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许渊冲译汉魏六朝诗》读后感锦集

《许渊冲译汉魏六朝诗》读后感锦集

《许渊冲译汉魏六朝诗》是一本由(西汉)刘邦 等著著作,中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许渊冲译汉魏六朝诗》读后感(一):还有看到把中国的古诗翻译成英文诗更让人感动的事情吗?

“A great wind rises, oh! The clouds are driven away. I come to my native land, oh!Now the world is under my sway. Where can I find brave men,oh! To guard my four frontiers today!” 学习英语的朋友们请注意了,读一下上面这一首诗,感觉怎么样呢?是不是很美呢?它韵脚合理,节奏感分明,朗朗上口,应该属于极为正统的英文诗了吧!

但其实这是一首翻译诗。读出来是哪一首了吗?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就是刘邦的《大风歌》的英文翻译。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诗是不可翻译的。在诗歌的翻译中,很容易失掉了诗原有的内涵和韵味。而且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意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这在翻译到另外一个语言的过程中,往往也就无法感受到了。

但诗是语言文化中的明珠,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一首极为优美的诗还需要让更多的人看到、读到。所以诗还是必须要翻译的。 那么由谁来翻译和怎么翻译也就更加重要的,特别是像中国的古诗,我们中国人在阅读过程中都有着一定的困难,如果要让外国人来翻译,也就更为艰难,很难表现出中国古诗真正的韵味。

所以也就有了中国学者把我们的古诗词翻译成外国文字,让更多国家可以感受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许渊冲,著名的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在翻译界响当当的人物。他翻译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作品,让这些作品可以在不同文化之间不断的流传,起到了世界桥梁的作用。上面这首英文诗,就是许渊冲翻译的诗作中的一首。

许渊冲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再也不会有新的作品同我们见面。那么我们就来更多阅读他曾经翻译的作品,来缅怀这样一位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学者。 这一本《许渊冲译汉魏六朝诗》就是他翻译经典作品中的一部分。

对于古诗,我们最为熟悉的肯定是唐诗宋词,但古诗词从《诗经》以来就绵延不断,汉魏六朝时期都有着哪些著名的诗歌呢?他们翻译成英文的样子又是怎样的呢? 对于我们中国读者来说,这本书既满足了我们对于中国国古诗词的了解,又是对于英文诗认识的不断深入过程。无论是否以英语为自己的专业领域,这本书的阅读都是极为有趣的。当然,如果想从中学习英语,那么这本书也是最佳的助力之一了。还有看到把中国古诗翻译成英文诗更让人感动的事情吗?

再来感受一下吧! Alack,alas! Alack,alas! She weaves and sees the shuttle pass. You cannot hear the shuttle, why? Its whir is drowned in her deep sigh.

《许渊冲译汉魏六朝诗》读后感(二):品味诗歌之美

似乎因为人类语言的不通,导致巴别塔没有建成。一直以来都觉得翻译挺难的,翻译诗歌尤其觉得难,中国诗词的意境如何能转述给世人呢?直到读了许渊冲老师的书。

许渊冲老师一生投身于翻译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作为许渊冲老师的钱钟书先生曾评价他的翻译:“灵活自如,令人惊奇。”他的自信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我们中国人就应该自信,有点狂的精神”

严复在《天演论》中讲道:“译事三难:信、达、雅。”许渊冲在“雅”字上独占鳌头,他认为诗词翻译要做到“三美”和“三化”,即意美,音美,形美;浅化,等化,深化。在翻译理论上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他集毕生翻译之经验加以发展,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如他所说:“翻译的忠实不仅要忠实于形式,更要忠实于内容。内容形式统一时,我不离开形式;内容形式矛盾时,我选择内容。”正是在这样的翻译思想下,他的翻译特点鲜明,语言简洁直白,读起来郎朗上口,又形象活泼。

比如这首《七步诗》:

Pods burned to cook peas,

Peas weep in the pot:

“Grown from the same trees,

Why boil us so hot?

