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赶走那头叫抑郁的凶兽》的读后感大全

《赶走那头叫抑郁的凶兽》是一本由屠笑 林良华 著 屠笑 绘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赶走那头叫抑郁的凶兽》读后感(一):赶不走的凶兽,人类或许终将驯化它

抑郁是病吗?情绪不好难道不是过一阵子就好了吗?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一些人身上没有太大影响,发生在另一些人身上就成了灾难之源,难道不是性格使然吗?

很久以前听一个同学诉苦,说妈整天浑身不舒服,到处看医生,可是医生查不出任何问题,还挖苦病人无病呻吟就是闲的——“抑郁症”这个说法似乎来自西方,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的精神病理学,而相比之下,古代中医虽然早就有“情志病”的说法,可是抑郁症作为一种病症在社会层面上得到普遍认可,不过是近些年才有的事情。时至今日,抑郁症频发,迫使这个词被推到台前,成为高频讨论的话题,也让人们不得不去面对和正视这种疾病。关于抑郁症的著作乃至抑郁症患者述说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抑郁症并非单纯鼓励“要勇敢”,甚至斥责“不要那么脆弱”甚或“不要太矫情”,就能让患者摆脱困境。

无论如何,现代社会已经在努力理解和帮助抑郁症患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是让更多人了解抑郁症的成因,避免陷入这团黑暗的泥沼中。那么,非抑郁症患者真的能了解抑郁症患者的处境吗?抑郁症是可以避免的吗?

本书的写作,是从身边经历过抑郁症的朋友的需求出发。非医学专业的人要了解抑郁症的成因和具体症状,又不想过于深入地一头扎进书堆,就需要一本轻松而生活化的著作来解读。毫无疑问,没有什么能比漫画手法更能满足这一点。作者以身边的朋友为原型(正文前以漫画形式列出了好几位朋友),塑造了小月这样一个人物。小月是女性,事实上,现实中抑郁症患者也是女性居多。小月抑郁症康复,但她始终担心复发——担心并不是多余的,抑郁症患者很可能终生无法摆脱这个阴影。

全书以小月的第一视角入手,在与代表“觉知”的“觉老师”对话中描述抑郁症状和患者的感觉、抑郁症患者之所以陷入情绪陷阱无法自拔的心理模式,点出深层原因,由此寻找获得“正觉”的训练方法。人的意识在其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它支配我们的思想和情绪,进而主宰我们的身体。

正如“觉老师”所说,不单是抑郁症患者,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抑郁的因素,它是我们意识中的阴暗面。如果说那些消极、负面的情感是一头“凶兽”,那它也始终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之河中——人类的生活从来就不是一滩波澜不惊的死水。从演化角度来说,在早期人类生活中,所谓的“趋向模式”曾经为我们趋利避害起到重要的作用。正如同过敏症状一样,那些原本的保护机制,在特定情形下演变成了可能危及性命的病症。

在变动不居的环境中,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这些演化遗产,学会以“存在模式”去思考。换句话说,就是接受自身的不足,满足于眼下的状况。只有这样,才会在任何时候都能找到内心的安宁吧。

《赶走那头叫抑郁的凶兽》读后感(二):赶走抑郁怪兽,心灵自救手册!

《赶走那头叫抑郁的凶兽》是一本温柔而有力的漫画书,它以一种既直观又深刻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抑郁症这一隐形的敌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漫画,它是一盏灯塔,为那些在抑郁的迷雾中摸索前行的人们指引方向。它的读者不太受限,只要能看懂图就可以,尤其是那些在生活的重压下感到迷茫和无助的灵魂。 这本书是为那些勇敢面对内心挣扎的人准备的。无论是正在经历抑郁的个体,还是那些想要更深入理解这一心理状态的亲友,甚至是心理健康专业人士,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共鸣和启发。它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让读者感受到抑郁的真实面貌,同时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应对策略。

《赶走那头叫抑郁的凶兽》通过小月的故事,展现了抑郁的多重面貌。书中的阴影、地道、漩涡等象征性元素,生动地描绘了抑郁带来的沉重感和迷失方向的恐惧。然而,书中也不乏希望的光芒,正念觉知的引入,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应对策略,教导我们如何将注意力转向生活中的美好,从而逐步摆脱抑郁的束缚。这本书不仅提供了信息,更提供了一种行动的指南,帮助读者在抑郁的阴霾中找到出路。 书中的案例贴合生活,从想要改善亲密关系的思维却跳转到离婚的女士,不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而是不停地给自己贴标签,陷入穷思竭虑的牢笼,不断地搜集信息,对号入座,猜疑不断,最后让自己无法自拔。还有开车被插队,引发联想最后陷入到自己和社会的深深怀疑。这些情景都是日常中经常看到的,如果没有觉察,就会把自己整崩溃。

