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电影通史读后感精选

电影通史读后感精选

《电影通史》是一本由菲利普·肯普 / Philip Kemp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8.00元,页数:5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影通史》读后感(一):一言以蔽之曰:通!

诚如书名所示,这本书的特色,可以用一个“通”字来概括:一,贯通。卢米埃尔兄弟1895年首次公映的影片说到“后911”时代的世界电影,透过一本书,纵向贯通了电影史。二。打通,与专注好莱坞的同类通史类电影书籍不同,本书多角度、全方位地照顾到了世界上各国的电影风貌,堪称横向的打通。三,通俗。没有令人头疼的电影术语,由浅入深,行文浅白有致,但又不乏深度。四,通透。全书以精选的数百上千张高精度的图片、剧照、海报,和浅白文字有机结合,便得读者对电影史和电影作品的了解,更为感性更为立体。这几个特色结合起来的话,形成一个最大的特色:只要你是电影爱好者,只要你有中学文化水平,通通都能读懂这本书,并且读出乐趣!

《电影通史》读后感(二):枕边书:电影通史

枕边书

文_耀辰

论及历史功用,休谟在他的《论历史研究》中写下这样的话:“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部分,而且它还打开了通向其它部分的门径,并未许多科学领域提供了道路。”就宏观而论,此番言论的确相当中肯,但就微观来说,历史中的诸多细节,实际上更从细枝末节出佐证着休谟的论调,因而福柯才积极提倡对历史进行谱系学的研究,亦即从最微观的边缘角度,从最私人的情感角落,把握历史的复杂性、差异性,继而看出历史长河的断裂。应该说,休谟与福柯从宏观到微观的历史学方法论,对治史之人而言可谓金科玉律。

但实际情况却是,从现今盛行的各方面历史研究状况来看,大到人类文化的发展史(如《世界历史》),小到对安全套的历史变迁探索(如《卑微的套套》),它们都会带给读者某种缺失感,而这种缺失感之所以存在,就在于它们阙如福柯所要求的“私人情感”,其阙如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书中所提供的史料,不能在情感上诱发读者更深层次的共鸣。恰恰相反的是,其它事物历史研究的缺点,反而正是电影历史研究的优点,因为它在具备其它历史研究所需元素的同时,更能通过影像资料提供逼真的私人情感,从而增强历史的临场感。

应该说,这是所有对电影进行历史研究的书籍,都会具备的优势,如乔治·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和弗吉尼亚·维斯曼的《电影的历史》,就以其宏观驳杂且条理清晰的历史脉络,为观众还原了他们有关电影的历史性想象;再如大卫•波德维尔的《世界电影史》或马克•卡曾斯的《电影的故事》,就以电影的技术层面为切入点,剖析了全球范围内的电影范例。相较而言,菲利普•肯普主编的这本《电影通史》,则在与它们保持相同时间维度的基础上,在尽可能撇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陈词滥调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将电影还原成艺术——与文学、绘画及建筑等比肩并列的艺术。

就宏观而论:《电影通史》没有依凭电影工业的具体变迁,反而攥紧时间线,在10年或20年的框架下,囊括世界各地的电影状况,并将它们重要的历史时期、潮流以及类型和特定的国家与地区作为最具典型性的剖面代表。就微观来说:《电影通史》在上述框架下,都会列举经过时代筛选下来的彼时经典,并会截取该电影的“特写镜头”,让读者能够端详出其手法与特征;与此同时,书中还会对该片导演的履历进行概括还原,并附录与该电影相关的周边细节,诸如配乐、摄影师之类。

应该说,《电影通史》宏观与微观交错的视角,以及私人情感的尽可能介入,都以历史学的严肃姿态将电影最大程度地还原成了艺术——尽管克里斯多夫·弗雷灵爵士在序言中谦称本书没有将电影奉为艺术的野心,但它所蕴含的历史学效果,无疑已经达到了奉电影为艺术的宗旨。

(《看电影午夜场》2013年9月号)

《电影通史》读后感(三):在全息时代重建通用百科

设若将乔治•萨杜尔的电影史著作视为资料馆时代对于大众了解电影历史的想象性还原,或将大卫•波德维尔及马克•卡曾斯各自由风格或技术层面展开的全球范围电影史著述视为电影文化全面普及时代的细读样本,那么这本由菲利普•肯普主编的《电影通史》,则更富挑战意味,因其问世的2011年,对于电影制作及观看而言,皆是极端“异化”的年头,数字化正对卡曾斯意义上的“电影”(film)历史造成颠覆性冲击,全民皆可分分钟制造并传播影像,电影的仪式感荡然无存,而观看层面的网络与终端完美合一,令得观看这件事情成为家常便饭,在此意义上,于诸多既成的电影史著作中杀出血路,基本是不可能的任务。

