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候场》经典读后感有感

《候场》经典读后感有感

《候场》是一本由[英] 西蒙·安纳德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候场》读后感(一):借来的,溜一遍就还回去

我很少借书来看,这本是借来的。说实话,我有点庆幸没有买这本,不是说它不好,接下来以下所说的也没有想表达它不好的意思。好,与喜欢与适合无关。这里面很多人都不认识,我很难集中注意力去用所谓欣赏的眼光去看它。拍摄内容都是舞台剧前的候场时间,剧本内容,背景我是不了解的,被拍摄的演员为何处于那种状态也很难理解,这很容易让我走马观花地溜一遍,如此,因为了解的匮乏,看的过程,很难以有交流,沟通,更未产生任何共鸣。你不了解他们,他们更不知道你是谁。

唯一让我有所启发的是序言里迈克尔 卡斯特夫说的:无论日间发生什么,都必须被疏导封存。推及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间转换,下班了,角色随之发生转换。工作上再怎么烦心的事都应该在回家之前暂时封存。而这我早已驾轻就熟……

除了这些,带给我的就是:我看过了。然后在豆瓣把它列为“已看”内容。或者当别人提及时可以小装一逼。

《候场》读后感(二):摄影防身术

其实你百无聊赖,但摄影可以让你显得很忙

桑塔格在《论摄影》一书中,引用了瓦尔特•本雅明在论述摄影艺术作品的决定性特点,就是“在场的质量”。虽然“如何提高在场质量”这样的技术性问题不是《论摄影》要讨论的范畴,但这句话还是给我提示,反思如何提高在场质量。

我看过一本书《候场》,是英国摄影师西蒙·安纳德的摄影集。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在英国的戏剧舞台后面和化妆间,记录这些演员在准备上台或者演出结束时的各种状态,前后25年。人物摄影,如何抓住灵魂一瞬,这个很让人着迷。卡帕说,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不够近。西蒙选择了“戏剧性的场”,封闭的空间,躲都躲不掉。我阅读的时候产生了投机心态,觉得一定要争取去那些能够产生好照片的“富矿”,事半功倍。

能够靠近富矿,提高了“场”的质量,还不是“在场”的质量。身处富矿,是需要机缘的。大多数时候,你置身的摄影环境,都是一个毫无准备的陌生场所,如何提高在场质量呢?

如桑塔格所讲,摄影这个行为本身存在着“剥削性、捕食性”的隐喻。拍摄者在拍摄的时候,会对别人产生打扰和侵犯,总会怀有有一种歉疚之心,而偷拍,又缺乏交流,更有一种偷窥的羞愧感。所以,提高在场质量,首先就是要足够勇敢。为了获得这种勇敢,我甚至想拍一个主题,就叫“被发现”,就是拍摄被拍摄对象发现我的那一瞬。可以想见,风险比较大,需要一些心理建设。

好多年前,我住在顺义万科的员工宿舍。那个时候手机信号不好,我老要把头伸出窗外吼。有一天傍晚天将黑吼完一通电话不久,门被敲得通通响。打开门一个男人气鼓鼓的想要打我,看我边上站着我老婆,诧异间停止了动手只是斥责。原来,他老婆在对面阳台,以为我在耍流氓。让他恢复理性的原因是我老婆在身边,一个男人当着自己老婆的面向别的女人耍流氓,这也太匪夷所思了。解释了原因化解了尴尬误会,双方都表示了歉意,万科的业主素质一向不错。

回忆这一段和摄影无关的事情的启发是,我不会一个人去陌生环境进行刚才我说的那个主题的拍摄。带上老婆可以防身,拍摄的时候不用偷偷摸摸的,要大大方方的拍。如果遇到纠纷,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话实说。手机里面囤一些自己满意的作品,解释自己是个摄影爱好者。主动征求意见,如果不同意,当着面删掉。但大多数正常的情况是,被拍摄者发现了有人在拍他,他会装着没发现。这么一想,觉得摄影这个行为真是有点欺负人。可是,欺负人,对我来讲,需要更大的勇气。

其实,好的在场质量,多在场外的功夫。但大量在场的实践,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提高在场质量的第一步,就是端起相机,不要怂,勇敢的靠近,心里想着彼此都是创作的参与者,这才是对被摄者的尊重。

《候场》读后感(三):三十分钟向信仰的飞升

看表演者言的时候,周迅说她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候场》,里面都是一些演员在表演前的化妆室的肖像摄影。她看完了十分震撼。

后来一次在去镜湖医院看眼睛之后,沿着街边走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布置精美的书店。

走进去,一个二十平方米的小店。老板坐在结账台后面专心致志地玩着手机。

一眼就瞥见了这本《候场》

第一次偶遇,第二次拍下的

翻开第一页就是我喜欢得演员!Gary Oldman!

