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学的日常》观后感精选

《文学的日常》观后感精选

《文学的日常》是一部由王圣志执导,马原 / 吴啸海 / 马家辉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学的日常》观后感(一):一集认识一个作家

马原:盖一座城堡用自己喜欢的作家给每个房间命名让他们的灵魂得以安放,死后把骨灰和树埋在一起随树枝生长,让生命再一次在阳光雨露中相聚。

麦家:用一生在治愈童年,即使不惑之年早已功成名就,每每想起孩童时代的记忆还是忘不了内心的撕裂。

阿来:杜甫把成都的美定义得那么清晰,关乎气象的、味道的、季节的,而你们说起对成都的爱却只有吃。旅行是嫌“纸上学来终觉浅”的力行验证。

马家辉:比小说还荒谬的是现实,在二战战场上幸运生还的老兵在家门口因为躲避儿童而意外身亡。当铺都故意盖在一个高门槛上,让你必须仰头交易,以一种施舍的姿态先把你的自尊踩在脚下。

小白:穿睡衣出街其实也是一种阶级身份的象征,意味着我睡觉是有专门的舒适睡衣,不是拿普通衣服凑合。其实是一种行为艺术。

《文学的日常》观后感(二):用文学光亮凝聚共鸣的力量

“文学的日常便是人间的日常,是一日三餐的烟火气,也是琴瑟和鸣的温柔乡;是鸟鸣山涧的自然恬淡,也是物我同一的超脱境界。”

EP1:马原

很向往他这样自在,精神明亮的生命状态,就像结尾的这棵大树一样——坚实,始终向上生长。

当一个成年人开始写童话了,他的生命大概进入到了新的轮回。马原因为他的小儿子马格而对人生有了新的体悟,无意中搜到马格在今年意外去世了,我也相信马格曾经带给父亲的光始终不会灭,他会永远活在马格城堡,活在他父亲的书里!

《文学的日常》观后感(三):何谓《文学的日常》

何谓文学的日常,看完也没怎么弄明白。印象比较深的有三期。

第1期

马原,没有看过他的书。感觉现在的他很豁达,因为生病,马原一家搬去云南开始了回归大自然的生活,种菜、养鸡、砌房子、写书……他的生活应该是许多人爱而不能得的吧!

第3期

史航很幽默,会调动气氛;麦家很真实,如片中所说,他在很勇敢很深刻地剖析自己。史航总结得很有趣,他们两个人就是没头脑和不高兴。麦家在西溪的工作室真赞,品味极高,但是从麦家的叙述也可以看出,他并不很快乐。

第5期

真是败笔。小白,以前都没听说过,根本不具代表性。两个男人根本不会聊天,老是出现无话可说只能呵呵傻笑的情况。小白居然说以前那些受刑的革命者能忍受刑罚是因为他们神经比较大条,这是放的什么狗屁!真是无脑!

看完片子,想看看麦家的《人生海海》和阿来的《云中记》。

《文学的日常》观后感(四):文学的日常 也是普通人的日常

之所以会知道《文学的日常》这部纪录片,是源于5月报名的三明治列文虎克每日书主题班上一位小伙伴的推荐。其实安利别人一些影视剧或音乐这事儿,大概率对方只会回应“马克了”“标记了”“我有空会看看的”诸如此类的话,真正吃下安利可能是某个契机,也可能永远都不。可是在某个语境下的推荐就显得具有说服力起来,他并不是单纯地丢出一句“我最近在看这部xxxx,很不错啊,是讲xxx的…………”,而是在共同的立场下,彼此对某话题或是某个领域产生了共鸣,随手带上一句推荐,这时候反而会提起兴趣和好奇心。我参加的这个写作班在石墨文档可以看到同班所有同学的每日书页面,也能互相留言,报班的朋友本身就对写作与文学这件事是抱有兴趣和热忱的。于是我很快吃下这枚安利,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第一季《文学的日常》共五期,第二季尚未完结,质量与第一季差了一截,故在此只做对于第一季的评论。

我没有按照顺序而是先点开了马家辉焦元溥这一期,马家辉是我在所有嘉宾里唯一认识的作家。另一位音乐评论家焦元溥以采访者的身份,从台湾起飞降落,去寻找马家辉撰写《龙头凤尾》的这个地方,他的故乡——香港,这也是我在所有集数里唯一去过的城市。

