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非一般的语文课 七年级阅读课读后感摘抄

《非一般的语文课 七年级阅读课》是一本由郭初阳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非一般的语文课 七年级阅读课》读后感(一):《朝花夕拾》里隐藏着鲁迅的育儿观

看到《非一般的语文课》,首先被题目深深吸引了,特别好奇究竟是什么语文课不一般呢?然后再看看目录和简介,让人爱不释手。

这是一套初中三年的名著导读,总共12篇,每一篇的导读老师都是现任的文学教授、名家,如介绍《朝花夕拾》的江弱水先生是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曾获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文学评论家奖。《西游记》的王崧舟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现任特级教师、《百家讲坛》主讲人。 我们大多数人在阅读

《非一般的语文课 七年级阅读课》读后感(二):引领阅读的指南针

对中学生来说,阅读名著非常重要。不只是因为名著阅读在中考中有很大比重,更因为学生在日后的阅读理解和写作都需要名著的指引。但在课堂上老师几乎是没有时间用于整本的阅读,仅能把希望寄托在课后学生自主阅读。脱离了老师指导后,学生的阅读效果便五花八门,大打折扣。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家长和老师。如今,我们看到了希望。郭初阳老师集合了语文教育学届的各位大咖,合作出版了一套《非一般的语文课》。在这套书中,各位名家针对各年级的名著阅读做了仔细的剖析。

在《非一般的语文课 七年级阅读课》这本书中,四位老师分别讲解了《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四部名著。

《待续》

江弱水老师讲解《朝花夕拾》

王崧舟老师讲解《西游记》

连中国老师讲解《骆驼祥子》

常立老师讲解《海底两万里》

《非一般的语文课 七年级阅读课》读后感(三):历险与成长,语文学习对青春期的意义

语文,不仅仅是识字断文,还塑造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起如何阅读,阅读什么显得格外重要。按照传统的学习方法,阅读无非是划分段落、寻求中心句、在论据、论证、论点之间寻求平衡,但是这种胶柱鼓瑟的做法只会教会我们考试得高分,却对我们如何在成年后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毫无用处。 学习语文的关键在于阅读。阅读不局限于白纸黑字,而在于通过白纸黑字的描绘识别所处的时代与人生。 《非一般的语文课》选择了十二则妙趣横生的名著,使读者放弃幻想、拥抱现实。在七年级的教材中,选录了四篇文章,从成文的年代看既有古代作品,也有近现代作品,既有原汁原味的本国作品,也有标新立异的西方作品。 《非一般的语文课:七年级阅读课》选录《西游记》作为名著导读之一,更大的意义在于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进入了青春期,有着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如同孙悟空一般特立独行。从长辈单独的说教,定规矩,讲道理远比不上给方向、讲故事,他会让学生认识到即使像孙悟空这般神通广大,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还是无能为力的,何况自己还不是孙悟空! 《西游记》的主题是“历险与成长”。关于《西游记》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是关于它的中心思想,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人自从有了呼吸与心跳,就有了思考与行动的自由。从生理需求到心理需求,人是有别于动物的。假借孙悟空的形象,我们何曾不希望自己冲破世俗的约束,成就自然的状态。 人在现实中,总是离不开痛苦与烦恼。如何面对这些负能量,则考验一个人的智商与情商。孙悟空从开篇的“上天下地、唯我独尊”到结局时的“遵纪守法、安宁平和”,足以见环境对人的影响。孙悟空反抗过、斗争过,但是在巨大的压力与无尽的折磨下,他选择了屈服。在反抗与屈服的对比中,孙悟空的内心时刻都在挣扎。 在反抗过程中,有形的敌人并不可怕,但无形的压力才最厉害。孙悟空不明白神仙或者妖怪异样的眼神包含的内容,是恐惧,还是欣赏,只是相信凭自己的能耐,是能得到别人的理解与敬畏。然而,出生入死的危险提醒他要认清环境,要三思而后行,否则生命随时就要终止。修成正果,最起码能做到被世界所接受,哪怕与名利无关。

