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流言》读后感摘抄

《流言》读后感摘抄

《流言》是一本由张爱玲著作,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言》精选点评:

●月子里看的,白天被孩子缠着,深夜一个人吸奶的时候默默看。看着看着,就流下泪来,不知道是被张爱玲打动,还是自己激素作祟。最喜欢“私语”。

●除《烬余录》《私语》几篇,我印象最深还是《谈女人》引用的《大神勃朗》,地母的话粗鄙而热诚,我第一次读惊艳,之后遇到几次也都感动。《私语》里有张爱玲最好的几个比喻句之一,张母临出洋那天穿的绿裙上钉有发光的小薄片:她睡在那里像船舱的玻璃上反映的海。后来她再出国,张爱玲看着她动身,完全漠然,走远了才哭,其实是代表一般人?对于受刺激的世事不能适时产生适当反应——总是迟一步。

●因为对这些篇目太过熟悉,这次选择从后往前读,四五年回到四三年,可能也是她一辈子最好的时候,情劫未至,才运方升,一切都是盛放。再读《爱》,还是会感动,再读《私语》,要更加难过,那一篇以"家"(住过的房子)作线索,读者比二十四岁的张爱玲知道的更多,知道她以后所住过的所有房子,在香港的,在美国的,和赖雅的,临终的,想一想眼泪就难以抑制。

●以前最爱萧红,后来多了张爱玲

●最新版本的《流言》,跟小说比是另一种意思。很多人讲张写小说有死气冷气,就想给他们看流言,非常生动活泼,而且是一个市井里的人。讲上学读书,吃饭睡觉,和闺蜜裁衣服,写文,稿费,出书,看电影看跳舞看画。她不避讳这种日常生活,至少在1940年代不避讳,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散文,我是不懂文学的,又因为中小学课本选的那些装腔作势的散文,令我对这个文体非常有偏见,但这本不一样,是有具体内容的散文,不装逼的,像看一个很会讲话的人写自己的生活。

●【2019年第47本】辞职闲赋在家的我每一天都有大把的时光,然而时光又很短暂,因为我一天的开始大概是从11点开始的,起床做饭吃饭看一部电影,看书,去健身房,回家洗漱再接着看书。相比散文,我还是更爱小说,悠长的岁月讲述着漫长的人生故事,或悲或喜,或团圆或遗憾,或聚或散,人生的百态都在书里了。

●【202115】爱玲的流言怎么听都听不够!

《流言》读后感(一):你从哪个《流言》认识张爱玲的?

张爱玲,一个中国文学史绕不开的名字。有的人把她当作自己热爱文学的佐证,有的人只记得她的文字如她的照片一般,孤傲、幽冷、美但有距离,有的人爱翻腾出她与某位登徒子的恋爱过往,抖落抖落,再添一壶茶,继续讲。

但我们究竟认识的是哪个张爱玲呢?我想,如果你想再度认识张爱玲,不如读一读她这部《流言》,可能会小小的改变之前对她的印象。

·

《流言》读后感(二):瑕不掩瑜

很多文章都是小时候读过的,属于经典重温了,其他的都是张爱玲的一贯水准,文学性很高;唯有一点,不能听她上升到理论高度谈女人。听非女权主义者谈女人,就是在受折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谈女人》这一篇写的是真的太烂了!!!各种对女人的蔑视鄙薄的观点我一万个不认同,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张爱玲写出了女性生存困境的真实性,但从来不认为她是个女权主义作家、笔下有女权主义色彩的原因。张爱玲是瞧不起女性的,就像她瞧不起、她周围的那些小女人们和她自己。她根本不相信女性也拥有力量这个东西,不相信洪流中的女性是可以被救赎的。她写出了女性的困境,但也仅仅局限于此了,向前或向外探索那是不存在的。同时,因为张爱玲对政治历史的漠然,导致她也完全没意识到女性困境的种种成因和根源,这也造就了她作品深度的局限性:只有是什么,没有为什么,没有怎么做。这也导致了她青年之后就再无高峰,她是一流作家,但却不是伟大的作家。她有一流的才华和技巧,她理解人性的幽暗与世事的无常,却缺乏伟大作家必备的品质——悲悯。

总而言之,瑕不掩瑜,还是给本书4星。

《流言》读后感(三):张爱玲与胡兰成

这一本是越往后越好。前面是有应付杂志,没话找话的感觉,后面渐入佳境(我发现散文集常常是这样,虽然我想并非是人有意这样排的序)。当然也是后面才习惯了,张的厉害之处本来不在于和胡一样的宏大话题,而正在于小说家对任何世间小事的把握和书写热情、对此在的无限关怀。

因为之前只在上学时读过张爱玲的小说,而且彼时并不能懂,所以这次读她的散文给我的震撼很深。在大处,张是有绝顶聪明的洞见,只是并不十分在乎这些。而当时张尚未遇见或者刚遇见胡,所以可以印证张是给了胡很多启发的,而胡又绝不止于这些启发。在小处,张是对生活琐碎全不反感,饶有趣味地一一记下(普遍地爱人与叙事,这两样是我做不到的,对我来说始终是小说家的神秘可敬之处),这是她所说的妇人性。凡美都是弱的、伤感的,因此写小说本身就带有这种妇人性,就像母亲哀愁的目光(我也越来越偏爱女作者)。古代为人臣为人子的人,也有这样的哀愁,因为儒家本来是这样的弱德。写小处,张是写得很深很真、小说家那样的不吝文字的,而胡是势必迅速要拔高,归于服务于他的宏伟体系。张的目光是属于此刻、降落的,而胡不能停止飞扬。唯独这时张是没有胡文字里的那股妖气,她能更低、更自信她所讲的,其实反而有更高的一种释然,那时她才二十四五岁。

