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读后感100字

《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是一本由[英]约翰·斯坦纳著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读后感(一):尴尬的不是我?尴尬的就是我!

这是作者继《精神避难所》之后的续作,篇幅不算长,观点延续上一部作品展开,引用了大量的精神分析实例,既有经典理论作为基础,又有现代理论佐证分析结果,是一部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著作。 通俗的说,精神避难所就是我们逃避现实困境的一种手段或是为此建立起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就像我们因为一些过错或是疏忽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我们就想用一些自己觉得会有用,但实际没什么用处的的方法去掩饰,也就是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或者更严重一点的会选择逃避和远离。 这种自我防御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缓解焦虑并释放不适感,但我们终究要走出来面对真实的社交圈,即看见别人和被别人看见,在我们看见别人的时候会产生怎样的情绪,如何削减如芒在背的不适感和尴尬情绪,在被别人看见的时候,同样会感到别人的眼神和举止传递来的情绪,如何正确认知并积极面对,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这种很常见的情绪起伏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大,很多人都能通过自我调节达到平衡,只要不郁结在心里就不会有更大的问题产生。 而作者提到的另一种比较极端的人格问题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这部分人会建立一种自恋型幻想状态,即在一定程度上的自我理想化,幻想自己被崇拜,被需要,一旦陷入这种幻想状态,自己很难想要出来,而一旦他们被要求走出来接受现实,就会迅速转化为自卑感,强烈的心理变化很可能导致抑郁等心理疾病的产生,这就需要相对专业的心理医苼介入辅助疏导和冶疗。 这本书的内容很专业,不仅能帮助我们解诀实际问题,还能了解到心理学的前沿研究方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专业心理学书籍。

《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读后感(二):非常实用的精神分析实践指南

心理咨询中,很流行一句话:看见即疗愈。

是的,看见就是最大的疗愈,而看见却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本书来自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斯坦纳撰写的有关帮助来访者“走出精神避难所”方面的,为心理咨询、临床心理治疗师的专业实践的案例、解决方式等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的书籍。

由4位业内大咖施琪嘉、曾奇峰、吴和鸣、熊卫背书,联袂推荐。

作者是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分析师和培训师。

译者黄满霞也是业内人士。

这本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是精神避难所的续集。讲的内容是有关精神分析流派里的防御机制主题。有实践案例,帮助咨询师在工作方面有更加清晰的方向,书中的方法可以直接用来更直接地帮助受分析者描述他们自己的体验,更好地帮助受分析者去改变、去成长,去更好地把工作进行下去。

这是本督导师推荐给咨询师学习的书籍,更倾向于专业指导,阅读学习起来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更适合业内人士以及有一定基础的非业内人士,像我这种有20多年常年基础的爱好者也可以,不是大众心理学的心理自助类书籍。

作者基于精神分析鼻祖奥地利的弗洛伊德,

儿童精神分析研究先驱、客体理论关系创始人奥地利的梅兰尼·克莱因,

客体关系理论家、克莱因的忠实追随者和理论捍卫者英国的赫伯特•罗森菲尔德,

探索生本能与死本能的冲突的英国籍波兰的精神分析学家汉娜·西格尔,

研究人在得到理解和逐渐转化的内部世界的错综复杂引发了在每时每刻临床互动的细节中的表现的临床技术的贝蒂·约瑟夫,

等人先前的研究成功的学术贡献为基础,作出了创造性和综合性的努力,更进一步丰富了当代精神分析的工作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全面且具体的阻抗机制,以理解病对于变化的抵抗,为临床心理治疗师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

这本写得非常好,逻辑推理一级棒,案例也很真实,方法非常有建设性,作者花了很多心血,非常有价值的一本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轻工出版

《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读后感(三):谁不渴望被看见?谁不渴望被关注?让我们带领孩子们走出精神避难所!

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看见与被看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感受到被关注与被理解,但同时也会有一些复杂的、不愉快的体验。 英国精神学分析师约翰•斯坦纳,在考察了诸多来咨询的患者后,创作了《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一书,帮我们理清看见与被看见、抑郁与偏执等之间的关系,让我们看清自我,找到自我。

《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

一.被看见的焦虑 当我们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就渴望被看见、被关注。婴儿会发现眼睛有一种吸引人的力量,他(她)可以通过眼睛来吸引母亲的关注。 除了视觉,听觉也是拉进距离的媒介。当孩子发现母亲没有第一时间跟他(她)的视线相对,他(她)就会通过哭闹或者尖叫来吸引母亲的注意力。 婴幼儿能够感知并接受母亲作为一个完整的形象,母亲用乳汁哺育他(她)、陪他(她)玩耍,他(她)能感受到母亲的爱,也会深深地眷恋着母亲。 当母亲发脾气时,他(她)尽管害怕,仍然下意识地想要靠近母亲,此刻的婴幼儿会成为一个矛盾综合体。 曾经有人做过一项调查,分别让孩子给妈妈、妈妈给孩子打分。 妈妈们对自己的孩子是各种吐槽,该吃饭不吃饭,该睡觉不睡觉,只会跟自己对着来,妈妈们给孩子打出了7分、5分等等,分数都很低。

