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说扬州的读后感大全

说扬州的读后感大全

《说扬州》是一本由安东篱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0.00元,页数:3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说扬州》读后感(一):“浪漫”与“不浪漫”:外冷内热的《说扬州》

《说扬州》如同孔尚任《桃花扇》中的一章悄然落幕,徒然留下观者兀自叹息唏嘘。书的结尾很妙,通过易君左的书,以克制的笔法讲述了古典扬州的落寞破败,衰颓不振,与另一座在20世纪陡然崛起的巨大都市——上海形成了独特的映照,仿佛是近代中国的一体两面般:传统与现代错然交织,“进步”与“保守”慨然对峙。但同时我们能从中看到一些一以贯之的东西,那就是深藏在扬州这座城市骨髓之中的优雅闲适、从容不迫,以及某种坚韧的性格。

安东篱老师的书有种“外冷内热”的气质,通篇平实冷静,内里饱含深情,对18世纪的古典扬州带着深深的敬意和欣赏,论及其中的学者、画家、商人宛如故旧好友,如数家珍。她通过社会学、地域学、人类学等模型,为我们构建了一幅以徽人为中心,以士人为基底,以盐业为支撑,以运河为依托的扬州全景画。特别是生动描绘徽州人的人口构成,(这方面的描述让人看到了扬州“现代化”的一面,本地人与外省人间的相处与融合,流动与固守,是我认为最有意思的部分之一)、与文人集团的有机互动(阮元、焦循、凌廷堪三位不同的出身背景为他们的学术生涯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参与公共建设的热情等,将扬州得以兴盛的原因表现的格外有趣且富有说服力。同时,通过“不那么生动”的描述清代水利与盐政的行政沿革,人员配置,职责构成,利益博弈,为我们展示了扬州“不那么浪漫”但却极为关键之处:扬州的繁荣有赖于食盐专卖制度及政府背后的支持。

最后,作者对于扬州街市和园林的描述令人动心,特别是早已消失了的影园、休园、筱园、平山堂等诗书汇聚,琴瑟优雅之所,画舫游船必经之地,在想象中必定是人头攒动,呵气成云,酒楼茶肆,一应俱全,空气中香粉缭绕,小桥边杨柳成行,着墨虽不多,但却极精到,字里行间虽并不抒情,但字字流动着诗意和想象空间,真是人间仙境之所在!

《说扬州》读后感(二):非自主浮沉

扬州这个名字,似乎天生就氤氲着诱人的气息。诚如任何一个在历史上曾经留下名字的城市一般,扬州也赋予了世人对于繁盛帝国的想象。更进一步,扬州这个名字的暧昧之处在于江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江南两个字构成了多少文人骚客的精神故乡,而何处是江南则构成了情归何处的最终答案。扬州,这一跨过长江却又在广义江南范围内的城市,无疑更是被抹上了这种晦暗不明的色彩,被不同领域所研究关注。然而什么是扬州,是被“扬州瘦马”赋予了隐晦色彩的城市,还是瘦西湖掩映之下日益边缘的城市?说扬州,说的不仅仅是扬州,更是无数如扬州这般浮沉过的城市。

诚然,笔者作为历史研究的门外汉,无法对基于文献学研究的本书进行评判。但作为普通读者,从立体全面的角度也仍然能感受到本书用心之深。专注于典籍之余,对地方志、诗文乃至广义文艺作品如绘画、题记等的运用,构成了本书写作的重要资料来源。相较于官方典籍标准、事务化的叙述,地方志以及其他广义文艺作品则更为琐碎,互为补充之余往往能呈现出一个更为完整的历史时期。本书副标题是“明清商业之都的沉浮”,自然商业史或者说经济史构成了本书研究的重点,而基于文献记载的量化历史研究正在成为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焦点。本书中虽然尚不涉及量化分析,但基于多方位细节的历史研究显然构成了本书的一大亮点,也成为了全书的重要突破点。

扬州之商业,本在盐业。扬州商业之沉浮,则是官商势力博弈、封闭与开放的表现。扬州明清期间的浮沉,正是博弈最终结果徐徐展开。本书中无数次提到了帝国与扬州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这种关系总结而言,就是盐的国家专卖制与商人个体市场行为间的关系。与常有的认知相反,帝国兴盛时期并不等同于经济层面的高度中央集权,这一时期实际上更容易形成较为开放的市场环境,由此鼓励商业的发展,进而反应为扬州之兴盛。这种看似矛盾的表现背后,其实正是中央集权制帝国运行的关键,政治的高度中央集权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行为的高度一致。相反,宽松的市场环境助推中央集权目标易于实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更有动力“便宜行事”。而当帝制陷入泥淖时,为了完成高度中央集权的目标,地方政府不得不勒紧手中的缰绳,反倒伤害了市场的积极性,最终作鸟兽散。

