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经典读后感有感

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经典读后感有感

《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是一本由奥斯卡·马丁内斯著作,中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读后感(一):穿越历史与世界的门

提及门大家的第一反应都各不相同,可能是自己家居住的房门,或者象征着某个地标建筑的们,比如澳门的大三巴牌坊。总之提及“门”,大家可能描述的有成千上万种模样,全都不尽相同。

各种建筑物庭院的大门,不仅仅是将庭院内与外界隔离的东西那么简单。每一扇门都代表着当地的习俗和建筑风格。在《通往历史的门》这本书中介绍了很多代表西方建筑与文化的特色的门。

如果读者想问代表欧洲的现代主义之门究竟是哪一扇?很抱歉,可能这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作者在书中明确表示“几乎没有答案可以明确究竟是哪一扇门是现代主义的开创”。作者鼓励大家去塔塞尔公馆的门厅去看一看,这扇门是建筑师的重要作品,作者曾经实地拜访过两次,想试着参观学习,但是两次都被拒之门外,没有人响应。

曲线和波浪线是现代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一点在木下的珠宝店等多个建筑物上都可以体现。神态各异的门被曲折蜿蜒的线条勾勒的非常漂亮。付凯珠宝店面正面的雕版上的少女体态轻盈婀娜,扭动的姿态超乎自然,却极具美感。在珠宝店内弯曲的装饰图案也几乎遍布所有物件的表面。可以说曲线和波浪线在建筑物上的出现,极大的提升了建筑物的美感。

这本书分为六个章节来介绍,以不同的门分为起点,神圣之门,私域的入口,通往其他世界的入口以及终点,在不同的章节都有非常奇特的门的介绍。每一扇门作者选的都独具特点,它不仅仅只是一扇简单的门体现,它对于整个世界的人类来说有极为重要的精神意义。

人类建成千上万的建筑和墙壁,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建筑,都会建设一个门,作为与外界的隔离。者在这本书里介绍了20多扇门的旅程,他希望通过这些门来让读者作为未来其他文学和建筑成果的出发点。人类这个物种的本质是语言和移动,是交谈和流通,是文字和旅行。

《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读后感(二):这世界有那么多门

我是一位沙盘老师,我的工作是需要用到意象的。在众多沙具中,我对“门”也有着深深的感觉。门是两种状态的联结,两种世界的通道,也象征着隔断与封闭,跨越与进入。 “门是向远而行的邀请函。” 穿过去,可能走向的是永远。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朋友行将结束自己的生命,她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一道门,很窄,她在的地方很黑,而门外很亮,她很想挤进去,到光那边去。可是费了好大的劲,还是失败了。 这是重回生命前最真实的心路写照吧,好庆幸有那么一道门,将朋友拉回世间。 门是秘密珍宝前的守护,也是未知的吸引力。这与门的状态有关,开着的,关着的,抑或是半掩的。

像寻宝探险者,历经万难,走到宝库门前。再用尽才智,打开机关,终于开启那扇门。选择进入或不进入,门内是不可知不可测的命运,要么大喜,要么极悲。 像末代小皇帝,推开宫城的一扇门,走进去。从此,命运只剩往前走,不断推开下一扇门,却只圈在宫城内。 其实我们更希望自己是阿里巴巴,只要对门说句“芝麻,开门吧”,从此大门打开,珍宝毕现。 这种意象,对心灵同样适合。 年轻时,当我走过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来到凯旋门前。我有点茫然,这个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圆拱门,不过是孤零零的一座建筑,从哪个方向穿过,都没所谓。甚至,毫无宏伟而言。与心目中的“著名”和“期待”,可以说是毫无瓜葛,更难以想象拿破仑军队凯旋归来的场面,滤镜碎一地。 最近当我读到奥斯卡·马丁内斯在《通往历史的门》这本书里描述的罗马提图斯凯旋门时,有被共鸣到,我那二十多年前的遗憾终于落了地。原来,作为西方文化遗产的建筑物,凯旋门作为历史的见证,那个意义在1836年落成的时候,包括凯旋门上的浮雕,篆刻、设计理念,就已经定在那里了。 历经岁月变迁,承载了历史文化演变,凯旋门安然立在那里,聆听历史的心跳,传承一百多年前的凯旋欢呼声。那是一座通往不朽的大门,跟罗马提图斯凯旋门一样。 《通往历史的门》这本书里,一共收录了世界各地闻名于世的23座特别之门,跨越了西方建筑与艺术。 跟随作者马丁内斯的文字,从安特克拉的门加支石墓到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从瓦伦西亚的塞拉诺丝城门到巴塞罗那的奎尔别墅铁栅门,从塞加拉法老陵墓到维也纳的分离派展览馆,这更是一场穿越不同的门的旅程。 以这样的视角看世界,以这样的收集整理岁月旅程,以这样的心灵独白叩响世界上的那么多扇门,最后融合在时光与时空的归属中,落脚在自己的家门口。我承认,读到“终点”那页,我是有被撼动到的。无论心灵追寻诗和远方去到多远的地方,万水千山走遍,总是要回归栖所。 这世界有那么多门,门这边是风景,门那边是未知的神秘。 理想在永不卸下的行囊里,永不磨灭的安然就是我们最终的心之所栖。