妈妈给孩子打分

可令妈妈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她们眼里缺点满满的孩子,却都给自己的妈妈打出了满分---10分。

孩子给妈妈打分

这其实就是因为小孩子们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自己所爱的妈妈,与发脾气、对自己大吼大叫的妈妈是同一个人,他(她)开始体验到爱与悲伤、快乐与焦虑,并从这些冲突中产生了修复的能力。 二. 自恋与自卑 看见和被看见都是自恋的重要方面。 《礼记•大学》中曾记载:“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意思是我们生活在眼睛凝视的罗网之中,你不论做什么,都会被他人看见。 我们渴望被看见,是渴望被赞美的快乐。就如同小时候完成一个涂鸦作品,就迫不及待地要拿给别人看,当别人说“你真棒!画得真好!”心里就会美滋滋的。

儿童涂鸦画

可是如果我们不小心打碎了花瓶,我们就怕被别人看见,不想让人看到自己尴尬、窘迫的样子。 为了逃避尴尬,躲避失败,我们会为自己找寻一个精神避难所,藏在厚厚的“壳里”不愿出来。 自我意识是自恋的一个特征,当你如果失去自恋关系的保护,自我意识就会变得敏锐。这时候的你,很可能就会从自恋变为自卑。

《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

暴露在凝视下或多或少会导致某种程度上的不适,这种不适就伴随着一系列的感觉,从尴尬到羞耻再到屈辱。 而对于这些遭受害羞、脸红、自卑的人,也都迫切的想得到慰藉。 “我宁愿死,也不愿再面对这一切” “我希望地上有一道缝儿,把我吞没” 心理学家科胡特对于自恋以及客体在肯定或否定孩子的自我形象时所起的作用,展开了讨论。他指出,嫉妒通常是由羞耻的自卑感引起的。 当一个孩子的爱被拒绝时,他(她)就会体验到羞耻感。他(她)会感到自己的自我价值受到了威胁,感觉很糟糕。 渴望被关注和感到无助,是我们小时候可怕的经历之一,如果没有人听到我们的呼喊,没有人意识到我们的需求并做出回应,我们就会面临被抛弃的焦虑。

《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

结后语: 我们应当学会多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不要把自己在工作上,以及外界所遭受的不满情绪带给孩子。 尽量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要多给他们一份包容,要多看见他们的优点与长处。

谁不渴望被看见?谁不渴望被关注?让我们带领孩子们走出精神避难所!

《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

《看见与被看见:走出精神避难所》读后感(四):一个愤怒的精神分析师

《看见与被看见》的作者是John Steiner,英国克莱因流派精神分析师。这部作品主要包括了两个内容,一个是作者提出的精神避难所的概念,一个是作者对一些精神分析理论的探索(以他的精神分析案例为支撑)。

但是,我通篇读下来,就一个感觉。

这位精神分析师在为自己在精神分析中的攻击性提供理论防御。书中内容多次描述来访者的攻击性,其中不经意透露出来的一些文字,揭示了来访者的攻击性是被精神分析师诱发的。一开始前几个章节还不明显,毕竟“精神避难所”这个术语看上去很性感。

但随着内容的展开,在性感的术语背后,那个“愤怒的”精神分析师的样子越来越明显。精神分析是一个来访者与分析师共同构建的场,在这个场中来访者和分析师互为影响,而由于精神分析设置的特殊性,来访者在这个“场中”的表现更偏向于一个被动位置。

看上去是分析师在跟随来访者,是由来访者在推动分析的过程,但实际上,分析师的扰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同拉康理论中画里的黑洞,看上去不起眼,但整幅画都被黑洞所“定义”了。

我不知道作者到底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分析过程有一些aggressive,从而造成了一个张力十足的场。但是,从我的阅读感受来说,拿着这本书就像拿着一个刺猬,要小心翼翼。

关于具体内容,第五章俄狄浦斯的分析看的意义不大,在jack pirate:《俄狄浦斯情结》,清楚讲解了拉康的俄狄浦斯理论 已经把俄狄浦斯讲解的很清楚了,从权力的角度去讨论当然没有问题,但是把权力和俄狄浦斯混在一起讨论相当于试图把一个大球放到一个小筐里。

第六章重复了第三章的范式,分析师和来访者脆弱的关系,比如互相指责,在第六章中,分析师不止一次提到来访者对他的解释听不进去。看来作者是个old school,对于关系的构建,共情和理解来访者方面有裂隙,而且反思中隐隐包含着一种敌意。

在第九章的案例中,再次感受到了精神分析师对来访者的一种“攻击”,精神分析师认为来访者的攻击,在我看来,实际上是一种表象,不如说是来访者在防御精神分析师的攻击。

简单来说,作者的“精神避难所”的概念更应该用在自己身上,从书中的文字觉察作者对自身的开放性反思有点迟疑,而且,在治疗中似乎以惯用的“凝视”的手法让来访者不适。这也可以理解为,作者通过凝视这样的行为,避免被凝视,即作者仍然躲在“精神避难所”中。

供参考!

