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Behave》读后感锦集

《Behave》读后感锦集

《Behave》是一本由Robert M. Sapolsky著作,Penguin Press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35.00,页数:8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Behave》读后感(一):比较难读

试着读了一下,很难读。一方面,每节内容很长,而本可以写得更简短;另一方面,内容很难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只看标题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很难读下去;最后,书也缺乏有效的总结,导致也难以快速发现有哪些对自己有价值的地方,以便直接去读。

总的来说,如果有更好的编辑的话,会是本好书,目前实在是有些过于啰嗦了。

找了一些相关资料,建议可以这样读

《Behave》读后感(二):行为的生物学角度研究

历时两年终于读到最后一章。关于人类行为的思考从来没间断过,这部的角度十分新颖,作为科普书籍从生物学角度来追本溯源。作者主业研究大脑,对其结构和发育发展、内分泌等都有着扎实的理解;另一个研究方向是灵长类群居中的社会变动,人类进化史上的近亲,多年的观察研究也为本书提供了从零开始的新鲜思路。

虽然有点费劲,比较推荐的阅读顺序是先啃下三个附录:Neuroscience101, the basic of endocrinology和protein basic,神经科学、内分泌学和蛋白基础常识。虽然里面的专业术语让人望而生畏,不过如果能踏实读完这些干货介绍,哪怕花费很久查阅辞典,有了基础理解再去从头阅读能够减少很多理解成本,这点功夫和时间的花销很值得。

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人类社会也随之参差百态,构成这一复杂图景的人类行为时常令人吃惊不已试图理解。作者是一样,试图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角度去理解那些好的或者坏的行为。章节设置我觉得很成功,从行为发生的一秒钟之前、几分钟之前、几小时几天数月之前,直至行为人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去寻找原因。对应着脑神经系统乃至DNA进化各个领域,这类科普读物的设置让人丝毫不觉得无聊,反而被极强的代入感刺激一直读下去。虽然介绍的内容鲜有前沿领域结论,但能够将19世纪以来相关领域的重要结论集大成,本身也是了不起的汇编。

话虽这么说,本书也不是毫无瑕疵,对我来讲中间一大部分集体行为动因的分析,确实难以认同。这也是为啥读了两年才完成的原因,中间那些社会学分析实在读不下去,因为我觉得他在这方面的认知范围还是有些狭窄,对东方尤其中国的社会分析缺乏扎实的实证,和自身的观感与结论打架。直到我决心跳过这部分,捡起那些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比如生物学角度分析,这才读完。这段经历也教会我不要盲从,感觉不好就跳过去。有不同意见其实也是好事,观点展示就要百花齐放才能推动社会继续健康发展。

《Behave》读后感(三):来自密集知识点的祝(zu)福(zhou)

这本书比起作者的前一本科普书《斑马为什么不得胃溃疡》(下文简称《斑马》)在阅读体验上可能差了10篇我写的科普文章。所以,四舍五入约等于还好,作为本书作者(下文简称偶像)的脑残粉,我……还是给了5星。

我在写《斑马为什么不会得溃疡》书评中写道“自由意志这个大坑,可能要等到作者的下一本书来填了。”那个时候本书还没有出版,我也没有看到任何关于偶像新书写作计划的报道,结果没想到偶像的新书真的(部分)入了这个坑。为什么偶像会有我这么心有灵犀的粉丝?我真是更崇拜他了。

Why Zebras Don't Get Ulcers, Third

8.9

Robert M. Sapolsky / 2004 / Holt Paperbacks

虽然我同意本书比较冗长的评论,但是我也不认为用1/3就可以把内容说清楚(好歹也2/3吧,成交?)。本书末尾结语里面写了,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本书的内容,那就是“这很复杂(It's complicated)。如果没有大量具体研究作为铺垫,直接把这样的结论扔出来,还有什么意义呢?特别是神经科学、心理学还有认知行为的很多结论,乍看之下就是跟……废话一样(勿喷,接受反驳)。只有看到具体的实验设计和结果描述之后,才会发现这件事没有想象中的简单。事情还是很复杂,这可能跟我看这些具体内容之前的想的一样,但是我知道了是怎么个复杂法,而不是那种很敷衍的复杂法。跟《斑马》类似:如果没有压力的神经科学解释,最后一章的抗压小贴士就显得空洞如鸡汤。

