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主读后感100字

自主读后感100字

《自主》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主》读后感(一):好作品背后的阴影

《自主》一书总体上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有一个非常微妙的问题,就是这本书的内容处理得太“干净”了,只有字里行间才能看到些阴影。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想太多,就不展开了,大家自己看吧。

居然发书评还有字数限制。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

《自主》读后感(二):从零开始的婚姻自主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随着这个“封张案”在社会政治、法律和文化层面的展开,依次体现三个次主题,即婚姻、法律、女性观念的重建。作者以上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刘巧儿告状”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的原型事件为切入点,横向展开论述故事的艺术化改编、中国革命中的婚姻改革、司法建设、女性研究等方面。

几个有意思的点:一是其实从很早开始女性就已经不完全将自己置于婚姻的客体地位,而是有了对婚姻的自主意识。作者通过搜集陕甘宁地区的民歌、司法档案和采访“刘巧儿”的原型,女性会主动利用婚姻改革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二是从零到自由再到自主,作者从“婚姻自由”、“婚姻自主”一直延伸到国家主权意识,从对人的解放的观念与政策联想到国家民族的解放。作者认为,20世纪中国革命最重要的特点是社会和政治革命运动伴随着现代化的过程,而革命本身就是一场现代化的运动,中国革命包含了现代性又推动了现代性的建构。尽管在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的文献中,妇女的确被要求为民族解放和妇女整体解放做出暂时的牺牲,这二者并非是对立的,而且在具体执行中,革命政权也积极推动婚姻改革,赋予妇女独立人格,鼓励并帮助妇女追求婚姻的自主。女性在革命以及现代化的构建中并非沉默不语,而是通过自身的行动参与到革命的推动当中。

三是书的最后一章阐述了建国之后我国对于婚姻自由的法律如《宪法》、《婚姻法》和《民法典》的规定与作用。作用认为,将婚姻与家庭问题汇入《民法典》可以视为《婚姻法》所承担的历史和政治任务——帮助妇女从家长制家庭中,从无感情的婚姻中解放出来,将家庭关系改造为更加适应现代生活,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完成。

翻开《民法典》,规定是“实行婚姻自由”、“双方完全自愿”,《离婚》一章除了“自愿离婚”更是设置了三十日“离婚冷静期”,“任意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我们不禁要问,婚姻自主到底是仅指结婚自主还是也包括了离婚自主?从自主到不自主,作者所相信的“《民法典》将会保障中国妇女在20世纪革命中所获得的权利,并在21世纪进一步保护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享有应得的权利和地位”是否真的能够实现?

《自主》读后感(三):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的变化是女性地位的体现,反映着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

本书故事性极强,它从封彦贵诉张金才这件婚姻纠纷案件开始,这个案件关于一门到期女方不愿履行的娃娃亲。此案贯穿本书始终。

当事人女方封家和男方张家。这个婚约的解除得到了县政府办事员(官方)的支持。封家的新一轮定亲彩礼很丰厚,于是,这门新婚约被张家控告为“买卖婚姻”。封家的新一轮订婚失败。直到一个新的追求者出现,婚约才真正定下来。但这并不算结束,当封张两位当事人见面感觉非常美好,双方一见倾心。于是发生了接下来的抢亲事件。张家连夜抢亲成婚被判婚姻无效。而后女方开始上诉,受到了新法律政策影响,新的判决一改旧判决,给予婚姻和自由更大的尊重,承认了封张两位当事人的婚姻有效。

戏剧性的恋爱及结婚经过,现代人看来算是“瞎折腾”般,使人忍俊不禁。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经济状况,文化氛围等因素,“封张案”所涉及的旧习陋习屡见不鲜,虽改革起来阻力重重,但切切实实的影响了解放区的婚姻观念,从 “婚姻自由”到“婚姻自主”。越来越多的新女性被宣传,被树立。

