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遗失》读后感100字

《遗失》读后感100字

《遗失》是一本由梁晓声著作,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4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遗失》读后感(一):豆瓣荐书团|一次流畅快速的阅读

第一次读梁晓声的作品,根据他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也基本没看过。这本短篇小说合集共十篇:无琴的城、山里的花儿、黑帆、喷壶、一只风筝的一生、冰坝、黑纽扣、遗失、鹿心血和白发卡。这十篇的成文时间可能相差不小,其中《无琴的城》可能是最晚的。

《无琴的城》《山里的花儿》等写出了新时代下的唯利是图、人心的空虚。

《喷壶》《白发卡》在讲过去的事,一个用时间冲淡了怨恨的同时有人在赎罪,另一个则把罪恶定格在了过去,继续的人是否在后来认识到了罪恶、是否赎罪都是一个未知数。

看完比较有印象的一篇《遗失》,讲述了一位妻子离世、儿女在外的老干部的退休生活。

他退休后无事可做,儿子在国外求学、偶尔来信求助生活费,女儿嫁给年长富有的丈夫、随夫在香港生活,左邻右舍和单位同事只是把他当作一位退休局长、继续官僚式的关心和对待,退休老人越来越感觉生活无趣,一次偶然他重新开始每日与过世妻子对话,也激发了他的一种生机。

想起了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这种年老带来的退化是一种无可避免的人生残酷,《遗失》的文字还用了画外音来营造了一种观众视角。

还有一篇《鹿心血》,中苏边境上的苏联老夫妇、狗和驻守哨兵的故事,无论在怎样的年代,保有良善都是美好的。

从内容看这十篇小说成文时间可能不太一样,口语化的文字让阅读很快,作者梁晓声笔下的人物和故事从过去无法细说的十年到现在,他用笔记录下了普通人的善恶与日常;可能是看过不少类似内容或者主体方向类似的文字,整体感觉是流畅读完却没有太想回味之处。

本书尺寸不大,400页的厚度让书本展开看的时候不太舒服,需要双手展开才好看全靠近中缝的文字。

PS. 继续希望未来所有的中短篇小说合集可以写名每篇的成文或发表时间。

《遗失》读后感(二):笔耕不辍的文学巨匠

年初大火的电视剧《人世间》,让我认识了梁晓声这位作家。在荐书团看到有梁先生的作品集参与活动,迫不及待立刻参加,中奖之时欣喜若狂,特殊时期物流不易,等了好多天终于收到。

拆开快递,厚厚一本,虽然书用的是轻型纸,但拿在手里却是沉甸甸的一本,不仅是书的重量,更是文字的重量,思想的重量。

《遗失》是一本中篇小说集,有慨叹昔年人们命运图景的,有针讽当代社会洪流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扣人心弦的情节、细腻动人的情感,篇篇令人印象深刻,读罢掩卷,仿佛还深深停留在那个时代中,与梁老塑造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历数书中篇目,几乎篇篇印象深刻。《无琴的城》写工匠精神、艺术与美在浮躁现实中的幻灭。《山里的花儿》前半段写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空虚矛盾的精神世界,读来令人身临其境,后半段却笔锋一转,那个年代山里戴着面具的女老师温和坚韧的形象,扎根县城为孩童们点燃知识之火,在人的心中激荡起深深的涟漪。《鹿心血》篇幅虽短,但中苏边境的冰天雪地,一条猎狗穿起两岸百姓温暖的情谊,当载着救命的鹿心血的猎狗的身影在冰冷的河水中沉浮,我的心也悬到了嗓子眼,而看到那条忠诚勇敢的猎狗最终难抵冰冷沉重的波涛,以永不瞑目的姿势消失在湍急的水流中,我的眼眶也因它的精神和那对老夫妇的命运而湿润了……

梁老的作品之所以有如此强的感染力,得益于他老人家炉火纯青的叙事技巧和人物塑造能力,也得以于他含蓄隽永的文笔。读梁老的文字,仿佛又回到幼时,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字里行间都看得出扎实细致的思考和斟酌,各种修辞生动贴切,遣词造句准确传神,字字句句都言之有物,极少有现代作家的故作高深,又或是浮躁、炫技之嫌。细细读来,如同在寒冷冬夜偎灯而坐,啜饮着一杯清香四溢的温暖茶水,白日的疲倦一扫而空,有的是由内而外充盈饱满的舒适熨帖。

梁老的作品有相当的篇幅在写我未曾经历过的那个时代,历史的巨轮在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弯,无数人的命运被裹挟在滔天的浪花之下,时代的尘土成为巨大的山峰,沉重地压在一代青年的身上。于是有了半生不曾摘下假面的乡村女教师、有了如花青春终究凋谢枯萎的小姨、有了戴着白发卡穿着粉色布拉吉的邻家姐姐,有了在北大荒的夜里独坐在拖拉机内沉思的留守青年。在对他们命运的描绘中,梁老的文字里并没有歇斯底里的尖锐批评,没有撕心裂肺的咆哮哭号,更多的是一种温和克制的讽刺与反思,并不保留地抒写悲哀与痛苦,却也突出生命的坚韧、力量与勇气。梁老的文字如一面镜子,映出万千人民在家国巨变面前的固有姿态:无论经历怎样的惊涛骇浪,日子总要继续,春天总要到来,鲜花总会盛放,哪怕命运能摧毁一切,也摧毁不了继续生活的信心和力量。

