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电影给了我什么读后感锦集

电影给了我什么读后感锦集

《电影给了我什么》是一本由唐棣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3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影给了我什么》读后感(一):不分页笔记

(1)编剧与作家

侯孝贤&朱天文:侯想法——朱整理故事大纲——助手完成分场——上映后整理一般与影片一致的。

评论《故事》:类型片,依托于好莱坞电影工业,不适合初学者。

国内制片与投资人位于上游,编剧可能尾款都拿不到,不如好莱坞成熟(各司其职)的工业。

创意——找投资——找编剧(并非故事先于投资),且比起创作更像工作表,形成跟组编剧、魔改等——好的作品没有投资人,好的投资人不一定找得到、拍得了好剧本——国内无好剧本作者

(2)first影展

对短片的态度:以小见大,重要的不是叙事,而是想法,辅以影像的美学价值(光影、气氛、细节递推)

《路边野餐》>《心迷宫》

前者对时间的表现手法、时间节奏的控制

后者,大众,情节组接成熟,但只有故事,没有作者(个人倾向严重)

(3)电影是什么

令人痛心的重大事件在电视上的展现是如此轻佻而不负责任的,而电影,让人找寻答案;其次,寂寞(女性倾向与朋友观影、男性倾向与恋人观影)。

电影是一个梦。人们必须接受梦与现实的相悖,进一步容忍现实里只有生活,普通而重复。电影是一种展现,而非再现,也并非生活的隐喻(因此观影时应尽力消除隐喻性思考)。

(4)被理解的电影

我们接受的教育使我们先学会了对事物进行粗暴的概况,让我们发现总结无望,可疑便随之而来。这种情绪最明显的体现是很多带着困惑走出电影院的人脸上。而如果争论不是千差万别的感受,而是懂与不懂的问题就十分可笑了。

我们需要的是从电影中寻找有感的记忆,即激起自己对生活的感受。通常所言,懂一部电影只是集中在情节里(即能够重述)。我认为懂是不切实际的,好的电影更多的是阐释导演对人物、事件的看法,而懂却是在剔除导演看法的前提下复述了同一个事件——他们随意地撇开了电影里闪光的观点。

当电影成为光影艺术,也即深入到了理解层面。理解一个人,不一定赞同,甚至可以持反对意见。

(5)电影推荐

意大利the Four times 2010

刺客聂隐娘

雨月物语 沟口健二

土耳其蜜蛋奶三部曲

《电影给了我什么》读后感(二):我们拍电影吧

转载自“楚尘文化”

