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青春好似大脸狗读后感锦集

青春好似大脸狗读后感锦集

《青春好似大脸狗》是一本由李亮著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4,页数:5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春好似大脸狗》读后感(一):没有刻意粉饰与雕琢的青春进行时——读李亮《青春好似大脸狗》

和亮哥初识是在2010年11月。那年,他作为一名奇幻/武侠小说作家,跟随《九州幻想》团队一起,参加了九州幻想“寻桶记”西安站的活动。

那个时候,我还在西安的保险公司上班。在业余时间里,作为一名科幻迷,我还和后来的《小科幻》APP的主编星海一笑兄,以及当时西安众多的高校科幻协会一起,成立了一个叫Zion工作组的民间科幻组织。

记得活动第一站是在西安交通大学,还没到活动开始时间亮哥就提前来了。一打听人在何处?原来他跑到自习室自己看书去了。也正在那时,我才知道亮哥的本职工作是一名语文老师。

《青春好似大脸狗》读后感(二):谁道少年不知愁

断断续续两本看完,恍惚中记住了21个年轻的面孔。严格点说,至少记住了大半。

书中的学生类型很有代表性,让人很有共鸣。亮哥笔下的他们,优缺点都不避讳,很真实,又很鲜活。

个人觉得,最精彩的是打架、电台和演出的情节。打架的部分就不说了,亮哥本就是武侠作家,寥寥数笔,就带出江湖气息,那种一触即发、让人紧张冒汗的氛围营造的很好。

电台是全书的重点,可能也是两年中让这些学生真正历练的精华片段。既有一定技术含量,又需要团队精神,还需要生动的表现力,以及面对无人喝彩的抗压能力和担当精神。这些,恰恰也会是职场中非常看中的能力。所以,亮哥能带着他们录那么多期电台,很让人佩服。

坦白讲,实际听过电台后,以成人角度看,许多地方确实业余,故事也不能说特别有趣。但声音还是挺好听的,表现力也一期一期有进步,元素也的确有所增加,已经挺不错了。

演出的部分,一些故事改编,一些故事创作,一些排演思路,都看得出亮哥的确有所研究,也是真的喜爱。写出来非常生动,也让几个角色的形象愈发生动。

最后说说教育,可以说零星点缀全书。看得出来,亮哥为了让这些孩子多一点体验,多一点坚持,多一点担当付出了很多心血。

从阿蛮被退学,公主被劝退,我看到了老师的一些无奈,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双重把关,缺一不可。

再看社会人梦哥,组织能力出众,交际能力(不含撩妹能力)MAX,也很有担当精神,在学业还不那么重的时候,可以说是叱咤校园的隐形Boss。但毕竟江湖代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梦哥后来也不得不退隐江湖,专攻情场。等到毕业在即,又开始迫切希望再上一个台阶,拿到更有含金量的学历……让人有些唏嘘。

几位社团大佬,万能磊,李狗子,也是各有各的烦恼,而且很真实,在不断的选择和被选择中,每个人,有无奈也有成长。

再回到亮哥,一个至今做着“中二梦”的追求自由与梦想的老师,尽职尽责的同时,欢快的和学生们做朋友,真是很难得。

但现实是,威信和亲和力难以平衡,自由和责任也需取舍。当看到主任说快长大吧,宗大脸说该醒了,其实是非常心疼亮哥的……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学生们旧的去新的来,不知道亮哥还有没有继续当班主任,还是希望他心怀一点“幼稚”,继续当孩子们的知心人。

最后想说一句,亮哥,你做到了,看过这本书的人一定感受得到职高生的可爱与真实。

《青春好似大脸狗》读后感(三):还没有书评,我来贴一个后记吧~

6月30日那天,紧赶慢赶地,写完了《青春好似大脸狗!》这部散文。

……嗯,这是和学生们约好的,作为为他们践行的礼物;

也是我自己给自己下的一个界限,为自己暂停班主任工作,画下一个完整的句号。

我们的这一个班,自2014年9月1日成立以来,经历两年的共同成长,终于在高二第二学期完成分流。

从此以后实习的实习、上学的上学、工作的工作,天南海北,就此离散。

在过去的两年中,我的工作重心发生了很明显的偏移。

曾经谈到学生就皱眉头的我,大部分精力从写作方面,转移到了教书、带班上。

——我当了班主任。

最初的时候,那只是为了生活的妥协和权宜——我并不想避讳这一点。

但后来,事情却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些学生,用他们用不完的精力、坦率热情的青春,一点一点地点燃了我,将我越来越吸引了过去,让我不知不觉地在他们身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越来越成为一个“好老师”。

从基础的上传下达,到日常的班级管理,到刹不住车的“大脸狗”系列活动,到朋友式的谈心聊天……

我整天忙得乱七八糟,走路生风,坐下来就累得什么也不想动。

那令我的创作整个儿地慢了下来。

也令《墓法墓天》最后的收尾,未能达到完美。

但回头来看,我却收获了更意外、更宝贵的一大笔财富。

那就是——对生活的参与感。

在过去的十几年,不,甚至更久、更早的时间中.

