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读后感精选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读后感精选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是一本由J.K. Rowling著作,Bloosbury Publishing Plc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GBP 12.99,页数:3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读后感(一):徜徉于魔法世界

首先有几个疑问吧

1.海格的话是带口音还是啥?还是说说的太快所以很多是连读的感觉?求大神指教

2.之前只是听说过哈利波特的一些情节,没有看过书。这一部末尾邓校长是不是还有什么瞒着Harry

3.看英文原著有什么要注意的么?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刚开始有点吃力,因为想弄懂每个单词,每个句子。但是读到后来就没有那么精益求精,而是真正把它当做一本小说在读,不刻意弄懂它的每一句话,只求大概情节。所以读到后来也是越来越顺。 不过,我觉得作为一个英语非母语的人,还是会少领悟了很多作者用英语所描述的精彩之处。这一点应该还是要加强自己的英语修养。

然后想写一些感悟

第一次读完一本英文原著,读到最后三章的时候我甚至想要一口气把他读完,这样一个探秘的情节作为高潮是很吸引人的。将之前的圣诞节礼物,魔法象棋,隐形衣,学霸赫敏等情节作用结合在这一个高潮之中。最后邓校长给加分也是满满的大转折好嘛!

用kindle读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标记赫敏相关的语句。求上天赐我一个赫敏一般的朋友好嘛。我也觉得,我个人性格也挺像赫敏的,但是没有她的智商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读后感(二):部分感想

这个系列一直没有读完,那就从头再读一次吧。发现这一遍有全新的感受。 看到最后Dumbledore给Ron加分且Percy大声喊“My youngest brother”的时候直接哭了。[Ron从小就生活在非常优秀的哥哥们的光环下,并且他没有很好的物质条件,只能穿哥哥们的旧衣服等。就算他能够取得成就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他的哥哥们都done it before.] 还有Dumbledore给Neville加分说的那段话: There are all kinds of courage. It takes a great deal of bravery to stand up to our enemies. But just as much to stand up to our friends.告诉我一定要有勇气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Anyway 这本书还有很多很多地方我非常喜欢,比如对图书馆复习的描写,让我想起了我本科时的期末复习周。

我非常非常爱这个魔法世界。

它治愈了我也教会了我很多。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读后感(三):依然相信魔法

2022年北京国际电影节,跟着大家一起重返了三年级,于是暗暗打算读完计划中的书目后要二刷HP原著。2022年9月3日开始了二刷之路。每天两篇的阅读计划后来逐渐变成每日一篇,对于阅读进度也不着急,随缘。扇贝软件的bug在于:已经读完的书就没办法重新阅读并更新阅读计划,害怕自己忘记了阅读进度,于是在微博开了一篇博文,起初是为了记录更新每日的阅读进度,后来就变成了除了标记进度外,也记录一下每次阅读过程中的想法。大部分是针对故事描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针对故事本身,也有与影版剧情做对比)。回过头来看这个过程真的蛮快乐,有朝一日自己去翻看微博,看到这些评论,都会想到阅读这一片段,自己当下的心情和感悟。

生活需要记录,阅读也同样需要记录吧。

成年人的浪漫之一或许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相信魔法,憧憬着有一天能够收到猫头鹰送来的录取通知书。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读后感(四):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比成人世界更残酷的童话教会了我什么

美剧常有一幕,孩子无意在大人谈话间听到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时,顿时目瞪口呆,大人察觉后一定费尽气力让孩子重新相信。说实话,对于不了解英语文化的我来说,很难理解。他们似乎太想保护一颗童心,一个拥有自己小世界的童心,即使他们知道长大后孩子们会明白没有圣诞老人,他们还是希望童年时代里住着他。

