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星际旅行日记》读后感1000字

《星际旅行日记》读后感1000字

《星际旅行日记》是一本由[波]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0元,页数:35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星际旅行日记》读后感(一):非同寻常——莱姆笔下的星际旅行见闻

近两年我们引进出版了不少波兰科幻大师斯坦尼斯瓦夫·莱姆的作品。译林、理想国、果麦文化、读客文化分头出击,新老科幻迷大饱口福,充分享受20世纪中叶的波兰科幻大师作品带给自己的别样快感。近期在读科幻产业头部企业科幻世界引进莱姆的一本作品,叫做《星际旅行日记》。同我之前阅读过的《索拉里斯星》《莱姆狂想曲》的文风不同,整部作品不再以“哲学导师”一般的主人公阐述某种思想的口吻滔滔不绝地论述,而是以虚构人物伊翁·蒂奇的星际旅行见闻形成短篇集,每篇或在航行中、或在星际生物的讨论大会上、或遇见某个神秘莫测的星球上的诡异事件……皆有全然不同的阅读感受。你绝然无法想到,在莱姆先生的笔下,主人公伊翁·蒂奇身上发生的事儿,涉及到复杂人性、智能机器发展、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天体运动、星际外交等等错综复杂地层面,近一个世纪后,后世读者读到的这些细节,好些问题还在理论研究,一些问题还没有实现,但很多问题人类将一定会遇到,但莱姆先生先发制人,将人类认知与实现冲突一一摆上台面,请读者论剑。

莱姆大师写东西很特别,他往往在虚构地基础上,还要另写一些第三方角度的虚构的附言,比如前言、颁奖词、书籍名称、注释等等。《星际旅行日记》的《前言》《增补版简介》都是此类,如果纯粹地以读科幻小说的心态看正文,那么你只能知道伊翁·蒂奇在几十次航行的见闻,若再辅以虚构的附言,那么就会觉得这本书的见闻是真实的!看!塔朗托加教授为伊翁·蒂奇的旅行文学作了《前言》,还有增补!

关于第几次航行的顺序,也许会令读者发懵。其实,不按顺序写作是莱姆大师的特点。他从不循规蹈矩。伊翁·蒂奇没有第一次航行的经历,但不妨碍他的后续航行,次数是颠倒的,在实际写作中,莱姆也没有把主人公的航行顺序看得太重,往往一段时间内只写了某一次,隔几个月再写另一次航行。这些航行经历日记中,涉及多种现实问题。比如第七次航行中船舵损坏的飞船路过一百四十七个神秘又恐怖的“引力旋涡”,这引发了飞船内部空间出现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个时间段,每一个时间点都会出现一个昨天或明天的伊翁·蒂奇。读者绝不会想到,从小说上该怎么完美衔接这些看似混乱的情节。

只要爱好阅读科幻小说,莱姆先生的作品一定要尝试去读,在世界科幻文学宝库中,他的作品永远闪耀着光辉。

《星际旅行日记》读后感(二):我永远爱莱姆的幽默

2021年是波兰“斯坦尼斯瓦夫·莱姆年”暨莱姆诞辰100周年,所以这两年莱姆的作品新版特别多。我从《机器人大师》入了莱姆坑,成了莱姆粉。但中途又被《莱姆狂想曲》和《完美的真空》虐得死去活来——哲学真的是不我能Hold得住的啊!好在《索拉里斯星》又让我找到了些许读莱姆的自信。

所以科幻世界出两本莱姆的时候,我犹豫了……

好在最后莱姆粉人格占了上风,我又心惊胆战地入坑了。

从翻开《星际旅行日记》的第七次航行,我就开始四处安利书友买这本书。它一扫我被虐过的颓废,找回了我最初读《机器人大师》的愉快春天……

回到正题,《星际旅行日记》以太空旅行者伊翁·蒂奇的冒险为主题的十二篇日记,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系列相对独立的短篇,但其中又略有关联。首先要提醒强迫症读者,谨慎阅读目录,因为这些航行都是不连续的,第一眼看到会抓狂。当然,书中会交待原因——因为这些航行有时间和空间的旅行。

莱姆这位“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之王”,再次以其瑰丽的奇思妙想,给读者带来了幽默而讽刺的故事。

《星际旅行日记》值得推荐的第一个理由是莱姆的幽默。从这个角度来说,《星际旅行日记》可以与《机器人大师》竞争“入坑莱姆的最佳作品”。甚至连几乎不看书的金鱼叔叔在看完第七次航行之后都笑抽了,他问我:“你到底从哪找来的这种脑洞清奇的东西?!”