这首诗的翻译简约直白,朗朗上口。在声韵上,pod 和 pea押头韵;peas 和 trees,以及pot 和 hot押尾韵。另外,前两句收尾相连,第一句结尾的 peas 作为第二句开头,第一句开头的 pods 和第二句结尾的 pot 发音十分接近,给这段翻译带来了奇妙的乐感。给孩子读完以后,孩子强烈要求再听一遍。

《七步诗》属五言绝句,字数少,言简意赅。译文每句话也是 5 个单词,简洁直白,干脆利落。虽然总体读来,少了一点原诗中的无奈之感,稍显活泼,但是作为使西方了解中国文化的媒介和桥梁来说,已经非常形象地表达了诗歌的内容,并且译文在音韵、语义上又十分精美,因此,这些译文足以让西方体会到中国诗歌的美妙,领悟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再如《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Alack, alas! Alack, alas!

She weaves and sees the shuttle pass.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You cannot hear the shuttle, why?

Its whir is drowned in her deep sigh.

短短几句,形象传神,木兰的形象一跃纸上。而且用“why”点出读者的疑惑,使整个诗歌变得形象起来。

同时,译文的用语在不同语境中也在不断的变化,而且拿捏的恰到好处。如文中两句“不闻爷娘唤女声”,翻译大不相同。前一句翻译成“All night she listens for old folk's familiar call”,后一句译为“At night she hears old folk's familiar voice no more”把木兰的心情烘托出来。这里的木兰似乎比原文中更有人情味,她更加鲜活地站在那里,心系战场,却心有不舍。

“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全世界的美。这是全世界最大的乐趣”,而这种乐趣是别人夺不走的。 ”在诗歌的韵味里品味美,记住美,致敬许渊冲老师!

《许渊冲译汉魏六朝诗》读后感(三):许渊冲译出了汉魏六朝诗的酸甜苦辣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诗,我们最为熟悉的肯定是唐诗宋词,尤其熟悉的当然是李白、杜甫诗仙诗圣,还有许多著名的诗狂、诗佛、诗豪、诗魔……但古诗词从《诗经》以来就绵延不断,除了我们熟知的唐诗宋词,还有汉魏六朝,同样拥有惊天历史,各种历史,那么汉魏六朝时期都有着哪些著名的诗歌呢?他们翻译成英文的样子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第一次读汉译英的图书,我建议你读一读许渊冲的一系列图书,对于我们中国读者来说,这位我国汉译英第一人的所有作品,都会让你有美的享受,这本书既满足了我们对于中国国古诗词的了解,又是对于英文诗认识的不断深入过程,理解诗歌的独特意境,又能学习纯正的英语语法与用法,这本书的阅读会让诗歌英语阅读变得极为有趣的。

许渊冲,生于1921年,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翻译家,著译有中、英、法文作品百余部,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中文著作有《翻译的艺术》《文学翻译谈》 等;英文著作有《中诗英韵 探胜一从诗经到西厢记》《逝水年华》 等。英文译著有《诗经》《唐诗三百首》 《西厢记》等;法文译著有《中国古诗词三百首》等。翻译过莎士比亚、德莱顿、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等英法文学家的经典作品多部。

2010年获得中国翻译协会表彰个人的最高荣誉奖项一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得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一国际翻译家联盟 (国际译联) 2014“北极光” 杰出文学翻译奖。2020年获全球华人国学大典海外影响力奖。

积极投身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获得这么多荣誉与称号,许老是有资格“狂”,狂的找人喜欢,狂的让人更加喜爱!

我还特意查到他说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

“中国人,就应该自信,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咱们国家的科技、军事、商业都在走向世界,所缺的,就是文化这一项,我要填补的,就是这一项。”

读他的书,发现汉魏六朝诗就像一位朴素的灰姑娘,经过许老的雕琢仿佛拥有魔法一般,变成那样的耀眼,但是这一次她没有丢失她的水晶鞋,因为魔法魔力无边,她不再需要在时钟敲响的时候逃走,她可以紧张的展现她的美,许老有这样的实力。

330首诗,331页的经典翻译,见证了不一样的故事与文化。

这是一本好书,值得读的好书!