《斑马》的主题压力(背后的神经科学)是偶像的老本行,偶像用嘎吱窝夹着键盘都能给你写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每个章节附带100个金句外加10个笑话也不多收钱。到了这本书能明显感觉到偶像对内容的掌控远不如压力主题得心应手。多个脚注是偶像答谢某个卓越的本科生对搜集某章材料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说明很多内容确实不是他的专项—毕竟“行为”这个主题太大了。一个超级厉害的铁人三项选手参加十项全能比赛,不能保证每项都是第一。所以,可以看出来,涉及到偶像的老本行,比如压力和狒狒,就写得轻车熟路;跟偶像老本行相距较远的主题,就写得就比较像教科书。

可能偶像也觉得知识点太多太密集对读者不太友好,所以隔三差五就有小总结。好处很明显:我经常迷失对各种研究的引用中,不看小结都忘了讲这些研究是干嘛;有很多时候根本没看懂那些研究,需要看结论辅助理解。缺点同样明显:感觉这本书更像教科书了。

前面主要关于自然科学的章节,即便是迷失在知识点的海洋里面,我觉得都还好。接下来关于自由意志这个大坑,我经历了迷失、迷茫、(看kindle太入迷,以至于差点)迷路。但是这又有什么所谓呢?如果没有自由意志,我的先天基因、后天环境以及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的交互注定了我此时只能迷茫;或者按书中所说我们没有自由意志(free will),但是有自由“丧志”(free won’t),所以也可能是我的自由或者不自由的意志自由地选择了放弃。令我的自由或者不自由的意志惊讶的是,作者居然用了坐在指挥台上的小人来比喻自由意志,我以为这种二元论的论述只可能出现在……《Insideout》这种动画片里面。不知道Gazzaniga是否同意大脑里面有个代表自由意志的小人……“他/她/它还不穿衣服”。

到了最后一章,全书的核心:好,我们前面看了那么多研究,我们知道了因素ABCDEFG在甲乙丙丁的情况下会导致某某结果。

那么,然后呢?关于,我们开头说好的人类最好或最坏的行为……

然后本书的画风一下从自然科学(加少量哲学)一下切换到了历史学,从疯狂引用来自某某科学研究变成了疯狂举例历史事件。还好,每次在迷失的边缘,偶像会大力把我拽回来:你看,这不就是前面说的,比如,敌我区分(Us/Them)的界线可以因情况不同发生移动的例证?这一波操作,我不知道,但是我很想知道历史学家会怎么看。

写了这么多缺点,我还是给了五星……我同意另一篇书评里面写的,如果想了解行为学,相比一些讲座视频,本书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如果你想了解一个集才华和有趣于一身的神经(学)科学家对人类(最好或最坏)行为的思考,本书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换言之,我比较关心偶像夹带的私货。每个脚注我都点进去认真看了,比如,研究员甲指出研究员乙实验设计的不合理之处,然后他们结婚了……

看这本书之前我看的一本书是《An epidemic of absence 》(关于免疫系统,五星好评),这本书的作者是记者出身,可能某些方面写作技巧更加纯熟,对研究的描述写得更像一个故事而不是引用某篇论文(接受来自偶像更脑残的脑残粉的反驳)。但是,这本书就不太会出现“我跟提出那个观点的家伙在一次会议上交锋来着,啊哈哈哈,他真是机智得令人发指”这种来自一线科研工作者的主观评论。看这些有什么用呢?可能中和了知识点密集的不友好,改善了阅读体验,反正我标记了那个“机智地令人发指”的家伙,准备回头去搜搜他的书看。

An Epidemic of Absence

评价人数不足

Moises Velasquez-Manoff / 2012 / Scribner

这篇书评是我在延误了50分钟的火车上看完本书结语之后第一时间在手机上写的。如果有什么错误,或者我又想起来值得补充的点,又或者火车又延误了,会再修改补充。

《Behave》读后感(四):你我的行为2

★前情提要:影响一个人行为的因素,有这些:

大脑、荷尔蒙、环境、基因、文化、演化——现在,科学,基本上已经把人看明白了。要理解一个人的行为,首先理解人是一种动物,是一种以特殊的方式特殊,的动物。

★动物是什么样,不等于人就是什么样。曾经是什么样,也不等于就应该是什么样。

☆社会等级☆

☆提问:人类社会适用丛林法则吗?