于是乎,《电影通史》(英文原名“Cinema:The Whole Story”,似乎回到了萨杜尔式的电影尊荣,但强调其“故事”,比较亲切)并未走专著路线,而是荟萃众人之力(由撰稿人构成可以看出,基本是年轻的电影史学家、影评人、编辑),以一种趣味性而非严肃感、整体性而非学术口吻的形式,来串联电影史从开始到现在的重要或有趣的瞬间,在既有的全方位考量角度之上,来进行普及性的梳理,这从书中字里行间在在可见,条理按照时间或类型或社会思潮发展,对电影史进行断代叙述,同时又在每一个时间段中,强调其类型延宕过程,而这正是今日观者面对汗牛充栋商业类型片,所直观所欲知晓的。

翻阅全书,全彩图片辅以每个时代的关键影片(此中已经被编者说明是不全面的)的聚焦读解,在时间轴上的大事件也方便查备。是作为“通史”最明确特征:不作太深入解读,力求以最明实语言,呈现电影史面貌。全书的涵盖面也相当丰富,诸如“澳大利亚电影新浪潮”或“非洲电影”的部分,相对冷门,却也有所论及。

对即将读到此书中译本的中国读者来说,以发达的网络搜索平台及片源之丰富,完全可以以此书中提及或重点提及片目,自行搜寻,配合文字,进行交互阅读,这亦是这本彷如“电影百科”一样且内容丰富的《电影通史》阅读乐趣之所在。今日单纯阅读任何一本电影著作,停留在图文层面的想象性感知,是不可想象的,正如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国内出版的《卓别林剧本选》一般,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当然本书的文字有时候或许并不能令人完全满意,比如金•纽曼所撰《变蝇人》介绍文字,不乏“结构精巧,内涵深厚”的泛泛之语,几乎可以视而不见。但不可忽视的是,全面性的电影史介绍及影片/导演的简单评析,对于今日碎片化阅读的受众而言,捧起书本身,即是进入一种程式的过程,这与渐渐消逝的观影仪式,内在上具备相当程度的联系,而本书序言作者克里斯多夫•弗雷灵爵士所写到的“无意把‘电影’变成大写的抽象名词,而是试图讲述电影人和他们的作品,展示他们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的重要影响”,在本书中,确实是最被强调的一点,在信息不设防的境遇之下,或许这也是最后一块疯狂地、带着全面占有心态拥抱影史的纸质砖头。

《都市快报》2013.8.28

《电影通史》读后感(四):《电影通史》:图解世界电影史

关于电影史的图书已经很多了,对于一些耳熟能详的内容无法回避的同时,也对作者提出了写作要求,因此,关于电影史的写作其实也是观察不同作者独特观点、对庞大电影系统进行取舍的一种途径。在莱切斯特大学和密德萨斯大学教影视新闻学的菲利普·肯普,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曾在《视与听》、《完全电影》等杂志撰文,在《知情太多的人》(1934版)、《游戏时间》、《用心棒》等DVD里坐镇评论音轨。

肯普于2011年主编了《电影通史》一书,2013年被引进。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编译出版社的这套书售价不菲,而之所以卖228元的主要原因是此书全部576页都用铜版纸印刷,目的是保证图片质量,于是价格肯定比一般的电影书来得高。

当然,高价是双刃剑,一方面可能会让人望而却步,另一方面高质量的纸张也会带来良好的阅读效果,其图片精美程度是一般电影史图书无法比拟的,也算是读图时代的一种出版策略吧。

全书按照编年史的方式把100多年的电影史分成六个章节,每章最前面都有一张标志性的电影剧照以及细分子目录,如“1960-1969年”的图片是《白日美人》,而这一章节里所涉及到的重要条目则包括了“间谍片”、“性与电影”、“新好莱坞”、“拉丁美洲电影”等。“间谍片”是对应了冷战加剧和007电影兴起的1960年代,而“性与电影”则对应了好莱坞废除海斯法典,将影片分级化的举措,都是把电影与社会变革联系在一起的分类方式。

每个章节都有一个综述开篇、配合大事记予以对照观看。比如“意大利式西部片”里对这个类型的沿袭做了介绍,由于篇幅有限,因此有经验的读者可能一开始会认为这样的介绍太过简单,有些关键性的作品没有被提到(比如莱昂内的《西部往事》),但其实肯普在下一页就会提到《西部往事》。下一页出现的是焦点影片《黄金三镖客》,开篇就是“尽管在评论界被两年后的解构西部大片《西部往事》盖过了风头,《黄金三镖客》仍是莱昂内的巅峰之作”。像这样用一句话同时把两部重要作品的地位和关系解释清楚的简洁笔法在书里随处可见。

在随后《黄金三镖客》的评介中,作者同时采用“聚焦”的方式讲解影片里的四个关键场面的意义,每个场面都配了剧照,如:布兰迪和图科为了渡河而炸桥的段落,其实是莱昂内对巴斯特·基顿的默片《将军号》的致敬。之后还顺带介绍了导演莱昂内,带出《革命往事》和《美国往事》等代表作。

