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锦集

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锦集

《我的图画书论》是一本由[日]松居直著作,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17-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一):图画书页与页之间的想象魔法

买了这本书一段时间,才想着翻开来看看,这一阶段的我很浮躁,更想看视频的画面却很少静下来阅读书籍。

阅读时想起小时候,我就没有怎么看过绘本,看的插图顶多是廉价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那种配图,也是需要有文字积累才能看完或者说坚持读完一本书。现在想想就算是那些画的比较不好的插图,也是那会儿我看书的主要动力,不过也导致我一直不喜欢看书吧,记忆力中在我念小学的时候,有一天班上有个同学带了一本大开本精致的绘本,我对书名一点印象都没有,大致记得里面每翻开来一页都是很多小动物在森林里的家啊啥的,人类化生活化,画面里面好丰富好多细节描绘,我那个时候看到这本绘本就借来每一页一页的看了好久,真的有自己也进入到里面的世界,这就是我生活的地方。如果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能拥有图画书,一定也会爱不释手吧。

看了第一章节以后印象最深的就是世界上有没有小人国和自己动手做绘本,世界上有没有小人国呢?我相信大多数小朋友都会问到类似的问题,我记得我小时候就有问过类似问题,有一次和我姐姐走在路上,我就问姐姐那个大大泡泡糖真的能吹出来一个人吗?我姐姐想了想对我说:“只要你一直嚼泡泡糖365天就能吹出来那个人”小时候的我真的信了,我当然也不可能365天不吐泡泡糖,毕竟小时候的每天都是过得很慢的。长大了我知道想象与现实,但是我一直觉得是要保护小孩子的天真与想象,就是觉得有无限种可能,只要相信他便存在。

关于自己制作图画书,因为读研选择绘本专业而了解并喜欢,就一直想制作出一本自己做的绘本,可能还需要更多对生活的观察与想象。

《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二):走进图画书

如何用好图画书架? 拥有自己的书架对孩子来说帮助会更大些,家里面的图画书书架首先要跟孩子有一个约定,这些书一定需要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翻阅,不能够自己翻阅的图画书。选书要注意遵循孩子的兴趣,还有一些书比如他在幼儿园,很感兴趣,家里也可以备一些。爸爸妈妈一定要多一些支持还有耐心,在家庭教育中不能忽视了爸爸的作用。 如何更好体会图画书中的意象? 图画书中呈现的意象十分重要,必须通过我们的语言去激活它,不开我们本身足够多的体验和想象。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激活,得培养用眼睛习惯和能力,真实地传达出想要表达的东西,没有一点说教。 有一个国家,他们的图画书,谈美一点也不夸张,故事中会给人难忘的魅力。曾经有作家就说,当孩子们在认识汽车商标的时候,不如让他们去接触鸟类的奇妙世界,还有星空的灿烂,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大部分会将这种理念融入到创作当中,这是法国。结合自然,生活,日常绘出的情景,意象更有诗意。 如何说好故事? 故事是图画书的核心,故事的内容越有表现力,其中的插画越贴近要表达的内容。我们构筑的想象的世界更丰满。如何把故事讲得更明白呢,离不开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将它们严密置换。 什么是好的图画书? 感觉好就对了,但是这个感觉需要建立在接触足够多好的图画书,慢慢培养出了鉴赏力的感觉。图画书的世界正如他说的那是眼睛看不到,但是心看得到的世界。 好的图画书就是只看图就觉得好,但是其次,要能够引导孩子进入另一个世界的童话。 亲身体验图画书整体都有统一的变化,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很有创意的世界。我们的想象力是足够丰富了,但是我们必须还要去忠于艺术本身研究。有一位创作者,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描绘具体的世界,形象化的东西都去掉,最终在书里放下很多隐藏的信号,让人找到隐藏的信号之后很开心,这样的绘本极有意思。对于创作者来说,有些题材并不是用图画书就可以充分的表达出来的,需要我们去寻找发现,甚至创造出他的另外一些合适它的形式。 终究教育是大人的问题,不是小孩子的问题。而作为大人,我们千万记得的是,一定要跟孩子一起欣赏图画书,作者也在书中列出了入门必读的12本书,作为一个图画书阅读人,一定要去接触的书籍。