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基本法律。党利用报纸、刊物、画报、连环画和报告、座谈、广播、说唱、戏剧、幻灯、电影等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展开宣传,使《婚姻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而改变风气,移风易俗。这次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其广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

英国作家约翰·汤姆逊,拍摄了许多晚清中国的影像,其中包括女性结婚,他是这样描写的:” …婚礼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穿街过巷,一路还有乐队吹吹打打。新娘就在这一众人的陪伴下去与某人成婚,无所谓那个人是谁,反正是她父母满意的人。中国人的婚礼从头至尾都沉闷无趣,很多时候它往往是一场充满失落和眼泪的人生的开端…孝道是所有中国人都无法挣脱的一张重网,而默默地承受由此带来的各种苦痛被认为是一种高尚的品德。让我们期待妇女们被允许放开她们自然的天足、自由选择夫婿的那一天即将到来…”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自主》读后感(四):革命与女性,女性的革命

之前在公众号看到新书推荐,便觉得这本书的视角很有意思,前几天听了丛小平教授的讲座,更是心痒难耐,快速把到手的新书通读了一遍,确实酣畅淋漓。但因为自己读书时间比较碎片,加上读得比较快,不免囫囵吞枣,在读完后还是有必要将自己的思路理清。

全书通过讲述“刘巧儿告状”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的原型事件、艺术化历程和传播过程,探究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政权与乡村社会、婚姻改革与女性意识、人的解放与国家主权之间的复杂关系。这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是具有研究难度的,但丛小平教授凭借一个故事将这些内容融合在一起,其中体现出的方法与思考值得借鉴。

1、革命政权与乡村社会

陕甘宁根据地地理位置特殊,受到五四新文化的影响小,民众的传统习俗一直延续,对革命政权进行社会改造、促进现代化(这里的“现代化”特指革命政权的现代化概念)产生阻碍。对于婚姻的改革便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革命政权自身的立法与司法延续江西苏区关于婚姻改革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将城市中的新婚姻观念带到边远地区乡村,二者互相抵触,其结果只能是革命政权对地方文化的让步(或者说是“融合”,总之就是在自己的体系建设中更多考虑地方风俗)。在边区的司法体系建设中,法院判决婚姻案件便经历了考虑地方风俗还是优先革命原则的拉扯过程,最终在二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在书中,最主要阐述的是司法体系与社会风俗的矛盾,也讲到一些司法与政治(行政)之间的矛盾,但比较少涉及政治(行政)与乡村社会的直接联系,只有在刘巧儿故事进行艺术改编时“李婶”的人物形象与行政渗入基层相关,但对于一个“全能型”政权来说,实际的运行应该是有更多影响的。

2、婚姻改革与女性意识

在婚姻改革中,政权往往被看作“拯救者”或“压迫者”,少有人关注女性自身的意志,女性在历史叙述中便一直被作为“客体”。本书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便是通过搜集陕甘宁地区的民歌、司法档案和采访“刘巧儿”的原型揭示出妇女在婚姻改革中的自主性,她们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利用婚姻改革来争取自己的权益。美中不足的是,我们无法得知这些妇女在婚姻改革中是否能够真正接受革命政权所推广的婚姻观念,她们是产生观念性的改变还是仅仅在具体事务上“聪明地”利用改革措施?观念的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观察过程和更多样的材料,并且这也不是本书的主要论题,所以即使没有过多论述也不妨碍本书的完整性,只是我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疑惑罢了。

3、人的解放与国家主权

“自主”是本书的书名,也是主要论题,作者从“婚姻自由”、“婚姻自主”一直延伸到国家主权,从对人的解放的观念与政策联想到国家与民族的危亡,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中“启蒙”、“救亡”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这里,对人的解放主要是将妇女从封建婚姻制度下解放出来,让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但这种通常的观念存在未论证的前提,即妇女一直都被困在家庭中而非“社会人”,家庭与社会是截然对立的,甚至,家庭是不创造社会价值的。到今天我们仍然在争论要不要做家庭主妇,这样的问题其实在几十年前就开始了。

