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物里的早期中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文物里的早期中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文物里的早期中国》是一本由林屋公子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4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物里的早期中国》读后感(一):未完待续

近年,「中国式浪漫」的科研界将寄托中华民族期许的嫦娥、玉兔、鹊桥、祝融、鲲鹏们送到太空、走在科学前沿,探索着无垠的未知世界,以神话故事柔化冰冷的科技。这些传说中的主角们也再次跃入我们的视野,带给我们满满感动之余,也不禁让人好奇:这些传说是不是只是传说?它们会不会也有原型,是不是也曾真实地在中华大地上生活过呢?其实这些问题,我们小时候都曾问过,只是苦于没有人可以给我们一个真真切切的答案。就在我开始放弃求索这些答案之际,《文物里的早期中国》却从另一个角度为我带来新的启发......

《文物里的早期中国》是文史作家林屋公子所撰写的,一本从先秦、秦汉等朝代「有字」文物解读早期中国的通俗型读物。林屋公子透过侦探的视角,从甲骨、青铜器、简牍、帛书、汉画像石和陶器、玉器、金银器等有字文物中,寻找上古及先秦传说所遗留的痕迹,再借以古籍及近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慢慢拨开迷雾......

选择上古神话的模样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这些耳熟能详的上古神话告诉我们:宇宙如何形成,日月时空视如何被塑造,上天诸神又有怎样的关系.....从传说的角度看,这些故事都非常地美,但如从历史考究角度上看,它们又显得非常地单薄......直到一卷帛书的出现。

1942年9月长沙子弹库出土的战国帛书,以惊人的巨大信息量、丰富的故事情节记录了四时的产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完整的上古创世神话。

《文物里的早期中国》读后感(二):会“讲故事”的中国文物

会“讲故事”的中国文物

——读《文物里的早期中国》

文史作家林屋公子的《文物里的早期中国》是一本非常有趣有料的科普图书。喜欢研究历史的人们都知道,先秦、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文化及有关典籍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关那个时期的考古发现,让我们通过甲骨文、金文、简帛佚籍等这些文物,更接近历史真相。为读者探索先秦及秦汉时期文明史推开了一扇大门。

这本书中提及到先秦及秦汉时期的有字文物,包括甲骨、青铜器、简牍、帛书、汉画像石、陶器、玉器、金银器等。最具时代特色的是商周的甲骨、青铜哭、战国、秦汉的简牍和帛书,以及汉画像砖石。书中选取的34种文物主要出自这五类。

每一件文物都被印上了时代的烙印。它们的历史价值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状况。所以我们说,文物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历史遗存。

比如书中提到1928年发掘的殷商遗址中的甲骨文以及1977年周原遗址的甲骨文,它们是近代古文献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它让读者通过那些多年前的文字更接近商朝历史,更加还原了时代真相。

再有无论是商周春秋时期的青铜器铭文,还是简牍、帛书及汉画像砖石,上面所呈现的文字信息,多多少少反映了那个时期书写者的社会经验及生活现状,作者在序言中有提及到,读者不能凭借那些记录就对历史产生轻率的判定。相比较于书中所列文物的价值,更令我着迷的是这些文物上的神话传说。湖南省博物馆在1973年5月对子弹库楚墓的发掘时出土后帛书,遭遇了非常坎坷的历程,这卷长约38.7cm,宽47cm的丝帛上,信息量大得令人吃惊,它记录的创世神话无疑是一本令读者沉迷的经典作品。我们通过阅读本书,了解是天神包戏,了解了女填,以及他们的四个儿子“四神”:青、朱、黄、墨。通过书中的文物记录,我们知道了,女填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女娲”,这真是让人惊奇不已的发现……

《文物里的早期中国》引经据典,文史作家林屋公子通过大量文学史学资料为读者答疑解惑,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辉煌、灿烂的早期中国文明,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物的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都有了更清晰的理解。神话令人着迷,历史值得借鉴,书中一件件跨越千年、会“讲故事”的中国文物——为读者推开了一扇迈向历史文明、迈向璀璨未来的窗。同时,也让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更觉欣慰和自豪。

