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1000字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1000字

《生命是什么》是一本由王立铭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元,页数:2018-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是什么》精选点评:

●2019已读32。“也许在更高级的智慧生命看来,在大宇宙看来,我们只不过是一群卑微短命的可怜虫,但是我们每一个人,仍然都要比我们本身更大,更强壮,更古老,我们踩着穿越古老时间的鼓点而来,我们带着人类智慧的荣光而去,”

●跟生命科学50讲的大部分内容差不多,听过就算读过了吧,王立铭的几本书都适合再读

● 就我个人浅见,本书高中以上就能读懂,由浅入深,从生命的“硬件”讲到生命的“软件”。书中的举例很贴近现实,非常浅显易懂的讲出了生命演化与认知,最后的尾声写的也是情怀满满,王老师也成为人类英雄在科普路上“带领我们穿过一片又一片黑暗空间,并最终用智慧火炬照亮我们脚下的方寸之地。” 在阅读过程中,我和王老师的猜想相反,我觉得此书很“好读”,尽量用简单的言语解释了复杂的学术过程,让我这种好多年没接触过生物的人也一下激活了脑中的基础知识,也解开了我一些关于“灵魂”的疑惑,真是我今年读的最好的生命科学类科普书了。 此书印刷质量非常好,全彩印刷但是纸质没有过厚,捧起来有质感但是不会沉,拿到手翻开的一刻我就很惊喜了。

●1911#我们踩着穿越古老时间的鼓点而来,我们带着人类智慧的荣光而去。无论如何,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好奇过,努力过,也就够了。挺好的一生命演化科普读物,但兴趣依旧不大。

●写的比较简单,差不多少是高中生物的通俗版本

●生命起源科普,前几章不错,不如就这生命起源探讨深入下去。后半部分想法多了不够聚焦啊

●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星星之火到大千世界,通俗细致的讲诉了地球40亿年的生命历程。读完竟有一种空洞感,对生命意志的理解加深了很多。书中有一句话令我感触颇深。我们已承载了40亿年的生命传承,有数以万亿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生命就是这样的啊!

●人类所追寻的那种自由意志并不存在 这个认知很残酷

●这本书对得起这个书名

●相比另外两本生命是什么,差距明显。不过中国向来缺乏自己的科普好书(具体原因不细论),还是要支持的。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一):浅读生命

就我个人浅见,本书高中以上就能读懂,由浅入深,从生命的“硬件”讲到生命的“软件”。书中的举例很贴近现实,非常浅显易懂的讲出了生命演化与认知,最后的尾声写的也是情怀满满,王老师也成为人类英雄在科普路上“带领我们穿过一片又一片黑暗空间,并最终用智慧火炬照亮我们脚下的方寸之地。” 在阅读过程中,我和王老师的猜想相反,我觉得此书很“好读”,尽量用简单的言语解释了复杂的学术过程,让我这种好多年没接触过生物的人也一下激活了脑中的基础知识,也解开了我一些关于“灵魂”的疑惑,真是我今年读的最好的生命科学类科普书了。 此书印刷质量非常好,全彩印刷但是纸质没有过厚,捧起来有质感但是不会沉,拿到手翻开的一刻我就很惊喜了。另外还通过本书种草了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我想有机会看看王老师致敬的书。 总之是一次愉快的读书过程,非常感谢。[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二):给我安全感的是自然科学

1.我们的学习能力,我们的爱情,我们对同类的关心爱护,我们的自尊心和责任感,这些我们引以为荣的智慧火花,也都不是人类凭空创造出来的。它们背后其实是冷冰冰的生物学规则,是漫长演化历史进程中的塑造。2.我们都厌恶死亡,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生命必然终点。而且生物演化不排斥死亡,甚至在某些条件下,它会主动选择让我们死亡。3.从一个全新的维度来理解地球生命的本质,来理解地球生命如何产生,如何变化,如何繁盛至今。我相信,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讨论的问题和逻辑,在人类社会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能找到隐隐约约的对应。我也非常期待,这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我们到底是谁,如何而来,又向何而去。3.三四十亿年弹指一挥间,当今天的地球人类在饱餐一顿后出门上班,穿上跑鞋开始运动、坐上飞船飞向茫茫太空的时候,在幕后默默支持我们的,仍旧是氢离子就永不停歇的流淌和化学渗透闪烁的永恒光辉。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三):何为生命?何为自我?

