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间游戏》读后感摘抄

《人间游戏》读后感摘抄

《人间游戏》是一本由(美)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3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3-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游戏》读后感(一):人生如戏,游戏人间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这句话是说童年质量的好坏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人是环境的产物,在原生家庭Q每天的耳濡目染,个性和行为中会自带原生家庭的影子。原生家庭带来的烙印可能一辈子也无法磨灭。很多人当了父母之后,突然发现对孩子的态度和小时候最讨厌爸妈做的态度一样,感觉自己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时候建议可以看一下艾瑞克·伯恩《人间游戏》,书中说了游戏是世代相传的。在任何一个玩家的身上,我们都能看到他的父辈们的影子。父辈们会将自己最爱的游戏传递给下一代。除非在传递过程中发生了成功的干预,否则后代们一定又会将游戏继续传递给他们的孙辈。看完 《人间游戏》,是不是可以把游戏玩的更好。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作者就在文中这么写道“当然了,我说的是一种长期重复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持续一辈子,这类行为就被称为游戏。实际上,刚才说的这种游戏叫'酗酒’。”“游戏!”蛤蟆惊呼,“这听上去可不像个游戏。"“这是心理游戏,”苍鹭回答,“有本很出名的书叫《人间游戏》',命名并描述了一百种心理游戏,'酗酒’是其中的一种。玩这类游戏的必然后果是,玩家最终会产生糟糕的、不快乐的情绪。” 艾瑞克·伯恩梳理生活社交中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称之为“心理游戏”。看透这些“心理游戏”,能让伴侣之间。更加亲密、亲子之间更加有爱、同事之间更加友好、上下级之间更加默契。 我们来认识一下《人间游戏》的作者艾瑞克·伯恩 ,美国精神病学家,国际沟通分析协会创始人。 游戏是一系列持续的,互补的,潜在的沟通,并目游戏最终会逐步走向一个明确的,可预测的结果。换句话说,游戏是一系列反复出现的沟通,往往具有重复性,表面上看似真 实,实际上却暗藏动机。通俗一点来说,游戏是包含招数或“机关”的一系列举动。游戏与程序、仪式和消遣有着显著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①潜在性:②结局。 人与人的交往是有模型可参考的,如果我们在社交的过程中留心观察,就可能会发现一些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而这一模式正是艾瑞克·伯恩笔下的“游戏”。《人间游戏》解析36种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游戏,分析“游戏”中角色的举动、目的和益处,掌握摆脱坏游戏的根本方法,有效改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职场关系,应对人际沟通中遇到的问题,最终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人间游戏》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当你遇到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职场关系等难题时,可以在书面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让我们变得更好。

《人间游戏》读后感(二):三个自我的游戏

由天津人民出版社于2023年1月出版的艾瑞克·伯恩的《人间游戏》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心理学书籍,主要涉及游戏的概念,尽管它的英文第一版早在1964年就已经出版了,距今已经接近五十年的时间。但对于我而言,这本书中的内容仍然很有趣。书中所介绍的有关游戏的内容,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仍然有很多并不过时。

根据伯恩的说法,在最基本的层面上,人类寻求他所谓的“轻抚”,就像婴儿需要实际的抚摸(无论是字面上的抚摸,拍头还是拥抱),才能在心理意义上发展健康并保持健康,对成年人而言,他们也需要“轻抚”,这样的交流可能只是非常简单的问候或更详细的内容。

成年人不仅渴望刺激和认可,还渴望了解时间的结构。一个人的大部分时间是由一项活动通常来讲也就是所谓的“工作”构成的,由称为程序的规则控制。其他部分则受社会规则的支配,这导致与他人的仪式性和半仪式性的交流,通常属于“礼貌”的一般范畴。伯恩将这种半仪式性的话题保护称为消遣,比如关于汽车、坏丈夫或财务的鸡尾酒会对话。

一个人的个人规则导致了伯恩所说的游戏。这种游戏不一定是有趣的,也可以相当严峻或严肃。最后,作者写道,最终真正的亲密关系——社会模式和别有用心的动机让位——比消遣或游戏(两者都是替代品)更可取。

结构分析和理解游戏玩法的关键是自我状态的概念。自我状态是个人中一组连贯的感觉和行为模式,所有这些都是相互关联的。伯恩发现,一个人几乎总是处于三种自我状态之一,他称之为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和儿童自我。 伯恩故意选择熟悉的名字,而不是超我、身份、外在心理、考古心理学等行话。父母自我,对于一个人能够抚养真正的孩子至关重要,经验则是一种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自动反应的状态,将一个人从无数琐碎决定的负担中解放出来;成人自我,旨在对现实进行自主,客观的评估和处理,这是生存最需要的状态;还有儿童自我,代表在儿童早期固定的古老行为模式,那时,一个人拥有着直觉、创造力、自发的驱动力和享受。

伯恩将游戏与表面上相似的程序、仪式和消遣区分开来,是一组互补的别有用心的交易,可以发展到一个明确的、可预测的结果。游戏本质上是不诚实的,而通常来说程序、仪式和消遣是坦率的,所寻求的回报是戏剧性的,通常对所涉及的一方来说是负面的。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对一些游戏的分类和讨论。他将游戏分为七类,讨论了这些游戏的结构、所涉及的角色、追求的回报,以及游戏的对立面,如何识别和超越或结束游戏。

这是一本很有借鉴意义的书,帮助我们了解心理学的奇妙之处。穿越时光,仍然经典。

《人间游戏》读后感(三):你所相信的心理游戏,决定了你的命运

一本能让你哭四次的书。

第一次哭:“原来我如此地不适应社交,像个外星人,不适应正常运转的人情世故。”

第二次哭:“你们赢了,看看你们对我做的事,我呢,我只是倔,我才没错。”

第三次哭:“我的内在小孩真是好抑郁、好可怜,我会努力治愈你哈。”

第四次哭:“这本书前面的内容让人有些灰心,好在作者最后还是给出了三大解药:觉察,自发和亲密。”

这本书给人希望,虽然这希望似乎渺茫。

《人间游戏》读后感(四):人间游戏

有人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试想,我们每个人都有非常多种身份,比如孩子,家长,伴侣,员工等等,不就正如戏台上一个又一个角色吗?