这两人仿佛同一人的两面,男子与女子典型的两面,从同一点出发,各自走出了自己的路,偏于文章与偏于小说的两条路,然而那一点简直是奇迹,因为除了他们俩再没有别人是这样。而又是在同时代,想来不爱也是不可能的了吧。

《流言》读后感(四):流言|夜深闻私语

这部《流言》短片小说集锦,收录了张爱玲的短片小说、散文。阅读的过程中,有时候会产生怀疑,这篇文章是张写的么?为什么没有白玫瑰与红玫瑰的矛盾,为什么没有百转千回的爱恨纠葛,为何没有大上海的情调,为何失去温度成为凉白开?

所以,整本书只剩下《私语》,是张,讲悄悄话般,诉说着幼年时期、读书时期的故事,无法想象,当张在诉说这段时光,是带着怎样的情愫。成功者总是很乐于与大家分享以往的苦难磨炼,但我觉得张不是这样的。

来自不同地方的哈姆雷特,像是一个个透明人,融入到张的情境里面。我总是想象这个场景或许发生在老上海某处院落里,就在离墙不远处,周围是繁茂的花草,中间空出一块平坦的水泥地,那晚夜色如深,只有庭落里昏暗的灯光映照出人们模糊的身影……她漆黑的双眸直视着父亲,父亲的拳头没有一丝犹疑地落到幼小的张身上,她闭紧双目抿着嘴唇,承受着成人的责打,不吭一声,只默默地将拳头攥得紧紧的。

自小她就是一个有想法的姑娘,即使是面对一家之长甚至整个家族,都挺直腰板对抗着,哪怕是头破血流,卧床不起。如果经常是这种遭遇,或许让人更加想逃离这个牢笼吧?要自由要面包?张选择了自由。“夜深闻私语,月落如金盆”,也是夜色中发生的故事,也趁着夜色翻墙而过。她的性格里到底是随了母亲多一点,对于母亲的生活状态她或多或少有些耳濡目染,甚至于向往。有时候,一个决定真得会影响这一路的走向,她走出来了,她们走出来了……

收到书时,没有塑料封装,泛黄的纸张时不时发出一股霉味儿,也蛮契合读书的情境。这是一个秘密的故事么?读完这本书已经有一两个月了,书里面的内容已全然忘记,只觉得应该写下这样一篇文,一种模糊的感觉,坚定且执着。

《流言》读后感(五):伤心小狗在天涯

有天Skye发我一篇题为《伤心小狗在天涯》的公众号文章,说当时在朋友间很流行,我点开,是以两个老鼠对话的漫画。

看完,其实很不以为然,但当时又没有直说,只评价整体风格特别像《春娇与志明》这部电影———拉了一坨狗屎然后问“我算不算一条有意思的狗”很像男主把干冰倒进马桶这个切入点;透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两性/主人与宠物)来谈时代与个人问题,也算是某种以小见大———总之就是不愿意展现深刻和忧郁,一定要佯装成轻飘飘的。我总是在上海或者香港的年轻人身上看到这种“体面人”的气质,无数个低配张爱玲,春娇与志明、这篇伤心小狗,以及去年的爱情神话。

哎,说到爱情神话,上映的时候Joe就说我一定会喜欢,Skye也说她陪不同的朋友看了三遍。我和我们的社交圈会喜欢爱情神话太正常了,mean一点说,就是低配张爱玲精神。

什么是张爱玲精神呢?

不好说,大概是不彻底的刻薄、不刻骨的讽刺,身子越过警戒线去窥探,却又不敢真的把脚步踏过去。倒不见得是因为怯懦,张爱玲自己也说,“如果原先有憎恶的心,看明白之后,也只有哀矜。”我和我的朋友们,聪明,但还不至于心灰意冷。也就那一点温度还让人欣慰。

《流言》整整读了五个月,慢是因为太好,一句话放在嘴里反复咀嚼就是不舍得吞咽下去。

其中有篇《中国人的宗教》尤其让我惊诧,也许是论题的原因,她的深刻、犀利、锋锐、痛苦都无法掩藏了,但还是拒绝矫情也拒绝被怜悯,刻意地保持一种“轻浮”。即使在几十万字的学术著作里,我也甚少看到剖析国民性这么彻底的,读起来真的是字字泣血。但是张爱玲有一种在汉文化里极其稀罕的东西,就是幽默感,再深沉再重大的东西也要以轻飘飘的方式写出来,男作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记得曾经看到过一种说法,文学作品是有计量单位的,比如小说的最小单位是章节、散文是句子、而诗歌则是字节。诗歌是一个宏大的论题,我最近读德国古典哲学,发现谢林批评了所有人唯独把荷马推到至高点。朋友圈一位书店老板说,“诗经得起任何语言的翻译。如果有诗的话,任何语言的翻译它都不会丢失掉。而且它特别适合直译。”张爱玲的散文并没有诗化,但我却能感受到一种穿透力,极强地穿透一切语言,因此张爱玲的作品也是经得起翻译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