首先,社会等级是个生物学问题:

1.大脑识别一个人的社会等级,只需要40 毫秒。

2.一个物种的社会群体越大,它的大脑占身体的比例就越大,它的颞上回和前额叶皮质就越发达。

3.之所以有这么发达的前额叶皮质,就是为了处理社会等级关系用的。越是善于领会上级意图的人上升的就越快。

4.真正代表灵长类动物社会地位的,是糖皮质激素。长期的高水平糖皮质激素,会让他的血压高、好胆固醇低、免疫系统弱、生殖系统紊乱、成长慢。

5.地位低、经常处于从属地位的个体,会长期处于压力之中。但是地位高,糖皮质激素也可能很高。所以真正影响健康的关键不是地位,而是地位带来的压力。

其次,社会等级不止是个生物学问题。人和其它动物有很多不同:

1.对于人类来说,真正决定健康的其实不是绝对的地位,而是“控制感”。只要你对自己的生活有掌控感,你的压力就大大减小。如果你进一步还能控制别人,而且还不用担心为此承担责任,你的健康还会更好。

2.支配者,就是能控制别人的人;从属者,就是被人控制的人—— 这才是地位的本质。

3.人类会把“支配者”和“领导者”混为一谈,通常并不会像狒狒一样,谁拳头

硬就让谁当首领。我们更愿意选一个有亲和力的、能够为整个群体的利益服务的人当领导。

☆道德☆

☆提问:道德是理性计算的吗?不是。道德是直觉的。

相信推理还是相信直觉,不是取决于推理够不够严密,而是取决于直觉产生的情绪够不够强。我们并不是反复权衡理性推理和直觉的呼唤,再从中选择一个立场—— 我们总是先因为直觉而有了一个立场,然后运用理性推理给这个立场寻找解释。

1.压制直觉,坚决使用理性判断,是一条非常艰难的路,你就是有钢铁般的意志力也未必能做到。

2.你几乎不可能脱离情绪谈道德判断。

3.道德的另一个不能用纯粹理性推导的特点在于,它总是跟文化高度相关。

如何做出最好的道德判断呢?三个主要的学派提供了三个方法:

1.“义务伦理学(deontology)”,认为一件事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什么可商量的。杀人就是不对,所以哪怕是为了救人也不应该杀人。

2.“结果主义(consequentialism)”,说你做事得考虑后果,应该让众人的总福利最大化。如果牺牲一个人能救五个人,你何必在意是自己推的这个人还是仅仅拉了一下操纵杆呢?根本没区别!

3.“德性伦理学(Virtue Ethics)”,说你应该考虑的不是行动也不是结果,而是你自己是个什么人:作为一个好人,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义务伦理学讲直觉,结果主义讲推理,而德性伦理学讲整体判断。萨波斯基推崇德性伦理学。

把推理和直觉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做出更好的判断。

☆同理心☆

☆提问:同理心是一种伟大的“人性”吗?

不一定。同理心根本就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人作为一种动物的本能反应。同理心被高估了。

要真正理解同理心,先辨析几个概念。同理心的远敌是对别人的痛苦幸灾乐祸或者漠不关心,但是同理心还有三个近敌。

1.一个近敌是“同情心(sympathy)”,意思是我承认你有痛苦,我为此感到遗憾,但是我没有什么感同身受,我不一定理解你的痛苦。

2.一个近敌是“可怜(pity)”,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情绪,专门针对那些“温暖度”高、“能力”低的人。

3.一个近敌是“悲(compassion)”,或者叫“慈悲”, 悲的意思是我理解你的痛苦,但是我不跟你一起感受那个痛苦,因为我有一个更积极的姿态:我要帮你解除痛苦。

