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的奋斗2读后感摘抄

我的奋斗2读后感摘抄

《我的奋斗2》是一本由[挪威] 卡尔·奥韦·克瑙斯高著作,理想国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6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奋斗2》读后感(一):我的奋斗2

终其一生人的奋斗。究竟是什么?不得不让我们停下脚步,静静的思索。 “没有其他作家做过类似尝试,克瑙斯高捕捉到了当代人的自我关注,既是一种解放—无尽的内在探索—也是一种牢笼。他不停挣扎于如何面向世界又避免被世界吞噬。”这是书中所描绘。我们所拥有的美好生活,其实都是靠我们自己奋斗。努力和勤奋地奋斗,去创出天下。

《我的奋斗2》读后感(二):想要学习多种语言的理由之一

第二本也看了好多了。昨晚,叙事进入到平缓的地方,也有更多的情节被描述。但是,在想要继续读下去,想要看到更多的同时,也生出一种想要弃卷的欲望。读第一本的时候,就有感觉,觉得如果是读原著,一定会有更好的体验。第二本只是加深了这种欲望。

早上点进来看的时候,看到大家的评论,默默点赞了两条,一条说了翻译的问题,一条说校对的问题。一般来说,不太参与讨论,也不太会点赞,但是这个实在太合了,简直就是心声啊。近些年来,看的书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担忧,别字真的不要太多。虽然,我还没有小孩,还不需要考虑这件事情,但总也觉得,这样子的氛围,对于孩子们来说,实在是过大的误导。小时候,很相信所有的打印出来的文字。但是这样子的相信,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慢慢被磨灭了。最开始的时候,去找老师,说,这个字是不是不对,那时候真的鼓起了莫大的勇气。得到了肯定之后,特别地骄傲。但是,慢慢的,也开始渐渐失去对所谓权威的信任。现在,长大了,不用考试,不需要那么去在意这种细节。但是阅读的时候,看到别字,实在是一件太扫兴的事情。

关于翻译的问题。大学的时候,一度因为翻译版本带来的不适感拒绝阅读欧美的著作。为了找回对中文的感觉,跑去图书馆借国人写的书,贴近那种国人才能写出来的流畅的熨帖的文字。那个时候,翻译过来的版本,基本上都在日本作家身上找补回来了。日语本身看不懂,而又觉得日语跟国语总是更相近,所以翻译的时候也能更贴合一些。而欧美的著作,因为本身是英文专业,也开始上翻译课,所以,看的时候,总是能看到老师说的,非常明显的翻译腔,这样子的时候,就会比较膈应,读不下去。感觉在看不是英文的英文,不是中文的中文。那个时候,又没有什么想法去看英文原著,所以基本可以说放弃英文作品的阅读。情况改变的契机是毕业论文,写关于艾丽丝门罗的《逃离》,默默去买了英文的原著,反复看,然后发现,原著一样是有魅力的,每一种不同的语言都有它自己的表达方式,有自己的美的感觉。中译版本再好,也无法给予英文原版的感觉。那个时候,已经很爱看日本的作品了,所以,总想,如果自己日语很好,不用能说会道那种,可以无障碍阅读就可以,那么,我就可以再去过一遍之前看过的了,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能够更近地感受到作品传达的东西,也更近地感受作者的个性思想。然后,很可惜了,还是个渣。

看卡尔奥维的《我的奋斗》翻译版总让人想要丢下,中文感觉生涩,别字多,有时候绕来绕去,不知道要表达什么,细细去看某段话,看完之后,默默想,就算只考虑中文,表达也是不完整的,是个病句。但是对于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又仍然抱有兴趣。所以,时不时总想,好羡慕可以阅读原著的人。看书的后遗症之一叫做,想要学习的语言感觉已经破八种了。如果,语言不是障碍,就可以和世界连接了,虽然也没想干啥,但是,觉得那样子好幸福的样子。想要知道什么,自己去感受,不需要中间人,不需要任何人去翻译给你听。翻译的时候,总是会有翻译者自己的主观成分在里面的。毕竟,中文博大精深,每个人都知道一些皮毛而已。