里面好多实用的小知识:日常的觉知力提升和练习,比如刷牙,走路,吃东西。专注力的练习,从观察身体,呼吸和内心开始等等。 这本书能够激发读者的共鸣,无论是正在经历抑郁的人,还是关心他们的人。它传递了一种温暖和支持,让读者感受到并不孤单。同时,它也激发了一种力量,鼓励人们面对内心的挑战,勇敢地寻找出路。书中的情感推动力在于它的真实性和同理心,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关怀。

在《赶走那头叫抑郁的凶兽》中,我们与主人公小月一起踏上了一段心灵的旅程。她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在面对生活压力时的脆弱与挣扎。书中的每一幅画面,都是对抑郁情感的深刻剖析,让我们看到了那些隐藏在微笑背后的泪水。小月的旅程并不孤单,她学会了正念觉知,学会了如何在生活的喧嚣中找到一片宁静。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有光明在等待。

《赶走那头叫抑郁的凶兽》读后感(三):“你不要觉得死亡就是人生句点”|《赶走那头叫抑郁的凶兽》

最近一年身边不开心的人变多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会为了收入发愁。有工作的朋友,也会因为工作上恶心的事情备受煎熬。

似乎每个人都被许多事困扰,明天变成了灰蒙蒙的。

想死是因为希望摆脱糟糕的生活,用另一种方式来说就是想好好的活着。

这本书和其他心理书籍的最大区别,在于用漫画的形式非常轻松地给我们把抑郁拆开了讲。你不会觉得在读一本很深奥的学术理论,坏情绪发生的时候我们除了被它席卷,还可以将它们毁灭。

我们在被一件事情困扰的时候,很难区分自己到底是在思考情绪,还是在为事情本身找到解决方法。

往往初衷是想要给自己找个出口,但想着想着思绪就会漫天飞舞,最终想到很多其他之前发生过让自己感到挫败的事情。

比如,你已经做了一天家务,老公好不容易回家,你希望他帮你带会儿孩子,给自己来一点喘息时间。

可是这个没心肝的,回家后就躺在沙发上打游戏、看视频。你会感到很生气,甚至想把家里的拖把丢到他脑袋上。

你会觉得在老公的世界里,手 比你和孩子都重要。接下来你还会想,是不是因为天天在家带孩子,没时间化妆、没时间交际,在老公的眼里,你已经成了黄脸婆。上一次你让他做饭,他把饭烧焦了。上一次结婚纪念日,他又在加班……

好不容易抽空两个人可以一起去看电影,他却临时接到客户电话,浪漫的二人世界变成了一个人的。你开始怀疑你们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开始分析和推导后面老公会有哪些出格的举动。

在这个过程中,你看上去在思考哪些事让彼此疏远,其实没在解决问题,而是沿着愤怒的情绪一直绕圈。

这就是《赶走那头叫抑郁的凶兽》所说的「穷思竭虑」。它就像不开心放大器一样,只要你脑袋里有一点儿不好的情绪,它就会马上抓住,在你的脑袋里面无限放大。

其实你的本意只是想要找到愤怒的原因,并且找到解决办法。

解决问题和陷入情绪的区别在于前者要考虑目标和怎么实现目标,使用逻辑思维;后者全靠感觉。虽然这不是你的本意,可你脑袋里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思维模式。

已经形成习惯的思维,可以依靠觉知来调整。

就好像你吃橘子时,很少观察橘子的形状,或者闻它的味道,只是用舌头品尝橘子是酸还是甜。陪孩子玩的时候,心里始终想着还没做的那些家务。

而当下的情况可能是你和孩子正在爬爬垫上,享受温馨的母女二人时光,这一刻你们两个人放松且快乐。

你会陷入到思维的世界里,而忽视灿烂美好的现在。

重塑思维的方式就在于打开你感知美好的能力,享受一蔬一饭。不带频繁的观察一件事情发生时,当下的环境,当下身体的反应,当时的情绪,当时的感受。

我们一般很难意识到,身体和情绪是紧密相连的。消极情绪的雷击,会引发身体问题

训练思维,觉知当下,并不容易,但只要做,就会有改观。毕竟我们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本来也就没什么容易的事,对吧?

「觉知」的过程就是用注意力打一束光,关注其他地方。

其实你羡慕的每一个人,都正在或者已经经历过无数个黑暗时刻。

没有人会知道未来什么样。你也不要觉得死亡就是人生句点。

没有任何科学能证明人离开后,还有没有感受,还会不会以其他方式活着。万一去了另一个世界,你后悔了,发现那里还不如人世间,可就再没回头路能走。

寻找那些曾让你欢笑和流泪的瞬间。那些美好、悲伤、疼痛和快乐,都是你的宝藏,教会你现在的你如何抚慰、照顾自己,如何向那个纯真无邪的自己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