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骑驴找马读后感精选

骑驴找马读后感精选

《骑驴找马》是一本由姜文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骑驴找马》读后感(一):有营养的讲述

想看姜文如何拍电影的具体方法,应该会失望。但是这本书讲述了姜文对拍电影的一些基本的想法,基本的视角。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也讲述了一部电影诞生的各个视角的观点,有编剧,有制片,也有姜文本人的观点。如果姜文他们能够对电影的关键部分释放他们当时琢磨和讨论的场景,这本书将是无价的。即便是没有这些珍贵的信息,这本书也是让人读得有回味的。

4个星,是因为看不惯里面处处xx先生的提法,读起来满别扭的

《骑驴找马》读后感(二):我愿意收藏

这本书不是姜文写的,但是对《子弹》感兴趣的人确实可以收藏。圆形书脊的精装书,墨绿色封面,亮绿色书签线,朴实,闷骚。

对话很不错,值得细细反复品味。原著的收集,让你知道电影只是借尸还魂。剧本和电影对照,发现删减的地方其实很出彩,也能

解释许多不太明白透彻的地方。剧照不说了。后面的事件表,可以让张艺谋好好研习一番,人家用了一年时间磨剧本,老谋子用

一年时间磨女演员,差距。 最后是姜文写给周润发和葛优的信,文言文体,只是好直白,说发哥没有新的代表作,说葛优身边的

美女抱得,摸不得。

收入私家图书馆,赞。

《骑驴找马》读后感(三):俩字 喜欢

书看着很过瘾 尤其是看访谈的时候 看他们聊的天 用危笑的话说 怎么能聊得这么牛逼 当然他听到的肯定是更牛逼的

书里的原剧本 那些经典的对话 纸上读来是另一种感觉 过瘾之外 比起看电影来有更多的时间 去仔细推敲推敲 琢磨琢磨

其实让子弹飞是我看姜老的第一部电影 没有什么心理准备 对姜文也不了解 只是听说了口碑起了对这部电影的兴致 看完后 那个心情啊 简单了说就是喜欢上姜文了 带着崇拜

在这本书中看了对太阳的一些讨论 昨天才去看了太阳 故事是啥看到最后是可以串一起的 当然看完故事再往深处想我是不懂的 但是我喜欢 喜欢他这么个法来讲故事 喜欢里面那些超现实的情景

然后我就想 如果我最先看的电影是太阳呢 我应该不会喜欢 也就更不会就此去关注姜老 但谁让我看的他的第一部电影是子弹呢 进而我关注了他 买了这本书 在这本书里建立了看太阳前的心理准备 看完后的心情与看书时的心情 一重叠 就是俩字 喜欢

姜老说 没有拍过《太阳》就拍不了《子弹》

对我来说 没有看《子弹》就看不了《太阳》

看来看去 俩字 喜欢

《骑驴找马》读后感(四):顽

其实从姜文这本书里,你能看到很多东西。学术派的可以瞧瞧剧本的霸气是怎么“侧漏”的;治愈系的可以跟叔叔大哥们讨论一下生活与人生的意义。我就是看个心气儿。

姜文这种心气儿你说他二逼吧,他还透着一种文艺,你说他文艺吧,实实在在的话其实道理很普通。在访谈里面我最喜欢的有这么一段:

Q:如果有机会拍《我爱北京》,您会拍什么?

A:这个题目我觉得挺有意思,其实以前也有人找我拍过,我说我不拍,嫌麻烦,但是带着这个事儿,我就去吃了人家一顿饭。吃饭是去后海,有一个地方好像叫“九重门”。人家告诉我那个饭馆儿在宋庆龄故居旁边,我就去了。但是到了后海这边,还没过去,中间隔着一个桥,我就逮住一个大爷问路,省的走错了。

我问那个大爷,桥对面是宋庆龄故居吗?大爷说,别去了,下班了。我说不是,您就告诉我那儿是不是故居。大爷说,他早上九点开,下午四点关,你去也是白去。我说我不去故居,我就想去故居旁边的一个饭馆。大爷说,哪个饭馆儿啊?叫什么名儿啊?我说就是忘了叫什么名儿了才跟你打听故居呢。这一通忙活。最后我实在是不耐烦了,跟他说行,谢谢谢谢。他说这不是谢谢的事儿,你去也白去。