我对我的生活,都一直有一点奇怪的疏离感。

对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我都在用第三视角审视着,而很难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工作、生活、成功、失败,我似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写作上,以致于现实中每天走来走去的那个人,不知不觉,变得像是一个无血无泪的人。

但那显然是不对的。

结果这回可是把我给治了,突然被托付过来的这二十一个活蹦乱跳的丫头小子,每天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各种各样的想法。

各种各样的情绪。

各种各样的变化……

简直像是二十一把多情的挠钩,热烈、刁钻、缠绵、疯狂,沾上就别想甩脱,碰着就已经勾手搭脚,硬生生地把我从小说里给拽出来了。

要血有血!

——梦哥打架打得满头血,袁大头骑车摔得一腿血,潇洒哥过敏挠得一身血,李狗子看着姚老师流下两管鼻血,宗大脸看着男神心头滴血……

要泪有泪!

——生活委员恋爱哭得奄奄一息,大饼打工赔钱哭得眼似烂桃,然姐愤怒地哭,圣女聪委屈地哭,万能磊和小鸡仔破镜重圆,相顾泪垂。

他们的生活饱满得,像是一串串挂着露珠的紫葡萄。

我每天看着他们……

结果不知不觉,已经浇水、施肥去了。

而在这过程中,又被风吹日晒,蜜蜂蛰,虫子咬,不得不学了一点植物学。

我这老农,收获的其中一串葡萄,名为《青春好似大脸狗》。

这对我来说,是一部非常独特、重要的作品,因为它足够真实。

和过去十几年一直写的虚构类作品不同,这个故事的发展,其实完全不受我的控制,我能做的只是在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将它们记录下来,至多在枝叶上修剪一下,好让枝干更清晰而已。

与此同时,我也在尽量真实地面对自己,尝试着去接受一个不那么好,但足够真实的自己;尝试着,去写下自己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的真实感悟。

虽然肯定无法做到百分百的真实,但我已经尽我的所能,抛却立场,将自己所见、所知、所想的内容,尽量客观地记下。

期间梦哥几次向我抗议,认为记述中有扭曲他光辉形象的部分。

我同意修改,但在听取他的“真相”后,仔细斟酌,却仍然决定依从我最初的版本。

因为比较之后,我认为还是我的版本更接近“真实”。

——而真实,一旦被发现,其实是有巨大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

于是我们终于可以看到的,这群异常生动和丰满的少年。

和我过去绞尽脑汁地搞什么人设不同,这一次,他们每个人,都给自己设计了独一无二的性格和命运。

一时让人惊喜,一时让人失望,一时让人振奋,一时让人唏嘘。

完成这部作品的前两天,刚好也和校长进行了谈话。

我还是想要写东西,有一肚子的故事快把我憋炸了,所以暂时不会再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在此要特别感谢学校对我的包容。

愿出现在这个故事中的人们,永远年轻。

愿每个年轻人,都可以获得幸福。

李亮

2016/7/4

《青春好似大脸狗》读后感(四):《青春好似大脸狗》书评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我和作者李亮有很多相似之处,只不过,我做得比人家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最大的相似点之一:我们都是老师。只不过我是小学老师,李亮是以航空服务为专业的职高学校的老师。我从教22年始终没有当过班主任,李亮当老师11年后终于当上了班主任。

最大的相似点之二是:我们都喜欢写作。只不过我是业余的,人家李亮是专业的。我经营自己的博客六年,我也给我的学生写文字,充其量就是作为送给学生的礼物而已;而李亮是大陆新武侠作家,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已经出版好几本书,拥有读者众多。

所以我是怀着非常虔诚的心来读我的这位同行写的书。

我觉得这本书有两个最大的特点:

特点之一是“真实”:真实地反映了职高学生的在校生活:军训、理发、出操、运动会、打架、恋爱、班委会、学生会、社团、实习、篮球比赛、听课、迟到、退学、分流......与此同时,作者也在尽量真实地面对自己,尝试着去接受一个不那么好,但是够真实的自己。

特点之二是“感悟”:作者尝试着去写下自己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的真实感悟,这些感悟其实来自作者的思考。我自己平时也爱瞎写,所以我觉得不断写作的人,就是促使自己不断地思考,对于别人习以为常的事情都能思考其背后的意义。

因为我本人也是教师的缘故,所以我对于作者的某些感悟非常地感同身受,下面列举几例:

例1:当作者辅导学生朗诵的时候,他感叹:“这才是语文的学习方式啊。大声地去读,认真地去读,去把自己投入到一段文字的节奏和作者的情感里去,用身体直接去与思想产生共鸣。”

我在孩子结束中考的这个暑假,居然也用了这样的学习方式,我和孩子每天大声读中文的《红楼梦》和英文的《哈利波特》,每天孩子都说读得口干舌燥,我也像作者一样真想大声高呼:“这才是语文的学习方式啊!”