《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三):用温暖的情意,讲好的故事

松居直先生的《我的图画书论》是《幸福的种子》的延伸。

种子是愿景,是期许,如何落地生根,开枝散叶,是可以再掰开揉碎细细说的。

有读者说这本书内容有重复,确实是有。不过这重复温和关切,也不见得讨人嫌。再提醒讲故事是为了孩子的乐趣,不要总想着让他们“受教育”;再说明图画书不是插图书,并不是为了配合文字,读图也是完整的过程;再赞扬孩子的精力与成长,以及他们对图画书的理解和判断并不是为成年人左右的。

更进一步的是经典图画书的欣赏与评议,以及各国图画书的特点及体验。这部分是本书内容的主体,读者大可以此为索引,按图索骥寻到中意的图画书。

若止于此,也是一篇称职而丰富的书论。真正触动我的是先生在图画书出版工作中的一些考虑。

一是关于图画书的语言。图画书中,图画自然非常重要,但是其中借由父母之口入孩童之耳的语言,也决定了图画书的好坏。这语言丰富吗?有内涵有存在感吗?能让听者发自内心产生共鸣吗?肯定的话,这样的语言便能塑造丰富而温暖的意象。相反,语言的贫瘠即表达的贫瘠,由此带来的是创造力的衰退。所以先生问:你有语言吗?你的语言是怎样的语言呢?有多重?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呢?是温暖还是冷酷?

听惯了空洞的宣传词句和止于嘴边的对话,我们的语言感觉在消失。沉默令人焦躁不安,而语言刚从口中说出来,便轻飘飘地全部消失在了某个地方。这确是我们目前的语言状态。使用准确而丰富的语言,让孩子听到有质地的语言,是在语言脱口而出之前应当考虑好的事情。

二是图画书的内容要惩恶扬善吗?关于这个问题,先生的态度体现了微妙的平衡和分寸感。传统故事中,被刻意强调的惩恶扬善对于孩子有超乎寻常的意义。对幼儿而言,因为善最终会胜利,给人带来安全感,所以无论主人公是否伤害,受到怎样残酷的考验,孩子们都会在充满安全感的情境下倾听故事,形成正义善良必胜的信念。然而因为现代社会的基本观念更趋于暧昧判断,价值观念更多元,单纯的偏信在现代社会被视为恶德。

即便如此,先生仍然希望给孩子们讲这样的故事,因为“过于显现劝善惩恶倾向的想法,甚至连我们自己也有点抵触”的故事,现在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传说故事中的劝善惩恶已过于萎缩,对此我们不得不站出来说话”。但是,希望这类传说故事本身具备优秀文学作品的形式,而且“我希望成人们收回利用民间传说故事进行说教,灌输劝善惩恶的想法,不要违背传说故事的本意,不要规定善是什么、恶是什么”。这大概是一个在行业内沉浸多年,有深具责任之心的人才会有的体悟吧。

三是关于图画书工作的自省:书不是万能的,不能替代口口相传的故事,因此出版工作也需要有节制——这是我觉得先生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实地寻访亚洲各国图画书和民间传说故事后,他意识到被罐装般装进图画书和书籍中的传说故事,某种东西在不断流失。而通过语言、舞剧表演等形式传递的民间故事有特别的生命力。他感慨万千:“从口对着耳朵说,然后在心中将由耳中听到的故事予以加工、丰富,这种耳濡目染的体验与一心一意的阅读,不都是孩子需要的吗?”他反躬自省:自己会不会因为专注于图画书工作,反而看不清图画书的本质?当前灌输片段知识的教育太多了,图画书是否也被用来助长这种倾向?