当然,扬州之兴衰不仅仅是明清封建帝制下一个城市的兴衰,更是全球化进程中开放与封闭博弈的必然结果。“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正是扬州所处地理位置与获得商业成就的绝佳写照。正如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中心由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沿岸转移一般,被迫加入世界市场的进程也使得海岸成为比河岸更为重要的经济枢纽。更重要的是,扬州是一个高度依赖于盐业贸易的城市,制造业的长期缺位实际上造成了城市过早的空心化。高度依赖第三产业的弊端使得扬州在19世纪开始了衰疲之旅。当盐业贸易开始衰败时,围绕着贸易兴起的一系列商业活动都逐渐退潮,曾经璀璨的城市终将黯淡。可以说,即使不曾有被迫加入世界市场这一转折,扬州的衰落也是必然的。

与扬州衰落同步发生的,是徽商、晋商为代表移民的退出、本籍意识的兴起。这一事实上的开放到封闭的变化既是商业衰退的副产品,同时也是进一步衰退的推动力。商品流动的缺乏到商人流动的缺乏,实际上将曾经熙熙攘攘的城市重新归入了落后腹地之流。更重要的是,伴随扬州的衰退,是曾经一度模糊的士商阶层界限再度明晰。这种意识层面的封闭变化击穿了扬州曾经繁盛的文化基础,心态上的夜郎自大甚至是自怜自艾,不仅否定了这座城市的历史,也封闭了城市的未来。简言之,与这种衰退同时发生的是从开放到封闭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从外到内,彻底将曾经的商业之都抛向历史深远。