作者:小芊的快乐

《文物里的早期中国》读后感(三):也可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看文物

留意《文物里的早期中国》这本书是因为看到作者介绍,林屋公子,是文史作家,且主攻先秦秦汉史。我很想了解下研究历史的角度是怎么发现文物本身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因为之前曾与一位司机师傅谈及假期适宜带孩子的去处,我选择了博物馆,而这位司机师傅有些不同意见,当时孩子才8岁,司机师傅也是十岁孩子的父亲,他认为只有等到孩子十二岁以后才会考虑博物馆,这之前就该考虑游乐园或科技馆,图书馆,应该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向力。当时我甚至有些被他说服了呢,但是内心还存有自己对文物的看法,文物它不仅仅代表历史的厚重和局限,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我总觉得博物馆里的文物也是一种语言,或许我本人对那些从未见过或曾在媒体上见过的文物,并不能很完整地讲解给孩子它的由来,我甚至认不清,我为什么坚持带孩子去看那些沉静的文物呢?我觉得它们安静的存在或经历过战火,或经历过被盗和抢掠才回到博物馆里得以与我们相遇,我觉得它们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的力量是值得发现和探索的,也许正是内心的这种一股坚定的力量指引我,孩子也应该去认识文物。我看到作者林屋公子要讲讲文物里早期中国,我便想要学习一下怎么欣赏和研究文物,并从文物里了解历史文化。

对于先秦的文物,我所知道的大概是甲骨、青铜器或陶器。作者林屋公子笔下的甲骨文,首先纠正了我对甲骨文是古代文字起源的印象,甲骨文主要包括在龟甲和牛骨上书写的文字,因为骨头坚硬不容易腐烂,《文物里的早期中国》这本书里提到了简牍和帛书,还有战国楚帛书摹本图片展示,虽然是临摹版,但也是战国的时代缩影。甲骨文我小时候就知道,但并不知道甲骨文只是商代的简体字,作者指出当时最普遍的书写载体其实是竹简,不过存留并出土的竹简非常有限,文字也是只言片语,文物学家就是从这些文物里推想它在当时的作用,以及和现存的典故之间是否存在连接。只可惜即使去博物馆也很难见到简帛文物,比如1942年出土的子弹库帛是最早出土的战国图书竟落入外国博物馆至今,

书中本书介绍 34 件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物,结合文物背后的典故渊源,在本书的目录上以做展现。文物所存在的意义及其在它那个时代的产生原因,多半是从这些文物上的文字或图画推测而来,因此图像,文字的记录是历史的重要线索,这对于孩子而言认识文字,掌握文字的意义便不言而喻了。

从文物的外形,材质以及其作用,推知它们为什么诞生,或其延续物有哪些变化。还有那些至今还有身世之谜的文物,难道不得先靠想象力去探索它的价值吗,不也是有趣且有很挑战性的么。

《文物里的早期中国》读后感(四):那些文物想要告诉我们都的事

2022年冬奥会的开幕式感动了很多人,不仅因为中国式的浪漫,还因为中国文化的魅力。一场开幕式讲述了很多中国历史保留下的瑰宝,无论是飞流直下的黄河水,还是倾泻而下的水墨画,这些元素都在华夏的土地上存在千年,而这些文化的故事还在不断延续着。

《文物里的早期中国》是一本以文文物为切入点,以先秦秦汉文物为主要介绍对象,还原最早期中国的样子,寻找中华历史的开端。

作者为林屋公子,主攻先秦秦汉史以及神话妖怪学,对于早期中国的了解很有见解。在众多的文物中,作者选取了他所钟爱的三十四件进行介绍,不仅仅是导游似的进行讲解,而是将文物融入到真实的历史中,通过文物的种种特点来分析历史,还原中国。

虽然这些文物上大部分都有着文字,但是作者并没有将文字记载当成唯一的依据,作者认为文字本身就具有主观性,这些文字的记录必然存在报喜不报忧等情况的存在,不可不信,也不可尽信。

最早出土的简帛古书是中国学术的源头,也是最早出土的战国文献,这些简帛与甲骨文不同,甲骨文大多用于占卜,不具有记录历史的作用,而简帛则是一种商周的图书文献,具有很高的价值。

人类历史的开关几乎都是源于神话,华夏文明也不例外。在出土的简帛古书中便记载了完整的中国创世神话,名为《四时令》。在《四时令》的故事中,讲述了中国最原始的上古神灵伏羲与女娲结为夫妻,养育四子分守四方,通过互换位置推测时间,也就有了四季。这是中国最早的神话记载。