《许渊冲译汉魏六朝诗》读后感(四):西方世界了解汉魏六朝诗的桥梁

我国的翻译事业源远流长,但对于“翻译标准”这个问题的讨论却从未间断过。

孔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清代翻译家严复也曾提出:优秀的译文应该做到“信”“达”“雅”,即忠实于原文,文笔流畅,文字典雅;

鲁迅有关于中国文学的“三美”论,即意美(感动人心)、音美(琅琅上口)、形美(赏心悦目);

钱钟书有“化境”之说,即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固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达到“酿得蜜成花不见”的境界;

郭沫若有“再创作”论,即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超过创作;

傅雷有"神似说",即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

而许渊冲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之上,集毕生翻译之经验加以发展,提出了自成一派的翻译理论,他认为译诗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秉承该翻译理论,许渊冲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译著六十多本,包括《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等中外名著。

2010年,他获得"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他又成为首位荣获国际译联"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亚洲翻译家。

我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理解通透已实属不易,将其翻译为其他语言更是难上加难,不仅要完整表述诗歌的本意,还要讲究格律音韵,也只有许渊冲这样的译届泰斗才敢触碰。

于是,这本《许渊冲译汉魏六朝诗》才得以出版,西方世界也才能通过这座桥梁了解我国的艺术瑰宝。

所谓汉魏六朝诗,是指两汉到隋朝之间八百多年的诗歌,上承诗骚,下启唐宋,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章。

它既广泛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又在体裁和形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我国诗歌在唐宋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从中选取330首大家所熟知的诗歌加以翻译,每一句都经过字斟句酌,反复修改打磨而成。

既有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无奈,也有虞姬“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的生死相随;

既有李延年“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惊艳,也有苏武“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的离恨;

既有“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誓言,也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劝诫;

既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痛苦忧伤,又有卓文君“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愿景;

既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豪迈,又有曹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愤;

既有陶潜“挥兹一殇,陶然自乐”的欣喜满足,又有谢灵运“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悲凉;

既有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恬静,又有杨广“斜阳欲落去,一望黯销魂”的寥落孤寂;

既有“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英勇无畏,又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勃勃生机。

为使译出的诗句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他经常对着一首诗夙兴夜寐,绞尽脑汁,一旦灵感来临又喜不自胜,眉开眼笑。

他的学生、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余石屹回忆他在北大教书时的样子,"骑着自行车,'腾'地一下跳下来,就跟你讨论。"

翻开书中第一首,我们将看到刘邦的《大风歌》:

短短三句歌辞却凝聚了刘邦一生的经历、思乡的感情和巩固新权的理想。

第一句,风气云散,即是写实,也是暗喻,将自己喻为“风”,将其他各方势力喻为“云”,自己如风卷残云般将其他势力击退,其中虽不乏艰辛,但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第二句,刘邦荣归思念已久的家乡,内心的喜悦与激动溢于言表,怎能不慷慨激昂,引吭高歌?

第三句,高兴的同时他又无时无刻不在忧虑自己的守业不易,面对着内忧外患,他是多么希望能够有许多忠诚的英勇之士来镇守四方啊!

了解原文的意思后,我们再来欣赏许渊冲的英译文:

该译文不仅传达了原作的深层含义,而且每句均押韵“/ei/”,读起来琅琅上口,同时,又保留了原文长短句的形美结构,实现了“三美”的和谐统一,不愧为“诗译英法唯一人”的译作。

我们再来看看陶潜的名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我们知道该句说的是诗人之所以能在喧闹的环境里,依然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原因在于"心远地自偏"。

有译者按字面意思将其译成"心在远方,地上就没有车马喧闹的声音。而许渊冲认为如果没有车马喧闹的声音,是否"心远"就无所谓了。意思是只要心高意远,即使是车马喧闹的地方也会变得和偏僻的地方一样宁静。

因此他把这一句译成"Secluded heart creates secluded place",强调心静地自静,显然这种译法更贴近原诗的神韵,看完让你不由练练赞叹。

许渊冲先生虽然已过百年,但看到他的译作,仍然令人新生敬畏和感激,也因为有了他,我们才得以遇见包法利夫人,遇见于连,遇见李尔;因为有了他,西方世界才有机会遇见李白和杜甫,遇见崔莺莺和杜丽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