以前,不太好意思说自己拍电影,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却不太好意思说。内心的期待总是有的,就是跟一起跋涉的朋友们在某一天,大大方方地说一句:“咱们拍电影吧。”这句话最好是像小巷子里的邻居见面打招呼一样,轻松而日常。我希望,那是一种生活的样子。 2016年的春天,我带着一个剧本正式来到北京。之前都是以北京为中转站,匆匆来去。我认为,拍电影只需要多看电影就够了。后来,意识到看电影是一回事,拍电影是另一回事。 我不清楚如何误打误撞做了导演。很多时候,这段岁月让我感到的神奇程度不比他人小。现在看来,我的作品都是记录每时每刻新看法的载体,像别人写日记,早期短片都有这个成分。 第一部长片完成以后,我觉得时机来了。新剧本充满挑战。忘记在哪家电影公司,自己对公司老总谈论这部电影时的手舞足蹈。记得对方跟我说的那句话,很久没见过我这样的人啦。 电影人不该都是我这样么?后来,我在京城电影圈开始流浪,俨然一个兜售理想的小丑。见各种各样的人,有的是老师介绍,有的是朋友介绍,每个人对电影的意见都很多,每个人都有看似很有道理的荒唐理由。有时,实在忍不住说:“别忘了这是电影。”说过又觉得自己不懂事。朋友中流传一个笑话,就是我经常半夜朋友圈刷屏,搞得朋友们纷纷截屏给我以示吃惊。后来,这事让大家有了不同的理解,一部分觉得我努力,一部分觉得我炫耀。对一个事情的理解比对一部电影的判断还不可捉摸。 我以为自己是做导演的,当初写作,没什么雄心壮志,一心只想把小说写到自己满意,最好能换点稿费。半夜,很多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这些声音没一个和电影有关。这是我白天聊的事。这些事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原来,我在电影剧组也都是具体拍摄工作。很多朋友都意识到电影市场、资本融入的可怕。于是,看重我的人会嘱咐我,一定要做好电影,别忘了自己的初心。 好电影是什么样子? 现在,我会问跟我一起工作的人,他们从各个角度参与电影,问到最后有点傻眼。他们往往都把我们目前做的事情当成跳板,每个人都向往做一个导演。越来越认识到“懂电影”还是影评人干的事,而那些技术还是执行人员干的事。导演之名吸引了太多人,导演之事并不为很多人所知。大家认识到导演还不是真正的导演,至少现状如此,包括身在圈中的编剧朋友,一线工作的制片人等。 又问,你为什么觉得可以做导演?很多人会跟我说看过很多电影。我还看过天上很多飞机呢,但不敢想开飞机。很多人又说自己的艺术追求。理想那么抽象,电影太过具体,就是说它要被观看,要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连接起来。其实,有人觉得我对电影有研究,喜欢跟我聊电影。我不否认最早从文字转到电影,自己希望做电影研究者。后来,喜欢上拍摄,干了这么多年,很明显的是我的思考比拍摄要少很多。电影和思想不一样,想再多也没用。它是一个镜头,一段声音,一场对白。有时候,这些话也都挺装逼的,电影是什么没人看可以告诉你。 我只是说给自己听,看电影和拍电影没什么必要的联系。为什么非要拍电影?我对电影又懂多少呢? 通过以前拍摄经验,我只是觉得自己有很多想说的话交给镜头。在大量批评里我筛选出了有价值的部分。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的确不是电影意义上的,于是第一次和电影编剧合作。我们的合作起点是挑战“对话”。我以前的短片多借助影像,融入自己可能都没想清楚的一些小想法,重在意境。这不是我未来的追求,是我在别扭地转化我的文学理解。当然,话唠片也不是我的追求,只是在这个时刻我想挑战这个点,做电影我需要一个动力,当然可能也是不自量力。我们想了一个跟这个年代的人有关系的故事,只有人物,关系,背景。 2015年,我们一商量就从这些简单的点开始工作了。小说是我靠近电影的唯一方式。以前想很少,现在想很多,镜头、表演、色调等,这些设计越来越清晰。当我们强调一个,就意味着忽略了其他的。迈克尔·哈内克告诉我:“如果细微的东西能够一言以蔽之,它在艺术上就是僵死的。” 我在心里把电影视为艺术来言说,所以我很不对地轻视商业大片。某些场合上,我也为把电影溜嘴说成项目而懊恼。我的电影应该是作品,项目就成了老家钢材生意的感觉。 好电影会为你打开一扇门,让你觉得电影才开始。是啊,我的电影从文学悄悄地开始了,以一步一步的摸索为过程,到现在拍了十五部短片,一部纪录片,还有数不清的MV,无所谓成功与否。有的不堪回忆、有的被投资人拿走我再没有看到过、有的因触碰政治被销毁、有的因为版权原因无法播放、有的被国内禁止……像一个著名的文学比喻“水消失于水”,真形象啊,在我的生命里消失的电影,比外界能看到的多很多。

