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十扇窗》读后感摘抄

《十扇窗》读后感摘抄

《十扇窗》是一本由[美]简•赫斯菲尔德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扇窗》读后感(一):十扇窗的八次锚定

一,悲伤如马——一切皆可赋喻。

二,“如果你想看得真切,就不许怜悯。——但丁。”

三,写自然易,写人难,以自然写人,易。但是实在无聊。

四,古诗实,现代诗空。变古诗为现代诗,需要做减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俳句则是如此。但是俳句太轻,无趣。

五,意像与陈述,厌恶现代诗的两个根源。

六,每个国家都有其文学的传统和因被主流意志挑选而不为人知的光芒。

七,我为被拟人或者泛情感化唤起的惊喜而感到耻辱。

八,翻译——兼容性。古诗应该用古文翻译。

《十扇窗》读后感(二):开窗

美国当代女诗人(1953年出生)简·赫斯菲尔德的诗歌研究类散文集《十扇窗·伟大的诗歌如何改变世界》,P349,十章:《着火的翠鸟:以诗的眼光看》、《语言在清晨醒来:论诗的言说》、《通过语言观看:论松尾芭蕉、俳句及意向之柔韧》、《梭罗的猎犬:诗与隐藏》、《除不尽的余数:诗歌与不确定性》、《文本细读:诗的视窗、诗与惊奇》、《何谓美国现代诗歌中的美国性:简要的诗歌入门》、《诗歌、变形与泪珠》、《奇异的延伸、不可能性和隐秘的巨大抽屉:诗歌与悖论》,断断续续用了十余天,期间因为疫情等原因背着它辗转各处,每天跳绳、听音乐、看书,昨天买了风花雪月啤酒,计划着做核酸尽量不浪费时间去排队,关注家与自己所在地的疫情,饮食从简、与孩子通电话。还是很难静下来读,写已经断了很久了。

1.开窗。简·赫斯菲尔德的《十扇窗》与评论家评诗不同,她以诗歌写作者的身份阐述观点、引用分析,解开很多不解之谜,一首诗为什么能够穿越历史的长河依然被吟唱,诗歌本身的责任以及诗人的创作意识等的分析。书中提到了普利莫·莱维、伦纳德·内森、简·瓦伦汀、格温多琳·布鲁克斯《我的梦 我的作品》、查尔斯·西米克《石头》、茱莉亚·哈特维格等,许多从未听说过的诗人及优秀诗作。

2.思考。现代诗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写作目的地的问题。之前从未想过“诗歌改变世界”的问题,尤其是在疫情之中强权与人力之渺小、脆弱相比,我们什么都做不了。有的选择沉默,有的开始歌颂去适应,一直将诗歌写作当成自己非常私密的事情,没有想过去在历史中会留下什么,以片段性的日记定义自己的诗歌写作,不求世人能懂。阅读后反观。

3.写作。一些文字进入你的视野是有宿命的,同样在疫情期间自己隔离在酒店时我看到了《1939年9月1日》奥登,据说是非常有名的诗歌,我也是最近才听说,“扰乱我们的私人生活/死亡那不便言及的气味侵犯着九月的夜晚”;“顺流漂下/在树枝上/一只蟋蟀唱歌”(小林一茶);“白昼还不够充实/夜晚还不够丰满/生命像一只野鼠滑过/未惊动一根草叶”(埃兹拉·庞德),老鼠小小的身体里太多的重量悄悄溜走,“当一个人的苦难与他者的苦难相遇,并在对方的内部发现自己的面影,苦难也会变成一个新的整体。一种共同的命运变得更加广大,也被更多的手所托起。”老鼠的意向承载了大千世界里苟且偷安的“每一个你”。写的小却能触及广。

《十扇窗》读后感(三):“伟大的诗歌如何改变世界”