这三个近敌的共同特点是让自己和对方保持一段距离:你的痛苦不是我的痛苦。真正的同理心则大大缩短、甚至是取消了这个距离:你的痛苦就如同发生在我身上一样。

同理心的脑神经过程差不多是这样的——别人的痛苦→ 你的感觉运动感染、模仿和情绪感染开启,自己也感受到痛苦→ 前扣带回皮质体会到你因此产生的自身感受→ 你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感觉表示关注→ 寻找痛苦的意义。

同理心不但能感受到对方的痛苦,而且还能感受到那个痛苦的意义,会让你为了这个意义去采取行动。同理心能激发我们去做好事,所以同理心难道不是一种伟大的人性吗?不一定。

1.同理心并不可靠。能不能产生同理心,跟具体的情境非常有关系。

2.同理心的本质不是感受他人的痛苦—— 而是感受他人的痛苦让自己也很痛苦。什么样的情绪能让你合理地帮助别人解除痛苦呢?这就是“悲”。同理心是善行的起点,慈悲心才能带来真正的善行。

慈悲,意味着你要和痛苦保持距离,有一种超然感,然后设法帮助别人。悲的情绪会让你的杏仁核安静下来,但是会给你提供多巴胺!

☆隐喻☆

☆提问:使用和制造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能力吗?

不是。现在科学家有充分的证据说明很多动物都会使用、甚至是制造工具。而隐喻—— 也就是把一个东西*当做*另一个东西表达,是动物绝对不会的,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超能力。

但是这是一个非常新的功能,我们的大脑还没有演化出专门处理隐喻的脑回路来。

1.我们经常会把隐喻和真实给混淆。比如说,肉体上的疼痛,我们叫“痛”,精神上的痛苦,我们也叫“痛”,对吧?这两种痛是有本质区别的,是吧?但是,请注意,大脑在某个层面上,分不清这两种痛。

2.大脑的神经自动隐喻能力是可以被人利用的。比如找工作面试的时候,如果你那份简历拿在手里的“重量”比较重,读你简历的人会自动觉得你这个人办事儿也比较“稳重”,能处理“重要”的任务,能应对“严重”的局面。

3.隐喻也可以是最了不起的工具。正如赫拉利所说,真正能把最大规模的人群组织起来的,不是利益,而是某种想象的、虚构的东西,比如国家和宗教。

隐喻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也是人类特有的麻烦。

☆自由意志☆

☆提问:人没有自由意志,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脑神经科学不承认大脑有做决定的主观成分。但也有两派不同看法。

一派思想,叫做“减轻的自由意志”。它不是真的相信人有自由意志,但是总觉得人脑之中还是有一些主观选择的成分,尽管可能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是被其他因素裹挟着行事。这个道理是大脑给了你一个行为趋势,不等于你就应该按照那个去做,更不等于你就一定会那么做。

另一个叫“自由非意志”。1980 年代,神经生理学家本杰明·李贝特(Benjamin Libet)做了一个被传诵至今的经典实验。实验中受试者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如选择打开还是关上一个开关。科学家使用核磁共振同时观察大脑的活动,发现在受试者意识到自己选择怎么做的几百毫秒甚至几秒之前,他的大脑其实已经做出了选择。

李贝特说,是,你没有决定往哪边按下开关的自由意志—— 但是,当你的大脑已经做出选择之后,到你切实按下开关之前的半秒钟之内,你的意识可以决定不按那个开关。你有最后一刻的否决权。

萨波斯基承认,脑神经科学仍然在发展之中,我们并不能完全解释人的所有行为。他主张我们暂时搁置那些解释不了的因素,先假定将来都能解释,假定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身不由己。毕竟从理论来说,人没有自由意志。

福尔摩斯有句话说“排除一切不可能的,剩下的即使再令人难以置信,那也是真相”,意思是如果你能强硬地坚持理性和逻辑,你就得做好准备,去接受一般人接受不了的事实。

但如果你真的认同“人没有自由意志,所以犯罪分子不应该被惩罚”,那么你也应该认同,做好事的人也不应该被赞美。

最后一个问题

☆希望在哪里?