这里要友情提醒一下,阅读的时候请勿进食,毕竟就算没呛着,喷到了书上也是不好的。

这本书也延续了莱姆的讽刺风格,有人说是政治讽刺小说,但我觉得狭隘了些,毕竟莱姆讽刺的是整个人类。而且读这本书的时候,更能理解为什么在《机器人大师》里,把文明洒遍整个宇宙的不是人类而是机器人——只有人类最坏啊!

当然,读莱姆最重要的是他的哲学性,但由于我的哲学性非常差,所以就别提这茬了吧。

最后,再次强调,如果是科幻爱好者,绝对不应该错过《星际旅行日记》。“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最高王者莱姆不会令你失望。

我永远爱他的幽默!

《星际旅行日记》读后感(三):时间在循环,抓紧时间,别磨蹭了,螺丝在拧紧

“《太空船员年鉴》提醒大家,穿越旋涡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相对论效应——特别是在高速行驶的时候。”

波兰著名科幻作家、哲学家Stanislaw Lem(1921-2006)是20世纪欧洲最多才多艺的作家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科幻小说天才作家。他还是波兰宇航协会的创始人、波兰控制论协会会员、美国俄亥俄州伍斯特大学科幻小说研究会顾问。他曾经学习过医学、哲学、科学方法学和控制论,在二战期间,由于犹太家庭背景出身,不得不隐姓埋名,改变身份,做汽车装配工和焊工。莱姆于1945年开始正式从事写作。

“如果有一天科幻作家能够获得诺贝尔奖,此人非莱姆莫属。”每次读完莱姆的又一部作品,对诸多西方评论家的这一句话再次举双手双脚深表赞同。

在这本书里,我们依然能看到莱姆一贯的幽默与讽刺笔触,将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以喜剧的形式表现荒谬的内容,在灾难、荒诞、绝望面前发出笑声,颇具思想深度。本书为我们呈现了主人公太空旅行者伊翁·蒂奇十二篇关于太空旅行期间的冒险日记,令我们再次从宇宙与机器的深度思考人的境况和人类未来的生存处境。

脸上有两个疣子的男主伊翁·蒂奇从地球去往公羊星座的航行,在第七次漫长孤独的太空航行期间,经历了离奇、荒诞的冒险。

四月二日星期一,在贝特尔居斯附近巡航,一颗青豆大小的陨石击穿了船体,将传动调速器砸坏了,还砸烂了船舵,导致飞船整体失灵。伊翁·蒂奇出舱修理机械故障,却发现一人无法完成拧紧螺栓的工作,扳手也飞入了太空深处,错过了午餐时间。气昏头的伊翁·蒂奇看到飞船里最好的一块里脊肉被烤糊后,恼怒地将那块里脊肉扔出船舱。结果它没有飘入太空深处,开始围着飞船绕圈,成了飞船的第二颗人造卫生,而且每隔十一分零四秒就会造成一次日食。

伊翁·蒂奇夜里睡觉时,突发的船舵修理困境带来的焦虑不安,促使他梦见他的影子喊他一起出去将螺栓拧紧。海市蜃楼般的幻影景象,令伊翁·蒂奇持续抓狂,于是他从《广义相对论》里查找到关于“时间循环”现象的解释。飞船在午夜时分直接掉进了巨引力旋涡的中心,经受住了考验,再一次落入了宇宙寂静荒凉的怀抱中。

船舵没有修好的难题一直困扰着男主,而时间在通过旋涡的时候被打扰被弯曲,出现了循环现象,男主分别遇见了过去星期一、星期二和未知星期三的自己。一群从不同的日子来的伊翁·蒂奇和进行时的伊翁·蒂奇自己,一直困在船舵没修理好的难题和争吵里。

飞船不断地栽进一个又一个的引力旋涡,而引力旋涡的冲击力会把飞船扔到太空深处。船舱里挤满了从不同的日子来的伊翁·蒂奇,他们都没有立刻出舱修理船舵,而是在斗嘴吵架辩论打架。飞船却还在盲目地笔直往前冲,时不时就栽进一人引力旋涡。后来努力想要维持秩序的伊翁·蒂奇,组织了一个选举会议,将无数的自己串联成一支队伍,投票选出修理船舵的候选人。

当穿过一个反向旋涡时,男主的数量减少了一半。当完全通过引力旋涡区域时,那些从不同的日子来的伊翁·蒂奇终于彻底的消失了,船舵居然也恢复了正常工作。“人类就是这样,他们宁可相信弯弯绕绕的胡言乱语,也不肯相信简单的事实。”

阅读这篇故事时,依然能感受到莱姆对当时时代背景的反讽与隐喻,也能感受到他对人性和哲理的思考。

“想想吧,死亡是什么?是损失,是不可挽回的悲剧。一个人死了,他失去了谁呢?他自己吗?不,一旦死去,他就不再存在,一个不存在的人没有什么可失去的。死是生的一部分——是亲近之人的损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