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维特根斯坦》影评精选

《维特根斯坦》影评精选

《维特根斯坦》是一部由德里克·贾曼执导,卡尔·约翰逊 / 迈克尔·高夫 / 蒂尔达·斯文顿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 / 同性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维特根斯坦》影评(一):哲学家电影【维特根斯坦】

这是一部现代风格的戏剧,介绍了生于维也纳,在剑桥读书的哲学家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的生平及思想。他的主要兴趣在于研究语言的本质与极限。 电影使用最简单的黑色背景,所有的投资都用在服装、演员以及灯光上,构图就像黑暗的启蒙主义绘画。Wittgenstein以一个小男孩的形象出现,他的少年时代很压抑,银幕上他的家人都身穿罗马人的宽外袍。一系列的小场景描述了他从小时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再到最终在剑桥当教授和Bertrand Russell以及John Maynard Keynes合作的生平。 导演Derek Jarman使用了一些戏剧小品,还有富于想象力的小花招,比如出现了火星侏儒,来表现Wittgenstein的贵族举止,犹太背景,以及同性恋倾向。

《维特根斯坦》影评(二):维特根斯坦

曾经有个年轻人,他想把世界简化到纯粹的逻辑里。因为他非常聪明,也确实做到了。他在完成时,回首看着、欣赏着。一个非常美丽,摒除了不完美和不确定的新世界,象闪耀的冰面无边无际的延伸到天边。那个聪明的年轻人环视他所创造的世界,决定探索它。可是当他向前迈出第一步,立即摔倒了。你看,他忘了摩擦力。冰面平坦光滑,洁净无瑕,但是人无法在上面行走。聪明的年轻人坐在那里不禁流下心碎的眼泪。当他成长为一个智慧的老人时,他开始理解粗糙和混沌并不是缺陷,世界就是因此而运转。他想奔跑舞蹈,顿时语言失去光泽,模糊不清;世界支离破碎,散落一地。智慧的老人知道这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但在他的内心依然怀念着那纯净的世界,那里的一切闪耀着纯粹的光芒。虽然他甚至已经日渐喜欢那坑坑洼洼的地面,但无法让自己在那里安顿下来。现在他在地面和冰面之间徘徊,哪里都不是他的归宿。这是他所有悲痛的来由。

《维特根斯坦》影评(三):笔记

语言的一切是敞开的,没有背后神秘的本质的东西,哲学家把语言搅混 没有疑问就没有知识了,命题也都没有意义了 语言的意义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来看,而要观察日常生活中语言的使用方法 哲学知识在陈述每个人都知道的事,哲学能够说清楚的东西是不重要的,不能明确表达的东西才是重要的 前期:语言是世界的写照(picture),而如何写照的是无法用语言本身表示出的;转变为:语言是工具,世界没有单一的写照,而有不同的语言游戏、不同的生活方式,否定了之前语言只有一种说的方法的观点,语言的意义只在特定的语言游戏中。哲学问题产生于多个语言游戏的混同(比如“灵魂本质”的问题其实是把灵魂当做物体来看待了),哲学的问题是区分它们,承认事物原来的样子。不存在个人语言,(we speak what we do because what we do,而所做是社会性的),通过共同的文化用共同的语言把个人的感觉表示出来

“没有什么比得到满足的身体更温暖的了”——“对我来说这就像在刺骨的寒风中燃烧”;从“理想的冰原,却发现光滑得寸步难行”到“粗糙的地面,正是粗糙使世界活动起来。但是仍然向往理想的辉煌纯粹,这是悲哀的来源”

"时空中的问题的解答在时空之外,但是那里没有问题。因为如果一个问题能被提出它就一定有答案"

《维特根斯坦》影评(四):维特根斯坦

传记还能这么拍,很妙啊。

哲学家也是普通人,维特根斯坦他过分追求完美,但又总是逃避,很晚才看清自己。

孩子相信大人并效仿学习,有信念就会产生疑问

除了理解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让世界变得更好

确定语言的极限,交流是什么 语言的图像就是生活形式的图像——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又否认这个观点

什么东西构成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我们将语言的意义想象为某些奇异的,神秘的,看不见的东西,但所有的东西都是可见的,把清澈的水弄浑浊的是哲学家

如果没有怀疑的可能,那知道一些东西就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想知道语言的意思就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看,要观察日常的使用与行为举止

哲学只不过是语言误解所产生的副产品而言 哲学只是陈述众所周知的事实

为什么存在的不是无而是有?

语言是世界的图像×——语言是工具,没有单一的世界写照,有不同的语言游戏,不同的生活方式,相互抵抗 语言和作用是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来的

哲学的核心是徘徊于私人经验和孤独的人的灵魂的图式

能说清楚的却不重要,而不能明确表达的反而更重要——不能说的,则保持沉默?

语言的意义只不过是在特定的语言游戏中语言的使用方法 哲学问题不过是多种说话方式混淆的语言游戏,而语言游戏在他们自身的分类中始终是完美的 学习语言,是因为其在文化范畴内,而文化是一种生活形式,一种行为方式,说话方式是自己行为方式的一种反映——公共的东西

赋予生意义和形态的就是死

《维特根斯坦》影评(五):和电影无关…又有关

蜡笔画2023年5月13日

图一是2016年拍的哥廷根市中心的博士毕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