第三颗小星星给到原著。未来的某一天希望有更好的译本(大部头,翻译起来其实也很艰难,还是需要多做校对,校对翻译,也校对文字。自己做兼职,做翻译的时候,一般更希望接中译英的,而不是英译中。将外文译为中文,而且表达上面还贴近中文的行文习惯,实在是太艰难的事情,需要有很好的中文功底吧。不得不说,翻译大家都是一些神人啊,有自己的底蕴。)。另外,也希望,能够读原著吧。

《我的奋斗2》读后感(三):婚姻并非陷阱,但更像一张无所不在的网

这本书是挪威作家卡尔·奥韦·克瑙斯高《我的奋斗》六部曲的第二部,但我觉得副标题《恋爱中的男人》却不甚贴切,因为这部中大段的文字是在描写作者第二段婚姻生活中的诸多细节和婚后的感情生活。

在结束了第一段不成功的婚姻后,作者只身来到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在这里与日后得以合卺的琳达结识,他开始对琳达展开追求,随后是争吵、相恋、分手旋即复合、结婚、生育等一系列过程,期间尽管有着作者几番真诚的热泪,但丝毫没有呈现过那种热烈到显示出死亡气息的爱情,更多在作者笔下的则是尘世俗物,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二人之间偶尔出现的龃龉,带孩子外出时遇到突发情况的无奈……琐碎杂乱的日常,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好像都是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曾经体验过的那些。

书中作者描写的在瑞典生活中的细节细致到好像一本流水账式日记,甚至看似对作者日后生活没有产生重大影响的故事也要用大段文字来反复描绘,比如和朋友开派对的场景,与邻居发生矛盾的前前后后,在购物商场发呆时头脑中天马行空般的胡思呓语,甚至还有诸多精神上的出轨,脑中出现的那些下流想法也被作者用文字记录了出来……这种变奏式的重复而又细微的描写,让人在阅读这些片段的时刻,会在脑中形成强烈的画面。

在作者的第二段婚姻中,我们完全能够感受到他对这段宝贵感情的精心呵护——除非当这对他在写作上的追求相颉颃,为此他甚至摆出哪怕放弃这段婚姻也在所不惜的架势,所以我们这些读者应该能感同身受:一段婚姻是需要当事双方互相妥协和迁就的。

就像两只想偎依一起的刺猬,它们彼此小心翼翼想避免刺伤另一半,可在互相磨合到即使认为已完全熟悉对方,还是可能出现一些小意外,就像卡尔·奥韦和琳达在多次争吵后,琳达终于知道他为了写作会不惜一切的底线,哪怕琳达负气离家出走作者也不闻不问,甚至连还在襁褓中的孩子都快抛到脑后了……现实生活里这样的父亲和丈夫会是令人讨厌的,然而他们最终还是顺利度过了婚姻中出现的多次危机,也许就像那些榫卯拼装,哪怕别具奇怪形状的榫头,也都会有适配的卯来构成一件特定完整的物件。不过无论如何想回到婚姻之前的写作状态和阅读生活状态都是不可能的了,也许婚后只有为数不多几次和盖尔之间的扪虱而谈,才能抒发作者这段时间积累的在文学上的丰沛想法和感受。

从古至今当然有人在不断歌颂爱情,比如俄国作家普希金:

……

甚至他真的为了爱情不惜将生命抛洒在了决斗场,但其实绝大多数人的爱情,更像是马尔克斯在《爱情和其他魔鬼》所描写的那样:

《我的奋斗2》读后感(四):“我努力让生活成为自己的,这就是我的奋斗,我为之向往,却铩羽而归”

到了高三,我写的东西开始关注自我。即便是日复一日的测试、统考,只要题目合适,我总是把题目联系到自身。印象中偶然听到德彪西的曲子就写了大海。那时候是08年,汶川地震,考试的时候我写自己上学路上经过的一片草地。那里大概是被打了药,盛夏的时候,一片枯死的风景,让我无缘由地触动。