《非一般的语文课 七年级阅读课》读后感(四):《非一般的语文课:七年级阅读课》:名师教你读名著

说到名著,每个大咖都推荐它,每个读者也都知道它好,但是真的放到实际操作的层面,大家又都读不下去。毕竟文学大家的作品都是有门槛的,而我们囿于自身的理解能力、人生际遇、审美水平等等,不仅仅是孩子们,成年人同样会“望名著兴叹”。

而这套汇集了一众名师精彩导读的《非一般的语文课》精准地把握住读者的心理,从全新的角度全方位地帮助我们了解名著的内容,拓宽阅读的视野,掌握名著阅读的策略。

七年级的阅读课中选取了《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四本必读经典名著,分别由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弱水,语文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江崧舟,北京教科院语文市级教研员、北京师范大学兼职导师连中国以及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常立进行详细解读。

别的不说,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师们就算能在现实生活中凑在一起授课,我们也不一定能幸运地聆听到。而此刻却可以在一本书中不仅能够体会到作品的乐趣,还能尽享名师们智慧的火花,这大概就是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好的诠释吧。

比如,虽然都说“学语文,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可是课本中节选鲁迅先生的文章也只见增不见减。如何理解鲁迅先生艰涩的文笔和深厚的内涵,在七年级阅读课中,江若水教授对《朝花夕拾》的导读让我们大开眼界。

首先,《朝花夕拾》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先生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和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其次,我们还能了解到《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虽然内容主要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所经历过的一些事,但是现实生活中写作《朝花夕拾》的这一年却是鲁迅先生最为心力交瘁深受打击的时期。

第三,这本回忆之书还让我们看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先生的另一面,一个心地温厚博学好奇笔调幽默的鲁迅先生。

当然,不仅仅是《朝花夕拾》,七年级阅读课中提到的书都使我产生了重读一遍的欲望。这就像参加读书会一样,也许自己读的时候无感,但是他人的看法和感受会燃起我们的好奇心,甚至会带来心灵的觉醒,挖掘出经典作品更多的闪光点。

《非一般的语文课 七年级阅读课》读后感(五):学会了多维的阅读方法,才能读懂“孙悟空” ——读《非一般的语文课》

学会了多维的阅读方法,才能读懂“孙悟空” ——读《非一般的语文课》 你还在因为读名著,却无法将内容运用到写作中吗? 你还在苦恼一目十行却无法理解名著的意义吗? 你还在阅读完一本书,却不知道如何描述它吗? 那么可以读一读《非一般的语文课》七年级阅读课。 这还是第一次读一位语文教师郭初阳主编的书。也许我们无法去猜测阅读课到底应该是怎样的。 在师范时还记得关于写作课中,有那种大量的阅读欣赏课。虽然记不得具体的内容,但是我很喜欢给我讲写作的老师,甚至成为人生中的朋友。 对于七年级的孩子来讲,在当今大量倡导阅读教育的的今天,能够拥有合适的方去阅读名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特别是刚刚步入七年级,在小学与中学的链接当中,对阅读的理解与要求在千变万化。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成年人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许多原因还在于少年时的大量阅读积累。 七年级的阅读课中,本书主要四本书的导读。主要是讲如何进行阅读理解。特别是在关于解读《西游记》中的人物角色。 这是四大名著之一,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可谓名著中的精典。不同时代的人理解这部作品,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但是关于取得真经的路上,关于孙悟空的人物的分析显得非常的透彻。大部分人看孙悟空,都对他的自由及能力羡慕不已。 但全书依据孙悟空的成长线,将其成长的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并将其性格纳入社会属性。这样在整个的阅读角色理解中,便会有了更新的认知。 能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解读一部书和作品,首先角色是可取的,而且非常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关于文学作品中所暗含的精华部分内容。 关于历险作品,是一类人的钟爱,但是,如果将其经历与成长联系在一起,并从性格调整与社会结构的妥协与变化相结合,看待人物的角度就会有所变化。 阅读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打开视野与眼界,从此能更好的去理解生活,并能够对成长有所启发。所在,《非一般的语文课》的导读方式,能够更简单的让七年级的学生学会运用方法去解读文学作品,这样便能吃透作品,并能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文中,而且可以引用和引导思考与启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