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英》读后感摘抄

《如英》读后感摘抄

《如英》是一本由常小琥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35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英》读后感(一):《如英》家庭、女性与记忆

家庭有种奇怪的森林法则,叫强肉弱食,就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如英用尽一生去讨好她的母亲,却始终得不到母亲的爱,而她的妹妹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让凶悍无情的熊淑芳流露出母性。人总有一种错觉,以为是自己不够好才不被爱,但其实是不爱你才觉得你永远不够好。母性的熊淑芳必然是美的,所以这可能是她讨厌如英的原因吧,毕竟哪个女人不想自己给人的印象是美的呢?难得能看到有男性作家去这样深入探讨母女关系,好在如英还有父亲的疼爱,被压迫的两个人站在同一战线,在“母权”下寻找人生的出路,如英在扇舅舅耳光的那一刻也彻底剪断了母亲脐带的纠缠。希望每个女性都能有如英这样的勇气。另外胡同里的那些柴米油盐、生老病死,下乡下岗、煤气中毒、股票要命的故事,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共有的记忆,作者层层浚染的笔墨,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年代,这本《如英》将告诉后人,那个时代真的存在过。

《如英》读后感(二):努力地生活,便是活过一生

小说以主人公姜如英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以知青返乡前后的生活为背景,反映了一代“知青”的家庭关系与心里状态。 如英是家中的第一个女儿,在重男轻女的时代,“绝户”,成了她和母亲熊淑芳共同的梦魇,直到弟弟妹妹们相继出生,尴尬的母女关系才得到一点点缓和,可是,弟弟的意外身亡让如英在母亲眼中又一次成为“罪人”,她其实早就明白,她不可能再得到母亲的爱了,只是,她从不甘心。 十年的知青生涯让如英远离了家庭,在遥远的东北佳木斯,她尽自己所能维系着和家里薄弱的联系,在兵团,她是众人眼中的强者,雷厉风行,果敢决绝,没有能难得到她姜如英的事情,可是回到北京,在这个她远离十年之久的家乡,她没有学历,没有人脉,更没有家人的帮助,她手足无措,四顾茫然。 如英和周笑的婚姻,是两个被家庭放逐的人互相慰藉,只是他们原本已千疮百孔,缝合在一起也是支离破碎。同为下乡知青,他们青年时在家中生活的时间十分有限,血缘亲情,与他们而言,高不可攀,望而却步。他们在这个熟悉却又陌生的地方努力生活,却步履维艰。在时代变迁中,他们从来,都身不由己。 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刻画出如英的人物形象,引人共鸣。我们掌控着自己的人生,我们又好像从来抓不住任何自己想要的结果,一代人的命运,有一代人的背书,一代人的机遇,也终究逃不过时代的捉弄。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人生,这,却又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人生。 这,才是人生吧。

《如英》读后感(三):【须叔试读】时代的尘埃下,尊重每个奋力活下去的人

本以为,《如英》会是一本写老北京生活的轻松小说,也看到了濮存昕的推荐,结果拿到书读起来却发现压根儿不是,正如有人说,这本书是你读过一遍就不忍心再读一遍的小说,因为太苦了。

80后的我,不太了解那段知青下乡的历史,虽然也看过一些影视作品,但是在这本书里,感觉如英拿到的是最悲壮最辛苦的剧本。当她毅然决然的踏上去佳木斯的火车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山海情》里的麦苗,也看到了曾经自己的那份决然。

不知道前方是什么,但是却又必须迎头向前,也或许是因为年轻,年轻的生命力是经得起残酷岁月的锻打的,但是年轻不能成为承受苦难的理由。如英的青春,仅仅只感受到一丝来自他人稍逊即使的美好,而她的家庭和所处的环境,自始至终都未曾给过她一丝温暖。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为了活下去就必须奋尽全力。

读完小说其实还是有不理解的地方,风风火火敢想敢干敢说的如英,为什么总得不到美好的生活?为什么没有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给自己留个生活的后路,开饭店的时候,生意红火为何没有攒下固定资产,甚至于最后炒股挣了钱的时候,为何没有存下积蓄?甚至于不理解为何她总要那么听妈妈的话?她的三个妹妹受了她那么多的资助为何却对她如此冷漠?