回忆起来,我的童年虽然有安徒生、格林和希腊神话,但我清楚知道这只是故事,故事里的人从来没有进到我的梦里来。

从这一点可以一窥东西方人格塑造的区别,一个梦想家,一个现实者。

但不管中国也好外国也罢,罗琳建造的魔法世界,确实给了孩子一个做梦的空间,也给我一个成年人回归初心的机会。

哈利波特,出生仅几个月失去父母,被杜斯里一家不情不愿地收养,12年来受尽欺辱,杀亲仇人还存活世上,是很残酷的主角设定了。

罗琳当然给了波特主角光环,但是对于中国仙魔剧随随便便开挂的设定,要含蓄谨慎得多了,每次仅给一点点,每一点点都有合理解释(如洞察力源于数年的寄人篱下,找球手遗传爸爸、伤疤是妈妈的爱),一整本看完,导向很明确,每个人不是万能的(赫敏、罗恩、波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人格比智力、能力更重要(波特vs伏地魔,波特vs赫敏)。

亲情、友情、勇气、正义,是最普世的品德,是最希望孩子学会并珍惜的东西,通过童话故事让孩子相信爱与正义,再好不过了。而我呢,工作杀伐对决后,见到社会丑恶嘴脸后,看看波特的经历,也就不太苦了。

说来好笑,《天天向上》那句话的模式就能总结我的读后感:人间有大爱,人间有真情。

p.s.如果说有什么阅读不适的,就是看到伏地魔喝独角兽血,伏地魔寄生在奇洛教授头上的这部分。不过要想塑造坏人也不得不写。好奇在电影书籍分级严格的英美,这本书受众是哪个年龄段呢?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读后感(五):阳光总在风雨后

近来读书总是读过就忘,只留下极为模糊的轮廓,所以开始一边读一边做笔记,写写感想,也算练笔。

这是一个魔法世界里与邪恶斗争的故事,前半部分写了很多校园生活的点滴,接着开始慢慢铺垫故事的高潮——魔法石。魔法石可以用来制作长生不老药,喝下药水就能长生不老,因此吸引了想要永生的伏地魔。一开始不明白哈利这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为什么总要去关心“大人们”的事:魔法石是否安全。罗恩和赫敏似乎就不太上心。读着读着明白,与其说哈利关心大人们的事,不如说关心他自己的事。他额上的疤频繁地疼着,提示他危险将近。这个危险就算不知道是否会针对霍格沃茨,至少也会冲着他自己来,这种“关心”其实是一种自保,而不是什么冒险精神,当然,也不排除这关心里面包含着对学校安危的责任心。哈利绝对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他合理地漠视着规则。如果哈利黑化,说不定能和伏地魔组成最佳CP,但他身上有着来自妈妈的强而有力的爱的印记,不仅不会黑化,即使寄住在姨妈家被各种不待见,仍能因这爱的印记所带来的积极性格胜过“原生家庭”的影响,成为心中有温暖的人。赫敏一开始我并不喜欢她,觉得她虽然机灵,却自以为是、恪守成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她的学习能力的的确确在很多时候帮助小团体度过难关,明知危险也不肯让哈利一个人去夺去魔法石,表现出的团队精神和出场时候的她出现偏差,说明赫敏在成长着。罗恩的生命中实在缺少一位捧哏,他有太多闪光点而不自知了。

罗琳阿姨的文字很幽默也很细腻。每当海格这个大嘴巴出场时就总想笑。木讷的纳威面对马尔福时有时也能表现出相当的梗气。包括马人Firenze,其实是个cool guy,有独立思想,勇敢,且高尚。哈利在厄里斯镜中看到父母那段描写实在让人心疼:The Potter smiled and waved at Harry and stared hungrily back at them ,his hands pressed flat against the glass as though he was hoping to fall right through it and reach them.He had a powerful kind of ache inside him,half joy,half terrible sadness.

我有时候会想,就罗琳阿姨当时的处境,仍能写出这样充满爱和勇气的故事,到底是境遇由心而转,心里有阳光,无论怎样的阴霾都会过去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