这本书真正的痛点在于它让我们直面一些我们真的不想面对的行为真相。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希望。我们知道大脑一直到成年都是可塑的,你可以把好的判断变成习惯,把好习惯自动化,这样你就是一个纯天然的好人。

变好常常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主观能动性,有几种很硬的机制就能让人做出好的行为:

1.能经常流动的群体和个人一般不会跟人发生激烈冲突,因为你不喜欢谁可以离开他们。然后你喜欢什么人还可以去找他们合作。只要让人自由流动,合作是自发产生的。

2.贸易也是个办法。两个在贸易上有紧密联系的国家通常不会打起来,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3.文化和宗教能让人互相理解和合作,但是也有副作用。

4.不同的群体互相接触常常是好的,但有时候关系也会恶化。

5.不管有多大的仇恨,人类都发明了道歉和解的办法,而且常常管用。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希望是一群人的行为、道德和文化,要从坏变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中发生。你要想为此出力,你是有机会看到结果的。

读完这本书要记住两句话:

“人的行为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导致的,人很复杂”。

“科学和慈悲心可以并存”。

----金句分割线----

☆不管经历什么,不管认识到现在这个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你永远都有权提出,人和人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你的道德推理早晚都会达到一个单纯用推理无法证明对错的地方。那个地方就是直觉。

☆那些能经得起各种诱惑而不作弊的人,并不是每一次都在那做艰苦的计算— 他们都是毫不费力地就做出了一次次道德的选择: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好人。

☆欣赏悲剧不会把你变成好人。为他人的苦难共鸣并不代表善行。同理心是善行的起点,慈悲心才能带来真正的善行。

☆别的动物只会为了争夺食物、地盘和异性而杀戮,只有人类才会为了某个理念而屠杀自己的同胞。

☆别的动物只会在意自己的排位顺序,只有人类才会为了一面旗帜—— 那只是一块布—— 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别的动物只会求生存求生育,只有人类才会为求一句道歉而绝食抗议。

☆也只有人类,能以不必你死我活的方式、超越看似不可调和的利益之争,而和睦相处。

☆你可以明知人没有自由意志而假装人人都有自由意志,你可以明知人就是机器而不把人当做机器,选择对他人和自己充满慈悲之情。

《Behave》读后感(五):你我的行为

书名:《行为》(Behave: The Biology of Humans at Our Best and Worst )

Behave

8.8

Robert M. Sapolsky / 2017 / Penguin Press

★他为什么会这么做?简单说,是这样:

★影响他这么做的因素,有这些:

☆大脑☆

按照在动物演化历史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大脑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自动控制层”。比如你体温低了就会发抖,血糖低了就产生饥饿感,受伤了就启动压力反应,都是自动控制层的作用。自动控制层是大脑中最古老的一层,连爬行动物都有。自动控制层只负责最底层的功能。

第二层:“边缘系统”,负责情绪,一定程度上是哺乳动物才有。看到恐怖的东西会感到害怕,这就是边缘系统的功能,然后它会把信息传递给第一层,让我们浑身颤抖。渴望、沮丧、恐惧、愤怒……所有情绪都是边缘系统的事儿。

 杏仁核:它负责产生恐惧、焦虑、攻击冲动和愤怒这些情绪。杏仁核又分为“中央杏仁核”和“基底外侧杏仁核”两部分。中央杏仁核,负责先天就会的恐惧。基底外侧杏仁核,负责后天习得的恐惧。

 多巴胺:使人产生愉悦感,是大脑对我们从事各种行为取得成功的奖励。

大脑中很多区域都能合成多巴胺。多巴胺跟预期有关,达到预期,多巴胺给的少;超出预期,才会给很多。大脑不但奖励你得到的报酬本身,而且更要奖励你对报酬的预期。

第三层:“新皮质”,是大脑在演化中最晚出现的部分。新皮质负责高级功能,比如认知、记忆、抽象思维、决策等等。灵长类动物的新皮质最发达,灵长类动物中人的新皮质最发达—— 而人的新皮质,是直到20 多岁的时候才长全。