《电影给了我什么》读后感(三):电影就是电影

“如果你拍了一部电影,还想再当导演,那就是真爱。”从作家到导演,从拍照到拍摄,从短片到电影,唐棣说真爱如此美好。人们往往不对平常之物探究到底,如果有人问我电影是什么,我一下子还答不上来。电影是什么?是投影仪在白色屏幕上的海市蜃楼;是导演为观众准备的一个别出心裁的故事;还是包了艺术品外壳的人生世事?唐棣说:“电影是就是梦。”这个意思最早来自伯格曼《魔灯》第91页,即“当电影不是纪录片时,它就是一个梦。”梦醒来只会留些许残影,梦来源自你的日常生活,却永远不是日常生活的再现。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能让其颤栗的事物大体有五种—人性深处的黑暗和残酷,熊熊燃烧的火焰与鲜血,诡谲精巧的设计和布局,照射心灵的希望与救赎,纯净无暇的生活与爱恋。这五物我想非是经历大风大浪幸运之人,大部分人只能在电影或电视剧这影像艺术中窥见。我们的生活永远是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不会有《古惑仔》山鸡和陈浩南在黑帮的爱恨情仇和仗义意气;不会有《肖申克的救赎》安迪策划了十九年的越狱故事;不会有《霸王别姬》程蝶衣大起大落爱得隐忍的一生。电影窥见生活的一角也拥有梦的迷幻。不是这份迷幻我们兴许不会选择在黑暗中度过两个多小时,人总需要幻想与希望。 戏里戏外人生截然不同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这一戏剧化的悲剧人生确有导演夸张的成分在,她凄惨的人生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一辈子在寻找爱,每段爱情都是全身心地投入甚至舍弃自尊,为吸引父亲关注总是在拍照时做鬼脸,爱人却无法给予足够的爱给她,父亲也是不善于表达感情。即使最后希望再现,松子的一生却戛然而止。不是努力就会有结果,人生多的是过不去的坎,但是松子还是努力地在寻找光明。我们的生活可能有些事情更为残酷,有时不禁感慨是否真有命运之手在操纵我们的人生,我们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却是身不由己。一代名优饭岛爱和松子的经历是如此相像,都是不断地寻找爱,不断地被抛弃,只是饭岛爱是自杀的,抱着绝望与世界说了再见,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生就在现实中真实上演。戏里欲语还休,戏外莫道苦楚。唐棣说电影是将生活的秘密告诉我们,我们又能否倾听电影的心声。 当今许多作家的作品被改成大热的IP剧/电影,这些电影有庞大的原读者基础,有足够的话题,即使市场需求在,却也往往被改得看不出原作的样子。不光是这些当红的作品改编,剧本都需要一个专业编剧的改编。作品无法直接成为电影,电影剧本是另一个学问,短暂的时间需要装下一个完整的故事。编剧是有一个好剧本的关键,优秀的作家并非优秀的编剧。唐棣在书中与我们分享的是他对于现在编剧的看法,编剧与作家,编剧与工业,始于文学止于编剧。编剧也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他讲的故事不一定动听,却需要触动心房,使观众有共鸣。工业化的浪潮使编剧们更喜欢商业片,快节奏的生活更需要精彩的扣人心弦的剧情去调节。 导演拍摄电影需要掌握电影,好导演会知道一个演员 最适合演什么样的角色。金城武有着一张具有西式的深邃轮廓和中式欲语还休的脸。姜文说好演员的身上要某种不确定性,而金城武因为太过标识的容貌,无论怎么样落在观众眼里全是一个大写的“帅”字,年轻时他总是被人们说是花瓶。可是王家卫《重庆森林》的他却奉献出了超水平的演技。曾经,所有与金城武合作的人都警告王家卫:“金城武不会演戏,他是著名的石头。”而王家卫认为,金城武的优势在于丰富的肢体语言,因此他让他在自己的镜头里不停做动作。导演自身对人物的把握以及精明的挑人眼光无疑为电影添砖加瓦。我想导演就是掌舵人,确 定着电影的行驶方向。 对于一部电影的理解总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三观决定着电影观。《战狼2》的火爆引发热论,有人赞扬吴京的诚意,实实在在认真地拍电影,真枪实弹,非五毛钱的特效,令人感动的爱国情怀;也有人批评电影中过重的个人英雄主义,主角一人深入险境救人与众多雇佣兵和反动政府对抗过于不真实,是个人的意淫。一部电影的各种评论正是对电影的多种解读。电影人想传达给观众的也许就是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疑惑需要观影者自己去探寻。一部好电影留给人们的是无限的思考。《未麻的部屋》最为精彩的一幕当属在拍戏的过程中,未麻饰演的精神分裂者喃喃自语的那一段,那一段反反复复让人一下子分不清到底是现实还是虚幻的。迷惑一旦产生就不容易消逝例了。因此直到结尾处,护士的对话中我们才可以知道原来未麻一直都是未麻,留美时不时的也会成为未麻,而那个狂热的粉丝也许存在也许不存在但是潜意识他也是未麻的。有人说《未麻的部屋》无疑是一部神作,可以解读是男权主义对于女性的侵犯,网络时代满足了人们的偷窥欲,演艺圈潜规则对人性的扭曲,《黑天鹅》、《惊魂记》,《捉迷藏》都有从本片获取灵感有所借鉴。 韩国电影《电影就是电影》的主角强霸把电影当作现实,可是现实却是无法抗拒的命运,电影就是电影,有时虽然会比生活还要真实,却永远是拍出来的。电影制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但无论如何接近现实,依然虚幻。

《电影给了我什么》读后感(四):给导演

导演让我写写这本书。从一开始把这本书给我的时候就说过。

《电影给了我什么》,拿到它,我也想写点什么的。

写这个事儿。对我来说,可能跟别的写东西的人不一样。它像算卦。

我的视线停留在这样一句话上:

如果你不能成为别人生命中的礼物,就不要走入别人的生活。

——尼尔·唐纳德·沃尔什《与神对话:第二卷》

这句话是另一个文档上的第一句。

因为不会写。索性复制过来吧。

嗯,往下就顺畅了。

(导演你确定让我写这个评论么?)