对比日本,我们的阅读也显然不是太多了,而是少了。先生的思考于我个人的价值是:提示我不要过于依赖故事的阅“读”,如何深入故事的世界,将自己的体验、思考置换成语言,在讲述的过程中传递给听着丰富的意象,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进一步想,一切过往都是故事,当过好当下,准备未来,让它们成为好故事,以温暖的情意讲述之。

《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四):日本图画书之父60载从业心得:最难忘的还是与母亲一起共读的幸福时光

美国诗人史斯克兰•吉利兰曾写过一首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在读到诗的最后一句时,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样,似乎看到了诗人与母亲在一起阅读的场景。那真是一幅温馨又让人难忘的画面。

这样的画面,同样深深的刻印在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的脑海中,成为他实现“编辑三代人都能阅读的图画书”的动力之源。正是源自于儿时的阅读体验,才让松居直先生成年后机缘巧合选择了一条与大学专业不一样的道路,却最终成长为一名大师,为日本图画书开创了全新的发展蓝图,并使之跻身于国际舞台,收获大小读者无数。

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我的图画书论》,是松居直先生自己多年从事图画书的编辑工作经验总结,内容涉及图画书的理论、实践、建议及一些优秀作品的分析介绍。这本书对从事童书出版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有指导意义,对非专业人士,比如我之类的孩子家长也同样有重要意义。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

松居直先生1926年生于日本京都。1951年同志社大学法学部毕业,参与福音馆书店的策划和创建。1956年创办图画书月刊杂志《儿童之友》,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历任福音馆书店编辑部主任、社长、会长等职,现为福音馆书店的顾问。创作的图画书有《桃太郎》、《木匠与鬼六》《桃花源的故事》等,并著有多本论文集,中国已翻译出版的有《幸福的种子》《我的图画书论》《松居直喜欢的50本图画书》《绘本之力》等。

正如王林老师在序言中总结的那样,松居直先生在《我的图画书论》中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辨析了图画书文图之间的关系,解释了图画书与语言发展的关系,图画书与抚育观念的革新。看完《我的图画书论》一书,也就理清了几个问题:什么是好的图画书?如何挑选图画书?孩子如何阅读图画书?图画书打开的正确方式。

一、什么是好的图画书?如何挑选图画书?

图画书的文和图

松居直先生认为:“现代的被称为‘图画书’的读物,并不是有很多插图的儿童书,而是指一种特定的少儿读物的形式。所谓‘图画书’,是指文和图之间有独特的关系,以飞跃性的、丰富的表现手法,表现只是文字或只是图画都难以表达的内容。假如用数学式来写图画书表现特征的话,可以这样写:文+图=有插图的书,文*图=图画书。”

图画书的这一定义,已经被业界广泛采用。从中可以看出,图画书涉及图画与文字两部分内容。插图的作用在于帮助孩子建构想象的故事世界,是为了贴切地表现故事的内容。

松居直先生在《我的图画书论》中,引用了加拿大儿童文学理论家李利安•H•史密斯说的话:只要故事内容在插图上被表现出来,孩子们的眼睛就能发现它们。确实如此,孩子们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的多,会看到大人看不到或者容易忽视的内容。比如,《换妈妈》绘本中,我第一次阅读的时候,看到12页的时候才发现了鼠妈妈的身影,而两岁多的孩子第一次与我一起看绘本,一开始就发现了掩藏的鼠妈妈的身影。

什么是好的图画书?

“图画书本来就是为了让不识字的孩子只看插图就能理解故事内容的读物。能做到这一点的图画书,才是好的图画书。”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好的图画书的标准——让不识字的孩子只看插图就能理解故事内容的读物。

“儿童自在的创意和丰富的想象力,就是以这种插图所带来的意象为途径,更好的生成和发展起来的。”好的图画书作品,是能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亲切感的作品;通过阅读那些制作精良的图画书作品,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松居直先生在《我的图画书论》中,也列出了一些全球各地优秀的图画书代表作品,方便家长学习。

如何挑选图画书?

即使从业60载,松居直先生对于如何挑选图画书这一话题也没有标准答案,只是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多读多看多体验,提升自己对图画书的“感觉”。

除了图画书本身的性质,包括尺寸大小、纸张、内容、颜色、表现手法、内容和插图的匹配度等内容之外,精心选择,认真考虑孩子们的兴趣,也是挑选图画书最要的一点。作者建议: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站在孩子的立场挑选图画书。

首先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征,挑选符合其年龄特征的图画书。当然,也有例外,2岁多的孩子,在我的每日阅读之后,对英文图画书也产生了兴趣,每次都拿着英文图画书问我,这个英文是什么意思?我会读一遍英文,讲一遍中文,虽然他可能连中文意思都没有完全明白,但不妨碍他一边翻看画面,一边指着内容问我“这英文是什么意思”。

其次,孩子的兴趣很重要。有一位焦虑的妈妈提问:二年级的孩子对纯文字的故事书不感兴趣,该怎么办?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孩子对纯文字的故事书不感兴趣,那就让他看感兴趣的图画书就行了。学校里的语文课本等教材都会有插图,或者彩色的配图,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看纯文字的故事书呢?是为了让孩子认识更多的汉子吗?