070|101,《生命是什么》。

没错,与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一模一样的名字,笔者王立铭老师为了致敬这位影响了万千生命科学从业者的物理学家。

1944年,薛定谔惊人地提出“物理学和化学原则上可以诠释生命现象;基因是一种非周期性的晶体或固体;基因的持久性和遗传模式长期稳定的可能性能用量子论加以说明;染色体是遗传的密码本;生命以负熵为生,是从环境抽取“序”维持系统的组织并且进化的。”等观点。

“生命是什么?”的确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很多人会谈到,意识和思想。但除了智人以外,只有极少的动物如海豚有自我意识,更谈不上有思想。生命和非生命的界限在哪里呢?据华大基因发的酵母菌合成的文章来看,化学到生命并无界限,或非常模糊。

笔者以“物质、能量、自我复制、细胞膜、感觉、学习、自我意识、自由意志等”阐述生命体的形成、“智”的产生,智人社会的构建。还自我提出了很多问题,是本发散的书,比《吃货的生物学修养》《上帝的手术刀》更上一筹。

还有那个拗口的句子,“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还有多少未知的未知”让人印象深刻。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四):“生命是什么”最终讨论的应该是“为什么而活”

这本书看完是在最近三刷了“流浪地球”电影之后的一晚上决定写个书评,全当发表“个人读后感”,欢迎大家相互交流。

首先要说的是理科生写文章的脉络和结构高很强,所以读起来都是很清晰的生命时间线索。作为一个科普读物,也是很生动的把许多生物学的原理做了形象而生动的比喻。整篇读起来,确实有帮助把高中生物给串起来讲的感觉。(个人认为倒是挺适合生物老师推荐的课外读物~)

其次真正引人深思的是作者通过生物学角度一步步剖析,一点点分析到最后几章,告诉你“人类心智确实是有蓝图而非白纸一张”、“自由意志也绝非你想象中那样自由”…这一切的生命都是建立在几万亿年生命蓝图的延续中的结论。这一瞬间让我想起高中上生物课,对死了的青蛙进行刺激的实验。那是我第一次觉得:生命好像一台机器。

作为年轻人,从小到大总是以为自己是多么独一无二,多么特别的存在。然后毕业了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最后想来想去,发现没什么特别的意义,所有生命的起点终点都一样,唯一不一样的就是这个过程的意义。而这“意义”却没有标准答案。

想来会思考“活着的意义和生命的意义”这些问题的我,无非是不了解生命产生的原因,不理解人类这幅躯壳所有的组成都是为了挣扎的活下去。

这就像当你从地球看宇宙,是无比美好令人向往的感觉;而当你真正身在宇宙中时,只会感觉一片混沌和死寂一般。

但万事万物总是相伴相生,结尾的那句,或许是最好答案。

“而在每一代人类中,都会有人高举火把,义无反顾地前行,让人类智慧的光,星火燎原。也许,这就是自由的含义”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五):读了好久,依旧不知道生命是什么…

辛辛苦苦,我终于看完了生命主题的最后一本书,真是可喜可贺。

虽然这本书全篇充斥着初中生物知识,和我看不懂的实验。但看到本书结尾,作者列出的比一章内容好长的文献列表,瞬间服了,不得不说:

好书,好书。

即使这本书完全没有探讨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也真的好佩服,毕竟是看了那么多文献写出来的。

亲爱的读者呀,你也不要生气。知道吗?伟大的作者并没有欺骗你,不信你看看序言,人家说了,以现在人类的认知想定义生命是什么根本办不到。

科学家都办不到,更别说一个科普作家。

读者啊,读者!

我看不是想太多。

竟然无法定义,为什么还要写作这本书呢?

为了卖钱?

怎么可能?

真的要卖,买什么不比卖书赚钱。

那是为啥嘞?

作者说,他是想像自己的偶像薛定谔一样,为后来的研究者指引方向。

当然,他没说的我这么直白,毕竟他不是薛定谔,他的这本《生命是什么》也是科普为主。

相信我,看了这本书后,你虽然没办法给生命下个定义,但却能知道很多知识点哦。

不信的话,就看一下我的脑图吧,科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