Gary Oldman

由于时间紧迫,没有来得及细看,出来以后就后悔了,下次我一定要再来,按捺不住这番年头。

半个月后,一股气,一个人又来到这里。

才发现这里有养猫,才发现门头穿着黑色裙子抽烟的就是女老板,才发现小小的书店楼上有个小剧场。

书店的猫

抱着买不起我就把你们都看完的心态,坐在一旁就开始看。

书中有很多后来著名的演员,不过这本书的配字简直是不能再超级棒的了!

“他们的生命是自选的梦境,习得的疯狂…今天是帝王,明天是乞丐…他们呈现我们存在的一切,我们祈愿成为的一切,以及我们惧怕沦为的一切。”

“在英国戏剧行业,the half 是大幕开启前的三十分钟。”

“候场是紧张而脆弱的,如果表演比作信仰,那么这半个小时就是演员向角色的飞升。”

哇这段话,一下让我回想起了儿时参加运动比赛时,就在发令枪鸣响的前一刻,那紧张到可以听到自己心跳的静谧。

“精神分析家创造了‘过渡性客体’的概念,描述的是婴儿从依赖母亲的乳房到自主站立的过程中选择用已陪伴自己的洋娃娃,玩具或物品。同样的,演员们也在这个过渡空间的空荡荡的化妆间转化为他们临时的家。”

“化妆间是一条通道,它的两端连接着现实生活的制约与虚拟世界的自由。”

“我们在这些摄影作品中感受到的戏剧张力,是他们在强压环境下释放出来的,这也就是他们与大众影像中不同的原因,这些照片拥有着罕见饿直率与包容,他们在本质精神上的坦诚,与舞台上是一样的。”

“并不存在灵巫妖术,有的只是厉兵秣马。”

“有很多可以描述这本书的方式,贯穿二十五年英国戏剧,比如表演方式、装扮、舞台。”

“但最重要的,首先,最本质的,这些摄影是一颗深爱舞台戏剧的敏感心灵所呈现出的杰出作品。”

它无时无刻地提醒着我们,大幕拉起之前,演出早已开始

我们生活在候场与上场的无限循环中,

不起眼的街角,精致的书店,迷人的The half。

最后补上一张我的女神,伊莲娜,她候场的时候太憔悴了,根本认不出来啊,心疼。

Irène Jacob

《候场》读后感(四):西蒙·安纳德 x 读库 访谈录

《候场》,英国摄影师西蒙·安纳德的一本摄影集。

自1985年开始,西蒙就有意识地进入戏剧舞台的后场,拍摄大幕拉开前那些演员的状态。在采访中,西蒙多次表示,他一直将所谓的明星当作职业演员对待,他关注的是他们身上的职业性。在一个自我身份与马上要进入的那个舞台角色之间的过度地带,他们在身体与意识上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换句话,演员是一个手艺活,而西蒙要做的是记录那三十分钟里他们的头脑风暴最后呈现在现实中的样子。

所以我们能看到要演哈姆雷特的演员可能必须沉浸在某种情绪中,有些随意地抽着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

为了解西蒙的“候场”状态,读库通过邮件采访了他,这是西蒙对一些问题的回答。

这段时间最具戏剧张力

他们转换身份的准备时间

伟大的作品关乎人性中的缺陷

《候场》读后感(五):奔四而去

作者:静琳

上周末,我和许多同学一样,参加了读库十二周年年会,并和所有八零后里最老的那拨人一起,接受了一记当头棒喝:“最大的八零后已经快四十岁了。”

近年来,与此类似,因为时间流逝、年岁渐长造成的紧迫感——或许还夹杂些窘迫感吧——并不少见,新闻中早把1988年出生的人称为“中年妇女”,像“不要成为油腻的中年人”这样的文章更是一波再一波地提醒着跨过三十岁的每一个人,不小了,别再儿戏,你的人生已过半。

恐怕六哥自己也不记得,2015年上半年,读小库推出在即,一次车公庄肯德基秘密会谈中,他曾那样警醒我:科学进步了,以后人可能不止活到六七十岁。你想想,假如一个人能活到一百二十岁,那么六十岁才是人生的半程,所以千万不要年纪轻轻就放弃进步,时时刻刻都要记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后来,他读了商学院,时常把我们这些文科生甚少触及的理论带回来分享传播。而我改行做了童书编辑,以新的形式跟文字打交道,时时挫败,又时时从挫败中带着满满鸡血站立起来。

对于一个快四十的人来说,过去这两年,白驹过隙间满是惊涛骇浪,就好像在人生后半场即将开始之前的一次漫长候场。非常凑巧的是,此次参加年会,除了被棒喝,我还收到了另外一份礼物:一本就叫《候场》的书,一本让我嗷嗷待哺一年有余的摄影集。