最近我读了《人间游戏》这本书,本书解析多种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游戏,分析“游戏”中角色的举动、目的和益处,掌握摆脱坏游戏的根本方法,从而让我们不再受无意识游戏的摆布,让日常沟通变得更加理性、高效。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叫“自我状态”的概念,在某种状态下,我们会有一整套行为模式,而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就会根据这种行为模式来完成日常的行为活动。

作者指出,在生命中的任一时刻,社会群体中的每个个体不仅会表现出“父母”“成人”或“儿童”的自我状态,而且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准备着从一个自我状态转换到另一个自我状态。

这种状态自然也会有好坏之分,或者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分,理性与不理性,所谓成人的自我状态更加符合我们一般性的期待,换句话说,显得更加理智成熟。

了解一个人的自我状态是怎样的,有多种方式,尽管从每个方式来看,我们都可能无法全面的去认识这种状态。

比如从一个人经常说的话,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一个人的自我状态。习惯使用“不可以”“你应该”命令式的人,是他的父母自我占了上风;能够清晰阐述“我的个人想法”的人,是他的成人自我正在运行;情绪化抱怨“要不是因为你”的人,是他的儿童自我在作祟。

我们需要清楚的意识到,这本书中所谈论的游戏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进行阐述的,当然这种游戏仍然是借助于我们的言行来交流信息的。

从某个角度上来看,这个游戏是会在不同代际之间进行遗传的,这本身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一方面,在遗传的过程中,基因对于我们的性格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另外一方面,这种遗传则是源于家庭教育。

父母对待孩子的游戏方式很可能会“遗传”给孩子,因为在孩子年纪还比较小的时候,他们有可能会认为这种方式是正确的,或者他们并不知道有更好的交流方式。

用书上的话说,儿童的“抚育”基本上就是一个教他们玩什么游戏的过程。不同的文化和社会阶层所偏爱的游戏类型各不相同,而不同的宗族和家庭所喜好的是同类游戏的各种变体。这就是游戏的文化意义。

当然,在了解自己的自我状态,自己常玩的“游戏”后,我们仍然有机会做出一些改变,让自己的行为变得不那么“古怪”或者极端。

多一些自我觉察,或者在专业的人士帮助下,我们心理层面上的人间游戏也许会更加和谐,更加温暖人心。

《人间游戏》读后感(五):生活中的角色与游戏

你知道吗?人生是一场无限游戏。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敬业的扮演着自己“精心设计”的角色。当我在看到《人间游戏》之前对人际关系中的游戏也是一无所知。

《人间游戏》原本是心理学大师艾瑞克·伯恩放入他的《沟通分析心理治疗》之中的一部分,却无巧不成书的得以独立出版,而且风靡美国至今热度依然不减,畅销全球。艾瑞克·伯恩是美国精神病学家,国际沟通分析协会创始人。他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沟通分析流派,他悉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发现和记录了人们生活中爱玩的一些社交游戏。在《人间游戏》中做了详细的解析。

PAC模型 这是一本专业的沟通分析书籍,也是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的人际沟通心理学。 作为心理学大师艾瑞克在每个案例中都详细地用PAC模型图解了游戏。PAC模型一一对应是父母自我状态(Parent)、成人自我状态(Adult)、儿童自我状态(Child),人们情绪的变化往往就是在这三种状态中不断变换的。每一类自我状态对人类的机体都有重要价值,每一种状态也都有属于它们的使命和任务。三种自我状态都必须得到同等的重视,每一种自我状态都要在充实而高效的生活中拥有合理的地位。 “要不是因为你......”其实是个游戏 从小到大我听到妈妈说的最多的话是“要不是因为你,我早离婚了!”“要不是有你,我早出去闯荡了!”“要不是因为你,我肯定......”这使得我一直活在深深的愧疚中,很多时候都很想呐喊“赶快离婚吧我不想成为你们的绊脚石”我记得当青春期的我第一次喊出这句话的时候,妈妈伤心的哭着骂我是白眼狼,之后再也没有提起过离婚了。我在书中看到了婚姻生活中同样经典的游戏案例时明白了当妈妈跟我抱怨时是在用儿童自我状态与我沟通。

案例:一位太太常抱怨他专横的丈夫限制自己的社交活动,使得自己从来没有机会学会跳舞,但是当一段心理治疗后,丈夫改善了态度对她越来越宽容,她可以自由的扩大自己的社交活动了,这时才绝望的发现自己对舞池有一种病态的恐惧,只好放弃了跳舞的想法。事实证明,与他的抱怨恰恰相反,丈夫对他的限制帮助她避免接触社会让她感到恐惧的事情,而她自己甚至都未曾意识到自己的恐惧。作者通过对这个游戏的分析得出“要不是因为你”的心理动力最有可能来源于恐惧。 这两个案例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似曾相识呢?你是不是也很好奇身边人在玩着什么游戏呢? 人类历史的演变就是爱的水平线上升的过程,愿我们经由了解真实的自己发生改变,活出更平衡的自我状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