感觉小说里的如英是没有具体年龄的,在时代的洪流前,人似乎都没有具体年龄,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为何有的人奋力拼搏到头却总是一场空?不甘心么?但是却只能是心有不甘实际上却毫无还手之力。那个悲壮的时代,值得被记录,却不值得被惦念!

幸好,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所以,人啊,终归还是要对自己更好一些!

《如英》读后感(四):没剧透

如英是一个女人的名字,是一个时代下的北方女人的名字,现在这个时代很少见到这样的名字,这样的女人,但这样的故事换了一种外壳,仍然在大都市注意不到的地方,十年如一日地煎熬着主人公。

挑选这本书之前,我其实有几年时间没翻开过一本小说,说不清楚为什么,或许下意识地觉得有一种更难的文学形式摆在面前,让我无暇去读小说。常小琥的《收山》、《琴腔》是我上高中和大学时买来读的,书里面有人味儿,即使当时琢磨不明白,也不是北京的孩子,却总感觉那种钻营度日、冷暖自知的生活离的很近,仿佛翻开书,就能看到一片样子和老家完全不同,但味道同样亲切的旧城,就能稍稍缓一缓人在异乡举目无亲的漂泊感。读到周一飞出生之前,我觉得这书不如前两本写得好,读到折磨了一辈子女儿的“狗熊”老母走时,我又觉得这书里有前两本都没有的东西,常小琥离这个故事里的人更近,离如英更近。我读的小说很少,不敢说男人笔下的女人能够有多么像真正的女人,但如英给我一种这就是一个5/60年代生的东北女人的感觉,非是要一个家里有过或者见过这样一位老太太的人才能有的感觉。这么说又让我想到,自己的笔力根本不足以去尝试这种故事,难免自惭形秽。

我谈不上喜欢这本小说,知青下放和插队的故事有太多太多,但其中真的可怕的细节无法让我免于触动。这本书里没有这个时代呼吁的自由独立,没有光鲜亮丽,没有岁月如歌,没有肆意奔放的青春和荡气回肠的感情,当常小琥写出这本书时,他的故事不再像《收山》、《琴腔》那样有个我完全不曾认识的群体,这个故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甚至会给我一种错觉,这就是我姥姥家邻居的故事。下放东北的经历也好,从英姿飒爽到摇摇欲坠也好,在常小琥一贯的怅然若失的结尾里,就像突然泄劲一样戛然而止。如英这个女人,一辈子都在逃离,却一辈子也没逃开自己的命,到最后,让人分不清她是在逃还是在斗,像她的名字,不是英雄,但一辈子没当过狗熊。

《如英》读后感(五):共情时代的苦难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苦难,如英经历了上山下乡,“知青”也成了她一辈子甩不掉的标签,儿时的疏忽造成了弟弟的离世,造成了母亲背负了一辈子“绝户”的骂名,这两件事也成了如英一生苦难的根源。 如英是姜家四个女儿中为家里付出最多的人,下乡时为家里寄钱,父亲印钞厂的工作接班让给了妹妹,为了帮母亲老家的人卖橘子,让老公周笑得罪了厂里的人,没法抬头做人,就是这个付出最多的人确不被家里人接纳,无限的付出却换来了鄙视和谩骂,如英确是依然努力的帮着家里,咬碎牙往肚子里咽,也许是为了弥补害死弟弟的愧疚,为了让家里人高看她一眼,一辈子活在这种挣扎中。 “他想这就是家人吧,永远把对方因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当作是生活最大的意义”,家人就是我们撑过苦难的支柱,家也是我们躲避苦难的精神家园,当我们在外面受到冷落、排挤甚至辱骂,回到家里都是温暖的笑语,即使我们一无所有,只要还有家人,我们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我们很难去体会我们没有经历的事情,就像我们很难去共情我们上一代人的苦难,我们从上一代人口中听到的故事,从电视中看到的影像为我们勾画出那个时代的图景,可是我们还是不容易去体会那代人的感受,不理解他们被时代抛弃的苦闷,被自我放逐的迷茫,也许文学能帮助我们,去还原那个时代,去触碰那些人物,去共情那些苦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