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是这样战胜抑郁的,你也可以》的读后感大全

《我是这样战胜抑郁的,你也可以》的读后感大全

《我是这样战胜抑郁的,你也可以》是一本由(英) 玛蒂尔达·海因多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9,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这样战胜抑郁的,你也可以》读后感(一):推.荐一本温暖zhi愈的小书

这两天看完了一本小书,是一名24岁英国女孩根据自身经历和感悟写的 --《我是这样战胜抑郁症的,你也可以》,感到特别温暖和zhi愈。 这个女孩童年时就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即躁郁症,同时还有焦虑证、社交障碍和惊恐障碍等。经历了被黑暗吞噬的时刻,在父母的鼓励下,在yao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同时,也积极自救。 她通过漫画及文字的方法,写下自己的真实经历及疗愈的过程,在网上有50万米分丝。 本书分五个方面: 1、人间迷失,我被黑暗吞噬 2、zhi愈,在每时每刻 3、定制心理健康工具箱 4、跨越障碍,前方是更好的生活 5、更好的旅程 她说: zhi愈的过程是通过一次次回忆来处理创伤,除了一直记得的创伤,还有已经忘记的小创伤,甚至那些以前没意识到是创伤的经历都会涌现出来,虽然回忆过程会很痛苦,但慢慢地感觉会不那么强烈。 关于这点,我自己也深有体会。曾经几次在写读书笔记时痛哭,觉得自己好可怜,没人关心,没人爱,但慢慢地就接受了这个事实。没人爱,自己更要爱自己,自己为自己负责。满足自己的方式,除了向外求,更重要的是向内求。 作者说kang复不是一场冲向终点线的赛跑,而是一次越走越轻松的散步。在zhi愈的过程中,要保持乐观,培养成长性思维,放下执念,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 她用过的自我照顾的工具箱有:自我怜悯、自我照顾、构建边界、管理消极思维、呼吸和正念练习習、表达真实的自己、学会拒绝,做好压.力管理、学会感恩等等。 她说双相障碍已经融成生命中的一部分,如同幼年磕碰留下的旧伤,在每个阴雨天会隐隐作痛,但她已经慢慢学会温柔地让自己在疼痛的时刻得到蕞好的自我照料。 作者本人的病可以说相当重的,可以做到和疾病和平共处,她的方法很有借鉴意义。真心把它推.荐给目前正陷在抑郁或焦虑泥泞中出不来的姐妹们。

《我是这样战胜抑郁的,你也可以》读后感(二):如果抑郁找上了你, 那么有这本书可以陪伴着你一起走过

2023年读完的第三十一本书,《我是这样战胜抑郁症的,你也可以》。

其实一度我以为抑郁离我很遥远,或者是是极小部分的(虽然我此前也上过心理咨询师的相关培训,知道其实抑郁很普遍

直到最近这几年,陆续知道身边有的好友被抑郁给折磨,

直到最近李玟因为抑郁而离世。

所以我才意识到,如果身边有人不幸被抑郁找上了门,

那么是否有一本书可以陪伴他走过这些辛苦的时光,或者教会我们如何去陪伴身边罹患抑郁的朋友呢?

《我是这样战胜抑郁症的,你也可以》就是这样一本书,

它并不是一本专业意义上的心理治疗书籍,

更多的像是一个陪伴在你身边的朋友,当你遇到了抑郁带来的压力、苦痛时,

随手翻开一页,它就能给你带去一些理解、一些慰藉和一些经验的分享。

首先我们要知道如何在早期预警可能抑郁的来临:

1.是否发现自己难以应对日常的压力?

2.是否睡眠发生了改变?

3.是否饮食也发生了变化?

4.是否更难集中注意力?

5.是否已经退出了正常的社交活动?