8岁的孩子,本身对图画书的接受度更高,对纯文字的内容更排斥,尊重孩子的选择就行了。否则,就有可能像松居直先生说的那样:“如果孩子感到书让自己痛苦,读书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辛苦,那么孩子就会对书的世界敬而远之,转而投入电视的世界。”之所以不提倡孩子看电视,是因为二者的语言性质不同,孩子与机器之间没有办法形成交流,不利于孩子的发育与成长。

二、图画书打开的正确方式

图画书与语言发展的关系

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 学前儿童 ( 2-7岁 ) 处于前运算阶段 , 其中2-4岁称为前概念阶段 , 在这一阶段 , 儿童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思维 ; 4-7岁为直觉思维阶段 , 这阶段儿童已能 “开始反映事物的整体的复杂的结构” 。 但整个学前阶段 , 儿童思维的主要形式还是具体形象思维。图画书的形式,正好符合孩子的这一发展特征,满足孩子的需求。

“语言包括声音、发音、意象、意义等诸多要素,语言的声音和发育很重要,去掉这一部分,语言就不成其为语言。”“语言是传播的手段,但如果语言不能激活意象,那么它就不能传播意象背后的文化与价值。而能激活语言的,就是讲故事者自己丰富的体验和意象。”语言是本书的关键词之一,作者松居直在《我的图画书论》书中多次提到了图画书中语言的作用及重要性,以及图画书与语言、儿童语言发展的关系。此外,还多次强调了家长给孩子读绘本的重要性,是因为家长阅历丰富(至少比孩子),需要家长激活这些语言内容。有些图画书文字比较少,但是图画表现内容会比较丰富,这就要求家长在给孩子读的时候,要把这些图画语音表达的内容都读出来。

图画书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

图画书不是孩子独自阅读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松居直先生从一开始就是这样认为的,并且没有改变。不仅仅是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自己读图画书与听别人读图画书,效果是不一样的。“对所有的孩子来说,图画书从来不是用来读的书,而是由别人来读,自己用耳朵听的书。无论如何,读图画书的基本原则是,图画书不是孩子们自己阅读,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松居直先生在《我的图画书论》一书中几次提到了这一说法,其实就是今日之亲子阅读,提倡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并且强调家长读给孩子听。

“父母在给孩子读图画书时,会显示出自己积极的态度,这是关心孩子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图画书中的词汇是通过父母的声音传到孩子的耳朵里,并进入孩子内心世界。”孩子在听家长或者老师讲故事,用耳朵听语言,用眼睛看图画,然后将语言和图画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景,创造出自己想像的童话世界,这才是图画书真实的世界。

眼耳一致,才能够让孩子达到这一效果。如果让孩子自己阅读,

很多家长可能和我一样,也想着孩子快点长大,学习汉字,自己读书,这样家长就能减轻负担了。其实,与孩子一起阅读同一本绘本,一起寻找书中掩藏的彩蛋或者小秘密,一起开心大笑,一起难过,还真的是难忘的共处时间呢。强调大人读给孩子听,是让孩子有更多的空间去发挥想象,把听到的和看到的,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属于自己的绘本内容。

松居直先生在著作中以及各地进行的演讲中,多次与大家一起分享他小时候听妈妈讲故事的情景,即使已是一名耄耋老人,仍然会向小朋友一样开心的笑着回忆三岁时候与母亲一起共读的幸福时光,以及那时候自己的小小心思。纵使岁月流逝,容颜变老,但母亲给孩子读书的形象以及自己的幸福已经留在了年幼的孩子内心深处。

从这点来看,图画书就不仅仅是图画书了,而是家庭成员之间爱的交流工具。家长与孩子一起读绘本,不只是教知识学知识,其实是家长与和孩子之间一起感受爱、享受爱的过程,是在体验爱,进行爱的教育,而这也正是松居直先生作为一名出版人最期望看到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