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儿童心理之谜》读后感精选

《儿童心理之谜》读后感精选

《儿童心理之谜》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儿童心理之谜》读后感(一):回家过年,您给孩子“添堵”了吗?别在不经意间“羞辱”娃

过年带着孩子回家的父母,孩子总能成为话题的焦点。

“来,大大方方的,给大家表演个节目”;

“就唱个歌吧!这孩子,怎么就是不上台面呢? 快下来吧”。

“没事没事,孩子还小嘛”,旁边的亲戚打着圆场。但孩子妈还是气呼呼的。

这样过年的场景,不仅年年会发生,也或许是我们小时候已经经历过的。

殊不知,这已经形成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当案例中的孩子回到妈妈身边之后,妈妈并不会就此结束,往往还有一通批评教育。

大多数想要通过羞辱孩子的方式,来试图激励孩子的父母,会有以下言语:

为什么这些话,会对孩子的伤害性很强呢?因为羞耻通常被解释为“我很坏,而且你也认为我很坏。

当孩子认为自己很坏,周边的人也这么认为时,他们会感到因为自己很坏所以才不被爱和不被需要,因此就会形成一种被拒绝的感觉。

这种感觉会引发恐惧,因为他们潜意识中,是依赖成年人来满足自己需求的。成年人的拒绝,对他们来说是一件生死攸关的事情。

羞耻意味着你就是一个错误。或许现在你能够明白,为什么有的孩子在逼急的时候,会哭着喊道:那你们为什么要把我生出来?

夏岚说妈妈从小对自己就是贬低、嘲讽式的教育。小时候不懂,就被妈妈训得一愣一愣的。

读了初中后,夏岚有次问妈妈:“为什么你总这么说我?”

妈妈却理直气壮地说:“小时候你外婆就是这么教育我的。每次被“教育”过后,同样的错误妈妈就不会再犯了。”

经历一次短暂的羞耻感爆发,虽然感觉会很痛苦,但很快就过去了。这种体验会一直留在记忆中,因为这种情绪的强度很高。为了避免再次经历这样的痛苦,我们会努力避免出现会导致自己被羞辱的行为。

看上去这种传承式的教育方式,体现出了妈妈的“用心良苦”。

但此处要强调的是:羞耻感并不能让你的孩子发展出积极的情绪和结果,只会让体验过它的孩子创造出很多适得其反的、潜意识的且有害的应对方法。

当孩子反复体验到羞耻感的时候,大脑就会创造出能缓解这种痛苦感受的应对机制。这样会抑制孩子的反思能力。

这跟大脑功能有关。反思依赖的是我们大脑的前额叶皮层。但当一个人持续受到威胁或羞辱时,大脑功能就会“离线”。由于感到不安,惶恐,他们的大脑就会罢工,以至于无法进行反思。

当孩子不能进行反思时,自我意识就无法发展。

第一点我们提到了:由于持续遭受羞辱,大脑无法做反思,也就无法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意识。

此时,对于自我的价值认同,往往来自于批判者。从而生成的自我评价是:

1. 我是个失败者。

2. 我是个白痴。

3. 我又丑又蠢。

4. 我不可爱,惹人嫌。

事实上,当父母情绪不稳定时,哪怕是很小的一个回应,都有可能对孩子的自我发展产生不利。

例如孩子尿急,吵着要上厕所。但当时只有爸爸在身边,街道上也找不到厕所。爸爸一边斥责孩子事多,一边当众脱下了孩子的裤子,让孩子在路人的注视下尿尿。

爸爸的批评和嫌弃,路人不友好的注视,都很容易让孩子感觉“我不是个好孩子”。

除了父母运用了不当的教养方式。那些寄宿在别人家的孩子,可能会经历精神虐待、忽视或生活非常动荡。

这些孩子长大后,可能意识层面会把早年的那些羞耻体验压抑忘却,但潜意识并不会遗忘这些经历。所以这些孩子长大后,常有深层焦虑。

这种焦虑和被抛弃、被拒绝和不够好有关。

这点,需要留守孩子的父母,过年回家时,留意观察孩子的表现。

如果发现孩子已经存在创伤,怎样做可以帮助孩子摆脱和克服羞耻感呢?

羞耻感是一种情绪体验,孩子是无法自主去隔绝这种情绪体验的。如果孩子做到了,那就可能发展为情感隔离,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家长可以通过找到让孩子能够谈论自己身体感觉和伴随情绪的方式,同时确保自己能够以一种关心孩子的方式,给予孩子温暖且共情的回应。(一般心理咨询师或学校心理老师,由于受过训练,能够做到)

如果家长不知道怎样给予孩子温暖的共情,那就更需要去学习了。(可以看我以往的心理类文章)

为什么让孩子去谈论身体感觉和情绪,能够帮助克服羞耻感呢?

