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王安石传》读后感1000字

《王安石传》读后感1000字

《王安石传》是一本由崔铭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7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安石传》读后感(一):不对政敌落井下石却雪中送炭——给王安石平个反

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主张变法,有些人不支持,其中,苏东坡老师也有些意见分歧。语文老师最喜欢苏轼,不喜欢王安石,甚至八卦说王安石不爱洗澡。 对,大家都喜欢苏轼。王安石可真讨厌。 殊不知,乌台诗案中,当朝中很多人意欲打压苏轼,甚至将他置于死地时。王安石却以坚决反对“文字狱”为由头,出手救了他。 多少年后,朝下两人相见,握手言欢,相顾无言,泪两行。政见不同,并不妨碍骨子里惺惺相惜。 曾有人捎来子瞻新诗告王安石,王老师喜不自胜,逐字逐句读完,甚至忘记天色已暗。王老师对苏轼的评价是: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能对一个反对派如此宽宏大量的人物,真真才不知更几百年方有此人呐。 附带说说,项羽也或许没那么可爱,只是因为你们不喜欢刘邦,谁让他伤害了你们的楚霸王。

《王安石传》读后感(二):高标

“沉魄浮魂不可招,

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

故有斯人慰寂寥。”

夜读,难以入睡。更想知道为什会这样——政务之争变成道德指责,是变法者和反对者的人性本恶还是制度机器运转的必然结果。钱穆先生说过制度最终会反噬自身——虽说那是宏大叙事层面的约束,但用在变革者推行自己理想的过程中的警惕也是应有的题中之义。难道,一个刚强坚毅的理想主义者的悲剧不可避免。下册写的情感足以动人却缺少问题挖掘——提出的问题如“宽仁为治,视民如伤的思想理念,是宋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政治观,从来无人敢正面提出非议……”可以进一步探究,如“议论相搅”帝王治朮对宋代台谏制度和宋代士风的影响以及和祖宗家法的关系也可以继续讨论。不过,这已经是看过的最好的和变法描述最详细的《王安石传》。

风流已去,野狐难觅!

《王安石传》读后感(三):读完书的一些感想

我仔细阅读了王拜相变法后的部分,对他的前半生和作者对诗词文章的赏析略有带过,这是一个遗憾。

对于王的最初印象是这几句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伤仲永》和《游褒禅山记》是我中学时期学过的课文,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两篇文章,说理透彻,读起来很过瘾。

王安石是我最为仰慕的伟人,一是他“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变法勇气。上书言旧法弊端的不计其数,可真正想改变也愿意竭尽全力的只有他一人。他为此背负无数骂名,和无数朋友断绝关系,这其中固然有他自己的原因,但我们也从中看出他的魄力。 二是他“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的品格。他读书专注,不拘小节,做事果断,雷厉风行。

至于变法,我才疏学浅不能就变法内容细细分析,但自古变法有成功有失败,失败者多。且做事讲求天时地利人和,不是一个人可以决定的,况且他的变法几乎是和整个社会作对,想要成功太难。

不过正如他自己所言: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另外还有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宋神宗。神宗无愧为是一代明君,为国家殚精竭虑,英年早逝。

《王安石传》读后感(四):三件事见王安石的品性

1.熙宁元年(1068)春,王安石准备启程进京,当天晚上拜访金山寺的宝觉禅师,彻夜长谈。第二天横渡长江,作诗向禅师表明心迹:

明月何时照我还?

激流勇进之时,心底早有归意。

2.熙宁六年,王安石的弟子郑侠眼见变法而引起的生民流离失所,悲愤交加作《流民图》,辗转送呈神宗。神宗一夜未眠,第二天下罪己诏。众辅臣惶恐谢罪,王安石神色惨然,先是请求免除郑侠擅发马递之罪,接着立即收拾行囊,连下三道《乞退表》,请求罢相。

3.元丰三年(1080),已罢相的王安石想念苏轼,于是身着便服,骑驴到苏轼停舟之处。谪臣苏轼来不及更换衣服,跳下船作揖:“苏轼今日敢以野服见大丞相。”

王安石笑道:“礼岂为我辈设哉!”

苏氏父子三人与安石曾经的恩怨,一笑泯之。

《王安石传》读后感(五):王赵组合的创业团队

我是读了<苏轼十讲>,才对这本书比较感兴趣,主要是想对那段时期的历史事件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

但是看完,给我印象最深的,王叔叔和赵公子,更像一个创业团队,一个有办法,一个有动机,一拍即合,就开始干了起来。

对于王大叔为什么急于推动变法,而没有像欧阳修那样更深入的考虑,可能原因如下:

1. 自己已经年事已高(毕竟宋朝的平均年龄并不高,王大叔高寿66),可能意识到自己真正能推动的变革,时间有限,所以希望能尽快的有一个很好的进展。

2. 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一个皇帝,或换一帮大臣,可能政策就立马发生变化,朝令夕改的事一直在不同朝代上演,所以可能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变革的成果。

3.可能没有看到很好的接班人,虽然王雱才高八斗,但可能性格上并不如王大叔那么坚决,果断。而曾经带出来的弟子也因为觉得自己翅膀硬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将个人的情感加入到了日常的公事中,彼此产生了恩怨。

这些只是我的揣测,但也提醒我们,创业路上障碍多,能一起走下来的,毕竟是少数,而且不掺杂个人恩怨利益的,又少之又少。

2022-07-30

上海中山公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