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绿胶囊之谜读后感摘抄

绿胶囊之谜读后感摘抄

《绿胶囊之谜》是一本由[美] 约翰·迪克森·卡尔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绿胶囊之谜》读后感(一):终极疑问,求解答

看完整个小说,一直有一个终极bug萦绕在心头。我就想问一下,下午提前录制好的录像带里的,没有分针的时钟,也是被调过吗(就是调到12点),要不然怎么能和夜里现场录制的凌晨12点时间的时钟相吻合,不会被发现?那假如下午录制时的时钟被做了手脚,那也太欺骗读者了吧。

请哪位大神试着告知一下

《绿胶囊之谜》读后感(二):绿胶囊之谜

迪克森卡尔的《绿胶囊之谜》,也许是外研社翻译的原因,读的时候挺艰难,节奏非常慢,就像充满老式英伦大家族之中的无趣对话的感觉,扑朔迷离的案件还是很吸引人,从一开始的无差别毒巧克力杀人事件,到后来的“小剧场”演绎毒杀事件,有种我喜欢的暗黑哥特风格。不过凶手也太好猜了吧…如果不是那个人,那我们的艾略特警督去哪里收获他的爱情呢?……

《绿胶囊之谜》读后感(三):被忽略的仅有一处

(文中包含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我第一本卡尔的小说,我是极少极少读欧美小说的,对于这本《绿胶囊之谜》中所讲述的时代背景也不甚了解,所以为了适应这种行文风格花了一点时间。 习惯了只介绍角色名字和身份的人物表,这本《绿胶囊》中的人物介绍首先就让我觉得很俏皮。 一开始,我觉得这故事颇有些荒诞,马库斯自导自演了这场戏剧,并死于众人面前,在场的每个人皆可互相作证,甚至还有录像佐证,下意识的,似乎所有相关人员的嫌疑都可排除。 不不,这是场诡计的闹剧,凶手必然就在在场的几人之中。 我一边阅读,一边记下线索和疑问: 特里太太店铺的巧克力事件是随机杀人吗? 毒巧克力是怎样投入商店的? 玛乔丽的证言是可信的吗? 如果每个人看到的与所述的皆有所偏差,那谁说的才是真的? 为什么不只调包胶囊而要再攻击埃密特呢? 原本的演出计划里有吃下胶囊的情节吗? “钢笔”是什么? 给特里太太的巧克力下毒的原因是什么? 必须杀死马库斯的原因是什么? 可以排除埃密特作案吗? 马库斯会是自导自杀吗? 玛乔丽和乔治会为了继承财产而杀人吗? 为什么录像没被破坏? 会是玛乔丽和埃密特合谋杀人吗? 哈丁被枪击中后为什么坐在草地上笑了? 有人中枪了为什么大家的反应很淡定? 玛乔丽和哈丁之间真的有感情吗? …… 我的疑问实在是太多了。 由于我读的欧美文学实在很少,我觉得在小说中,角色们之间的态度有些莫名(当然我认为这是作者及此时代背景的风格),作者对于亲人和恋人之间几乎毫无感情描写(或许在真正的推理小说中这些本来就是非必要的)。 总之,还好,有靠谱的“侦探”可以向众人说明一切。 或许只需要说明一个问题一切就都可以解答,那就是,这从一开始,就是个表演,是戏剧,是一个始作俑者为了让观众看到他想要展示的情节而做的安排,作者从一开始就说了。 既然是表演,就必然需要彩排。 对,我怎么忘了呢,一定会有彩排这件事的。 有彩排,就有可能有一份“彩排录像”,既然有了录像,那就提前有了一份“证明”,那么真正的演出中,演员就可以“现场发挥”了。 走上舞台进入观众视线的,是“角色”,而非“演员”,解开此谜题,看似不可能的谋杀公式便成立了。

《绿胶囊之谜》读后感(四):毒杀魔术秀

本作堪称“毒杀推理+剧中剧”的教科书之作,虽然不属于卡尔擅长的密室杀人,但在氛围营造与诡计设定上都是“现象级”水准,绝对是一本不可错过的本格悬疑推理佳作。

作品围绕核心短剧及其谜题展开剧情,种种疑点与线索纷至沓来,将作者强大的故事架构能力与严密的细节表现手法完美结合,奉献给读者一场精彩绝伦的推理盛宴。

书中的“短剧杀人”这种与众不同的杀人方式具有艺术感与仪式感,让人感到奇妙,非常震撼。十个小问题更是神来之笔。

同时,作者在“红鲱鱼”(即干扰读者注意力的事物)的使用上别具一格,甚至还引入了一段警司与女主感情纠葛的支线,利用人们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将可怜的读者误导得团团转。案情真相仿佛被一层薄薄的烟雾所笼罩,在最终破解前,始终让人看不清其庐山真面目。

另外,书中《毒杀的艺术》一章即大名鼎鼎的“毒杀讲义”,阐释了毒杀案中毒杀犯的“一种动机、两大特征、三个风险”,完全可以媲美卡尔另一部神作《三口棺材》中经典的“密室讲义”。

值得一提的是,新译本文采斐然,译者流畅华丽的文字再现了卡尔原作的神韵,每一段场景、每一场对话的阅读体验都是如此丝滑美妙,成为视觉享受。推理小说的译介能达到如此境界实属不易,衷心为外研社这套“互文”系列点赞。

《绿胶囊之谜》读后感(五):懒得想标题的读后感

这本小说比《三口棺材》可读性要强一点,后者似乎用了太多的修辞,用本作中的一句话来形容,便是“你只感觉得到翅膀呼扇,一连串词语层叠而起”。当然,《绿胶囊之谜》修辞也并不少,作者似乎很喜欢将人物或物什描写得具有画面感,他几乎将每一样东西都添加上了一堆修饰词,让作品变得冗长而节奏缓慢。

可读性变强了,案件本身却变弱了。本作的核心诡计主要是两场毒杀,这都涉及到不在场证明。第一场的巧克力案,主要是利用文件夹替换了巧克力,所以将案发时间提前;第二场则是利用黑暗替换了人,导致了不在场证明不可靠。此外,钟表的误导确实令人吃惊(时针的阴影代替了分针),角度不同让每个人都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这一点似乎是本作中最令我吃惊的一个诡计了,反而让两场毒杀的诡计显得平平无奇。

主要的第二场毒杀,也就是“替换人物并让目击者以为还是原来的人物”(而且还是在黑暗中替换),这一点几乎是个最平庸不过的方式(读者没想到,可能是因为文字不足以描述出整个房间的构造,从而不会去猜想哈丁可以中途溜走)。但其中涉及到的理论却是很充足:人们会预判某件事,再根据自己的预判去观察。这也就是为什么观众会被切斯尼的表演所欺骗、为什么大众都以为玛乔丽是凶手、为什么警司破不了案子的原因。

此外,本作有一个毒杀讲义,不过并不是方法论上的讲义,而是凶手讲义,或许对创作者设计人物形象时有用。书中说到男性毒杀者的几个共同特质:

(1)想象力丰富,受过良好教育,极有修养

(2)人品口碑极佳,恪守公序,极有分寸(但其实他们轻命,无视死亡及死亡过程中的极度痛苦)

(3)极度的虚荣心(陶醉于自己欺骗他人的本领,热衷于表演;突出表现:主宰女性的权力)

(4)谋杀动机可能都与金钱和地位有关

(5)毒杀是最难逍遥法外的,因为会产生对毒药的疯狂迷恋而无法收手(风险系数乘三:一,确保受害者活不到有机会揭发他的时候;二,必须证明自己没机会接触毒药、没理由获得毒药;三,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弄到毒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