如果发现自己有上述的状况,那么就要当心可能抑郁慢慢会找上你。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是要“接受自己”。

社会的发展并不会滋养我们的健康,反而会变得更加糟糕:

这几年疫情的影响,加之工作压力、内卷等等,如果发现自己心理上遇到问题,首先要告诉自己那不是你的错。

事实是,心理疾病可能发生在任何人的身上。

遇到压力和恐惧也要告诉自己,

停止恐惧的唯一办法就是直面让你害怕的东西。

其次是要“直面现实”。

直面现实是要告诉自己,如果抑郁找上了自己,那么要做的是那些能让自己生活感受更好的事情,而不是抱着彻底治愈的执念。

因为康复不是一场冲向终点的赛跑,而是一次越走越轻松的散步。

学会在生活的起起落落中找到快乐,找到属于自己生活中的小确幸,和自己和解才是面对现实的方法。

然后要善用心理健康的“工具箱”:

一、自我怜悯:1.善待自己;2.保持正念;3.接受普通

二、自我照顾:滋养灵魂、超越自己、保持健康、应对压力

三、构建边界:与不尊重边界的人保持距离

四、应对策略:着陆技术(呼吸疗法)、自我安抚(哭泣/冥想)、停止自我放任、停止将自己与他人比较

要相信自己,治愈在每天的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我们可以承认负面情绪的存在,

我们可以直面自己的负面情绪,

告诉自己,

失败不能定义我们,这只是我们当下所处的位置而已。

让我们变得更好也不是要彻底改变自己的全部,

而是找到恰当的方法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和应对我们的挑战而已。

所以如果抑郁找上了你,

那么有这本书可以陪伴着你一起走过。

《我是这样战胜抑郁的,你也可以》读后感(三):笔记丨康复不是冲向终点线的赛跑,是越走越轻松的散步

推荐给每个人,太治愈太温暖了。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不管是否受到抑郁症或相关疾病困扰,只要我们曾感到失落、无助、郁闷、迷茫,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汲取有用的东西。

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和学校接触,知道抑郁症不仅困扰着中青年,甚至波及到了青少年。如果没记错,调研报告里显示,青少年抑郁症的占比超过了20%,甚至很多儿童都开始有了焦虑情绪。

然而,我们对心理疾病的认识速度,却赶不上心理疾病患病者逐年增加的幅度。现在,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都有心理咨询室,但也只能说是达到了规定的建设标准。

《我是这样战胜抑郁的,你也可以》的作者玛蒂尔达是个插画师,也是心理健康倡导者,她很长时间都处在抑郁症的干扰中。在书里,她通过生动的漫画和浅白的语言,描述了在疗愈心理疾病的过程中的收获与改变,她分享了自己疗愈过程中的关键点,提供了自我照顾的工具,康复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方法,以及再次与自己成为朋友时如何拥有新的视角……

作者说,康复从来不是一场冲向终点线的赛跑,而是一次越走越轻松的散步。实际上,不只康复,健康、成长、人生都是这样。我想将这句话贴在办公桌和家里墙上。

作者告诉我们,要照顾好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果心理健康方面遇到问题或麻烦,要知道那不是自己的错。

她用漫画告诉我们抑郁症的表现,如想做新的事情但缺乏精力,想寻求帮助但觉得自己是负担,努力变得更好但感觉没希望,没什么事能让自己兴奋或感觉良好,在哪都不开心……

书中对比了有毒的积极性和真正的乐观主义。

我遇过很多人,他们的积极性都是有毒的积极性。现在很多公司的企业文化,学校树立的典型,心灵导师的鸡汤,都是有毒的积极性,特点是:认为消极没有帮助,只有积极面对才好,什么事都能克服,其他人情况更糟,哭泣没有用,要保持积极的态度……

作者还提到了“成长型思维概念”,将其与“固定思维”做了对比。

后者认为,我不够好,我无法做到;前者认为,如果我尽力并坚持下去,可以完成困难的事情。

后者认为,失败表明我无法实现自己想要的;前者认为,我不是在某件事上做到最好才可以有意义。

后者认为,别人的成功是我失败的证明;前者认为,别人的成功是好的、鼓励人心的。

后者认为,如果不能出类拔萃,就不值得了;前者认为,失败可以帮助我学习。

以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