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帷幕经典读后感有感

帷幕经典读后感有感

《帷幕》是一本由米兰·昆德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帷幕》读后感(一):帷幕

第一章 对延续性的意识

实际上对于历史的延续性是米兰昆德拉继承了二十世纪后期西方哲学语言论思想的体现,历史的延续性是历时性,而只有确定艺术审美价值才给予艺术史意义的表述则传达了在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统一视角下,艺术才能确证其意义。小说的存在意义需要界定,就像形式主义研究文学需明确文学性一样。小说这一文学形式,不同于文学批的(某些)科学性与客观性,更多的呈现的是自由和感性 所以完全无人能够界定的自由性才是小说的重要特点。作为生活的反应,小说是人生活的镜像 无论是高尚的希腊史诗英雄人物 或者是籍籍无名的桑丘,他们都是生活的镜像,通过这个镜像,人能窥视自己的生活,为生活提出一个问题“我能不能像他一样活着”;同时面对生活的必然的悲剧,不论是俄狄浦斯还是唐吉诃德,都让我们尝试看到在悲剧背后的活着的本身。

在任何一种我们称之为形式规则被创造的时候,我们都要警惕 是否会被代替取代,或者是否会对人之为人的生活所造成损害。小说也是如此,实际上在古典主义之后,由于非理性的迅速膨胀,我们能否掌握我们最开始创造出来的小说。(我认为在哲学史上也正是从认识论到语言论的转向:我们能否正确认识到被我们统治的语言?)小说家尝试挑战那个已经成为规则的“形式”,不也是一种主体意识的张扬吗?我所创造的永远不会限制我。

小说中不论是人的视野还是历史的视野不是渐进的协奏曲吗?人越来越靠近整个历史,整个世界,同时历史和世界也像是摔碎的玻璃球一般,尖锐的碎片进入每个人,于是历史和世界都改变了,他们不再是人遥望的星空,而变成了某种触手可得的东西。人在台下看,变成所有人都站在了台上,于是一个人普通的意识也可以被普鲁斯特描写,巴尔扎克可以写伦敦破败又奢靡的街道和蜷缩在那个阁楼上的高老头,这就是大写的历史成为个人经验。

生活中骤然凝聚的密度之美实际上就是一种激烈的冲突引起来的引人入胜的喜剧效果

《帷幕》读后感(二):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美学

这本《帷幕》,我读得感慨万千。这就是一个小说家的小说史啊,是一部对经典作品的回顾。

这或许不是米兰•昆德拉最出名的作品,却是评价很高,且非常见他写作功力、思考深度的作品。

你永远可以相信一个真正的小说家的文学随笔,尤其是当他谈论小说这门艺术时。在他看来,一个真正的小说家,有着塞万提斯式的撕裂帷幕的勇气,他敢于将生活的本真面目,将生活中的失败与丑陋,写下来。

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败了,而且毫无伟大可言,那这个人物就毫无意义吗?不,这恰恰是一种前 所未有的胜利,因为它撕开了生活的帷幕:生活的真来面目就是一种失败。

热爱文学的人,在读这本书时,心中的热爱一定会被重新唤起。我们被邀请进米兰•昆德拉的书房,看他从书架上拿起一本本经典之书,听他侃侃而谈,诉说他的故土与世界的关系,诉说书中的悲剧与喜剧、日常与史诗,也说书中卑微却长久的情感。而这一切,构成了他的小说美学。

在他的书房里,我们会见到塞万提斯、拉伯雷、斯恩特、穆齐尔、乔伊斯、卡夫卡、托尔斯泰、普鲁斯特等小说家,也会读到他对他们的作品的欣赏与见解,还会听到他对故土的伤怀和对世界文学抱有的期待。

读了这本书,再读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就更容易进入,更容易理解。

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一本大型的种草机。它让我进一步懂得了经典之书在漫长岁月中的力量,让我终于有勇气有信心去翻开这些书。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荷马《奥德赛》

劳伦斯•斯特恩《项狄传》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罗伯特•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

赫尔曼•布洛赫《梦游人》

在小说的历史长河中,是这些作家和作品,发现了无意义琐事的巨大而神秘的力量,照亮了我们的生活。

不得不说,米兰•昆德拉真是个宝藏,在继文学随笔《被背叛的遗嘱》和《小说的艺术》之后,这本书又给了我理解文学的新的角度和启发。

《帷幕》读后感(三):哲学家要走出洞穴,小说家要撕裂帷幕

在《帷幕》里,大部分时候米兰·昆德拉还是在重复那些昆德拉式的观点,比如小说的诞生时刻、小说与存在的关系、小说与欧洲、小说的道德、整体的艺术史、艺术家的延续意识、文学的地方主义、幽默、笑、喜剧性等等。以及一遍又一遍地提起他多次提到过的那些作家与作品,比如卡夫卡、布洛赫、拉伯雷、福楼拜、塞万提斯、富恩斯特等人和他们的代表作。