由于采用了大量图片(以《黄金三镖客》为例,一个对版里就有6张图片),读者对影片的视觉印象得以大大加深,这也许是该书能让读者“过目不忘”的最独特和有效的记忆法。正如前言里克里斯多夫·弗雷灵爵士所言:人们迫切需要条理清晰、用词专业、来源可靠的电影史专著,用以抵消大多数DVD幕后花絮的平淡无聊,为观影体验提供更深层次的电影和文化注解,并在热情的软文影评、星级评定及有关预算和剧组矛盾的小道消息之外,为观众提供更为权威和翔实的参考资料。《电影通史》显然做到了这一点。

此书的翻译者是旅美华人工程师、电影爱好者王扬,整体不错,但也存在一些小错误,如在乔治·梅里爱的介绍中,把“1894年”错写成了“1994年”,以及把韩国导演俞贤穆误写成余贤穆等。

文:妖灵妖

本文刊登于《电影故事》13年8月刊

《电影通史》读后感(五):风情:第七艺术

http://epaper.qingdaonews.com/html/qdrb/20131120/qdrb651760.html

电影作为继文学、音乐、歌剧、舞蹈、戏剧、视觉艺术之后的“第七艺术”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追捧,这样卓然的成就当然要归功于它起步时已经站在经典文学、戏剧作品等为世人瞩目的艺术巨人肩上。也因此,在相对短暂的发展过程中,这门“20世新兴艺术”已拥有为数众多的,或以梳理庞杂的电影历史脉络为框架,或以纷繁的电影技巧为经纬的专业著作。不过,任何作品一旦跻身史类著作行列,在全面性、专业性、史料性俱全的优点之余,难免会因其生涩、枯燥程度拒普通观众于千里之外。

中央编译出版社梦想家系列的《电影通史》明显拓展了这类著作的外延和内涵。从该书以菲利普·肯普为主的一众年轻的电影史学家、专业影评人以及电影学者组成的编写阵容即能看出,这部厚重的、装帧壮美的电影史因其丰富的故事性和明确的指向性,多元的涵盖面最大限度地向普通观众的审美贴近。当然,史学类著作应具备的理论在作者简洁的介绍和风趣的描述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展示和梳理。

《电影通史》以常见的编年史手法展现了电影的发展历程。1895年3月22日,路易·卢米埃尔和奥古斯塔·卢米埃尔兄弟为法国工业促进会的成员放映了《工厂大门》,6个月后,兄弟俩在巴黎的斯克里布酒店进行了第一次收费的电影放映。自此,电影华丽丽地登场了,接下来不过二十年的时间它已经遍布全球,而各种类型的电影制作如史诗、奇幻、恐怖和科幻片已经一应俱全。另一方面,电影人竭尽所能运用了各种电影技巧并且极尽想象的叙事手段制造着匪夷所思的影像传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早期电影存在着最大的软肋:无声。从声音角度出发,影片真的影响了观众对于电影的纵深理解和认识。当然,字幕自始至终都陪伴着默片一路前行。而在那个时代,人们是那么倾心于这沉默的艺术。这可以从默片时代的“黄金巨星”卓别林1929年忘情的诉说中得到证实,“‘有声电影’毁掉了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哑剧,毁掉了了沉默的美。”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默片的巅峰时期,影人们凭借精湛的技巧和细腻的影像表现力,不依赖于声音的、无懈可击的视觉叙事塑造了电影的独特魅力。这一点从美国D.W.格里菲斯1915年执导的史诗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和法国名导阿贝尔·贝斯执导的《拿破仑传》可见一斑。尤其是《拿破仑传》经过剪辑后在法国新浪潮电影时期再次受到热捧。

到了1930年,有声片占领了美国和西欧市场。好莱坞在这一时期崛起,电影节的“黄金时代”来临。《瑞典女王》《科学怪人的新娘》《金刚》《乱世佳人》等经典影片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在这些璀璨的、精粹的阴影里,大量粗制滥造的、无人问津的烂片蜂拥而至。良莠不齐的电影现状引发了一些有良知的影人的警醒,但是要想彻底杜绝这种现象却非易事。好在这些瑕疵并不能掩盖电影界迎来全盛时期的耀目光环。

有时候会想为什么电影会有为数众多的拥趸,简而言之,在电影里,人们能看到不曾经历的社会,哪怕只是臆想,哪怕只是不可触摸的片段已经足够,电影编译他独特的风情牵系着每一颗爱它的心了。

《电影通史》针对那些猎奇的影迷,给出了电影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流派或者类型电影的客观解读,它们一定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您的窥探欲。而 “导演档案”“明星档案”版块的设置,简明扼要地介绍那些电影史上值得记取的人物,从这些高度聚焦的条目文字里,影迷们可以欣赏到他们的显赫成就,再辅以经典的影片的“特写镜头”或者炫目的影片海报,至此一场奢华的视觉享受堪称完美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