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戏说读后感精选

戏说读后感精选

《戏说》是一本由王安忆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5,页数:2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戏说》读后感(一):人文视角

这是一本谈论艺术的随笔集,收录的文章很杂,从绘画艺术到电影艺术,到文学艺术、音乐艺术、戏曲艺术。由于这不是一本系统的艺术教科书,阅读的过程是很轻松的。我分几次在地铁上读完了这本书,它的阅读门槛很低,即使是从未接触过艺术理论的人也能从中略知一二。 所以有关这本书的结论是这样的。它是一本轻松的读物,它是一本面向所有人的读物,它是一本有点营养的读物。它的总核心是人文,现代艺术的门槛并不高,它面向感知,任何人都有机会感知。 “戏说”这个题目起得很好,它向读者传递的一个信息就是,我要说戏,我要讲艺术,但是我不清高,我可以讲给任何人听,这是艺术的贴合性,现代艺术的魅力。 这本书的每一篇随笔都有一个主题。归纳这些主题很有趣味。第一篇的主题是美术史,从古典到人文到虚无,逛美术馆像朝圣,历史扑面而来,所需做的就只是用眼睛体会。第四篇的主题是具象与抽象,这个世界的完整性由具象和抽象构成。第十四篇的主题是脸谱,人物的美有官能的美与脸谱的美,脸谱中有超现实的美和写实的美。第十六篇的主题是美国电影的造梦材料。十七篇讲追溯工业时代早期的人文主义。第三十九篇讨论艺术与现实的边界。第四十四篇讨论戏剧中的现代与传统之分。 王安忆老师的随笔语言极富可读性,拿《电影和文学》举例子,这篇文章很短,它上来就直接说,“电影的文学性显得越来越不重要了。”然后举例。《辛德勒的名单》,戏剧性色彩不及《抗暴记》,情节没有《安妮日记》沉重,故事细节没有《苦海余生》厚实。但是视觉印象的细节很有冲击力。视觉冲击先于文学性的冲击。 讲得很清楚,电影语言向画面直观靠拢,直观是丰富而突出的,文学语言必须寻找符号依靠。我看完之后就觉得,电影与文学应该是互补的。 我们可以看出《戏说》中每一篇文章背后的共同话语,艺术关照现实同时抽象现实,艺术的气味就是人的气味。人文视角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又很值得谈的话题。这本集子收录了王安忆老师1988年至今的艺术随笔,它的格调是高度统一的,好的想法跨越年代。我相信这本书无论对平常读者或者对艺术专业者都有一定帮助,艺术的观众可以是所有人。

《戏说》读后感(二):大师的洞察力鉴赏力 你毋庸置疑 膜拜就好

这本书是在喜马拉雅上听到邦妮分享知道的 在喜马拉雅上听到她读这本书的一些片段的时候 就一下子被它吸引了 简直不要太喜欢

邦妮在分享这本书之前说了一段话

她说:“有一句话叫做“眼高手低”就是说一个人的鉴赏能力 你的品鉴能力 你的眼光肯定是要高于你的创作能力的 “眼高手低”是一个常态 但到了大师那里呢 咱们看过她写的东西 知道她的手是高的 那说明她的眼更高 只是很多大师不愿意谈艺 不太愿意写这类文章 所以你看不到她的眼到底有多高 所以 但凡是大师 他们愿意谈艺 我就会很乐意去看 因为大师他们有洞察力 有思想的洞见和高度的凝练 他们能看到一些现象表层之后的那个盘根错节的本质”

正如邦妮分享的这句话一样 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 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这样的时刻 看完《气氛》《人物的型》等等一些章节的时候 我整个人甚至是兴奋到了极点 写得太准确 太对了 简直了 那几篇文字除了一些举例之外 我几乎是整章摘抄下来 不时地与好友一起分享那一刻的兴奋 我土拨鼠式地尖叫一片“啊啊啊啊”声冲斥着整个微信对话框 她回我一句“喜欢的人欣赏的东西 一般都会很喜欢”

是的 我无数次地验证了这样的感受

其实 每次看完很喜欢 并且很深刻的东西的时候 我是羞于动笔的 因为在经过深刻的认识力和洞察力洗礼之后 总觉得自己过于浅薄 过于无知 但 即便如此 还是会硬着头皮 厚着脸皮将此时此刻的心情和感受记录下来 算是一种仪式 也是一种对自己当下当刻最真实情感的记录 留着以后慢慢回忆

就像五月天那首《笑忘歌》唱的一样“有多少错误重蹈覆辙 想起来甚至还会笑呢”[微风]