 额叶皮质:能让我们不被情绪完全控制,提供理性思维。额叶皮质生长比较慢,要等到20 多岁的时候才能完全长成,具有高度的可塑性,而且额叶皮质的运行特别消耗能量。

 — 前额叶皮质:额叶皮质的前端,叫做“前额叶皮质”的这个区域,是大脑中的决策者。前额叶皮质还能给物品按照抽象的规则分类,还能提醒我们要自律。前额叶皮质也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 —— 背外侧前额叶,讲究纯粹的理性,他做决策无比冷静,他纯粹是利益计算。

 —— 腹内侧前额叶,则专门听取各种情绪的声音。

1.额叶皮质的运行特别消耗能量。

2.大脑直接控制人的行为,完全都是在硬件层面实现的。而且这些区域之间的互动也能决定行为。

3.想要改变人的行为,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改变他的大脑。

☆荷尔蒙☆

中文有时候把荷尔蒙(hormone)翻译成“激素”,它和多巴胺都是在我们的身体里负责传递信息的物质,是“化学信使”。二者不同的是,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只对大脑神经元有效,信号传递速度非常快,是毫秒级的;

荷尔蒙则对全身各处的细胞都可以有影响,但是荷尔蒙起作用的时间慢,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时间。

睾酮:就是所谓“雄性激素”的一种,主要由男性的睾丸分泌,肾上腺也会分泌比较少的量,所以男性体内的睾酮比女性多得多。在神经生物学家看来,睾酮的作用是加剧大脑对刺激的反应。睾酮让人更加积极地迎接挑战,参加竞争,也就是*放大*人在某些方面的行动力。

催产素、抗利尿激素:它们的分子式和功能差不多,都是大脑中的下视丘制造的,可以影响大脑的腹侧被盖区、伏隔核、海马体、杏仁核和额叶皮质等多个区域。特别是催产素,能抑制中央杏仁核的活动,让人减少恐惧和焦虑,降低攻击性,感到安全。能让我们更加区分敌我。催产素甚至会让人产生排外情绪,乃至于加强种族主义倾向。

1.大脑神经系统直接决定人的行为;

2.视觉声觉和嗅觉刺激这些环境因素在一秒到几分钟之前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3.而荷尔蒙则在几小时和更长的时间之前发挥影响。

☆环境☆

童年会怎样影响人的一生呢?童年问题的本质,是压力问题。具体说来,童年的关键是家庭,家庭的关键是阶层,阶层决定生物学压力。

有的孩子生活在威胁之中,有的孩子生活在机会之中。从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父母对孩子各种诉求的回应,这两个维度可以把家教划分成四个风格。

 低要求、低回应,叫做“忽视型”。这意味着父母完全不管孩子,彻底放任自流。你可以想象这种风格肯定是不好的,这样的父母完全不合格。

 高要求,低回应,叫做“专制型”。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通常在表面上很服从,但是内心有不满。长大以后工作很努力,可能会在某一方面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但是社交能力不行,做事主要靠经验。

 低要求,高回应,叫做“放纵型”。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自控能力差,一遇到挫折就受不了,跟别人的关系也常常搞不好,做事有点不计后果。

 高要求,高回应,叫做“权威型”。这种家庭关系比较平等,设定什么规矩都要先跟孩子谈,取得双方的共识。孩子会努力达到家长的要求,同时还有自主性。他们长大之后无论在工作方面还是社交方面都会表现很不错,而且特别独立。

糖皮质激素:

1.很多儿童从小没有得到足够的家庭关爱,甚至受到父母的虐待,这些压力会导致一种叫做“糖皮质激素”的荷尔蒙水平升高。

2.糖皮质激素会损害孩子的认知能力、互动能力、自控能力和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妨碍额叶皮质的成长,而且可能损害负责记忆和学习的海马体,这些孩子负责感受压力、恐惧、愤怒和暴力的杏仁核非常发达。

3.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孩子,感受到的压力就越大,他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就越高。童年的逆境还会损害多巴胺系统,让人长大以后也会更容易对酒精上瘾,对药物形成依赖,而且容易得上抑郁症。经历过的童年阴影因素越多,孩子长大后的精神状况也会有问题,想要战胜这些阴影就越不容易。