习惯这种写作方式后就不再想和别人倾述心思。所有的情绪波动,被自己抽丝剥茧地写成文字,进而消化。那是一种脱离生活的状态,以旁观的角度和自己对话,自己把自己放在手术台上,寻找每一种情绪以及背后隐藏的根源。

后来在失意中去了云南,在偏僻的山里面待了一年。那一年经历了很多事情,痛苦到躺在床上无声流泪。除了同行却不能友好沟通的一位队友,那里没有人可以沟通。周六日,所在的学校空寂,起床看着云海从山脚一点点漫上来,孤独得无法面对。

再后来自然是离开了那里。但是创伤依然还在。回到大城市的第一年,我试着排解,开始把当时的事情写下,但是每写一句就是把旧事扯出一分。仿佛在和自己拔河,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拔出来,放在面前。那是非常疲倦的体验,每写一个小事情,写一个人物,都会累得休息好几天才能再次动笔。期间无数次想着放弃,想着这些事情已经过去就不要再提,不要再写。

所以,当看到《我的奋斗 1》的时候,那种熟悉的感受扑面而来。我立刻知道作者是在用命写。没有体验过强行逼自己把悲痛写出来,是不知道它有多消耗生命。那是切身的痛苦,从旁观角度将它清晰写出,犹如把自己的心刨开,鲜血淋淋、毫不设防地展示给外部世界。透过文字仿佛能看到他在说:这就是我,这就是赤裸的真实的毫无隐私的我,你们看啊!

我做不到。我最多只能写克制的文字,把情绪隐藏在下面。但是看着别人这样把心都掏出来,会觉得打开自己也不再是什么问题。那些絮絮叨叨的文字让人异常安心而平静。

《我的奋斗 2》的主题不再是痛苦的死亡,而是恋爱。克瑙斯高事无巨细地描述自己的生活,和托妮耶离婚、和琳达结婚并生育三个孩子、婚后迫切需要自己的空间以便完成纠缠着自己的创作。故事很少有起伏,甚至当我回顾时都很难记得内容,但是看的时候依然会吸引进去。它让人平静,给人勇气。

书中有两段我折叠下来,一段在开头不久,“日常生活连同其义务与惯例,是一件我必须忍受而非享受的事,更不是一件有意义或能使我感到快乐的事。这与不情愿擦洗地板或换尿布无关,而是涉及某种更为本质的东西:我置身其中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我总渴望着离它而去。我的生活因此不属于我。我努力让它成为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我的奋斗,我为之向往,却铩羽而归,对其他东西的渴望摧毁了我的一切努力。”

后一段在快结束的时候,是盖尔评价克瑙斯高的话,散落在好几句中。“你有很强的道德观念。几乎没有一个人有强烈的道德观念,甚至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你是个彻头彻尾的新教徒。新教,那时内在的生活,那是与自己保持一致。你不能过双重生活,就算你想也不行,你不可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生活和道德在你身上有着一对一的关系。所以你在道德上是无懈可击的。你做每件事都带着极度的认真,凭着良心去做……你是个幸福审计员。如果你有所成就,往往是得到了别人梦寐以求的东西,那么你只是在账目上把它购销。任何事都不会让你感到幸福。当你和自己保持一致——你差不多一直都是这样——你的自控远远超过我……你的意识里有盲区,在这些地方你可能失去控制,但是如果你不去哪儿——现在你根本不去了——你在道德规范上就会变得一丝不苟……你的理想是纯真的东西,是纯真……纯真就是没有被世界触碰过,没有被毁坏过,就像从未投进过石头的池水。这不是说你没有欲望,没有追求,你有,只是你保留了纯真。你对美贪得无厌的追求也起了作用。“

