也能够养活自己一样)。

列氏的著作包含了一点考证、一点思辨和一点美感,这简直是我所认为最为完美的人文学术研究。哪怕不能同意他的观点,但还是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到智力的愉悦。而且,阅读难度的存在又使得这种愉悦并不廉价。

《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读后感(三):【转】叶斌:儒教政治的内在性——韦伯与列文森的传承线索

【摘要】在纯粹的内在性观念中,只有一个世界,在其中自然、神、人和其他一切可能的存在共同组成一个秩序,在这个世界之外再无其他的存在。韦伯和列文森都认为,中国政治的传统主义特征与儒教的内在性观念有关。君主按照其自然的倾向,具有中央集权和理性变革的动机,但是士人阶层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地位和利益,依靠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垄断地位,有力地抑制了君主的集权与理性化冲动。这两位学者对于西方宗教伦理的超越性观念的执著和自信背后,固然有深厚的宗教情怀与扎实的学术研究作为支撑。但是超越性概念本身,含有浓厚的形而上学意味。

【作者简介】叶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延伸阅读】季剑青:超越汉学——列文森为何关注中国

周雪光:读《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随笔

叶文心 | 传记与时空:读列文森的近代中国思想论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