“伟大的诗歌如何改变世界。” 这是封面的一句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仿佛觅得珍馐。 我时常想,诗意的世界应该是怎样的?生活的诗歌应该是怎样? 我曾与人说,生活可能不太美好,但文字总是美好的。我能想到的所有浪漫与美好,都关于诗歌,关于幸福,关于爱情。但其实,生活在诗歌里,诗意满溢着生活。我一直觉得,诗意的生存是最美好的存在状态。现实生活总是繁杂的,焦躁的,急切的功利的。但偶尔放思绪飘向诗意的远方,我的生命便不会过于乏味枯燥,沉闷无趣。诗意的生活,诗意的栖居,好过单纯的现实的物质的存在。 这是一位非常贴近我内心的诗人。她的诗歌大多关于生活,打开书的第一页,我看到了译者序中史春波先生所译的她的诗。关于茶匙,关于糖,关于潮湿的空气,青苔和花园。这正是我所期待的,热爱的,关于生活里的琐碎的平凡的事情中诗意的体现。美好的诗歌,是献给生活的礼物。 “在《十扇窗》中,简·赫斯菲尔德带领我们走进许多异彩纷呈的诗歌,在这里她不是一个给学生讲课的学者,而是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向真正的读者讲述诗歌的意义以及诗歌如何打动我们。书中通过十章阐释切斯瓦夫·米沃什、艾米莉·狄金森、松尾芭蕉、辛波斯卡等诗人的创作,告诉我们如何读诗、写诗,并为我们分析一首诗为什么了不起,以及这些伟大的诗人如何运用诗歌描述和改变审美世界。” 赫斯菲尔德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用她最新的诗学散文集,解读伟大的诗歌如何改变世界。这是一个伟大而奇妙的命题!这是一名学者与诗人的自我人格的碰撞! 我是在五月落雨的窗前读的这本书,这本书也如五月的雨,清爽洗涤着我被现实拖拽的焦躁的心情。 在《十扇窗》中,简·赫斯菲尔德选取了十位风格迥异的诗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她确信这十位诗人和他们的诗歌可以为读诗者打开十扇窗,我也相信,而且如果我能够从中学会打开窗户的方法,属于诗歌的世界就会向我敞开怀抱。 越将思绪沁入这本书,越能感受到这本书的译者有多么用心。我一直认为诗意无国界,但诗歌是有国界的。一首诗最完整的诗意永远存在于它诞生的那种语言,当它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时,不可避免的要经历一个丢失重组的过程,这个丢失、重组,从中国古诗词的翻译推广就可见一斑。但在这本书中,我觉得这种丢失重组的情况对于文字意蕴本身的影响并不大。这不仅与简·赫斯菲尔德的创作习惯有关,与译者用心的编译也密不可分。 这本《十扇窗》,既像是用诗歌讨论哲学,又像是用哲学讨论诗歌。它有时晦涩难懂,需要静下心仔细思考;有时又清新舒畅,能得到一些极其私人的感触。 我在读这本书时是有一些吃力的,因为我对外文诗歌并不熟悉,更多的了解也仅限于泰戈尔普希金十四行诗之类,书中简·赫斯菲尔德信手拈来的诗句和作者对我来说多少有些陌生。但诗意是相通的,简·赫斯菲尔德已经通过她的文字为我指出了“窗”的位置,我已经能透过“窗”看到美丽动人的风景。 书读过半,诗意在书中氤氲,湿气在五月的阴云下沁润。 一半诗意,一半烟火,这是我们的生活。

《十扇窗》读后感(四):吃了这波安利

高尔基曾经把书比作窗子,他说,“每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美国国家艺术基金奖、古根海姆奖获奖者简•赫斯菲尔德最新诗学散文集《十扇窗》正是高尔基这句话的最好注解。 简.赫斯菲尔德,不仅是一位诗歌届获奖达人,而且还是一位诗歌评论家,她选取了10位风格迥异的诗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十个人和他们的诗歌可以为读诗者打开十扇窗,而且如果你从中学会打开窗户的方法,整个诗歌世界就会向你敞开怀抱。