因为当孩子能够勇敢探索羞耻感对自己的行为、情绪、人际关系和学习产生影响,和相应身体和情绪的状态时,羞耻感所来带的负面情绪冲击就会被削弱。

当孩子还小时,他很难分辨情绪,只是觉得这会让他难受、想哭。

那么父母可以在陪孩子看电视,或看到生活中某人正在经历羞耻打击时,父母可以跟孩子讨论这件事。

这个能够让孩子理解,什么是羞耻感,并且更有自信地去谈论这点。

《儿童心理之谜》读后感(二):那些总是被父母羞辱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前段时间,江苏常州一个15岁的女孩为买手机而情绪失控,当街动手打妈妈的视频上了热搜。

和我之前的预想完全不同的是,有相当数量的网友了解完整个事情的经过后,都选择站在了女孩这边。

女孩的妈妈言而无信,答应买手机却“临阵反悔”;女孩的妈妈一直坐在电动车上不走,任凭围观人群对孩子议论纷纷。

看了一圈评论,我发现这个女孩当街殴打母亲的行为之所以能得到网友们的谅解,主要就是因为上面的这两个原因。

可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很可能是这些网友从女孩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比如我,从小到大,我妈对我就只有否定和打击。

尤其在外人面前,哪怕别人仅仅是出于礼貌说了一句:“你的女儿很文静呢。”我妈都要立刻加以否认:“她哪儿是什么文静?这孩子就是天生胆子小!”

所以,我完全能够体会那个15岁的女孩在大庭广众之下,面对无数路人的议论和指责时那种崩溃的感觉。

这种在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极度尴尬或耻辱的感觉就是“羞耻感”。

在上面那个热搜事件中,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女孩是在连续催促妈妈:“你走啊!你走啊!你怎么不走?”的过程中,情绪逐渐失控才动了手的。

当一个人感到羞耻的时候,他会面临一种突然而强烈的惊恐、害怕和震惊感,这种感觉会激活大脑的“边缘系统”,让人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

在应激状态下,人会出现脸红、头晕、恶心、心悸、出汗、晕眩、耳鸣等不同的身体反应。

这时,人只可能有两个念头:要么战斗、要么逃走。除此之外的所有大脑功能,包括思考、谈判等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等全部都处于“离线状态”。

这也就不难解释那个15岁的女孩在发现自己无法“逃走”的情况下所做的所有不理智的行为了。

难怪有网友直言:“女孩压根就是被妈给逼成这样的。”

事实上,当众羞辱孩子所造成的最可怕的后果,并不是孩子向外攻击父母,而是孩子向内攻击自己。

武汉一个14岁的男孩,因为在教室玩扑克被请家长。

母亲在学校走廊里当着同学的面连扇孩子两个耳光,接着又怒气冲天地掐孩子脖子、戳孩子额头。

面对母亲的当众羞辱,这个男孩不愿往前动手去攻击母亲,就只能转身往下去结束自己的生命。

羞耻感不仅会引发一个人非常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同时也会伴随着强烈的消极认知,比如会认为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失败者,自卑且毫无价值。

一旦这种消极认知在日积月累中成为了一种消极的自我信念,就极有可能给一个人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就像那个跳楼的14岁男孩一样。

正如《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布琳.布朗描述的那样,当一个人被羞辱时,他会产生“剧烈的痛苦感受或体验,因为我们相信自己是有缺陷的,所以不配得到爱和归属。”

无论是攻击妈妈的15岁女孩还是攻击自己的14岁男孩,他们的母亲在事发当时都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对孩子进行当众的羞辱。

我们甚至可以看出,两个当妈的就是想要用这种“当众羞辱”的方式来达到让孩子听从自己的安排或者说“长记性”的目的。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她们就不担心当众羞辱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吗?

让人很无奈的是,她们是真的觉得不用担心,因为她们极有可能从小就是被父母这样对待的。

这也是为什么只要发生了中小学生被父母责骂后跳楼的事件,总会有不少人感叹“现在的小孩心理也太脆弱了”的原因。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父母的自我状态”,指的是我们通常都会把小时候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价值观和生活评判标准当作我们成年后判断是非对错的依据。

如果用一首歌来总结“父母的自我状态”,我想没有比《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更合适的了。

所以,那些从小就被父母羞辱的孩子,当他们为人父母后,往往也会将“羞辱”当成是一种“正常”的教育手段延续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不仅如此,相比耐着性子给孩子摆事实、讲道理,利用人类天生的羞耻感迫使孩子服从,看起来也确实是更加“快速”的方法。