因为历史起源过于久远,很多文物所记载的都是神话故事,但是西周以后便出现了很多我们熟知的人物,作者也提出了一些不一样的看法。比如曹刿论战与行刺的曹沫竟然是一个人,管仲的故事竟然有很多的疑点有待考证,干将莫邪原来竟然是一把宝剑,并不是铸剑与复仇的故事,西施与范蠡并不是泛舟同游,而是被沉江了。

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很多精彩的故事,有些被淹没,有些被扭曲。正因如此,总有人所历史是胜利者的自述,但是这样的观点也并非正确。诚然,历史在流传的过程中会有一些误差,但是总有些蛛丝马迹可以作为考证,黑不可能变成白,历史的样貌自然也需要这些文物来还原真相,天下如此之大,不可能是同一个舌头,只要真实发生过,必然会留下痕迹,有迹可循。

《文物中的早期中国》是一本较为轻松的科普读物,语言生动有趣,内容也更加严谨,没有偏听偏信,更多的是客观的分析。文物穿越千年来到我们的面前,它想要告诉我们中国最早的故事,让我们看看最原始的中国,它所记录的文字与文物本身都是一种文化宝藏。

《文物里的早期中国》读后感(五):以文物还原历史

以文物还原历史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现如今信息的交流也越来越方便。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如果真的有心去查,一个人可谓毫无秘密可言。但在古代,科技落后资讯交流不便,留下的记录也较少,我们想要了解那个时代的细节就难上加难了。都说中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国度,可数千年来王朝更迭、战争频繁,将原本就所剩不多的历史痕迹,更是摧毁殆尽。此时我们越是想要推断早期历史发生了什么,难度就越大。

尽管有一些古籍历经重重磨难留传了下来,但是仍然有一些文字记录经过不断的传播,加上很多人按着自己的臆断或者猜想,又或者是理解有误,便扭曲原有的历史。于是,这些野史与正史混为一谈,让人更无法分清哪些是历史,哪些是演义。

于是,那些出土文物所记录的信息的意义就重大非凡了,尤其是那些有文字的文物,比如记录了甲骨文的甲骨、刻下铭文的青铜器、写上文字的简牍等等,更是历史的瑰宝。这让我不禁感慨,文字真的很神奇,竟然可以承载了历史与文化,历经千年跨越时空传达给我们。这些文物与部分古籍文献相互印证,也带我们了解了所不熟知的早期历史与文化,填补了我们国家历史的空白。

林屋公子的《文物里的早期中国》是一本历史科普读物,依据现存出土的先秦以及秦汉时期的一些文物,对于那些我们原本已经耳熟能详,甚至坚信不疑当成真实历史的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进行深入考证与解读。解读,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有理有据。“有理”可能简单一些,只要道理讲得通开个脑洞也无妨,但是要再做到“有据”就很难了。只有“有据”了,“有理”才能真的有理。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34件有代表性的文物,从小切口深入挖掘我们国家早期的历史真相。从创世神话时期一直到秦汉,时间的跨度还是很大的。涉及了很多耳熟能详的事件或典故,很多都是我们所深信不疑的,却可能与真实的历史相龃龉。因此,历史可以相信,但不可以尽信。

作者借助这些出土文物跨越千年带来的信息,参考多部古籍,大胆推理小心求证,将我们与认知中的历史偏差尽量导正回来,尽可能还原一个相对客观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一个全新的视野。这是一种十分客观的考古态度,这种态度也是我们所要借鉴与学习的。

历史真相不会像我平时非常喜欢阅读的推理小说那样——尽管推理小说里都会出现谜题,但谜题都是作者设计好的,不论谜题有多么难,最终肯定都会有解答。但是历史考古却不一样,只有接近真相和背离真相这样两种,就算有一些出土文物可以佐证,但让你拍着胸脯说这就是历史真相,你也不敢。因此也不能说作者在书中说的一定就是真相,说不定未来出土了什么文物,可能还会颠覆作者的观点。但这也正是考古的乐趣所在,历史常考常新,当然也接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随着未来科技的进步,出土文物定然越来越多,历史也会越来越完善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