精神分析的目的不是消除病人的防御机制,而是理解它们,并通过这种理解逐渐帮助病人识别新的可能性和发展潜能。

当病人开始从精神避难所中走出来时,尴尬、羞耻和屈辱等极度不舒服的体验是病人面临的最直接的困难。这些体验一般是难以忍受的,需要立即得到缓解。

尴尬、羞耻和屈辱给被观察者带来特别残忍和痛苦的体验。病人会将观察者感知为有敌意的,觉得观察者在攻击其自恋状态的优越性,并试图扭转这一局面,使病人感到自卑。

每当存在差异时,就存在权利关系,紧张的关系往往会伴随着相对地位和权力问题的出现。

为了从精神避难所中走出来,并修通俄狄浦斯情结,病人必须能够忍受处于偏执位态时感受到的侮辱,并从分析师的分析中获得足够的支持来度过这些侮辱。当他的分析师感觉到被强加了偏执的结构时,这可能很难协商。然而,只有当病人意识到忍受轻视和侮辱是有价值的,是帮助他去认识自恋性的自我膨胀过程中必要的一部分时,才会开始过渡到抑郁位态。

当病人觉得自己渺小、依赖他人、被人瞧不起时,他们会感到屈辱。他们可能会通过看不起分析师,或试图拉拢分析师假如他们一起看不起别人来保护自己不受这种感觉的伤害。

如果病人感受到的屈辱的痛苦极其严重,并且分析师所做的任何观察都让病人有类似的体验,那么无论分析师如何以富有同情的方式去表达,都会出现一个技术性难题。

凝视的迫害性成为施雷伯偏执妄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形式是遭受“神圣射线”(divine rays) 的攻击,并且导致了他极其糟糕的别迫害和被羞辱的体验。同时,施雷伯自己的凝视在将需要和全能感投射到他的客体的过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最后,凝视被用于密切的关注他的客体,直视他的眼睛。当他们让他失望时,一种背叛感伴随着对客体(甚至包括上帝)的战胜感,他们会被感知为是名誉扫地和被打败了的。

在抑郁症中,改变的阻碍,在于认同一个无法被放弃和哀悼的受损或死亡的客体,这个客体继续存在于病人的体内,在自我身上投下阴影。(弗洛伊德)

克莱因认为,儿童求助于一个好客体,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精神滋养和被理解,更主要的是为了消除他的不良情绪。他试图将坏情绪疏散到一个有能力消除破坏性、内疚和偏执的客体中。

承认治疗取得新的进展会引发病人的焦虑,在那些自恋组织已为其创造一个精神避难所的病人身上尤为严重,这种精神病理性组织可以保护他们免受暴露,并使他们避免对照现实来检验治疗进展。

改善与在分析中所获得的良好体验存在一定的关联,但被看见往往会让病人继续体验到痛苦的不适和尴尬。这可能导致这种更有希望的进展被缩短或逆转,并导致调动防御机制来应对这种尴尬。

分析师是病人自我的某个特定碎片的接受者。

分析师试图用思想来代替行动,当他能够理解病人所传达的内容时,他就能够将思想作为一种解释来将其言语化。(比昂)

当病人心怀怨恨时,复仇会在幻想中反复上演,有时是有意识的,但往往是无意识的。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它都被阻止公开表达,甚至在幻想中它也有一种不现实的特性,这是典型的精神撤退,从而避免了对客体直接和猛烈的攻击,但却因此产生了一个强大的僵局。在这个僵局中,发展收到了阻碍,破坏性也被否定。

病人需要宽恕分析师的错误和缺点,分析师则必须分享这个过程,并让病人意识到心理现实并不具有道德主义的、不可饶恕的特征。

病人是否在分析中获得改变,取决于病人是否能够面对丧失的现实,以及随之而来的遗憾、悔恨和内疚的感觉。如果病人能够忍受痛苦的后果,他就能够度过哀悼的各个阶段,并最终能够收获发展性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更加丰富的体验。

每一次有意义的分析性接触,例如当病人理解一个诠释时,都会体验到一定量的丧失,因此也同时伴随有一定量的抑郁。理解新的东西需要病人放弃先前的信念,在幻想中,这被体验为放弃一个具体的客体。它总是涉及某种程度的“被轻视、被忽视或感到失望”,并使病人面临着冲突。

怨恨是避免丧失的一种途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