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理性的边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理性的边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理性的边界》是一本由[美]诺桑·S.亚诺夫斯基 (Noson S. Yanofsky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8,页数:4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性的边界》读后感(一):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在《理性的边界》外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有“理性”? 是指在做决策时,总是能不受情感或偏见的影响,只基于客观现实进行分析与推理? 还是会仔细权衡成本和效益,让决策的结果常常是以较小的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 数学家、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诺桑·S·亚诺夫斯基认为,“理性”的定义不仅仅表现为不同学科和领域的不同解释,它是“一系列不会导致矛盾和谬误的过程和方法⚖️论”。 在其新书《理性的边界》中,作者反其道而行,举出了很多目前为止人类的“理性”解决不了的问题,例如: 量子的奇异性、混沌理论的诞生过程、无法用正常方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还有一些正确但无法证明的事实等。 为何“理性”的定义如此重要?这是因为,人类每一次科学进步,都离不开对客观世界、自我认知等问题的一次次挑战与探索,而“理性”就是我们手中的武

《理性的边界》读后感(二):理性的边界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我们能够拥有如此现代化的社会状况,能够了解那么多的知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

简单来说,理性是处理问题时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些事物我们无法理解,是因为它们超出了理性的边界。

在《理性的边界》这本书中,作者就带我们深入的探讨了理性的边界在哪里,以及为什么存在理性的边界等话题。

人类对事物的理解总是伴随着矛盾的情绪。一旦我们了解了什么事物,我们常常会觉得它乏味平庸,甚是无趣。另外,神秘未知的事物总是令人着迷,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

而当我们过分的相信自己理性思考的能力的时候,我们就可能会产生某些偏见或者错误的认知。就像即便现在获取网络信息非常的便捷,也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在网络这个大数据库中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

让我们意识到理性的边界的存在,有很多途径。在这本书中,作者从语言,哲学,数学,计算机等多个角度来向我们展现了理性的边界。

言语上的悖论,有的时候会带给我们极大的困惑,这是因为我们无法从理性的角度对这些言语作出判断或者具体的解释。

或许我们都应该相信科学,相信理性的力量,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科学与理性都并非万能的。

“忒修斯之船”这个思想实验我很喜欢,它非常有趣,也非常发人深思。

假设有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叫忒修斯之船。只要船上有一块木板腐朽变旧了,我们就把这块木板替换掉。那么问题来了,经过几百年的时间,我们把这艘船上的所有零件都替换了一遍,那么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忒修斯之船吗?

再进一步,我们把从这艘船上换下来的旧木板组装起来,组装成一艘新的船,那么这两艘船到底哪一艘才是忒修斯之船呢?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讲,都有理性思考的能力。然而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却很难有和统一的认识和结论。

理性的价值在于让我们对于很多事物有更加确定性的认知,让我们从精神上,从思想上感受到安心。

而理性的边界则提醒我们,永远不要骄傲自满,要对未知的领域保持敬畏之心。人固然应当有一定的探索兴趣,但倘若想要了解一切,则有些痴人说梦,更何况人的生命是那么的短暂。

即便我们自以为理性,在生活中我们还是不可避免地做出非常多不太理性的行为——对于这一点,我们还是要多一些包容。

《理性的边界》读后感(三):承认科学的局限性才是最科学的理性思维

这本书真的非常硬核、烧脑。刚开始只看了书名,以为是偏向社科、哲学类,其实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数学家、物理学家,也是纽约城市大学的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教授。所以这本书可不止只有说理,作者是从实实在在的科学角度来证实科学的局限性以及人类理性的局限性,同时也全面而具体地诠释了科学的可证伪性。

本书作者从语言悖论、哲学悖论、无限谜题、科学的局限性、元科学的困惑等几个方面来证明理性的边界。每个章节都有大量的科学数据和例证。

近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进步,出现了很多科学主义者。理性越来越多地压倒感性,理科越来越多地压倒文科。文科无用论,科学万能论一时之间甚嚣尘上。

然而在很久以前就有这样一句话:科学的尽头是神学。有人说这句话是爱因斯坦说的,当然是谁说的不重要。这句话并不是完全得正确,但是也说明了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自然科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没有界限的,而人的科学认识却总是有边界的。

理发师刮胡子问题,忒修斯之船,阿喀琉斯与乌龟,薛定谔的猫……这些悖论是我们始终无法自洽地给出解释的。经过数次替换木板的船还是原来的那条船吗?阿喀琉斯永远都晚一步到达乌龟的下一个起点,那么他又怎么会追上它呢?