梁老这样经历丰富、笔耕不辍的作家是难得的财富。现在恰逢特殊时期,望梁老身体康健,在之后的日子里,能持续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遗失》读后感(三):荐书团▏关于《遗失》

这本书很合我心意,抛开内容先不讲,装帧不算华丽,纸张尺寸比近来所看书籍要小一圈,捧着看很舒坦,翻开书就是显眼的文字,排版很充实,不像一些口水书满页印着不到三五十个字,还印得斗大,生怕凑不够一本书。拿着这本书终于体会到了多年前阅读的纯粹,就像大学时候捧着一本书在图书馆的窗前阅读,喜欢这种朴实的书册风格,希望贵社再接再厉,继续保持,毕竟书是用来阅读的,阅读的对象是文字,花里胡哨的包装没啥卵用。

回到内容,想起梁晓声在网上有一段访谈,说自己的文章(应该单指长篇)其实细究起来,在文字的凝炼上做得不太够,任何一部,包括人世间,拿出来继续删改精炼文字的话,应该还可以缩短很大的篇幅,这是作家的谦虚和精益求精,但也给我们提了醒,文字凝炼的重要性,学生做语文题讲究语感,文字工作者的写作更要讲语感,语感首先就不能太啰嗦,你听一个碎嘴子在耳边聒噪半天讲不出个一二三四五,心里就很厌烦,把口头的话变成文字,也是这个道理。语感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要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很简单的例子就是读者代入书中的人物把文中对话说出来,这时候就体现一个作家在人物对话处理上的功夫,我们平常说有些讨厌翻译腔,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因为中国人的语言习惯跟外国人不一样,落实到文字上就是语感的差异。

梁晓声以知青文学出名,我们不免会想到作者本人的知青经历那个时代成长的作家很多会受苏俄文学的影响,譬如老琴师对徒弟的话“我唯一的徒弟呀,我是不是将我制琴的技艺,全部无私地传授给你了呢?”我会不自觉把老琴师想象成一个金发卷毛的外国老头,这是不是标签化,而是语言习惯带来的影响。

梁晓声的语言确实不是最精炼的,但毕竟声名在外,讲故事还是够用的,至于叙事风格,我最近还在看迟子建的短篇集,不免拿来比较一番,迟子建的短篇偏向于含蓄,内敛,她是和风细雨地给你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自己感悟一定的人性,而梁晓声不一样,他直白,直接,文字间充斥着很明显要向人倾诉宣教的意味,那种感觉就差在自己脑门子上贴一张字条:我在跟你讲人性。开篇寓言“无琴的城”就给我这样的感觉,他恨不能揪着耳朵告诉你要小心这世上最险恶的人心,要警惕这世上最经不起考验的人性,但梁老师胜在他的宣教不叫人反感。

读过这本小说集更觉得文学创作是需要自由的,我羡慕这种自由,譬如《无琴的城》以及《一只风筝的一声》里面对媒体记者的无情讽刺,让我不免想到赵本山因为作品里时常出现的农民丑角而被抨击恶意丑化农民形象,自由的创作环境一去不复返了,至少在普通创作者的世界里消失了;《黑帆》中几笔带过的布队岭导对整容和接肢的态度,也是离经叛道得很,至少我们不敢说,这一点还是佩服人家,换成个小年轻怕是要被批得体无完肤,不,不会,文学新人写成这样是不会见于报刊及网络的,我们的婶茶基制很有眼色,想必以梁老师今时今日的社会地位,不会受到此类困扰,所以我羡慕这样的自由,但也只能是羡慕,时间不会倒退回去创造一个张教室李教授,而今天的历史只会冷笑着指责:谁叫你是个老百姓呢?

梁老师对人性冷漠、虚伪的揭露最明显的应该是《冰坝》这一篇,温馨的乡土一转,自私冷漠的乡下人展露无遗,不必避讳这是农民的劣性,我也是农民,打小在农村长大,深知梁老师并没夸张,却依旧很有一些大先生的意味,跨越时间的长河,翟村与鲁镇很大程度上重合了。

结构上最杂乱的当属同名篇章《遗失》,但这样的写法并不新鲜,就是电影一般的镜头画面任意切换,梁老师甚至连“话外音”这样的词汇都保留下来,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借鉴了电影剧本那一套,这样写对创作者来说是挺痛快的一件事,可以随心所欲,可以变着法地展现自己的小技巧,但对于读者来说则有些不太友好,费心劳力需要在脑子里时时捋清故事线,颇为费神,但好在是短篇,不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