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的房地产业向何处去》读后感100字

《中国的房地产业向何处去》读后感100字

《中国的房地产业向何处去》是一本由赵李南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25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的房地产业向何处去》读后感(一):关注房价的朋友,可以读一下

《中国的房地产业向何处去》一书是国内第一本放眼全球房地产业,通过研究美国、日本和德国长达百年的房地产历史,总结房价运行规律,最后落脚到中国房价的书。本书逻辑严谨、数据详实,是难得的讲透房价的好书。

对当下的高房价现状极具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感觉关注房价的朋友,都可以读一下。

还是可以得到很多思考和启发的。

《中国的房地产业向何处去》读后感(二):本书值得推荐,读后一点思考~

立足中国,根据作者的观点我们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一个泡沫当中,但预测这个泡沫何时破灭却是没有人能够实现的。本质上,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复杂系统,人类目前的科学积累都是解决了简单系统和概率系统的一些预测性问题,而对复杂系统目前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因此,预测这个复杂系统未来的演化十分的困难。作者也承认预测这个拐点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但作者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大多数的中国投资者基本不看央行的数据,所以央行公布的M2数据相当于一个范围内比较窄的消息,聪明的投资者一定要时刻关注这个增速,如果M2的增速下行至了与经济增速持平或者更低的水平,那么,这绝对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中国的房地产业向何处去》读后感(三):很难想象世上有一本评分10的书

就像本书众多的短评写的那样,本书集合大量数据图表,结合美国、日本、德国的房地产发展历史,试图向大家证明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处在一个巨大的泡沫之中,并即将在不久的将来破裂。这一耳熟能详的论断,长期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并持续引发正反两面的争论。从逻辑上讲,如果房地产业能像数学或物理那样,通过数据和图表充分论证并推理出结论的话,世上就不应该房地产是否有泡沫以及是否会破灭的争论,因为结论是唯一的。中国的特殊情况在于,社会制度的方方面面,一切都跟其他国家不一样,从根本上说,中国是一个皇权社会,历史上的各项制度,包括明朝以来日趋完善的户籍制度,都是为这个根本体制而设计的。建议阅读王毅的《中国皇权制度研究》这边书,理解了这项根本制度,就明白了我们所处的现状,也明白了谁是这个巨大的房地产产业的主人。至于主人翁为什么要这样做,需要在看看改革开放以来的财税改革制度,从那时起一直持续到现在,一直是房地产逐步起飞的时期。

《中国的房地产业向何处去》读后感(四):大历史观

大历史这个方法是黄仁宇先生最为擅长的分析问题的方法,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作为典型代表,将中国上千年的封建帝国历史权力斗争都浓缩在了万历十五年。同样的方法,本书的作者也利用了这样的一个大历史视角去发掘推动房价上涨和下跌的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对于为何要使用大历史方法,这与中国的一个经典故事——盲人摸象有关。盲人摸象讲了一个困扰西方哲学界上千年的问题就是“归纳法缺陷”,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依靠归纳实现的,但是从严格的逻辑演绎的角度,归纳并非是完美的。直至卡尔·波普提出了“科学证伪主义”这个问题才告一段落。在实践的过程中,一个理论的产生必然要观察大量的现象,通过现象去探索现象背后的规律在哪里。特别是对应到社会学科上,无论是社会学、历史学还是经济学,如果仅仅归纳一小段的历史,那么不免就产生了盲人摸象式错误。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经济学泰斗——格里高利·曼昆的一篇论文(《THE BABY BOOM, THE BABY BUST,AND THE HOUSING MARKET》)的例子,这个例子虽然有事后诸葛亮的嫌疑,但是在其中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曼昆在此文中构建了房地产需求模型,以此来预测房价,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生育低谷的一代人正在步入买房的年纪,90年代美国住房需求增长在会比过去50年间的缓慢得多,如果历史的住房需求与住房价格的关系在未来不发生改变,真实的房价会在未来20年大幅下跌。当然,曼昆做出这个结论的前提就是“历史的住房需求与住房价格的关系”这个不要改变。因为美国人口调查局会每间隔十年去系统的调查美国所有家庭的收入与支出的情况,曼昆根据调查数据制作了买房支出与年龄的关系,并进行了历史检验,曼昆数据回测的期间是20世纪5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末,跨了将近三十年的数据期间。在经济学领域,跨期三十年以上的数据实证区间并不多见。即便是这样,最终预测还是错了。

作者引用的另外一个人是《房地产周期百年史——1830—1933年芝加哥城市发展与土地价值》的作者霍默·霍伊特,其观察了100年的芝加哥土地的价格史,有这样的一段评论:“单是人口的急剧增长自身并不能导致土地繁荣,一方面,并非人口数量增长便会引起土地价值也快速增加。因为,根据人口数据,在1845年、1862年、1897年、1898年、1909年和1910年芝加哥人口有显著的增长,土地价值却没有特别升高。另一方面,在1873年和1892年土地繁荣之前,城市人口稳定增长,没有在任何一年有意外的人口潮涌入城市。”因此,看一个问题,我们要尽量的看的历史时间更长,这样我们不会把我们的分析框架局限在几个因素里,我们尽量的多考虑这个框架之外的因素,拉长历史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另外一个避免盲人摸象式错误的方法就是,去选取多个样本。作者本身在探讨的是中国房地产,但是本书详细分析的主要国家就有四个,涉及的国家则多达几十个。通过横向的去分析问题,更为能够明确房地产价格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作者在分析德国与西班牙房地产的对比分析堪称这一使用的经典。这个对于区分房价因素究竟是利率因素还是投机因素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虽然利率和投机这两个是一对孪生兄弟,但背后的最关键因素仍然还是投机。由于德国和西班牙同属于欧盟成员,欧盟成员内部统一遵循的是欧洲央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内部的货币也是完全统一的,故德国和西班牙拥有相同的利率,但是两国的房价走势却完全不同。2000年—2006年,德国的真实房价指数涨幅为-12.07%,而西班牙的真实房价指数涨幅为103.82%。在相同的利率的情况下,房价的涨幅不同。而在这之后的西班牙房地产崩盘也证实了西班牙房价如此大的涨幅是泡沫(即反馈环)导致的。

本书作者对上述两个方法运用得当,整体的研究逻辑严谨。但是,我们的世界是复杂的,人的智力因素也是有限的,我们只能说从更好的方面出发,并不能够实现完美。虽然说,通过大历史、多样本的方式能够降低出现盲人摸象错误的概率,但是,这个错误仍然是不可避免的。人类不算的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才能够实现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