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而为男?》经典读后感有感

《生而为男?》经典读后感有感

《生而为男?》是一本由[美]顾德民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页数:3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而为男?》读后感(一):想到这里,我心头一紧

这本书的英文版本非常好读,推荐。书里有一段话很有意思:“原始的激情、原始的性欲和少数民族或农村男人身上所蕴藏的自然本能,在后社会主义时代对中国男子气概的阐述中变得至关重要”。 这让我想起了我和董哥之间的数次讨论。 他很多次问我,为什么对粗暴的男子气概和这种气质的践行者容忍度如此之高,我说:“对我来说,那里有一种原始的激情。”董哥嗤之以鼻。他认为我对这种“原始激情”有一种布尔乔亚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或者只不过在满足自己“革命同志的想象”。他总是很细致地帮我分析,例如这种暴力究竟意味着什么,背后潜藏的结构是什么,这令我逐渐意识到:我所留恋的,正是这本书里提到的“后社会主义时代的中国男子气概”。实际上,这并不是“孔子提倡的男子气概”,而恰恰可能是“民粹的气味”。 想到这里,我心头一紧。

《生而为男?》读后感(二):板子抽了知道疼了?

有点失望。整体风格偏向主题性的观察随笔/科普,作者唯一的田野在墨西哥(搜了一下,其学术论文也多基于此),也去上海相亲角转悠了一下,剩下的举例都是“我认识的朋友/学生/邻居”以及资料编汇。

不看这本书也可以得出的观点:拒绝本质主义的性别二分,男性具有可塑性;纯粹的生物学解释值得怀疑,要关注文化属性;男性内部亦有参差(种族、阶级、残疾);警惕那些证实关于性别的社会成见的研究。不过是换了材料,视角大差不差。

关注性别的另一面,看着像各打五十大板,但两面的轻重缓急也有差别。作者作为男性,似乎有些缺乏自我反思精神。就像男孩手里有六个人生选择,吵着要集齐七个召唤神龙,而女孩手里有三个,同样发出呐喊一样——两者的底牌和声量是不同的。

正如作者自己论证的:尽管许多人对宽容抱有最高敬意,视其为最高目标,而他们能想到的最包容的方法是吸收、接受广泛的信仰和行为,那么就会在无意中助长他们本来要反对的歧视形式。

《生而为男?》读后感(三):赶紧看!

“男性气概”是什么? 作者从父权制的角度,用人类学的方法,阐述了“男性气概”的真相; 在此制度下,受po害的不仅是女性,还有男性。 书中关于中国的性别研究特别精彩: 一开始倡|导“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生男生女都一样”, 为什么当前女性地位远远低于70年前? 先别着急否认, 看看周围的男性, 是否生来就拥有房产及新家庭财产的控|制权? 值得注意的是, 不只有男人认为, 他们才应该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30年前的影视剧里“独立女性是出身低微,自强自立闯天下”, 而现在大女主剧情都是“霸总、少爷爱上我”! 小孩子都开始强调嫡出庶出了, 私sheng子拥有继承权也板上钉钉! 年轻女性被要求拓展人生, 同时又被限制在生育这个圈里。 去读个博士吧?什么?影响生孩子?那还是别读了! 要独立自主,但家里没你的房,你要找个有房的老公; 要婚姻平等,但房本上只有老公的名字! 现在人口发展的矛dun 不仅是收入低和养育高的矛dun, 更是不断提高的女性教育水平和不断下降的女性地位之间的矛dun。 中国实际情况是男多女少, 为什么大龄未婚女性反而叫做“剩女”? 因为她们大多是城市的“三高女人”! 受过高等教育、收入较高、年龄较大, 相应的,对配偶的期望也更高。 所以,她们选择不结婚。 书里说, 在我们这里,男人过得太好了! 我觉得这本书离jin不远了!

《生而为男?》读后感(四):生而为男当为何

男性气概的产生究竟来自于哪里?厌女症心态的产生又是由于哪般原因?男性的竞争意识和攻击性与荷尔蒙的产生有无关系? 在当今时代,关于男性的问题有很多,也有很多人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探索,而顾德民的《生而为男:男性气概的人类学真相》一书,从人类学的角度独辟蹊径,在生理之外,更多探索文化对于男性特征的影响,从上海公园到海底联合国维和人员,以及墨西哥城的女性车厢,再到印度的海吉拉等等。顾德民力图以事实证明,男性特征是因地而异、因种族而异。 如果我们从中国式的思维出发,性别二元论现实存在且正当其时,这主要来自于独生子女政策中女性在家庭中担任育儿的角色,父亲则肩负着养家糊口的责任,这样的社会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主流模式。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性别困惑和性别重新谈判影响着性别认知的拉锯战。在书中,顾德民以上海公园相亲角为例,延伸出现代媒人、剩女产生、交友网站和交友节目,当然不止是上海,北京、南京等大城市中相亲角也都曾大量涌现,尤其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经久不息,父母或者现代单身男女自身,以此来帮助自己的子女或自身找到合适的配偶。从某种程度来讲,在当前这种讲求男女平等和无差别的时代,相亲角仍然是在突出最刻板的男性和女性特质,以帮助其更好地进行“兜售”。这是来自于文化背景里的缩影,更深层次而言,这是回归到性别二元论的表现之一。 生而为男,顾德民的观点的确值得不断回味和深思。

《生而为男?》读后感(五):觉醒吧!男人本性就那样,你根本没法去改变

男人用哪个部位思考? 为什么社会老是用动物本性来形容男人? 男人为什么要打仗? 现代社会的男性气概到底是什么? 怎样算是有胆量的男人? 你的女儿是“剩女”吗? …… 这些男人本身及与男人相关问题的答案,就在今天分享的这本书里。 书名:《生而为男》 作者[美]顾德民 翻译:宋 熙 张 飒 出版:中信出版社 人们的眼中真正的男人都是粗犷的。但自古以来,不少家庭中,男人对女人及孩子的各种暴力也司空见惯。其实,我们是不赞成这种男性的暴力行为的,但是现实中我们大部分人对这种现象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男人问题发生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这些行为是先天就有,还是后天形成的呢? 作者顾德民在性别和健康人类学上有深入研究。他在本书中,坚信所谓男儿本色,首先是文化上的纵容而非生理上的安排。他带领我们对男性特征进行了一次全球性探索。 在上海公园的相亲角,年迈的父母和媒人是这里的主角,急于为子女寻找合适的配偶,而孩子们则不露面。 再到海地联合国维和部队中的xing剥削和xing虐待,在他们的营地和汽车中,在城镇和森林中,在酒店、公寓等地方,妇女、女孩及男孩都是他们xing剥削和xing虐待的目标。 再有2008年为了解决乘坐公交女性的安全,墨西哥城创建了一个以希腊女神雅典娜命名的“雅典娜”工程,扩展了一个“只有女性”的系统,包括在地铁车厢和公共汽车上,只为女性和一定年龄以下的儿童提供的空间。目的阻止、逮捕和惩罚对乘坐公交的女性实施的xing暴力。 除了这些,还有印度的海吉拉,从奥克兰的康复项目,伊拉克战争的前线…… 顾德民想用事实证明,男性特征并非铁板一块、一成不变,而是因地而异,甚至因种族而异。 书中还揭示了社会对男性特征的普遍误解,不仅强化了父权价值观,令女性感到畏惧,也限制了男性的自身设定。 男性的气质在哪里?何为男儿本色?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要读一读本书,便于更好地理解彼此,共同走向美好的未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