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在敦煌》经典观后感有感

《我在敦煌》经典观后感有感

《我在敦煌》是一部由冯章顺执导,苏瑞璇 / 李甜 / 牛玉生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在敦煌》观后感(一):唯有热爱,才有意义

世界上有很多种生活方式,但唯有热爱,才能赋予活着的意义。敦煌,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沙漠,无穷的沙漠,但她给予了我们无尽的力量。走过鸣沙山,看过黑夜的满目星光,还有那惊世骇俗的佛窟,这里的人为这里的景,笃定一生,让生命更有温度!平实的叙事,温暖的细节,除了让人领略了敦煌的无穷魅力,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人性的温存。

《我在敦煌》观后感(二):跑龙套的敦煌舞蹈演员

七集人文纪录片《我在敦煌》,这集揭秘了一小众职业:舞剧的群演。真心钦佩制作人的写实坦率,剧集瞄准舞台的背面,对舞者经历的艰辛羞辱和磨难并未做丝毫回避。

在敦煌城区在月牙泉,我也经常偶遇这些无名小姑娘。敦煌如今常驻演出不算少,王潮歌的《又见敦煌》,甘肃歌舞剧院的《丝路花雨》,剧务演员总都得有千把号人马;这边民宿客栈又多,剧团经常包吃包住,一边排练一边演出,在村里一住就是一整个演出季。

我从不知道她们来自内地哪个艺校,在敦煌暴晒干裂的戈壁滩上,这些小女孩又是如何适应生存?作为群演片刻登台的成就感,能否足以回报汗水眼泪的付出?也许受了委屈第二年她们就不会再来吧~文创贫瘠的西北太需要感谢你们啊。

《我在敦煌》观后感(三):这里的生活,平静而沉着

我突然发现原来敦煌莫高窟竟然还是个养生圣地,哈哈哈~因为这地方风寒,所以这的年轻人“喝啤酒要加枸杞”、“不管收工多晚都要泡泡脚”,这种被动养生设定看起来就贼健康!而且我是真的有点羡慕小付的工作模式——朝五晚九、不用打卡、不用赶地铁,不用跟同事领导们勾心斗角,这样的工作虽然看起来孤单点,但是在我看来真的还挺幸福的,最重要的是,小付做的是自己真心喜欢的事啊!这世上还有比以爱好为事业更幸福的事情吗?而在敦煌这个地方,除了有很多像小付这样追寻梦想、被艺术滋养的年轻人之外,也有很多极具烟火气的普通人剪影。就比如抱着孩子赶去医院满脸担忧的徐铭君,在车上一边说着“都习惯了”一边抹眼泪的样子、在医院病床上抱着女儿耐心哄着的样子、独自一人带孩子焦灼无助的样子,也正是很多妈妈们正在经历的,有点心疼但又不禁产生更多的思考。这些普通妈妈们的默默付出,又何尝不是敦煌温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集下来,感觉现在的李甜跟第一集刚开始的时候已经不太一样了。回看一下第一集刚从天津回到家乡的李甜,浑身上下有一种说不清的“丧”和“颓”。她的脸上在笑,但是那种强颜欢笑让人看了反而更心疼。而到了现在,她整个人都逐渐变得开朗起来了,在果园里和孩子们一起快乐的烧烤、采摘,笑声贯穿整片树林,而这次这种笑里,我听到了满足、畅快和希望。家乡的治愈力,是默默无言的润物细无声,虽低调,却有力。其实一开始看这部剧是为了好好看一看敦煌的艺术氛围和广阔美景。但是看到现在我发现在这个城市里,那些属于普通人的冷暖喜怒也是很有魅力的一个构成部分。这个城市也有无奈故乡的年轻人、也有长期分隔异地的中年夫妻、也有为梦想不断努力的年轻人、也有人到中年仍活在梦中的“老小孩”......敦煌既有不同,也有大同。在《我在敦煌》里,我看到了缤纷多彩的一座城,真实纯粹的一部剧。