《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读后感(三):通往历史的门

我们常常忽略那些自己习以为常的事物,虽然这种忽视在很多时候并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但倘若我们愿意细细的去审视它们,则会发现一番新的天地。

最近我读了《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本书是一篇篇叙事性文章,也是对于历史的回顾,对于建筑的欣赏,它们打开了许多门,通过文化和艺术,历史和秘密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一段旅程。

门,既可以指现实意义上的那个实体门,也可以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是,当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的时候,也可能给你打开一扇窗。

有人说,门象征着两种状态、两个世界之间的通道,它联结着已知与未知、光明与黑暗、富足与贫瘠。门通往的是神秘之处。当我们跟随作者的思路,走向那一扇扇通往历史的门,我们也不仅仅是在了解一种建筑,更是通过那个门来了解其中的艺术,了解一段历史,或者领悟一段精神。

在作者看来,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建筑无疑是用来供奉神灵的。因此,在庙宇和圣所中发现一些特别古老的大门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我不是完全认同这种说法,但也确实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当我们靠近一个伟大的建筑的时候,往往最先看到的便是它的大门。大门的外观会带给我们第一印象,很难想象一个伟大的建筑只会有一些小小的门,这本身就是极不协调的。我们会在不经意间通过一扇门来揣测这座建筑,而当我们真正越过这扇门,才能够细细的去观察,去发现这建筑的全貌。

“门是敏感脆弱之地。它是此界去往彼界的通路,是两种确定状态之间的穿梭,是边缘,是界限。一扇开启的门就是一次巡游的开端,同样,一本书的第一章节也是整个阅读旅程的起始。”

在古代中国,有很多官宦人家的府邸门前都会有两个体型巨大的石狮子,就象征着一种威严,一种权势。在门前往往还有守卫,这也充分了说明门(作为入口)的重要性。

门或许确实是敏感脆弱的,我们可以轻易的穿过它。但有些时候我觉得门的存在反而意味着一种巨大的鸿沟,会让我觉得很有距离感。就像当一个人对你关闭了他的心门,那你就很难真正去靠近他,了解他,也很难真正被他接纳。

作者说,经由这扇门,我们暂时脱离了那种我们生活其中的自然状态,被传送到另一个不同的界域。这些门存在于这些著名的建筑外观上,也理所应当的成为了自己建筑的一部分。

当我们跨过这些门,我们不仅能够更加全面的去观察这些建筑,还靠近了一段历史,接近了艺术的真谛,而我们需要做的则是用心去感受。

《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读后感(四):门的历史与文化

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里乔托·卡努杜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因此“第七艺术”也就成了电影的代名词。而其他六大艺术分别为文学(literature)、音乐(music)、舞蹈(dance)、戏剧(drama)、绘画(painting)、建筑(architecture),其中卡努杜认为建筑和音乐是主要的,绘画和雕塑是对建筑的补充,而诗和舞蹈则融化于音乐之中。在七大艺术之中,不同于文学、电影、音乐、舞蹈等,建筑或许是我们最感陌生的艺术。

《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则是一部有关建筑艺术的著作,其所聚焦的是“门”。作者奥斯卡·马丁内斯(Óscar Martínez)是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理工学院美术系和瓦伦西亚大学艺术史学士学位,曾在阿尔巴塞特艺术学院担任艺术、建筑、摄影和设计教授十余年,对建筑艺术可谓深有研究。