在《帷幕》的第一部分“对延续性的意识”里,我们会发现,昆德拉所提到的这些作家和作家,其实都属于昆德拉的小说史(甚至直接从标题当中就可看出,因为昆德拉在别处也经常写关于延续性的文字)。他们的联结展现出了小说丰富的可能性,或者用昆德拉常用的那个词来说就是:“照亮”,这些作家和作品照亮了存在,照亮了生活,照亮了小说艺术在探询存在与翻新形式上的可能性。这里的“延续”不是一种线性的延续,而是可以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地延续。因为那未被发现的不止在前。

而其实按照昆德拉对小说的看法,可以说,许多小说根本不算小说,因为它们根本没有照亮什么东西。一部小说、一个小说家必须要有激情与雄心,要追求能够持续的美学价值,要能够“通过读者的眼睛照亮他们的生活”,要去发现未被发现的、暂时被遮蔽的存在,要去发现新的形式等,如果“一个普通的小说家有意识地制造出一些短暂的、共同的、程式化的书,那就是无用的、也就是多余的、也就是有害的书,则是可鄙的。”

这样的批评尽管是苛刻的,但也是真诚而且值得信任的。作为读者来说,也应当要求那些能够使我们不断地去发现我们身上难以看见之物的小说。

“短暂的、共同的、程式化”,这几个词语大概可以来形容昆德拉这本书的标题“帷幕”。实际上,昆德拉的帷幕与柏拉图那个洞穴里的墙壁是一样的,其上皆是约定俗成的偏见、灌输给我们的评判标准,这是一片预先阐释的帷幕。区别在于,柏拉图要求意识到面前的影像是虚假的人要转身出去寻找太阳,而昆德拉则认为小说家要往前走去撕破这片帷幕,如此才能真正地去探询存在。

第一个这么做的人就是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出发前,眼前的帷幕是“一道魔幻的帷幕,上面织满了传奇,挂在世界的前面。”作为对延续性的要求,小说家应当去撕裂自己所看到的帷幕,而一部小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算真正的小说。只有撕裂了这道帷幕,小说才有了自己独特的存在根基,它区别于戏剧,排斥悲剧,它才能发现唯有小说才能发现、它言说唯有小说才能言说的东西。

比如,“堂吉诃德败了。而且毫无伟大可言。因为,一切突然变得清晰:生活的本来面目就是一种失败。我们面对被称为生活的东西这一不可逆转的失败所能做的,就是试图去理解它。小说的艺术的存在理由正在于此。”

《帷幕》读后感(四):小说的历史、美、喜剧性

还未读过昆德拉其他的小说评论。合上书以后脑海中只留下了三个主要的词语:历史、美、喜剧性。关于行政的一段引用也令我印象深刻。

1.“如果不存在美学价值,艺术史将只是一个堆积作品的巨大仓库,作品的年代延续将毫无意义。反过来说:只有在一种艺术的历史演变背景下,才能感受到美学价值。”

2.“只是从人们开始在一部小说中找到一种价值,特有的价值,美学价值起,小说才在它们的延续中作为一种历史展现出来。”

3.“小说的人物并不要求人们因他们的德行而敬仰他们。他们要求人们理解他们”

4.“如何讲述已经过去的事件,还原它们已经失去了的现时时光?小说的艺术找到了答案:在众多场景中表现过去。从本体论上来讲,场景就是现时,即使是用语法的过去式来讲述的:我们看得见它,听得到它;它在我们眼前展开,即时即地。”

5.“何谓描写?就是对暂时性的怜悯,对易逝之物的拯救。”我想到的描写就是把事物固定下来,在隐喻的层面赋予自我以永恒。

6.“一旦用于艺术,历史的概念就跟进步没有任何关系;它并不意味着一种完善,一种改进,一种提高;它像是一次探索未知的土地、并将它们标识在地图上的旅行。小说家的雄心不在于比前人做得好,而是要看到他们未曾看到的,说出他们未曾说出的。”这个比喻对我来说非常生动,我有段时间特别纠结过小说与历史的关系,导致我更偏爱现代小说——因为与自身的关联更加的密切,更能找到情感上的共鸣。直到我偶尔读到了莎士比亚,我发现不是这样的,但是并没有想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7.“她想起的被“碾死”的男子是在她生命中第一次见到弗龙斯基时掉下火车的一名铁路员工。这一对称结构,这一用在火车站的双重死亡的主题来框住她整个爱情故事的做法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托尔斯泰的一种诗学处理?是他运用象征的一种方法?”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常常令我想到“象征”一次,我发现平凡的生活中充斥着隐喻与象征,在某一个时刻,那看似普通的生活琐事不知怎么的,在你的认知中突然出现了一种形而上的意义——这种想法没有任何征兆地、突然涌现。