4.现实是教养方式跟社会经济地位高度相关。地位高的家长倾向于使用权威型和放纵型教养,地位低的家长倾向于专制型和忽视型。

☆基因☆

杏仁核多一点或者少一点,催产素多一点或者少一点,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组成杏仁核和催产素的每一个细胞,都是极其严格地按照基因的图纸制造出来的。所以基因当然对人的行为有重大影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两个概念:

 “基因的表达”:由环境决定

 “基因的版本”:描写了人与人天生的差别。

遗传力: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多大程度上,是由基因*版本*不同,决定的。

 “行为遗传学”,专门研究人在不同环境成长带来的行为特点。研究结果:

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差不多都在40%到60%之间。

 “分子遗传学”,专门研究某个特定基因的不同版本对行为的不同影响。

研究结果:同一个基因版本到底是好是坏,跟环境非常有关系。

遗传力研究发现的一个大趋势是,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家庭里的孩子,基因的影响就越大;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家庭里的孩子,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 富人家小孩的智商,70%是由基因决定的。

 穷人家小孩的智商,只有10%是基因决定的。

☆文化☆

人群和人群的不同,我们称之为“文化”。

文化是在童年时期对人产生决定性影响的。那时候我们最不受基因控制的额叶皮质尚未成熟,最能接受社会习俗的注入。社会习俗,则由文明的硬环境决定。

 集体主义文化讲和谐共存,讲互相依赖,讲团体,讲从众;东亚的集体主义来自传统农业的耕种方式。

 个人主义讲权利,讲自主,讲独特性,讲个人的成就。牧民更讲个人主义,因为放牧是孤独的;美国人讲个人主义,首先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人们都是背井离乡来到这片土地, 选择背井离乡的都是那些本来就不怎么在乎集体主义的人。再者,美国往西部开拓这段冒险的历史,也正好适应了个人主义的行为模式。

所以文化是硬条件决定的。而且文化都是在不断演变的。

☆演化☆

1.个体选择、亲缘选择和群体选择,被萨波斯基称为动物行为演化的三条腿。

 个体选择:你要把自己的基因传播下去,为此你必须作为一个个体,去跟其他个体竞争交配权,你必须保护自己的后代。

 亲缘选择:从理论上来说,同样一个基因版本,通过你的儿子传下去和通过你的兄弟传下去没有本质区别,唯一的问题是根据基因混合的概率。

 群体选择: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动物界存在广泛的合作现象。

2.人这种动物也是演化的产物,作为人类我们喜欢歌颂利他行为和群体选择,但是个体选择和亲缘选择也是动物的本性,而且很可能是更深刻的本性。

3.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我们人类肯定不是像动物那么极端,但是也肯定不是完全脱离了动物属性。人相对于动物来说,似乎有更多的、超越基因的“群体选择”迹象,而不像是纯粹按照“自私的基因”规则进行演化。

4.人类重新定义了、或者是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演化,演化是在多个层次上发生的。人类偏离了动物那种演化模式。

————金句分割线————

☆你说这个人怎么没有意志力呢?可是他有什么办法呢?他大脑的硬件结构就不是很合理!

☆当你想要为某个行为做决定的时候千万别忘了,你的所谓理性和自控能力,比你想象的要低很多。

☆这个可悲的事实是以很多穷人家孩子的环境之差,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当一个经历了各种童年阴影的孩子终于长到五岁上了幼儿园,面对那块棉花糖的时候,他其实已经输了。

☆青春期中的你是个判断力跟不上感情的动物。

☆他们的睾酮水平正处在人生巅峰,他们的边缘系统正空前活跃,而就在这个最需要前额叶皮质的时刻,他们的前额叶皮质还没有长好!

☆我们会为青春的混乱付出代价,但有些事情值得这么高的代价。

☆一个北京高科技公司的管理者的“文化”,可能更像他的硅谷同行,而不像他的小学同学。

☆社会生物学是一门能让人打起来的学问。

☆我并不提供立场,我提供的是怎么样才配得上有立场。你得真懂点生物演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