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摄影师读后感摘抄

摄影师读后感摘抄

《摄影师》是一本由[法]埃曼努埃尔·吉贝尔(编绘) / [法]迪迪埃·勒费伍尔(摄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摄影师》读后感(一):光

林亦霖

以往看漫画时,都是开心的、愉悦的,当翻开这本厚重的《摄影师》时,心情渐渐有些沉重,透过纸张,我看到了人性的那一道光。

这是本与众不同的漫画,书中有形象生动的人物、更有不计其数的真实照片。人物的幽默、灵动,照片的残酷、哀伤,不知不觉中融合。你会在得到一种不一样的阅读感觉。那些当时难以说出的言语,通过卡通的人物表达出来;那些当时心痛不已的图片,借着定格的回忆展现出来。

《摄影师》读后感(二):短评写不下

影像和漫画夹杂的阿富汗旅行志。作者穿过了苏军哨所,遭遇了直升机,经历了欺诈和背叛,但也幸运地获得了许多庇护。

战争的面貌在这个故事里是不确切的,只是在脊柱被碎片击穿的小女孩、死里逃生的落单者、下巴被炮弹粉碎的男人身上间接地体现出来。

尽管险象环生,但故事终归还是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里发生,就像作者翻山越岭时行走的那条小径,它的安全被来往的旅队反复检验过,尽管地雷可能就埋在间隔几米的地方。

正是在这样安危交杂的空间里观察和记录,才更能切近战争的本质,它造成苦难,也显露真情,冲突中有平和,平日在议会针锋相对的两党议员私下也会一起喝小酒,保守中有进步,阿富汗妇女把自己从头到脚蒙住,但却因此获得了出门的权利。

还有“努尔斯坦的边陲之地风光迷人、与阿尔卑斯山的景色非常相似”。很感谢这本书让我再一次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也产生了出去看看并做点事的愿望。

看结尾部分时,和作者听着同一首歌,“

《摄影师》读后感(三):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战火与温情

今年目前为止读过的最好的一本图像小说,讲述了一位法国摄影师迪迪埃跟随无国界医生深入冷战时期反抗苏联侵略的阿富汗参与救援行动艰险旅途中的见闻,书中采取的真实照片与插画文字混排的形式,几乎通篇为黑白照片(只有一张大合影彩照),插画的颜色也以棕褐色为主,但文字的底色却是暖黄色,为全书晦暗不明的色调打开了一束光。

虽然摄影师迪迪埃为那次救援行动拍摄的4000张照片最终只有6张见报,这本书的创意也是在这次行动结束13年后才被提出,但好在插画师出神入化的巧思与妙笔使得那次饱含血与泪与温情与病痛的救援行动,以及那些勇敢无畏的无国界医生,战士,淳朴的农民,以及迪迪埃这样不惜以身犯险的摄影师,记者得以被永久纪念,传播于世。

书中有两个画面最让人难忘,一个是朱丽叶说经常有病人满脸伤感地对她说:“你不是穆斯林,多可惜呀!我们得去不同的天堂了。”让人相信在生与死这些大问题面前,人性的光芒终会超越宗教信仰的不同,使人同登彼岸。另一个是在迪迪埃的漫漫返程路上,迪迪埃在面对将军保镖示意让他端起枪的时候,他选择以同样的姿势举起了他的相机,的确,对于迪迪埃来说,相机就是一位摄影师的武器。

阅读的过程中时而泪盈于睫,时而破涕而笑,对于我这样的政治小白来说,不啻乎于一次灵魂洗礼,至少让人知道,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远方也不只有诗意,也有战火或温情。

《摄影师》读后感(四):我?我可从不开枪

在那个“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的年代,鲁迅先生曾说过,“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吃人’!”鲁迅在《狂人日记》中的这段话是对反帝反封建的批判,其实这段话放在战争中同样合适。有人曾说过,“你可以让媒体看起来很自由,但在暗地里只让一个人掌控。你可以窃听电话。你可以虐待外籍俘虏。你可以操纵选举。你可以编造一个去打仗的理由。你可以在监狱里关满一个种族,还没有人去抱怨。你可以利用媒体来吓唬民众,让他们支持违背他们自身利益的政策。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只要你掌握了权力。”

战争实际上就是一个争夺权利的过程,战争是残酷的,士兵不仅仅是打败他们的敌人,他们烧毁敌人的村庄,还污染他们的水资源,他们不止杀死当地人,还杀死和村民朝夕相处的牛羊,他们毁灭敌人的信仰,毁灭对生活的期望,那么敌人就只是士兵们脚下易碎的躯壳,轻轻一碾便支离破碎了。

《摄影师》读后感(五):情怀

小时候因为看了《情深深雨蒙蒙》就异常地想成为一个战地记者。但是这个想法在我高中的时候就没再坚持了。书还没看完童年的回忆就被勾起了,小时候真的很单纯,还不知道死亡的沉重,还不知道什么叫从容就义,对战地记者这个职业没有一点认识只知道如果能为人类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2011年,我14岁,叙利亚内战爆发,James Foley在叙利亚失踪44天,2014年6月29日,ISIS在互联网以多种语言发表书面声明建立“伊斯兰国”,同年James被ISIS削首的视屏在互联网上疯传,我于是才开始认识这个我向往许久的职业。

我持续关注了这些动荡的国家,触目皆是消瘦的民众和破败的城墙,我开始害怕、胆怯。一个伟大的职业往往伴随着牺牲。我没在成为战地记者的路上坚持下去,我像个懦夫一样退缩。或许者就是一个懦弱普通人的幸福。

之后当我再看到诸如此类的报道时,我为自己感到羞愧,可是却享受着生活的安逸。最终屈服于世俗生活里的小确信。在我在念中学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文章,甚至是我读过的鸡汤都在教我如何变得勇敢。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没有表现出一点勇敢,连改变我都害怕,更何况继续我当时的梦想呢?

小时候即使不能确切的知道什么是勇敢,但是也知道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要不顾一切的实现,或许我们不需要人教我们如何勇敢,我们只缺少纯粹,却少一颗没有被世俗化的心。

我可能永远都不可能再实现这个梦想了,而她也给我提了个醒。让你勇敢的一定是你纯粹的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