8.“类似游泳入水前的那种感觉攫住了她的心……”这是书中对《安娜卡列尼娜》的引用。我最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所在的一个科考船遇上了暴雨天气,突然前面的海面出现了一个漩涡,尽管船长在努力避免被吸进去,但是船仍然坚定地往漩涡驶入。那进入的那一刻,我感到一切声音突然停止,无法呼吸。读到这句话时立马想到了梦里的感受,很形象。

9.关于“媚俗与粗俗”那篇暂时没读懂。

10.“...抒情诗人只不过是最典型地代表了那些对自己的灵魂感到痴迷,并渴望使之被人听到的人。”很符合我对抒情诗人的自我的想象。

11.“人们杀死了我的阿尔贝蒂娜”!事情是这样的:阿尔贝蒂娜这个名字出现在普鲁斯特和作者钦佩的一个诗人的作品中。作者少年时代对此名想象甚多。有一天有人告诉他这个名字是普鲁斯特从一个男人那里得到启发的,这个男人还是普鲁斯特的爱人。然后这一信息就导致昆德拉做梦梦见他爱的阿尔贝蒂娜会长胡子,有男性平平的胸膛...作者在最后感慨:小说家最先要保护的并非他本人,而是阿尔贝蒂娜!!!

《帷幕》读后感(五):撕裂帷幕后,一只轻而慢的蝴蝶悄然飞过

4.5星,原因是本书对理解昆德拉本人比较有帮助。

昆德拉喜欢托尔斯泰而厌恶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一点乍看是让人意外的,会感觉托是守序善良阵营,而陀和昆则是混沌中立(邪恶)阵营。不过这一次读,从小说伦理的角度来看有了不同的想法。

昆德拉提出了两组有意思的概念,轻与重,快与慢,有时他们看上去容易混淆。轻或可理解为小写个体的真实生活,对应作为大写历史的重,快是兴奋、刺激、而慢则是田园牧歌的幸福。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认为昆德拉是轻和慢的,其理想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翅膀轻盈而徐徐飞舞的蝴蝶,奔向田园牧歌的生活。所以,昆德拉在本书中力推托尔斯泰对安娜自杀那一段的描写,她的决策与死是这么流动而不可预测,而陀是纠缠的、重的、决意肩负道义的,哪怕担当谎言。

同样,昆德拉在本书中批判的很多东西都是重的,大写的历史所遮蔽的个人选择,被大词蒙蔽的个体好像小丑一般,会在人生成长至某一阶段时的回眸中发现其喜剧性和自恋性。(其实,昆德拉适合的是中二病批判吧!)庞大而不知所踪的官僚也是重的,并且是快的(慌乱的),在历史中,他们无法留下任何真正有价值之物,却能驱使无知的人们走向战场,走向暴力和征服。

昆德拉决意用轻对抗重,用现在的互联网技术来说,是用抽象对抗中二,四两拨千斤之术,故而昆德拉也颇为自得地说这是粗俗的,不能忍受媚俗和不能忍受粗俗的人必有一战。顺便一提,在这里,昆德拉突然有了一种奇怪的型月气质,他好像莫名其妙的红A一般,觉得卫宫士郎的正义是一种伪善,因此想要消灭过去的自我,或者说谋求一种“樱的正义的伙伴”,嗯……

但在这里我们更怀好意地将其解读为,昆德拉的幽默与笑有其时代意义与价值。昆德拉的力度建立在对现代这个重而快的世界的批判上,以及他颇具前瞻的敏锐。如昆德拉自己所说,对一样东西的批判最有力的时候,往往是其开始的时候。等到腐败的病毒已经泛滥,大家反而觉得习惯了。昆德拉厌恶捷克或者更小的个体在大写话语中的扭曲与失落,更厌恶个体不仅对此毫无察觉,反而沾沾自喜地欣赏这一姿态(我突然忍不住感到,由于在两性中,男性是大写的,那女性主义是不是还蛮适合用他的这一套逻辑的……就是昆德拉本人会不会对此无语则另说)

读的时候忍不住想,如果昆德拉天然地生活在一个轻而慢的牧歌理想中,那么他还会追求笑吗?似乎昆德拉的小说伦理反而难以离开自己批判的大写历史而存活,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重要的问题是,此世之敌并非只有被大写的历史,面对更险恶的敌人,物质世界的苦难,人心的流俗、腐朽与历史之苦的轮回,昆德拉对历史品味的质疑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昆德拉笔下的重与快都是已然堕落的部分,其实,同理可猜想,轻与慢也会有磨损的那一天。难道用解构和小说的艺术引诱无知的孩子(抒情自我)就不是伤害与欺骗?倘若缺乏自知自觉,粗俗也终究会变成人们肆意挥舞,嘲弄一切的另一种匕首。所以真正值得问的是,轻与重,快与慢,能否超越互相伤害,而是互相保存,互相拯救?在一个纷乱的世界中,如果不依靠媚俗和大写历史的保护,昆德拉的蝴蝶能飞多远?如果没有那一缕蝴蝶翅膀扇动的微风,陀思妥耶夫斯基或任何人要担当的道义,究竟是为了什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