正如作者所说的:“理性最后的功能是认识到无限的事物存在于它的边界之外。如果它看得不够远,还不能知道这一点的话,它就是虚弱无力的”。我们必须承认科学的局限性,这是科学唯一的出路。

科学家哲学家爱丁顿曾经这样说,“科学的观念是选择性主观主义,宇宙规律不是客观存在的”。虽然这句话多少有些泄气和偏执,但是却值得我们去深思。承认理性的边界,也是一种谦逊。当人类过于自大时,科学将不再是我们探索世界的工具,而将沦为人类满足自己野心的工具。

《理性的边界》读后感(四):聪明人才敢挑战的烧脑著作

《理性的边界》,很多人看看名字都会失去阅读的欲望。然而这本书对于热爱深度思考和探索知识的读者来说,确实是一次丰厚异常的精神食粮。比如我,就深深着迷于书中讨论的主题,尤其是关于理性的局限性、语言悖论、哲学难题以及科学的局限性这几章当中无法自拔。 作者在书中着重强调了理性并非无所不能,这一观点颇具启发性。我们常常以为理性可以解决一切,但通过深入阅读这本书,我开始明白,有些问题可能超出了我们的理性范围。这种思考方式使我对知识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那些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 语言悖论和哲学难题章节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他其中举的种种例子生动而直观——比如非常经典的芝诺悖论,这个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实验,引发了许多哲学上的思考。再比如忒修斯之船,这个著名的实验让你看到了自己思想边界的极限。 在科学的局限性里,本书又深入探讨了混沌和秩序、量子力学以及相对论等主题。比如书中提到的拉普拉斯妖和蝴蝶效应,这两个概念引发了对于科学预测和探索的局限性的思考。再比如双缝干涉实验,经典的观察者效应能让你对世界产生疑惑。 不得不说,书中有些内容,尤其涉及到数学和物理学知识对我来说相当复杂。但正是这种挑战,促使我反复思考、深入研究。比如自指悖论和描述数的性质等概念,虽然晦涩难懂,但它们带给我对逻辑和哲学的全新洞察。而作者的解释和思考引导我更好地理解了这些问题所在。 总之,这本书是一次知识的探险之旅,虽然其中有许多内容令人感到困惑,但正是这种困惑激发了我的思考欲望。它让我明白,知识的海洋是如此广阔,我们永远无法涵盖一切,但正是在不断思考和挑战中,我们才能更接近真理的边界。

《理性的边界》读后感(五):刷新智识,认清自我

古典主义哲学家费希特曾说过,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这就是人的最终目的。经济学中也有十分有名的理性人假设,但就连经济学家(尤其是行为经济学家)也承认,完全的理性只存在于理论真空之中,个体的行为总是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无法做到真正的“纯粹理性”。

《理性的边界:人类语言、逻辑与科学的局限性》就是一部探讨人类理性的局限性的著作,该书作者诺桑·亚诺夫斯基拥有多个身份,是数学家,还是物理学家,又是计算机科学家,并发表了大量关于量子力学、哲学和语言学方面的研究论文。因此,书中的内容可谓是天马行空,包罗万象,融合了多个学科,包括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量子力学、哲学等,体现了作者广博的研究,也使得本书视野开阔,大开脑洞,趣味横生。

具体而言,本书主要分为10章,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理性的局限与边界,但又不止于此,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本书并不(只)是一本可以证明理性局限性的全部范例的汇编,还解释了为什么理性会出现这些边界,以及理性为什么不能逾越这些边界。

不得不说,这是一本“我看不懂,但大受震撼”的著作,但仍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佳作,书中的内容兼具知识性与可读性、专业性与通俗性,让人在愉快地阅读体验中收获崭新的认知,就像穿越一场场智识的风暴,享受着思想的冲击与洗礼。

段子手王尔德曾有这么一句戏谑却不乏几分道理的话,科学永远无法对付非理性的人。因此,在这个世界上,科学是没有未来的。这句话的前置条件即是人类的非理性,因此可以说,非理性是人类的“劣根性”所在,也是人类的“原罪”,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将无所作为,躺平认输。历史事实也非如此,人类携带着非理性的基因,大步向前,无止无休,实现了物质、人文、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与跨越,并行进到了空前发达与繁荣的现代社会。面对无法摆脱的非理性,“无论好坏,都成就了生活本身”。说白了,理性有边界又如何,我们会冲动,会愤怒,会消沉,但还不是活得好好的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