对了,同样“高效”的办法还有一个,就是利用恐惧感让孩子屈服。

至于孩子因此而受到的身心伤害,大多也会以父母的一句“越大越叛逆”就此带过了。

其实,前面提到的两个例子还不是那些羞辱孩子的父母们让我觉得最可怕的地方。

最可怕的是,很多来自父母的羞辱本身看起来似乎根本就不值一提。

知乎上一个匿名网友说,妈每天为她准备的早饭里都有两个鸡蛋,并且她必须吃完这两个鸡蛋才能去上学。

只要她不吃,妈就生气,说她不知好歹,是个白眼狼。她如果吃不下去吐了,妈就会再煮让她再吃。

如果她因此而哭闹或情绪激动,妈就说要跟她一起去学校找同学老师评评理。

是啊,妈妈每天一大早辛辛苦苦地给你煮好两个鸡蛋,你不吃,她说你两句,你难道还好意思说妈妈是在“羞辱”你吗?

这个网友说她只能选择顺从,经常觉得活着生不如死。

想起一句日剧中的台词:比悲伤更悲伤的是投诉无门。

这些“投诉无门”的“常态化羞辱”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就像慢性毒药一样可怕。

孩子将不得不采取撒谎、欺骗、给自己带上面具或沉默、指责他人等方式来自我保护,最终可能会因为孤独感而产生情感退缩或自毁等行为。

那么,这种羞耻感带来的恶性循环就没有破解之法了吗?当然不是。

在英国执业心理治疗师贝蒂.德.蒂埃里所著的《儿童心理之谜》一书中,给出了破除羞耻感的具体方法:

第一,父母自身要对羞耻感有正确地认识并学会怎样适时地去谈论它。

第二,帮助孩子觉察和识别羞耻感,让孩子用语言描述自己对羞耻的感受。

第三,要教会孩子应对他人羞辱的正确方式。

例如,当别人对你说“你真矮”时,你可以说:“对,我个子矮,所以我走得快。”

第四、当孩子因做错事而产生羞耻感时,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做错了事并不等于他就是一个不好的人,只要改正了就可以了。

德国思想家舍勒曾说:“教育对于羞耻感只有消极意义,而没有任何建设性的积极意义。”

希望我们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不要再把对孩子的羞辱当成教育的手段,面对孩子,应该随时在心里默念孔子的那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儿童心理之谜》读后感(三):警惕!孩子这些表现可能不止因为压力

2021年11月23日,知名经济学家12岁的儿子从17楼坠亡。

据这位父亲说儿子平时性格很好,热爱画画和足球,虽然成绩中等但是对功课十分认真。

他认为压垮孩子的是沉重的作业负担,还有来自考试各方面的压力。

走出真正让孩子走上绝路的原因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很显然并不只是一时的压力这么简单,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源自儿童心理创伤。

《儿童心理之谜》系列书的作者贝琪.德.蒂埃里作为四个孩子的妈妈,同时又是一名心理治疗师和儿童创伤康复研究院的院长,她在《避免童年创伤》这个主题中她把儿童心理创伤这个概念带到我们面前,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童年的心理创伤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作为父母或者照料者应当如何帮助孩子避免心理创伤,又如何帮助已经受到心理创伤的孩子走出创伤的阴影。

这本书中关于童年创伤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帮助儿童进行创伤康复的可行性建议对于每一位父母或者是照料者都有重大的意义。

这些年,关于儿童自杀的新闻不绝于耳。

我们发现事后父母都表示不理解,因为这当中许多孩子平时的言行举止并不像是会走上绝路的表现。所以当悲剧发生时,他们往往感到不可思议,难以接受。

相信在绝大多数父母眼中,孩子应该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

甚至我们可能选择性地忽略了孩子会陷入某些创伤中难以自拔,而仅仅把他们偶尔表现出来的情绪行为异常归结为压力所致,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被心理创伤推向死亡的深渊。

其实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儿童心理之谜-心理创伤,如何避免伤在童年》的这部分,针对压力和创伤做出了解释:

压力是指孩子在平时经历某种新的体验或者某次表演考试等特定的情况下短暂、急剧迸发的,适当的压力是一种正向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成长。

而创伤却不同,它是指一系列事件:如虐待、伤害、忽视或其他不幸,引发个体深刻的无助感,最终导致个体感到恐惧。

如果孩子持续经历这些可怕的事件,就会产生毒性压力,在短期内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而这种影响如果不能及时被父母发现,帮助他们进行康复,那么这种影响就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是终生,甚至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

通过解释我们可以发现,父母一旦混淆了压力和创伤,很可能会错过孩子的最佳康复期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那么童年创伤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呢?孩子如果遭受了创伤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父母常常认为孩子的情绪失控和行为异常,是因为成长过程中的叛逆,却不知道这些行为极有可能是孩子应对心理创伤的对策。