以上仅个人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这一本书内容丰富、视角新颖,在日后空余时间还需要拿出来多读几遍。

《自主》读后感(五):《自主》概述与一点展开

本文案例细节极其丰富,值得思索的材料较多,本段只粗略概述线索,更详细的内容与收获,希望读者自行阅读著作。作者选取上世纪40-60年代,家喻户晓的《刘巧儿》追溯到故事原型本人封氏,分析当地因经济政治文化为边缘地带,造就了妇女们以生存为主,自由走婚招婿不确定策略的风俗,三四口人小家庭不同于传统大院与儒家士大夫及夫人的想象;而边区革命到来,带来都市婚姻自由条例,却直接挪用到当地,使地方出现些投机的“一女多许”策略,以骗取彩礼,边区高院折衷用灵活策略调整婚条,稳定边区秩序社会与革命目标的冲突;其中马锡五的实际考察案例判决,成为政治新闻报导的宣传点,改编为评剧电影,成为社会文化重塑与教育意愿的工具。最终自主一词总结成实践结晶,在国际政治上发挥用处,也成为今天“独立自主”的政策要求。核心要旨是:自主观念的实践基础及如何成为中国经验的表达,参见清华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丛小平:叩问历史——以问题为导向,以分析为方法》讲座稿件,以上粗略介绍,本文便不再赘述。

本文关心该书细节激发笔者思索处,不过文本丰富性,不由某一位读者尚未联想到的论点价值就失去意义,而在于棱镜里不停折射出的光,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宝玉,以下略论三点:

1在本书前部分,案例反映多个复杂婚姻纠纷,离婚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这与笔者对当下的想象不同,因为当代人们惯常把情感放在第一位,依然用着“千金难买我乐意”的句子,易造成经济不重要的错觉;而在案例中,离婚基本原因是经济困难而另谋归处;而当代爱情的宏大抽象话语里,或有着微观利益下,人设的精打细算而营造某些话语,使得言论变得罗生门。其次,婚姻大多是基本是二元设想来分析,想象二元两难且非黑即白的矛盾,把词语构建的误区,投在现实,形成虚假两难,而绕过某些政治困境。这类构建型叙事,易沦为工具,从而引导与操纵。

2在后半部分,提及边区早期文盲率达至90%以上,条例的词语观念,人们都有理解困难。假设在同等情况下,进行某种政治口号的宣传,人们都没法听懂,那是否还有效果?一般认为可以听懂的政治宣传很有效果,靠知识分子的口口相传到基层再到农民群体。这一设想忽视了当地一般生活经验,混淆了言语与利益的区别。如随机与一位菜农说一番特定的话,让其赠菜,怎样的话才有如此魔力;无论文化程度如何,菜农都很难相信;所以笔者认为基本没有这样的话,除非各种利益勾连;可以说文化决定,有着某种重复意识形态的臆想与荒诞,掩盖常人关乎利益时的谨慎保守与自主性,而毫无自主的群体,如何编造产生,是另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3在涉及哈贝马斯的“公共空间”,人们喜套用而少反思,这是一种政治理论探索,没有证明的解释与想象,而人们政治实践中,易成为不证自明的批判理论工具,从尝试解释再到尝试的批判,是两种东西的跳跃,说出“我试着批判你”只是语言工具的形式,其思想的多寡便成为问题。在这些想象与批判之外,刘巧儿与封芝琴却有着不同命运,前者是剧作人物的皮影,后者有着自己的思想生活与命运,在女儿一岁时,她依旧有着旧时代的礼俗信念,而不是从旧时代断裂迁移到新时代,提醒我们用理论进行划分可能存在的问题。

该文此处仅触及三点对自己的启发,该书不是静态分析,有着两条动态线索,一是《刘巧儿》长期文化品的生产,二是涉及封芝琴及周边的变化,在这两条线里讲述妇女解放,婚姻法律的事件。其中更丰富的多主题的流动与面向,还需读书自行阅读思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