当然,在古今中外的文化环境中,门绝不仅仅是矗立在房屋前端用来遮风挡雨的一块木板、铁皮或者石板,更是含有深层的象征意义,就像让·席瓦利、阿兰·盖尔布朗所说,门象征着两种状态、两个世界之间的通道,它联结着已知与未知、光明与黑暗、富足与贫瘠。门通往的是神秘之处。但它同时还有一种动态的、心理学上的意义,因为它不仅意味着通行之地,还暗示着你去穿过它。门是向远而行的邀请函。

作者也说,这是一本关于门的书,讲述了是什么让门这种建筑元素能够如此特殊,以及人类是如何给他们房屋的建筑入口赋予众多象征意义和信息的。具体而言,本书主要介绍了历史上的二十处个建筑的门,如安特克拉门加支石墓、罗马的哈德良万神庙门廊、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阿格里真托的康科迪亚神庙、拉瓜尔迪亚的圣玛利亚德洛斯雷耶斯教堂、瓦伦西亚的塞拉诺斯城门、德绍的包豪斯校舍建筑、辛特拉的雷加莱拉庄园等。

在讲述这二十多个建筑艺术时,作者按照起点-神圣之门—私域的入口-通往其他世界的入口-终点的逻辑顺序一一展开,不仅描述了其基本形态和历史渊源,更挖掘出其社会意义、文化象征和宗教隐喻等深层内涵。此外,随书附赠的明信片也十分精美可爱,与文字搭配阅读,效果更佳。

《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读后感(五):西方建筑艺术

门是一种界限,是一个世界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在很多故事中门是有着守卫者的,她们因为某种原因守卫着门,并以性命为代价。小的时候看《美少女战士》,时空守门人冥王星雪奈是很喜欢的一个角色,她是智慧与力量并存的实力战士,而关于守门人在很多故事里都是一个很好的设定。门是建筑的一部分,而不同时期的建筑有着不同的意义。在这本《通往历史的门》中,我们去了解一下历史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建筑,它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和艺术审美呢?

《通往历史的门》是由奥斯卡.马丁内斯所著,为我们讲述了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令人向往的建筑,它们或是建造于远古时代,也有一些近代文明。在历史的进程中,这些建筑承载着文明的意义,记录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文明是逐渐发展起来的,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人类对自然的恐惧源于未知,人类亲手造就了神与恶魔,因为崇拜和厌恶,也给他们设置了一些限制。在西方的古建筑中,建筑有着神圣的意义,而很多建筑也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神庙、教堂,即使在现代也承载着很多人的故事。作者非常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建筑的由来和特色,对其形状也有着较为细致的描写。其中也穿插这一些人文历史,让你对这些建筑有着更深层的了解。

在每一座建筑介绍的开篇,作者都会引用一句名言,这句名言有着建筑的一些解读。很多时候,一座建筑也是一段历史。尤其是那些遗址、神庙和陵墓,有着丰富的历史和令人神往的传说,也让它们成为旅游的热点。尤其是文明古国,记载着历史的变迁。拉美西斯三世陵庙并并非是埃及的著名景点,甚至并非旅游必到的地方,作者对它的描述非常的细致,这样的一座建筑在作者的笔下也得知它的宏伟辉煌。

作者将那些远古且有着神秘意义的建筑称之为神圣之门,而有一些称之为私域之门,这并非是完整的概念分别,更多的是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建筑。作者介绍着建筑,介绍着它的地理位置,起源,外貌,建筑风格,在作者的笔下,这些建筑也有更为全面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它的几何美学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城堡是人类权利的象征,在那里发生着重大事件,城堡多数时候也是私有的,是一部分人身份的象征。每一座城堡都有着一段历史,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古典文化在这里被记录。这本书讲述的是西方建筑,古堡似乎是是更为什么的地方。

《通往历史的门》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建筑之书,作者在这本书中并没有穿插建筑的图片,而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让我们了解这些建筑,以第三视角去看它存在的过程。建筑是历史的一部分,也是文明的一部分,作者为我们打来了建筑的门,去看一看它们的存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