《我在敦煌》观后感(四):形形色色的人生,堆叠出了生动的敦煌

“每个人都可能会遭遇生命的寒冬,一份温暖的守护,让灰暗的天空有了色彩,让干枯的枝条重现生机。” “在烈日中起舞,在果树下歌唱,在暗夜里哭泣,在面壁中平静,在老友重逢时,看见青春的梦想不曾凋零......” 刚看了前两集,就感受到了这部纪录片的用心程度。 其实从这部纪录片所选出的几个主角人物,就能感受到导演的诚意。 热爱敦煌舞的当地舞蹈老师/主任 奋力起舞的实习舞蹈学生 从外地打拼归来故乡的“打工人” 根植敦煌的老艺术家和他留学归来的女儿 土生土长的当地居民 异乡前来逐梦的古法工艺继承人 信念执着的工匠村村长 为梦而来的文艺女青年...... 一个又一个鲜活而生动的“小人物”共谱出了一首充满灵气又充满烟火气的凡人歌。 在这部作品里,既有我期待已久的西北美景,也有未曾预料的人情世故。 上一秒镜头中还是唯美的莫高窟,下一秒就是年轻人奔赴下一场旅途的机场车站。 有守护、有坚守、也有前进和发展。 前一刻是舞蹈教室里挥洒热汗的年轻姑娘们,下一刻就是苍茫沙漠和湛蓝天空筑成的震撼美景。 上一刻是石窟里神秘的壁画空镜,下一刻就是窝在画室和家人朋友闲话家常的工作日常..... 一个又一个反差十足的画面,恰恰碰撞出了真实的人生和真实的敦煌。 其实在开播之前,就预想到了这部作品里会有很多像牛玉生、杜永卫、苏瑞璇等等这样工作与敦煌艺术息息相关的专业人士。 但是像李甜这样异乡归来的返乡人的生活日常却是我未曾预料到的。 但转念一想,其实属于敦煌的真实生活就是这样的。 即使这是一个文化艺术发展的如此迷人的殿堂级圣地,也仍有很多当地人过着与其他地域无异的平凡生活。 这里有“工匠村”这样被艺术氛围包围的研学天堂 也一定有李甜的果园里那样辛勤劳作的身影。 属于敦煌的故事,不仅有崇高的艺术民俗,也有家长里短的人情世故。 两集下来你会发现 这个地方似乎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神秘莫测、高高在上 但这个地方,也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缤纷多彩、有血有肉。

《我在敦煌》观后感(五):用心之作,故事中的他们让人难忘

期待了很久的这部《我在敦煌》终于开播了,一直对敦煌这个地方心驰神往的我第一时间就赶来了。

“老师,我是梦想的梦,不是做梦的梦!”年轻的高梦岩身上,写满了独属于年轻人的那种动人的生长力。一群小女孩在剧院观看敦煌舞剧《丝路花雨》的时候,能看得出这群年轻人发自内心的感动和震撼,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能如此深刻的接触到如此传统的精粹艺术,其实对于这群小姑娘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幸福吧。

“怀着深挚的感情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可以穿透这时间的孤单与落寞,这大概就是守护的意义。”奶奶对苏瑞璇的守护,其实也恰如苏瑞璇如今对敦煌舞的守护。虽然她在说起过世的奶奶时,会心酸痛哭,但是在舞台上的她,又透过自己的原创舞蹈展露着自己对这片土地执着的热爱。

在牛玉生那间小小的壁画工作室里,蕴藏着他毕生的坚守和一生的信念。对于他来说,这方天地就是他要一生守护的地方。就连异国归来的女儿,回来的第一时刻也要和爸妈在“画室碰面”。

“工匠村村长”杜老师,面对自己热爱的事业,他浑身上下都充满了一种极具年轻态的干劲和冲劲。看他兴奋地跟前来参观的人介绍着自己引以为傲的“工匠村”,那种状态十分迷人。而拿起工具的那一刻,镜头中的他目光坚定、手法沉着,看得出来,是敦煌彩塑给了他信心。

而在这部作品中,很惊喜的,不全是说不完的信念与坚守,也有很多诸如“投我以玉米,报之以西瓜”这样意想不到的“小俏皮”和小欢乐;既有老牛、杜老师、宫寂寞这种全身心投入敦煌艺术事业的专业人士工作时刻展现,也有像李甜、张大爷这样在琐碎生活中找寻小确幸的敦煌人现实生活展现。

大与小、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让这部作品显得格外真实、格外有烟火气。如果你也对敦煌这个神秘的地方很感兴趣,个人感觉这部《我在敦煌》会是个不错的深入了解机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