焦元溥是这么评价阅读和接近艺术的意义的,写作是作家的事,文学家是能够发出大众的心声的,只是怎么理解以及从文字中获得了什么就是很个人化的事情,是闪着光的宝贵财富,唯有自知。

马家辉如是说,这对于现在的我无疑是一句短小精辟的警示语。我迷茫彷徨,困扰于存在的意义,思考着存在价值,那些想追求的事都随着此刻的乱世被磨灭了。但哪怕手上的牌再烂,我能做的且唯一能做的就只能拿着已有的能力和资源,去想清楚要如何才能在现阶段把烂牌打好。我很喜欢这一期,原因在于焦元溥是一位善于倾听与提问的对话者,他是对面前这位作家充满好奇的人,也是能够写满整整几页节目讲演稿的人。而且我觉得纪录片中采访者的旁白,也就是对于作家的评论都是采访者本身自己写的解说词,所以每一期的意境也都不一样。两个人之间有某种同道中人的惺惺相惜时,默契也就越大,采访人对作家的洞见也越深刻,旁边也就越显得动听和惊艳。

另外的原因也在于马家辉很接地气,大概是身上有股香港独有的江湖气,他走进的书店,小时候的当铺回忆,体育场,墓地,蛋挞店等等,这些画面都使得他的人物形象还有作品都丰富起来了。好像如果你说想到香港,必定会想到他这个人一样。

其他几期也都安排了不同的文化工作者飞去作家的故乡城市或是与诞生的作品相关的城市进行采访。第一期画家吴啸海会面先锋作家马原,第三期编剧史航采访麦家老师,第四期文学评论家谢有顺飞往成都会面作家阿来,最后期作家高翊峰飞抵上海采访作家小白。每期都以机场画面作为开端, 接着造访作家笔下作品中出现的地方,或者是孕育了那些书中人物的地方,能感受到这座城市魅力和历史底蕴的地方,对作家成长经历带来巨大影响的地方、人或事。

作家马原自称唯心主义者,他相信神的存在,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共生,众生平等。死后埋在树上,和父母一起,彼此作为树冠,死后也能在天上牵手。谈及十多年前确诊癌症时,他是这么说的:“我既然得了不治之症,那么我就不治了”。随后便换了环境来到云南,建童话般的城堡,亲自设计打造生活空间,取名“湾格花原”,包含了他妻子儿子的名字。他的城堡里有许多房间,并以文学家命名,使每位作家都有了栖身之处。吴啸海评论他说“写小说的人,他的世界得有多大啊,他的世界里得有多少生死啊”。是作家的信仰引领着他的内心,开天辟地般写出几万字几十万字的小说,写到中途时,每个人物就有了自我意识,已分不清是作家将神性赋予了他们,还是他们自己开发出了神性。

每一集都会有镜头聚焦在书籍本身,有时是放置在小溪边的鹅卵石上,或是手拿书本走入行色匆匆的街头,也会出现在作家成长的某个精神地标建筑物上。这种将书本和场景联动的拍摄角度很新颖独特。同时,作家也会每隔一个片段,亲自朗读念上一段书中的内容,摄影师很会拍,把内容和场景也交融到一起,加上恰如其分的背景音乐。文字变得立体了,有形了,且不再只是纸上产物了。文学变成了日常,也和其他领域的艺术交相辉映起来。

文学的世界包含了无限大的格局,我曾以为靠阅读也能行走天下,现在认为在文学里能看到的世界才是无穷尽的。作家笔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呈现出来复杂的人性,这存在许许多多文学小说中的原型又取材自普通人群之中。所以,文学的日常也是普通人的日常,而现实有时比文学里呈现的还要怪诞和荒唐。

我对之前自己阅读的书分了下类,发现文学书籍占比是很少的。以前总觉得文学是离自己特别远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去看虚构的小说呢,就算是虚实相间,非虚构的小说,可终究还是很遥远。这次算是给我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要积累文字素养最佳的途径就是走入文学的世界,用文学来装点自己的日常,最终写出自己的故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