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食帖15:便当灵感集经典读后感有感

食帖15:便当灵感集经典读后感有感

《食帖15:便当灵感集》是一本由林江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01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食帖15:便当灵感集》读后感(一):别再点外卖历劫了,我们一起当便当上仙吧。

以前我的脑海里总是会冒出做便当的念头,却总是无从下手。

做什么?

怎么做?

便当盒怎么选?

怎么搭配才好看?……

无数个问题真是让我一个头两个大。

可是我是真的想做便当给自己吃啊,感觉那是爱自己的绝好方式;

也好想做便当给家人和朋友吃啊,让他们感受到我便当盒里满满的爱。

哈哈哈哈,便当灵感集就这样入手啦。

看到前面的采访,我惊讶到居然有人会这么认真对待便当这件事,真是佩服佩服,瞬间点燃了我做便当的斗志。

关于后面的贴士,如:

如何快速做便当?

不是所有的食物都适合做便当?

你应该知道这些便当烹饪秘诀

装便当是门技术活

你真的选对便当盒了吗?

简直帮我打开了便当世界的大门,后面还有介绍便当配色的,居然还可以给便当配模具……

不说了,我要去准备便当了,祝我好运!

《食帖15:便当灵感集》读后感(二):这个便当,我愿意领

食帖的书从不会让人失望。从《brunch吧!没那么赶时间》到现在,食帖的书每本不落。尽管出书速度很快,每个月都有一本新的特集书,还是惊讶于书的内容和质量。

便当这本书名如其实,是一个关于便当灵感的大合集。起源、场景、文化、制作方式,还有那些制作者让人感动的故事。

也许好的一部书,就是让人对一件事物的看法产生改变。

买这本书之前,觉得“便当”二字耳熟能详,却离我很远。当真的有这么一本选题出现,感觉像匆匆行走中突然驻足思考,bento这个名词,好像还真的挺有趣的。总会在网上看到那些便当达人,制作出或可爱或惊艳的一盒餐食,除了羡慕、眼馋,那些便当制作背后的独门绝技,我也想知道。

这些瞬时爆发的想法,让我马上买了这本书。从头到尾飞快看了一遍,松了一口气:想看的内容,这本书都有了。剩下的时间,就是拿着零食,看着这本《便当灵感集》,一页一页地翻,就着零食一口一口地吃(看食帖的书真的每次都好饿。

至于书的排版和内容,没挑的,一如既往的好。

觉得有一天,我可能会开始买便当盒、包风吕敷了。不管这么样,这本便当,我先领了!

《食帖15:便当灵感集》读后感(三):便当的意义,是温柔的回忆

高三大概是我吃便当吃得最频繁的一年。

早餐,是爸爸送到教室楼下的便当。午餐和晚餐,则是妈妈早起做好的便当,中午回家吃一份,下午上学再带一份。连去食堂的路都省去,两点一线的生活里,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打开便当盒那一刻的满足感。

现在想来,大概就是那一年,妈妈的厨艺突飞猛进,爸爸养成了早起的习惯。陪伴我最久的那个单层不锈钢保温饭盒,在我离家后,开始由爸爸接棒,装着便当上班。

后来再吃便当,就多是在便利店里买到的了。直到有一天读了吉井忍老师的《四季便当》,她写道:“带便当不仅仅是为了营养、省钱、推动环保,那份温馨的回忆会一直陪伴着你,不管过了多久,不管身处何处。”猛然想起高三那年吃过的一个个便当,冲进厨房却发现自己连个便当盒都没有,那一刻非常想家。

现在,我时不时会带自制的便当上班。在超市里琢磨着“做点什么好”的时候,在厨房里把饭菜装进便当盒的时候,总是忍不住会想,爸妈变着花样为我准备便当时,大概也是这样的心情吧。

在这本书中读到了吉井忍老师的专访,文中写“带着爱意制作和食用的便当,对做的人和吃的人来说,意义都大不一样”。我觉得正是如此。如果哪天的便当做得非常成功,能感觉到对自己的爱满满的便当盒都装不下了。

《食帖15:便当灵感集》读后感(四):美即正义(这是真理)