谢谢邦妮 这本书真的喜欢惨了

《戏说》读后感(三):从文学的角度看艺术

说到艺术,好像与现实的界限很明晰,可是艺术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刚看完王安忆的《遥想手工业时代——王安忆谈外国文学》,感觉王安忆在字里行间善于捕捉蕴含丰富的主题意象,用以营造象征化的、隐喻性的叙述空间,更是通过在小说中编织一连串的意。而她品评别人的作品时,也习惯从这些方面进行。 本书收录的48篇文章是王安忆自1988年至今的观影、看剧史,以及她的艺术馆游历史。一篇篇随笔,是她日常看电影、电视剧的思考和品析,生动鲜活。 在几篇讲述艺术馆游览的随笔,极富文化和历史深沉悠远的意味。卢浮宫、维也纳艺术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梵高美术馆、巴洛克艺术博物馆……一幅幅画作、一个个雕塑、一片片穹顶,都仿佛在纸页间流淌起来。但是总给人一种读小说的氛围,那些艺术品就像王安忆在讲述故事时的点点背景,为故事增添些许厚重感。阅读的时候让人感觉是在艺术馆中游览历史,在历史的背景中体会艺术。 有几篇随笔中涉及《魂断蓝桥》《雨人》《泰坦尼克号》《廊桥遗梦》《洛丽塔》《苦海余生》《胭脂扣》《半生缘》等影视作品。作者对这些经典剧作的品读与回味,是静默午夜里的一叶孤舟,载着我们漫游艺术之海。她以小说家的敏锐和感知力解读剧作,品鉴人物,又以普通人的心态解读人性,探讨情理。例如,她在《安娜的型》中对《战争与和平》的小说和电影进行品评有一点我深以为然:电影中安娜的赴死有些不对,她不该是那样恍惚,木然,万念俱灰。安娜的燃料是燃烧不尽的,讲自己烧成灰,热情还在那里燃烧。应该向小说写得,她被怒气催逼着追逐沃伦斯基。正是这样一个热情的女人,才会冲破家庭的束缚,与年轻的军官私奔。这也正是一个小说家的编故事的逻辑。 而下一篇《编故事》,就传授了作者本身创作的根本技术了。好的故事需要有个成熟完满的人物关系;如果人物关系老旧,也没有关系,那就再给人物关系增加一些条件,就会产生新的故事因素;那么根据什么来添加条件呢?那就是根据逻辑,逻辑合适了,情节就有了。故事的最后升华一下,就会产生质变的效果。当然,关于故事的逻辑有很多,但是也要依存现实的常理。 大师解读大师,王安忆以独具一格的视角和分析,帮我们推开了另一扇思维之门。打开书,是艺术与光影的回忆录,是记载,是赞颂,是批评,是生命与艺术的交融和汇通。当然,每看一篇作者的随笔,看到她对我之前看过的文艺作品或者影视作品有些新的不一样的观点,总忍不住去重温一下,感受一下作者的视角,久而久之,也在逐渐形成一种审视的、文艺的观察方法,可能这就是收获。

《戏说》读后感(四):浅谈《戏说》中的古典之心

“勿论时代前进到哪一步,艺术的心总是古典的。”在我还未翻开书细细品味之前,封底上的这句引文已经让我对这本作品集的整体调性有了美好的印象,开始期待在王安忆的视角之下,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隔阂去重新发现这些经典的文学、电影、美术、音乐作品所构筑的世界。

开篇的《朝圣》一文,将去博物馆看名画名作比作朝圣,不禁让读者代入自己曾经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的经历,抛开那些色彩、构图方面的艺术理论,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观展途中的生动画面,此外,她在看到这些名画的瞬间觉得没有预期的激动,正如张爱玲所说,“我们总是先看见海的照片再看见海。”我们往往在遇见这些名画的真迹之前,早已在美术课堂和大大小小的期刊、印刷品上见识过了。评论家们争先恐后地赋予这些作品无数的礼赞,却终不及我们亲自站在画下的震撼。王安忆的文章则是毫无保留地还原了观看名画时的众生百态与其本人的真情实感,也在现象学的层面引发了人们的深思。在我看来,欣赏艺术作品正应如此,短暂地抛开理论与条条框框的限制,相信自己的直观感受,才能最终在作品中有所发现。

与作品集同名的《戏说》一文则结合作者改编《金锁记》、《沉香屑·第一炉香》等作品的亲身经历,从戏剧化改编的角度为我们结构了张爱玲小说中特有的叙事伦理,以及如中国画式的留白。张爱玲的作品中有太多值得人们探讨的艺术手法与深刻内涵,在经过“五四”新文学之后,像张爱玲这样依然用19世纪的语言写作的人几乎已经绝迹,而她作品中苍凉的意境又与西方现代派小说有着某种共鸣,这样的“隔膜”在传统的中文小说里亦是罕见。正因为关于张爱玲,我们能够探讨的太多,所以真正说起来又不知从何处入手,王安忆用并不冗长的篇幅,从“男女关系”、“张看”、“小团圆”之类的细节之中,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模糊而又鲜明的张爱玲的形象,仿佛我们已经很熟悉她的作品,但她的灵气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正如文章结尾所说,“我们依然无法消弭与张爱玲的隔膜。时间是个问题,也不全是。”

关于王安忆在书中提及的其他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在这里无法一一赘述,书中的大小文章都有可观之处,起初的美好印象一直贯穿我阅读过程的始终。我想借用《艺术是一个过程》一文再次谈谈我对这本作品集的总体印象,“艺术其实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当这过程结束,艺术的活动便也结束了。”开头这句话简洁明了,却高度概括了本书的核心内涵,揭示了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从海明威、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的自杀谈到书法、国画中的“飞白”与油画笔触,也谈古老的艺术与作为生活状态的艺术,整体格局宏大,但语言却不乏细微的生机感,与这本书的总体基调一样,涉猎广泛而又容易阅读,无论读者对于这些艺术作品的了解程度如何,都能从王安忆的观点中有所收获,而文章结尾“艺术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更是一语道破了艺术的残酷。然而,尽管创作的过程是残酷的,但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欣赏艺术则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能够为我们带来灵魂上的终极关怀,也许系统地研读艺术理论太过繁琐,如果没有翻开大部头的勇气,不如选择这样一本能够轻松阅读的书籍,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与王安忆共同去欣赏艺术,在某一个段落里会心一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