我愿成为你们生命中的定时炸弹。我愿成为玛拉(电影《搏击俱乐部》里那个参加癌症俱乐部的女的),为他们的葬礼送上毫不知情的眼泪。我不知道这个尼尔·唐纳德·沃尔什是谁,也的根本没读过这本《与神对话》,不管是第几卷。

之所以写这个,是因为我决定把所有未完成的小说写完。那些开过的头,那些没头没尾的自然段。我没办法,我在清扫我生命中的垃圾。这些垃圾如同落叶,堆得满满的在我的门前路,在连日阴雨下散发出焦苦的秋天味。

我不写它们,它们也会自己生长。长着长着,我打开文档,只要信由自己的手指随意打出一些字就好了。这些符号会自动排列组合。只要忘记目前的这个世界,就能做到。

现在,我在听Nirvana的老歌。随手打开一个叫《鬼畜神话故事会》的文件夹,排列在第三个的,就是这个故事。

它仅仅是一个题目,还有这一串自以为是的鸡汤鼻祖格言。为了讥讽这个作者,我去网上搜索了他的作品。发现他是一个美国人,还是一个电台主播之后,我对他失去了所有的兴趣。

我甚至原谅了他。因为他畅销书作者的身份。我猜他一定不是在传播鸡汤。他一定在午夜主持过一档杀手俱乐部的电台节目,在电台里,他循循善诱,他不动声色,他知道打电话来的人已杀了人,他们在用隐晦的语言交谈。

这是一档成功的电台节目,也成功的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但是尼尔·唐纳德·沃尔什拒绝向警方透露打电话来的人的具体信息。再后来这个电台转到了地下,杀人者并不一定是坏人,但他们心怀歉疚,对神充满怀疑。

于是尼尔·唐纳德·沃尔什写了这部书,这一句只是书中断章取义的一句话而已。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我胡编的。若说这有这有一个电台主播的话,那也不是他,至少不是现实世界里的这个尼尔·唐纳德·沃尔什。

这就是电影和写作的妙处(当然我写的并不妙。只是举个拙劣的例子。)

电影的碎片进入我们,我们又把碎片培植成更加玄妙的东西(如果我们有这个能力的话)。

好了我们回到电影。导演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抛出的这个悬念远不如他本人有趣,我想这本书应该叫我怎么成了导演更有意思些。

其实也差不多,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就是在讲一个写作者成为导演的过程。

熟悉导演的人都知道,他的写作历程和电影作品。并不是每个写作者都能成为影像工作者,无论是编剧还是更牛叉的导演。这里面的跨度,比想象的还要大得多。

他想了他做了。

他做了别人不敢做的。这里面要怎么诠释文字转变成影像又或者影像和文字的关系。我也说不清。我非常不擅长去谈论某事。我更擅长给你讲一个殊途同归的故事。

就像我刚才讲的那个电台的故事。电影带给我们无数的碎片,我们把碎片吸收,记录,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有的人更进一步,把它呈现。导演做的就是这些。

这本书之所以好看。大概也是因为前半部分。他是写小说的。作为一个写小说的能踏踏实实去讲他拍电影时想到的和遇到的事儿。这前半部分肯定好看(无论是文字上还是个人经历方面)。后半部分是电影拉片笔记,从专业角度去审视电影。讲他的看法。想读懂谁就先要成为谁,至少要跟他统一战线,作为同一联盟的导演对很多电影的看法更加客观、中肯、不装。而作为一个小说家他写下的有关电影的词语清醒、准确、独到。读他这些笔记,又能跟他的小说里面很多意境(或者说想法)对上,大概算是思维的联通吧。或许之后,那些小说也会变成电影。这里面有缓慢生长和酝酿的乐趣。

把文字发酵成小说,把想法付诸成书,成为电影。想了,然后成为了这样的人。导演就是这样的人呢(韩剧脸,不解释,想知道语感的话可以去看看《这时对那时错》或《北村方向》,洪尚秀)。

还想说。影像和文字的关系真的高深莫测。因此,这本书自有它的神秘之处。自己去挖掘。

说了这么多,不愿妄加评论,不愿夸赞,毕竟这个时代就这样。再说我夸不夸的,该喜欢他的还是会喜欢。

就像喜欢写作和电影。

就像热爱。

写作和电影是很多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或两项。如果是两项,那自然拥有两项的人更加满足。

如果能把这两项都做好,那就是幸福的人了。

希望导演一直幸福下去吧(依旧韩剧脸)。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