道不尽扬州事,道不尽兴亡事。

《说扬州》读后感(三):扬州——中国的威尼斯

.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郑板桥《满江红·思家》)

~~~

《说扬州:明清商业之都的沉浮》

作者:[澳]安东篱

出品方:@后浪出版

.

作者是汉学家,她把明清之际的扬州比作17世纪的威尼斯,这种比较确有相似之处。与威尼斯一样,扬州使人想起许多艺术家、文人、商贾及水道的形象,这是一种非常迷人的城市环境,一段充满色彩和浪漫的过去。

.

这部作品细致呈现近代扬州的形象以及塑造浪漫形象的肇因,城市的命运沉浮不定,扬州作为特别的样本,让我们沉迷,也让我们清醒。

作者抓住了扬州的几个基本特征,交错综杂地加以叙述和分析,以下提炼她的观点。

.

①商人之城

扬州的繁荣获益于两种制度:大运河和食盐专卖。扬州是每年南方漕粮北运的重要港口,盐榷是国家蕞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作者借助网络系统理论分析了扬州在长江中下游跨地区贸易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活跃在这一区域的徽商在扬州城市社会组织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们是扬州城的财富拥有者和精英集团。

.

②忠义之城

围绕史可法抗清事迹与王秀楚《扬州十日记》,阐述扬州在改朝换代烽火中的毁灭,以及在新的王朝之下的迅速复兴。

.

③园林之城

扬州私家园林的拥有者都是盐商,大量财富被投入到以假山和庭园建筑为特征的建设中,反映了主人们的铺张心理和文化生活的仪式感,而园林易主之快反映了扬州城市经济的动力机制和财富流动的速度。

.

④文士之城

这座城市孕育了许多杰出的学者和艺术家,比如扬州学派、扬州八怪。作者瞩目的是扬州文化兴起背后商人的力量,商人资助了书院、绘画、戏曲等活动。

.

⑤妇女之城

扬州是一座典型的流寓城市,男性外来人口众多且掌握了经济权。扬州盛产瘦马,歌咏名伎的文学技艺和娱乐本领,社会文化也热衷弘扬妇道,文人纷纷为烈妇作传,强化良家女子的道德感,妇女群体的对立和多层次正是扬州城市文化多面体现。

.

该书对扬州的刻画强调了商业力量的发挥,扬州的衰落根源也在于此,随着交通改道、铁路出现和商业中心的转换等情形,这座曾经很大、很富庶的城市,沦落得相当之快。是否想到了威尼斯地中海霸主地位的丧失,还有世界各国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工业重镇如何成为了暮光之城?扬州,不外乎如此。

《说扬州》读后感(四):从奇怪的“春风十里不如你”说开去

记得以前遇见过一位“new money”,胸无点墨但极喜好附庸风雅,一来说自己是文化人,毕竟他说自己是做文化产业的;二来用来骗贪财的漂亮女郎,反正老男人有钱,总有莺莺燕燕主动贴。

印象极深的一幕,是他一杯见底,然后满脸通红道:“啊,这个,今天很高兴啊!一高兴,就会想到一些唐诗宋词!你们听听,这‘春风十里不如你’,这词多好,多有意境,古人能把情话说到这个地步,差不多就是‘月色真美’的中华版啦!”

人无知且有钱,就会忘乎所以,当然,像这位“newmoney”还是有zhuangbility的资本,人家虽然做的是广告代理生意,但这门生意用行话说就是“合法的敲诈”,因为人家代理的是法披媒体的部分广告业务。

确切一点说,就是他专门找准IPO企业要求他们投法披报纸的广告,要是准IPO企业不愿投放广告,就雇人专门写黑材料,准IPO企业没有不担心过会前有负面消息——哪怕负面消息是假的。造谣容易辟谣难,千古道理。

这种法披广告,一期报价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以至少20%的提成算,这位“newmoney”轻轻松松月入十万。瞧,这也算是闷声发大财的一门生意,只是普通人接触不到罢了。

“春风十里不如你”是不是那么风雅地讲述爱情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唐诗宋词,杜牧也好,姜夔也罢,这“春风十里”如果看表面像是春风吹了十里,但若说典故,那则是风月楼台。

每次看到这句,我都觉得这话的潜台词是说——阅尽春色无数,世间唯你最好。大有浪了十几年的渣男含情脉脉地对新猎物告白之意,大灰狼与小白兔的爱情共斗,由此缓缓开启。

中国古代的风月,总要与水作伴才好看,月入平湖,风惹涟漪,若有歌女抚琴而吟,如玉般的牙在粉唇后若隐若现,再加上体态婀娜,眼睛里都是满藏羞赧的勾魂戏,若不是女子卖艺不卖身,怕是公子老爷今宵又是一场淋漓忘我、腰膝酸软。

于是,说起章台,金陵与扬州自然是宝珠一对,只是,相较于金陵那种“龙盘虎踞”的气势,扬州的那种血性才更有冲击力。

最著名也最惨烈的,自然是“扬州十日”,八十万人在10天之内化为怨鬼,让人至今读起来都脊背发凉。

总之,这几个意象综合起来给我的那种能柔能刚的感觉,就是扬州的“质感”。

最近在读一本《说扬州》,副标题“明清商业之都的沉浮”就是对全书内容的概括。

当读多了类似的这种城市发展史,我就会觉得城市的繁荣发展也是有自己的命,这种命也可以说是运气,扬州的繁华,是因为过去运输技术有限,河运作为国家经济大动脉格外重要,而海运时代来临,扬州作为里面的城市必然不如沿海城市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而铁路、航空等技术的发展,让扬州这种小城市完全没有地理优势——更何况,它还不是省会,全省的核心资源肯定不会倾斜到它这里。

在明清两朝为扬州经济发展作动力的是盐商,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徽商。与今天一样,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盐业属于官方垄断产业,但是会给部分商人发放牌照,也就是特许经营权。但是,官盐与私盐实际上是同步并举的,这使得地方官与盐商形成一种利益集团,双方都能得到好处,于是,扬州就是以这样一种在古代极为常见的官商互利互惠的方式发展起来。

政府有钱,各种娱乐文化事业自然繁荣,这就是扬州世俗文化在明清两代繁盛的根源,与之同步进行的,是各种水利事业的发展,因为有余钱,政府才会有心思关注实打实的国计民生,而畅通的水路、发展稳定的农业又会进一步刺激城市繁荣,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这给今天的我们也有类似的启示,稳定压倒一切。其实明末北方大乱的时候,江南一片和睦,再者,清军南下后,不少城市不战而降,扬州却凸显出难得的血性,也算是城市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兴起的民族意识。

本质上说,在没有外部环境冲击的情况下——不管是改朝换代的战争还是新兴技术的引入,扬州这种经济结构会持续、稳健地发展下去,但这是不可能的。

有趣的是,这本《说扬州》与《威尼斯》可以对照着看,同样都是因为水运而发达,因运输条件升级而落寞;同样都是依靠商人起家、文化昌盛,但享乐主义并不适合一段动荡的岁月,最后的高潮后,就是小富即安的本分。

如今的扬州,就和当代的威尼斯一样,适合各种吃喝玩乐,适合各种轻松自在的小日子,虽然它的确很养人,但适合养老的城市,注定不适合年轻人,这座城市会慢慢老去,节奏越来越缓,以致于我们走进这座城市,就好像穿越到千年之前的那种悠游时光。

需要强调的是,这本《说扬州》并不是扬州人朱自清,而是一位澳大利亚女性——安东篱,不知道这个名字是不是脱胎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总之,就是那种比中国人还东方的那种味儿。

与西方学者写中国的社科小众书相似,《说扬州》也是考据丰富,主体是304页,注释则超过100页,为了写1本中国小城市的书,居然参考了两三百本书,而且其中有一大堆如县志、盐法志等格外细碎的古代典籍,等把这些内容掰碎、整理,基本上就把明清的扬州说得那是一个通透。

唯一的可惜,是全书的描述集中在明清,像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又是一个怎样的唐代扬州,我们不得而知。

平心而论,这本《说扬州》并不算是城市志,更像是一本研究报告,它可以帮助我们一窥几百年来扬州独有风韵的演化历程,从而能以城市而非王朝的更微观的角度去看待一座城市的兴衰荣辱,不至于我们有幸“扬州慢”时,少了些许历史的沉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