若是体会到这些,大概就知道书的好了。

《我的奋斗2》读后感(五):我们在做,这才是意义所在 | 卡尔·奥韦·克瑙斯高《我的奋斗2》读后感

卡尔·奥韦·克瑙斯高《我的奋斗》

最初想读卡尔·奥韦·克瑙斯高这套六卷本自传体小说《我的奋斗》,是看到了孔亚雷的书评。当时,【单读】微信公众号上的标题很戳心——瓶颈时期,你要如何度过中年危机?那时候,我女儿一岁多,我刚换了工作,又搬了新家,想写作又无路可循,零零散散,没一篇能拿得出手的东西。生活淹没在琐碎之中。这套书给了我很大慰藉,让我看到,平庸生活中人如何自存并作出抵抗。

这套小说每卷都是六百来页,每卷都是从头到尾一气呵成,没有章节,没有停顿,只在场景转换的时候留出空行以示分节,而这一行又空得不着痕迹,仿佛不想让人留意。然而,这套小说给人的阅读体验却是酣畅淋漓的,只要翻开来读下去,就会顷刻间进入叙事者的视角,难以自拔,恨不得一口气读完,连追剧都没这么起劲。

生活中遇到离奇的事,我们常说:生活比小说更离奇,更荒诞,更精彩……这句话只是一句修辞,它意味着生活很离奇,但离奇的程度,仍要拿小说或电影类比才能达意。克瑙斯高堵死了这个修辞的效果,他将生活中的一切都揉碎融进了说,我们阅读时所赞叹的却并不它的离奇。

书中,克瑙斯高丝毫没有讲故事的企图,他只是捕捉人在现代生活中的精神状态。在《我的奋斗1:父亲的葬礼》中,他不断追溯父亲的死及其引起的反应;在《我的奋斗2:恋爱中的男人》中,他抱怨婚姻生活对写作的干扰。这绝非家长里短的唠叨,克瑙斯高有更高的追求。他无意描摹戏剧性的家庭生活,也无意塑造典型的现代人物形象,而是穿透生活,揭开皮肉,露出血淋淋的本相。

同样,克瑙斯高也没有写一部现代生活浮世绘的渴望,书中没有广阔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变迁,只有生活,生活,生活,人在生活中的渴望,人在生活中的幸福,人在生活中的扭曲与挣扎。他触及了方方面面,细致而细腻,甚至包括飘逝的情绪、幽微的思想和潜藏的欲念。从这个角度说,这套书可谓现代人精神状态的收藏夹,里面包罗了现代生活中的几乎全部问题,这些问题常在我们的生活中被遗忘,却总是在更幽深的地方蠢蠢欲动,甚至对我们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作者在书中说,比起莎士比亚,他更推崇伯格曼,因为后者能挖掘生活的本质。这本书的另一个读法,就是随意翻开一页,随着叙事者的思绪读下去。

卡尔·奥韦·克瑙斯高《我的奋斗》

在《我的奋斗2:恋爱中的男人》中,作者漫延的思绪凝结到一个主题:人在爱里获得快乐,感受自我整全,但随着爱的加深,人会受到牵绊,丧失自由,最终失去自我。这是自由的悖论,是作者始终未能找到出路的纠结之处。

我们在做,这就是意义所在。这难免会让人想到柏拉图《会饮篇》里阿里斯托芬的“圆球人”的典故。人渴望圆满,不停追求另一半,但融合之后却又感到自己被蚕食,丧失意义和自由,从而渴望逃离。如果说这部书里有反讽,大概就是这种悖论性的纠结与挣扎。

还有,

如果说普鲁斯特通过回忆来确证存在,那么,克瑙斯高就是眼睁睁看着存在逐步丧失。

克瑙斯高的写作是危险的。我常想他怎能如此自信,不厌其烦地书写生活,而不沦为絮叨的记录,还能让读者废寝忘食地读下去。倘若说他用写作来抵抗生活的俗常与平庸,那么,这种抵抗一定是自我毁灭式的——他书写包含他的写作的生活。这种自我指涉下的自戕甚至让我担心,他在如此写作之后,还能再怎么写作,还能再怎么生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