他家就住在故居旁边,他熟这宋庆龄,他也熟这故居,所以必须跟你聊。这是北京的故事,这是“我爱北京”。

这个故事在我脑子里形成了一幅很简单的画面,背景就响起了快板儿跟鼠来宝的声音,等姜文离开这个大爷,说不定有一个孩子过来说:“爷爷,该回家吃饭了。”然后这个大爷嘴里还嘟嘟囔囔“去了也白去”这种话。

姜文是个很明白事理的人,这种彻悟的不慌不忙是成熟男性区别于年轻人最明显的标志,访谈里不乏危笑的话,才华横溢的八零后在访谈中透露的是难以掩饰的对成功的满满信心和典型的慷慨激昂,但是我不得不说,这群人真的很能聊。

看完书我也没有大彻大悟,倒是觉得一部分实实在在的经验可以与排骨共享,但是我担心我们只能学来姜文的匠气与霸气,却无法学来“长天过大云”那种在云端阔步的心气儿。

《骑驴找马》读后感(五):【一些摘录】

(太阳照常升起)王伟和王朔一合计,说,那我们就找姜文这样的人,少年得志,挣过钱,不为五斗米折腰。

其实谁都有想要从物质生活中解脱出来的瞬间,谁都想通过谈恋爱,想入非非,酗酒,远足,登山,宗教等,达到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

《太阳》发型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太在意结果了。那会儿总是强调“姜文蛰伏七年复出”“亿元俱乐部”,反而把所有的过程都忽略了。

电影要有创意的过程,创作的过程,打磨的过程。三个加起来,没有十几稿是不可能完成的。

张麻子这个人物,抢钱,人与物;六子一死,人与人;老汤死了,裸捐,人与心。恰好是人生的三个过程。

原来小说里张麻子是报私仇的,黄四郎霸占了他妹妹,他去报仇,后来我们觉得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这心理不合适,就改了。

剧本写着写着,电影拍着拍着,它本身就有脾气个性了。它朝哪边动,你得随它走。

如何选择编剧?

先通电话,听声音,然后看照片,最后再见人。最重要的是送人,看他的背影,看他怎么走。要带着问题去看。比如我说这是我们的编剧,你也就这么看上一眼;我说这人将来可能使你的老公,你就会用另外的眼神看了。

“花姐”这个角色来自于一个军阀的传说:这位军阀整天手里抱着一个裸女,就和白兰度抱着猫一样,不停地胡噜,坐在椅子上和人谈事儿也一样,把裸女当成一个宠物。

电影不是帮你过日子,不是再现日子,而是补充了日子。再现日子,张家长李家短的,我觉得电视剧比较合适。现实中我们必须过日子,但不见得情愿,所以才有了艺术。它是想入非非的,对生活是一个补充。

科波拉和斯科塞斯都是意大利口音,但科波拉的《教父》系列有很强的意大利歌剧感,因为他的元音特别足,所以有紧拉慢唱的感觉。斯科塞斯的摩擦音比较多,就有纽约的快节奏感。所以剪辑是和口音有关系的。

中国人只有到了欧洲,尤其是东欧和北欧,才觉得失去了外国,那儿的人长得特洋,手势,态度,表情,都让你觉得陌生,让你读不懂。而在美国,反而没障碍,这么多年改革开放,两边的文化已经掺和了,不管你承不承认。

我觉得自己作为导演,担当比张牧之多得多。

陈冲每天坚持锻炼,所以肌肉饱满,精神十足,让自己有好心情来拍戏。我问她如何做到,她回答了两个字,“自律”。

闲聊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不断画“边界”,把要拍的剧本边界画出来,头在哪儿,尾在哪儿,点在哪儿,整个风格在哪儿。边缘不行的地方就切掉,剩下的这块地方风水看好了,就起楼。对我们来说起楼不难,难就难在盖在哪里。

从昨天来,往明天去。但是,今天休息。

我们在影院里安排广告,一定是安排在上行电梯的又测,这时人们有期待,广告会对他的决定有影响。电梯下行时,人们通常已经看完电影了,正在热火朝天地聊剧情,这时候广告就没太大意义了。

马拉火车的情节,是从看到的一张民国初期东北的照片发展而来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