第一眼看到食帖的这本书,就被名字吸引了——《便当灵感集》,这几个字读起来就有一种幸福感,也许这就是“食帖”有别于市面上其他同类书的原因吧,不拘泥于百万畅销书的套路,不受市场的摆布,坚持自己的美学风格,不说世界,就讲国内,这个大环境下,在我看来已是难能可贵的做书品格,容我“肤浅”的认为,美即正义,光是这点就可以让我一直死忠“食帖”了。

前几天,看到有人讨论形式感,在我看来便当就是一种形式感很足的东西,方方正正的小盒子里藏着所有的精心准备,这种形式感不是无用的做作,而是你真正地将生活放在了一个高处,这样一个有高度的日常生活,是你有别于所有普通人生的细节。无数次决定要带便当去上班,出发点就是希望自己可以吃地更好一些,在现在这个外卖流行的时代,选择多了,其实选择也少了,每天都在考虑吃哪家,每天都在绞尽脑汁地避开高热、高邮、高油、高盐等雷区,吃地多了,自己的味觉都有了麻木的感觉,外卖有毒,真的会让所有人的味蕾趋于一致,所以,带便当这个想法一直一直在出现,但是最终断断续续,续续断断地终于还是没有坚持下来。

这次买了《便当灵感集》,带便当的想法又开始蠢蠢欲动了!O(∩_∩)O哈哈哈~里面的内容都挺实用的,有篇关于日本创意菜老师的采访我尤其喜欢,采访做的很丰富,受访人给出的食谱也比较实用,虽然是日本人,但是东西做的都是中国的,看人家摆放到饭盒里,才发现,原来不是食物国别的原因,只要有心,都能做出好看的便当!!

所以,明天开始带便当吧!

《食帖15:便当灵感集》读后感(五):一碗酸菜鱼

阅毕。便当的灵魂是米饭。

书如其名,满满的都是便当案例,哪怕日刷灵感也至少满足一个月的菜单,更甭提发散性思维的创新了。便当,一种高度凝练化的生活仪式感,它很简单,简单到对厨艺的要求几乎零门槛,它又需要技巧,例如带汤汁的绿叶菜不适宜使用、刚炒好的菜需要放凉才可盛入,它还需要耐心,耐心得思考明天吃什么便当、耐心得构思便当里的摆盘、耐心得规划购买什么原材料。明明通过外卖或是便利店的盒饭就能很便捷的完成,非要选择自己烧菜自己带菜,这是对生活怀有怎样的尊重,对这一餐怀有怎样的敬意,才会不嫌麻烦、忽视辛苦的做这一切呢,是热爱生活的人,干净和卫生是次要,享受生活每一天的庄重仪式才是主要原因吧。所以说,不管是饭团、三明治、taco,只是要怀着对生活热情制作的食物,都配得上便当这一称号,相反,不管点的外卖多丰盛多奢华、胡乱拼凑的便当里使用了多昂贵的食材,只要没有重视这一餐,都只是含糊罢了。日本人真的很烦,饭团这样普通食物有什么值得宣传的?一把饭一颗梅子、一把饭一张海苔,就这样拿去国外还受到了欢迎,为什么?因为他们上升了价值,营销了内涵,谁不愿意重拾面对生活的真诚之心呢,谁不愿意拥抱家庭的温暖氛围呢,饭团只是一个工具,但老外认可了这个工具。

国内以前是铝制饭盒,现在多为微波炉碗,这些上班带去的餐食也可以称为便当,有次带病上班,萎靡的气息溢出身体,是同事姐姐用微波炉碗分享的酸菜鱼,给我生活重新填入温暖。那段时间在外实习,租的房子里没有烧菜工具,自己也懒得配置,就由着性子点了半年的外卖,想着既要便宜又要好吃,盯着一种连续的吃,乡村基的儿童套餐或蛋炒饭、城中村里的小炒、做活动的冒菜,这些构成了我那段日子里的“便当”,这些当然不算便当,只是无聊的生活里只剩下一顿饭值得期待时,这,也就拥有了便当的内涵。不过有一说一,我还是懒得做便当,一个人吃没啥意义,多一个人分享才有动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