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到未来去》读后感100字

《到未来去》读后感100字

《到未来去》是一本由吴琦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4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到未来去》读后感(一):摘

不要为了生命的脆弱而忧郁,石头不会死,那是因为没有活过。 我们没被灾难和罪恶挑上,完全是因为随机,并不是有什么资格。 我爱我这不幸的土地,因为我没见过任何别的。 生活会为我们关上一扇又一扇窗,让我们丢失一个又一个可能性,但是生活又会有新的可能性出现。华尔街经历了疯狂的十年后一切都归零了,但是他们也许会迎来同样疯狂的一些年份。没关系,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在不断地推石头,没必要想这个石头砸下来会怎么样,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坚持本身就是意义。

《到未来去》读后感(二):《话的去处》读后感:语言从来都是乱象丛生

《话的去处》,P66-P88

作者说,数字是我们为理解时间所犯下的错误。数字让绵延的时间可知可见,让抽象有形,但同时剥夺了对时间的体验。我们在时间中画地为牢,而不是徜徉沐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夏长冬藏,农民对时间的感知贴近自然,而写字间的白领虽然分秒必争,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匆匆忙忙,神经兮兮。年代差异,成长差异,未必不是内在时间意识的差异。

但体验是什么?当人与自然,与人类自己的关系变化,体验自然会变,于是概念随之而变。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为爱私奔,《浮生六记》中夫妻缱绻,他们所谓的爱与今人必然不同,但今人却仍为之感动。可见,人不为概念而为人与人的关系感动,只不过这个场域下,这种关系以及由此而生的行为,在语言中被称之为爱而已。

语言根本没所谓乱与不乱,或者说,语言自古以来就是乱象丛生的。和朋友闲聊,莎士比亚之所以是经典,在于莎翁的人物“不说人话”,那种腔调始终看似日常语言而又明显不同。文言文也一样,也是超脱于日常语言的,而司马迁、李白、曹雪芹的成就实际上是激发了日常语言的活力,韩愈虽提倡古文运动,但也是反对败坏了日常语言的六朝骈偶文体。网络语言更复杂,非源于生活却吞噬生活,是后现代的乱象。

可见,语言大师往往是生活大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思维和语言的关系,语言和生活的关系,从整个历史入手,从整合时代入手,从人与人的关系入手,去拾遗,去重建,而非仅仅为了语言本身而高唱挽歌。语言根本不需要人来重建,需要重建的是人们的生活,而这并非文人学者三两篇文章那样简单了。

《到未来去》读后感(三):《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读后感:哪一刻的谁们为什么快乐?

《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P4-P64

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这个题目只有是反讽的,这篇小说对现实而言才算得上有力量。故事虽然讲述未来,但题目中的“这一刻”已经指明了当下。“我们”是谁?是站在未来面前的所有人。“我们”渴望在当下中获取意义,但现实残酷无情,“我们”只有将期望投向未来。

从布局上来看,这篇小说部分和部分之间由内而外层层递进,第一部分讲的是商业交往中触碰到的伦理困境,第二部分是人与周边环境的对抗,到了第三部分,这种对抗已经成为一种产业。然而贯穿始终的,故事里的主人公仍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们而言,新生婴儿只是他们自我实现的载体,即便他们在最后也发现了生命最原始的动力,爱,但是,爱只是一种原始的情感而不是一系列行为吗?

之所以是“快乐”的,是因为我们将困难留给未来,在当下实现了自我。大家向往未来,是因为未来有无限可能性吗?并不是这样。未来并不一定有无限的可能,只不过,未来的悬置,会充实当下的意义,让人们相信今天和过去的所为是有价值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谈论无限可能性才有意义。

只有当下才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但是当人渐渐走向未来,当下的可能性渐渐萎缩,意义渐渐枯竭。人在老年会灰心丧气,并非因为未来不见了,而是因为到了临终审判了,一切都无可挽回了。

然而,新生儿的未来仍未可知,“我们”只能够寄希望与未来有一个更为公正的环境,但多么苍白无力。对故事的主人公而言,未来只是证明当下意义的道具。之所以“我们”是快乐的,是因为面对未来,我们已经在当下给自己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其他的,交给未来自己去处理吧。

所以,我更倾向于将题目理解为反讽,那么这篇小说就是对现实的揶揄。因为,当我们在谈论未来是,重要并不是未来会带给我们什么,而是我们会给未来留下什么,后者才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

《到未来去》读后感(四):第一篇《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有感

《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p4-p64,@sunchein

单独19的主题是“到未来去”,我们都知道未来的特点就是拥有多种可能。开篇单独19就带我们走进了一场人类的革命,一场关于生育的革命。

人究竟出于什么原因选择繁衍?是因为性本能还是如《自私的基因》里所讲的基因阴谋?在很多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是不能忽略的事实,在物质和精神极度丰富之后,是否仍然需要孩子来填补人生的空白,是否成为一名为父亲和母亲人是人类必要的经历呢?以至于孩子要不要自己生,男人能不能生?还要不要和异性生?是不是都可以进行选择。

陈楸帆的这篇未来畅想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

一、代孕。其实代孕在某些地方好像已经在做了,在《小小小小的火》中主人公玛雅就曾因交不起学费而选择为不能生育的富人代孕。这种代孕其实还不是很相同,单读这篇文章的代孕,我认为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子宫租赁。这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谁是妈妈?是提供卵子的还是生你的人呢?