例2:在学生们参加了一次他们觉得很无聊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后,班会上展示照片,同学们居然笑得前仰后合,作者又有了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悟:人的记忆,有时候就是这么乐观。那些痛苦的、无聊的事,也许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八成、九成,令我们的每一天都过得不那么轻松。但奇妙的是,当我们再回过头来去回想的时候,却往往只记得剩下的那一成快乐的事,这令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意义。所以,我们要去勇敢地尝试更多的事啊。即使当时觉得无趣,觉得麻烦,但只要咬紧牙关做下去,就可能会收获到此前从来没有期待过的财宝呢。

这个观点,我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我平时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总喜欢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跟朋友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总觉得这样的人生才更加有意义。

例3:当作者带着学生参加比赛,终于突破了“千年老三”而获得了一个二等奖的时候,作者有了这样的反思: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付出,也许永远都不能得到最满意的回报;我们的心意,也永远都得不到最正确的回应。......甚至当我冷静下来,我要想的是,我的判断真的那么准吗?我的喜好就一定是对的吗?我所忽略的那些传统和正统的东西,它们的价值,我又理解了吗?我和我的学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东西可以学。就像是野草在发芽前,根系先在地下铺开;快刀在离鞘前,锋刃都隐藏在黑暗里。失败可以教给我们很多东西:没有负担、从头再来的勇气和痛定思痛、越挫越强的经验,无论花多少钱,都买不来。在做到真正的第一名之前,在无视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之前,在我们的实力能够克服更多的理解偏差之前,我们也许可以把名次看得更轻,把胜负心都抛诸脑后,而不妨先来享受这一切。

说实话,这样的事情我也遇到过很多,自以为很棒的文章不能获奖,自以为有创意的演出名落孙山,自以为学生喜欢的教学设计被人质疑,内心的失落是有的,缺少的却是作者深刻的思考和思考之后的云淡风轻。

例4:当看到作者和学生们一起在喜马拉雅上建立了一个“大脸狗电台”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有人和我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仿佛遇到了知音一样。我也有个电台,名字很俗,就叫“伊老师读书给你听”,我读书给我的学生们听,甚至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送给了学生一份别样的声音礼物。

例5:在反复录制一节公开课后,作者有了这样的感悟:学生们也许是为了学习之外的事——情义、荣誉感、从众——而在认真“学习”。但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各种各样的意外,而令他们不断重复,不断练习,居然真的让他们学进去了。就好像不断敲打一块石头,虽然漫不经心,但敲到九千九百九十九下的时候,石头终于裂开了。

对于那些演出来的公开课,我一向也是觉得很假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其实这也是一种别样的学习呢!

例6: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有一个长久以来的愿望:希望每个人都能参与,每个同学的声音,都留在这个节目中。于是全班同学都认领了《青春好似大脸狗》的章节然后进行朗读录音。说实话,这样的事情我也做过,我让学生读书录音,然后有专门的家长志愿者进行收集整理,我说:“等将来他们小学同学聚会的时候再听!”很多家长都觉得我是个有情怀的老师。

例7:当作者因为对某些同学关注不够充满忏悔的时候,他又有了如此的感悟:很遗憾,老师终究不是太阳,无法照亮和温暖每一个人。但生命归根结底,是独属于每一个人,快乐与幸福终究是要由自己来争取和创造的。作为一个不那么成功的老师,唯有尽可能地在后面默默陪伴,并希望他们扯鼓夺旗,撞破心墙,能更早地走进自己的阳光里吧。

这段话也许对于因为学生的不成功而内疚的老师,因为孩子不成功而自责的家长触动很大,会让他们因此而获得心灵上的解脱吧!

例8:在历时两个月的听课折磨中,学生们的规范居然有了很大的改观,于是作者的脑海中忽然浮现起这样一句话:那是很久以前,一次教师的业务培训上,一个专家提到一种班主任省力、省心的治班之法:跟着全校、全市的大风气,对学生提出要求,强化管理。

从这个角度看,跟风没有什么不好,从这个角度看,日常教学中来一些“听课”“督导”等活动,真的对教学有所促进呢!“无须扬鞭自奋蹄”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人还是需要督促的,这就好像家里的卫生需要有客人来的时候才会彻底打扫。有些事情需要一些外力才能完成。

例9:当他们要拍摄的电影《长恨歌》最终无法杀青的时候,作者感悟:行百里者半九十,开始一件事总是很容易,而完成一件事,却总是很难。流过了汗,付出了辛苦,最后能够有收获的,却永远只有很少很少的人。

那么我们能不能坚持一件事,去做那很少很少的人的一部分呢!

......

也许我的内心深处也是想出一本书的,我写我和学生们的故事,每教一届学生,我都给他们写作,然后尘封在一个U盘里,让某个家长在他们大学毕业后聚会的时候再拿出来;我写我家三口那些事,每到年底,就花大约10元钱打印装订,然后自己有时间的时候还会去配些插图。

所以我很羡慕作者李亮,写了这些故事,就有出版社给出版,有那么多的读者去读,而今天,这本书又幸运地来到了我的手里,竟然还让我有了很多感同身受的思想。

如果我的这篇读后感能被作者看到,我想说:

谢谢你这样真实地写作,还原教育一个原生态的场景。

也祝愿你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