创伤儿童通常会有6个方面的表现:寻求关注、愤怒、“躲进”自己的大脑、“过度活跃”、“强烈的控制欲”、撒谎。

当孩子频繁出现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关注孩子是否被创伤困扰。

书中把儿童创伤根据伤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简单创伤和复杂创伤。

简单创伤通常定义为一次性创伤事件或危机。

如果孩子只是简单创伤,只要我们能够在保持稳定情绪的情况下,带着足够的善意和爱去包容和接纳他们的感受,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就能帮助孩子探索自己强烈的情感,并实现康复,内心也会因此更加强大。

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根据在书中给出的一系列方法:比如呼吸练习、记日记、共读喜欢的书等等,帮助孩子舒缓和平静下来。

在修复简单创伤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要点有:

1. 帮助孩子建立心理韧性,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确信自己的需要会得到满足,并相信自己被爱、被倾听、被呵护,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拥有从困境或不幸中“反弹”的能力;

2. 与孩子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孩子通过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感知世界,有了父母毫无保留的爱和关注,他们也就有了面对困境的底气,同时也能增强孩子的心理韧性;

3. 学会向孩子道歉,父母也会有做事欠妥的时候,当我们能够真诚地向孩子说“对不起”,解释自己的错误,让孩子知道这不是他们的错,这个过程也是在帮助孩子修复创伤。

童年的创伤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行为进而影响我们的一生。这也是为什么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只有父母学会了识别孩子创伤症状背后的行为和情感反应,才能有意识地避免伤害孩子的行为,或者在造成伤害以后及时止损。

但,还有一些不幸的孩子,他们所遭遇的是更为复杂和严重的伤害。

比简单创伤危害更大的是复杂创伤,这种创伤通常是指孩子遭受了多种创伤事件或反复经历同一创伤,可能涉及到人际暴力、侵犯或威胁。

复杂创伤通常会被污名化,也让有这些遭遇的孩子往往会因为强烈的羞耻感,表现出沉默内向、不合群,他们甚至无法向他人描述这些伤害。

书中总结了遭遇复杂创伤的孩子七个受损的领域:

1. 依恋,因为孩子的个人边界被忽视或被破坏,他们将难以与他人建立情感的联结;

2. 身体,尽管孩子可能会忘记创伤经历的细节或创伤事件,但身体会保存创伤的记忆;

3. 情绪调节,遭受创伤的孩子内心充满痛苦,要么会因为很小的一件事爆发激烈的反应,要么陷入“低落”的情绪状态;

4. 解离,当创伤让孩子觉得不堪重负,可能会出现长时间的解离状态,让自己活在一个幻想的世界中,甚至出现自我分裂;

5. 行为,为了努力回避创伤记忆带来的痛苦,和随之而来的身体疼痛及感觉过敏,孩子选择一些刺激性的“成瘾行为”;

6. 认知,处于复杂创伤下的孩子,他们的整个大脑都全神贯注于生存问题,根本无法学习其他对他们而言似乎无用的东西;

7. 自我意识,如果孩子的创伤来源于父母或者其他照料者,他们无法把错误归咎于这些人,只能恨自己,于是导致了强烈的内心冲突。

可悲的是,复杂创伤导致孩子表现出行为不端、淘气、顽皮或者不够努力,这个时候父母更多的不是对他们表现出耐心包容,而是居高临下的指责或强硬地制止。

没有得到稳定的、和善的、滋养的、耐心的帮助,孩子就会在潜意识中寻找应对的方法,最终尝试酒精、毒品、自我伤害、性或沉迷于网络游戏。

这些极端的行为背后其实是为了摆脱内心痛苦,自我麻痹的无奈选择,也是孩子呼救的方式。

复杂创伤的康复意义在于帮助孩子探索他们不同状态都有什么样的作用、目的和记忆,并且能够将这些割裂的自我整合起来。

这个过程复杂又漫长,我们必须持续为孩子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给予他们足够的情感力量。

不仅需要父母或者照料者的努力,还需要学校的配合,以及专业人士的指导。

无论如何,如果父母能够及时意识到孩子内心处于创伤的风暴漩涡里,就能在必要的时候向孩子伸出援手。

温尼科特说:孩子必须确认自己可以随时回家,才可以安心地向前发展。

令人担忧的是现代的父母很多都还没有树立起相关的意识,我们总以为给孩子提供富足的物质生活,良好的教育环境就是爱。

这样的爱其实是肤浅而表面的,也是最容易做到的,那些仅仅只关注孩子的吃穿用度,学业成绩的父母本身也是不合格的。

孩子需要我们用足够的耐心去倾听,理解,包容和关爱。

《儿童心理之谜》这个系列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探寻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真正养育出内心富足的孩子。

只有这样的孩子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人生的苦难和选择,坚定地向未来走去!

作者:语墨,自媒体运营,心理咨询师,热爱阅读写作撸猫的职场妈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