二、男人的生育权。不是提供精子的请求生育权,而是怀孕生子的权利。男人也可以生孩子?这可不是因为误喝了女儿国的水,而是自己的选择。

三、同性繁殖。虽然不是很懂,但感觉这种应该和克隆一样属于能做到的,当y染色体减少甚至灭绝的时候,可能真的不再需要男性了。或许有一天,男人也不需要女人了。

四、用遗传物质直接合成受精卵。今晚写这篇文章时,才知道科学家们已经合成了除A、G、C、T以外的Z、P、S、B新的碱基,这打破了天然碱基原有的神秘面纱和禁锢,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又进了一步。或许中真的有一天只有遗传物质,干细胞甚至是普通的细胞就能合成受精卵,但我觉得这可能会摆脱传统的家庭观念,也必然带来新的社会结构变化,那时没有了家庭、父母的概念。另一个令人担忧的地方,就是我们会不会制造出来像X战警那样拥有神奇超能力的基因,会不会造成人种的差异,就比如说前几天那个艾滋病婴儿,讨论为什么甚嚣尘上。

陈楸凡给我们描写了多种可能:生与不生、和谁生、怎么生都没有人强迫你,更没有人会阻拦你,但我想作者想表达的,或许是在这背后更加深层次的含义:当生育可以自由选择甚至创造生命变得廉价时,也一定不能忘记爱,那是令那个男人放弃生命、两个妈妈甘愿承受外界指责、带着代孕双方的情感纠葛,甚至是对人造婴儿的,人类的爱。

《到未来去》读后感(五):《贝尔格莱德的表情》读后感:城市的表情究竟取决于谁?

城市的表情究竟取决于谁?

据说,对古希腊人而言,内心真正满足时的喜悦,不是大笑,而是嘴角上扬。而贝尔格莱德有大笑、有高歌、有哭泣,却始终没有嘴角上扬的欢喜。

城市的表情,是人民的表情,人民的表情由谁决定?当今最畅销的理论指向内心、自我这些概念,这未尝不是一种玄学。改变自己的心态吧,放在小康社会,是积极的,放在贝尔格莱德是多么的残酷。

为什么不……?这个句式常见到冷漠。对监狱里的人而言,由凿穿隧道逃逸的安迪,对困在山区的人,有翻山越岭闯城市的打工仔,对沦陷在东北老城的下岗工人,有南下经商的老板……一条迁徙端的鄙视链已然形成。留洋的对国内的,北上广对其他城市,一线城市对二三线城市,以此类推,包括,欧美对亚洲,好在没听说有朋友去非洲。鄙视链上端的人不无悲悯地看着下端。

总之,为什么你不逃离,是这个时代很常见、又很残酷的诘问。

初中时,语文老师讲《愚公移山》,考试题问“愚公愚不愚?”我答“愚”,虽然有恒心,但还是愚。老师说我学反了,愚公怎么能愚呢?可是,我当时没问出的问题是,如果天神不出现呢?如果安迪凿隧道开始就被抓呢?能逃离困境,当然取决于日复一日的恒心,取决于破釜沉舟的魄力,但更取决于万一的幸运。《贝尔格莱德的表情》提到,不是所有人都能离开。所以,如果指责《钢的琴》的男主角,为什么不去找份正经工作,无异于问“何不食肉糜?”

我家的县城是矿区。煤挖尽了,地表下沉,加上气候干旱,漫山石棱,一进来就感到贫瘠而又荒凉。结婚时,妻子家人第一次去,每当提起就像女儿被拐卖了一样。我说,你们还没看到前几年呢,现在被称作商贸城的菜市场原来是一个煤场。煤矿里的煤运到这儿,火车一过,漫天煤屑,所以长大以后看见沙尘暴,根本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

而那正是繁荣的时候。但这并不是因为煤矿主的注意。查地方志,这里从乾隆年间,就已经是官窑,烧煤,烧窑。直至今日。地表下沉,赚到钱的,已经去了大城市。没赚到钱的,力求让子女去大城市,说什么也不能回去。

妻子家也是县城,是国家百强县,以旅游文化闻名。那里环境秀美,植被繁茂,空气清新,融汇着不同的文化,城市的,农村的,海外的,像每个大城市的雏形。但据说前些年,村子里有矿,应该是铜矿。后来国家下令关掉,很多村民没有生计。之后,又打造旅游文化,全县上下面貌一变。当然,穷人仍是穷得叮当响,但生活总算是蒸蒸日上。

城市的表情取决于谁?没人不想过好日子,但只面对自己的内心根本没有用。从政府领导到公司总裁,从公司职员到农村百姓,大家都知道,得有政策。

对一个国家而言也是这样。一个国家侵略其他国家,理由很多,正义、经历、防御,等等,但一个国家遭受侵略总归是霉运,比如沦落至今的贝尔格莱德。人们在这样的背景下,实际上很辛酸。虽然库斯图里卡的电影也只能反应人们的无可奈何,要么,还能怎么办。这时候,人只剩下精神。想起《盘锦豹子》,在如此背景下,人的努力会失效,尤其当人的努力和时代的变化不在同一频道。时代的变化确实会导致人的变化,好的文学作品会让读者看到人的精神抗争。对贝尔格莱德而言,如果大笑显得冷漠,那么涂鸦就是城市精神的希望。

《地下》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文章中提到的台词,而是另一句。父子刚从地下逃到地上,儿子兴奋地说:爸爸,太阳!爸爸说:儿子,那是月亮。然后两个人一起看日出,才说出这篇文章引用的话。

有时候,我们逃离后,面对的仍旧是如何生存、如何生活的问题。而对芸芸众生而言,如何生活,当然要自己努力,人的努力总是沿袭着上一个时代的惯性,因此城市的表情又怎能完全是人民的事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