摄影集正面长这样。

最近火热的一档综艺节目中,反复提及成为好演员缺不得“信念感”,即想说服别人之前,有没有先让自己相信,角色有没有先在自己心中立住。在这本摄影集的代序中,提出了一个与信念感关联颇深的概念,“过渡空间”。

过渡空间,不独指某个特定空间,泛指舞台戏剧演员在等待演出开始之前那三十五分钟内所处的空间之集合,既可能是好几个人挤在一起换装的屋檐下,也可能是静谧的独立化妆间一隅。之所以认为它与信念相关,正是因为无论这个空间具体为何,每个演员都是在这里找寻舒适安全的感觉,完成对所饰角色的最后修整添补。它正如一条既光明又黑暗、既笃定又紧张的心理通道,两头分别连接着现实人生与虚拟舞台。

1982年,即将迈入二十八岁的摄影师西蒙·安纳德正是进入了这样一条通道,开始了一场至今尚未停止的记录,用镜头捕捉住一众舞台及戏剧演员后台候场时的状态。在那或宽敞或逼仄、或冷清或喧闹、或私密或开放的空间里,等候上场的各路角色做着最后的准备,肉体上的、精神上的。而安纳德的镜头静置在侧,观察这种令他心醉神迷的酝酿过程。他的记录方式被认为是“满怀同情、了解和信念”,也正因为此,他的镜头成为每个被拍摄对象的同伴,和他们一起走过一段极其私密的旅程。

纵观这本收录了三百余幅作品的集子,你会看到许多鲜嫩年轻的面孔。

十八岁的“哈利·波特”等待上场。

二十三岁的本·威士肖准备登台挑梁主演。

这是1984年、刚二十九岁的“憨豆先生”,实则“憨豆先生”这个角色要到1991年才正式诞生。我们的责任编辑洪韵说,看了很多次,忽然发现旁边是灯泡,不是憨豆先生拿着手电筒。他为何有此“眼花”,翻翻书就能了然。

二十九岁的丹尼尔·戴-刘易斯在英国国家剧院后台,三年后他才凭借《我的左脚》同时摘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主角奖。

当然,也不乏许多收藏着丰富人生阅历的脸。

五十七岁的老牌英国演员琳塞·邓肯,谁能说得清,这是她第几次在开场之前貌似轻松慵懒地凭栏?

同样的,我们也无法确知,既演过维多利亚女王、也扮过伊丽莎白女王的朱迪·丹奇为何在六十八岁,即将上台演出《皇室家族》之前这样对镜大笑?

这张照片里的安东尼·霍普金斯已经四十九岁了,还得再过五年,他才凭借在《沉默的羔羊》中的惊人演出震慑影坛。

此时的拉尔夫·费因斯三十八岁,四年前凭借《英国病人》夺得奥斯卡小金人,和比他年长十七岁的女演员弗兰西斯卡·安妮丝之间的忘年恋情此时还没有结束。他们因为出演莎翁名剧《哈姆莱特》坠入爱河,而照片里的费因斯正准备登台出演另一部莎翁历史剧《理查二世》。

相信你已觉察,这些面孔既不同,却又相同。不同在于,每个人在面对那份惶惑不安的未知时呈现出来的状态形色各异;相同在于,无论现实生活中的他们已来到人生的哪个阶段,在被捕捉的瞬间,他们都置身于同一场域——一场好戏就要上演,得暂时收起现实中的那个“我”,接受角色的浸染,拿出全副生命成为舞台上的那个TA。由此,这本集子中的每张脸都在这一瞬,以不同的方式绽放出同等的勃勃生机,与每个人的实际年龄、实际际遇再无干系。而这种力量,或许正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比贪恋、称之为“年轻”的那个东西。

曾有一篇名曰《青春》(Youth)的小文章这样去定义“年轻”:

“In the center of your heart and my heart there is a wireless station; so long as it receives messages of beauty, hope, cheer, courage and power from men and from the Infinite, so long are you young.”

人人心中皆有一根天线,靠它接收有关美、希望、欢愉、勇气和力量的信号,若是这根天线保持灵敏,便可跨越时间,永远年轻。

再回想那声棒喝还有那次会谈,四十也好、六十也罢,人生的半程何时启程或许真有个客观的起点,然则会不会此后尽是下坡,决定权全在你手。想保持敏锐的代价不菲,须得时时次次努力迎向改变,永不放弃磨砺自己。这也正如同那些我们唯恐避之不及的油腻中年人,又岂是时间一到,便在一夕之间自动自觉变得含糊肥滑起来?

来到人生下半场大戏就要开始的边上,你我都走入了那条既光明又黑暗、既笃定又紧张的通道,你可有在心中反复掂量着你即将扮演的那个人,并做好了要为之贡献上全副气力的准备?

谨以此书及此文致所有就要奔四的男男女女。

年轻美好的达西先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