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日本美学三部曲:幽玄+物哀+侘寂》读后感100字

《日本美学三部曲:幽玄+物哀+侘寂》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美学三部曲:幽玄+物哀+侘寂》读后感(一):美学必读书

一部深度探讨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一套艺术理论书。论述从词源性到自然价值,升华到艺术价值,大量的著作引用,文字略显枯燥繁琐,但深入读下去却又不可自拔。幽玄和物哀比较好理解,侘寂就感觉比较高级。日本美学绝无仅有,拼尽全力能跟上大西克礼的论述思路也就刚刚能体会一丝美学的自由。最喜欢侘寂,最暧昧,也最有涅槃寂静之性情。

《日本美学三部曲:幽玄+物哀+侘寂》读后感(二):日本美学有意思

去过日本几次,喜欢它们的饮食,手作,化妆品和小家电,还有就是那种和谐平和有礼的氛围,一直觉得工匠精神是它们发挥和传承的最好。无意间看了此书,论文体,很有意思的讨论和阐述了日本美学的三个方面,幽玄、物哀、侘寂。对这三方面非常深入的分析探讨了一番,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美学,它触及了哲学和社会学,它们的产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看了此书,感悟最深的是日本民族的那种内敛克制,体现在待人接物,饮食习惯等等,有些理解了它的内在文化。当然,对于茶道和花道也是有了更多一点的理解,估计日后在享受茶艺和花艺之时我会享受到更多,能读懂更多。在我的认知里,这三方面的美学大白话其实就是说不出的美+留不住的美+自然朴实的美。对于美我们要有发现的眼睛,珍惜的当下和感恩自然万物的道。

《日本美学三部曲:幽玄+物哀+侘寂》读后感(三):插图

侘(cha四声)寂:百度翻译为外表粗糙,内在完美。

书中的描绘:

1.正面的眼光看待陈旧之色,那些带有“磨损、黯淡、单调、清瘦”的色彩,便具有了“低调、含蓄、朴素、简洁、洒脱”的气质,具备了简陋、拙缺之美。

2.侘寂也可理解为中国的禅意,容易联想到寺庙里爬满青苔的石凳,以及历经几百年风雨的、外表毫无涂漆保护的木柱。(岁月之美)

3.金缮的瑕疵让人跳出形式,不对称、不完整以及使用感。(残缺之美)

4.平静空间里的极简生活美学,一种简单质朴却精致的美。(室内设计)

幽玄:就是不能诉之于口的心中感受。

1.模糊暧昧、飘忽不定、不可言说的情趣。(日本和室)

2.浮世绘中的体现为:描绘出自然蕴藏的生命灵气和超凡脱俗的意境,氤氲出缥缈空灵的气息,带着散漫耽美(该词源于日本,指唯美主义)的诗性。

3.翁奉纳(“能乐”日本最古老的传统艺能之一,有着装束、面具、低沉的谣曲和沉缓凝重的舞步)暗郁诡异的气氛甚至让观者望而生畏,带着一股空寂哀婉的气息,将以物哀、风雅及幽玄为主的日本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

物哀:

《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描述日本平安时代贵族社会的生活,作为日本古典文学的巅峰,开启了影响日本国民精神的“物哀”文化。

物哀是一种个人的、淡泊的、对于人生无常和宿命必然的完全接纳,是对万事万物的一种敏锐的包容与体察。一言以蔽之:心有所动,即知物哀。

物哀不是天生的悲观,而是寻回了事物的脉络,看到万事万物的轮回,抓不住变化,也抓不住瞬间,不如就此放手,安心去欣赏。

人在接触外物时,心为之所动,自然涌出的情感便是物哀。以物哀之眼看景,不仅有视觉的享受和情感的冲击,也包含着一种生死观。

物哀强调的不是哀,而是与万事万物的情感联系,每个发出的感叹词,都是达成物哀的瞬间。比如看见樱花绽放,从而心生感动,十分愉悦,也是物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