简本人还是一位优秀的翻译者,本书的翻译者称赞自己的这位同行“简生来就把一个译者身份携带在自己身上。”这实在是很高的评价了。我对简的这个身份特别在意,诗歌本来就是一种语言到另外一种语言中最容易丢失的东西,只要你试着翻译过中国古诗词,或者试图用普通话朗诵过戏曲的唱词,你就明白这个过程的丢失是多么的不可避免,简当然意识到了这一点, 但是,她以一位诗人的勇敢和一位翻译者的力量来面对,她教会读者把这损失减少到最小的方法。她打了一个别致的比方,说伊斯坦布尔有一个巴西利卡蓄水池,这个蓄水池有336根地下梁柱,其中有一根被称为泪柱,这一根上有雕刻,与众不同。她说每个人的诗歌中一定会有一根类似于泪柱的柱子,这根柱子支撑着诗歌世界的穹顶,因为有了这根泪柱,人们才能放心在诗歌中间自由穿行。 在对十位诗人的研究中,简也一直着力于寻找他们的泪柱,并把这些泪柱分享给读者,让读者也能进入到诗人的诗心中,去享受诗歌创造的内在奥秘和起源。

这本书大多数读者看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作者信手拈来的那些诗人和作品,估计大众有很多并不熟悉,不过没关系,只要窗户已经打开,只要读者看到了窗外风景的美丽,读者自然而然会去查漏补缺,这一点不也正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吗?就像东野圭吾并不比别的推理小说家伟大到哪里,但是由于影视作品的介入和推荐,那扇属于东野圭吾的窗打开了,现在的东野圭吾简直算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日本作家了。

简这本书,相当于一个带货,相信每位读者读完之后都会被他安利至少一两位作家。 比如我看完这本书之后,立刻下单了松尾芭蕉的俳句集。过去零星读过松尾芭蕉,更多的关注的可能是俳句中的意象,简为我打开的这扇窗外,我却看到了情感心理和精神启示。

《十扇窗》读后感(五):媒介-诗歌

第1章 窗口眼睛心灵

当人们阅读诗歌时,诗歌在天地间打开一道窗户,从这个窗户中涌入光、气味、声音、空气等全部进来。且让每一位阅读的读者都能深刻地觉察和感知到,同时,从窗口涌入,经过眼睛,最后直达心灵。

时代的变化与科技的发展并不能泯灭人们对审美与精神的需求,反而对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诗歌应该适应时代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出新的诗歌、新的美学。守正出新。守正,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的正道。出新,新诗既名“新”,创新就是其天命。。

小结: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而在诸种文艺形式中,诗歌又最能引领时代风气之先。在过去一百年的历程中,中国新诗深刻介入了现代中国人的历史与现实,在巨大社会变革中描绘了中国人的生活与情感,塑造了中国人新的审美感觉,凝聚了中国人的精神。

第2章 伟大诗歌的标准

伟大诗歌必备的特征,或者说标准,一是伟大的诗歌可以说的上是“文以载道”;诗歌让你产生一种内心的喜悦,让你感知生命的生长与精神的变化,同时还让你获得大量的有关我们存在的、内心的特殊知识,获得一个繁茂的内心世界。阅读它,我们原来可能是“1”的经验或想象,变成“3”,变成“5”,变成“10”,我们的内心世界由此丰富—这,是一个真正的春天的意象,生长的意象,蓬勃的意象。二是文字直达心灵;字词句准、精、美。就是说字、词、句,要正确,准确、形象、精炼而优美。三是引起共鸣;诗歌是有力量的,它能鼓舞人、能给你在黑暗中找到希望与光明。就像雪莱的《西风颂》中的“风啊!如果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还有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要来临!”每每听到这样的句子便觉得温情满满,鼓励人们走出困境,走出磨难。因此,能写出这样句子的人必须是坚强的人勇敢的人,所以要求诗人不仅品德高尚且性格坚毅。既简单却是多数诗歌都无法达到,实事求是地说,觉大多数诗歌只能说的上是文字上的摆弄,高级点的就是满足人们精神慰藉的需要。

小结:本书已经具备了部分伟大诗歌的特征,书中所选诗歌,娓娓道来,反复吟唱,全身情感瞬间被打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