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闺塾师经典读后感有感

闺塾师经典读后感有感

《闺塾师》是一本由【美】高彦颐 / 高彦颐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元,页数:4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闺塾师》读后感(一):闺塾师

这本书让我联想到另一本近几年很火的书——《如何抑止女性写作》,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东方还是西方,女性写作往往都会遭遇重重阻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是如此,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那些女性作家更弥足珍贵,她们克服重重困难,展现自己的才华,发出自己的声音,她们的榜样力量是非常巨大的精神财富。正如书中所写的“女性诗歌的流行促使更多父母相信,培养他们的女儿会读、会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闺塾师》读后感(二):女性的文学天地

夸夸译者,文笔优美流畅 明清商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出版书籍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规模印刷成为可能,书籍飞入寻常百姓家。女性作者、女性读者、女性主体书籍变得流行。 部分男性文人看到了女性写作的潜力,认为她们被排除于科举是好事,不为官僚气息左右,性灵,有丰富的想象力,但也认为男性=理性,女性=感性,强化了性别分工 越来越多的女诫、贞女传被出版,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男性在高度娱乐化社会的迷茫,女性坚守道德的故事令他们感到安心。 严肃的道德教化书籍配上了插图变成一种通俗娱乐读本,虽然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本身的严肃意义,也导致这种传统儒家道德深入人心,被女性内化,女性文人发自内心地拥护这种道德。虽然缠足被现代人认为是糟粕,但明清时的女性以缠足为其身份的象征,小脚是展示其女性之美的途径。 《牡丹亭》、小青等故事的流行,促进伙伴式婚姻的流行,也导致了殉情的流行。 女性偏爱牡丹亭,想要寻找能携手一生门当户对的伴侣,但现实的残酷令她们郁郁寡欢。 男性则偏爱小青,借此反抗醋意大发的妻子们。 尽管那时能读书写字的女性凤毛麟角,但仍能在文人家庭、名妓中看到女性社团的身影,她们一方面严格尽到妻子与母亲的责任,一方面在文学这方小小天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闺塾师》读后感(三):我以我穷词写下我神思

“社会性别界限应该是建构的而不是预设的存在”五四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以至于让很多真实成为了想象中的真实,封建落后被压迫的中国妇女是一种真相,但才德美以及一定的自由也是一种真相,打破五四预设后五四为中国古代女性戴上的面纱才得以摘去,于是,另一个侧面的真实浮现了出来。 旅行、创作、结社、授徒……在三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缝隙,她们尽可能地争取最大限度的自由,而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成为了开拓其版图中最得心应手的途径,无论是当作“卧游人”的理想、排遣忠贞而乏味的生活还是交友教育,总之少数人拿起了笔,从私领域内向外迈进。 最颠覆我认知的观点是关于缠足的,再一次印证了能长期存在的习俗或制度必不可能全是漏洞,古人并不愚蠢。女工可以转向艺术,缠足也同样可以是女子能力的展现,当然其背后的男性主导是不言而喻的。 交换——女性用恪守三从得以分享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作为交换她献出了宝贵的自由。而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自由,都不是能轻易得到的,所有的馈赠都有价格,于是她们的写作、交友以及教育无不以男性为导向受到男性的影响,于是独立的路困难重重。 好在每个时代总有些不屈的灵魂,她们或许不清楚为什么出发,但她们的启程就已经是进步。好在还有诗歌,点亮深闺,交换思想,传递温情。 现代社会的女性处境已经大为改善但是三四百年前的困境依然困扰着当代女性,期望看到一个女性独立的时代,不用依靠男人,不用交换自己的珍宝,自由挥洒着翰墨,去描摹山川和幽谷,书写壮志和困惑,去表现人生、反映世界 自己给自己买花

《闺塾师》读后感(四):她们要在历史上留下更多女性名字(不是严格的书评,一点感想)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此书我读得慢,读几页就得停下来思考一下,尤其可以联系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来读。中国过去采取的独生子女政策有一个意外的结果,就是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加了。在传统的多子女家庭,家里的经济能力有限,资源一般是向儿子倾斜的,机会很少能轮到女儿,即便女儿学习成绩再好,父母一般也会觉得女儿迟早得嫁人,没必要读那么多书。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则在客观上改变了这一状况,尽管在有儿有女的情况下,资源还是会相对向儿子倾斜,但却出现了资源悖论:儿子享受到了家里的宠溺和性别红利,相对也没那么争气,女儿则较早地意识到自己如果不努力学习,恐怕难以挣脱命运的束缚(不得不早早地为人妻为人母),有点机会就得抓住,在其突出的成绩表现面前,再加上法律规定男女都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家长也很难不继续供其接受高等教育。而这个过程伴随的就是女性意识的觉醒,比如她们会发现历史上怎么女作家、女艺术家和女政治家这么少啊,历史简直都快成了男人的历史(如果不能理解她们的这种惊异,可以对比我们学物理和化学的感受:怎么书上中国人的名字没几个啊?)。这种思考一旦开始,一般就不会轻易停止,她们会发现她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拨开始大规模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群体:在中国男性数量远多于女性的情况下,在高校还是出现了女多于男的情况,历史的拐点也许会由此出现,比如她们会更清晰地意识到社会的性别结构问题,对传统的婚姻模式保持某种抗拒,进而重新思索男女关系新的可能,也更多地涉足传统上由男性把持的领域,在历史上留下更多女性名字的冲动也更加强烈。不明就里的人只把这看作“剩女问题”,其实这是人类文明迟早要补的功课,这个功课补上了,我们的文明会实现另一次飞跃;如果没补上,后果也已经若隐若现。

《闺塾师》读后感(五):冲破封建社会制度的女先生

当今社会,如果女性朋友能被尊称一声“女先生”,想必会无尚欣慰!而在过去“三从四德”的封建社会,女先生是如何冲破社会桎梏,成为女性榜样的呢? 《闺塾师》这本书可以解惑。作者高彦颐(Dorothy Ko)是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历史西博士,目前任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历史系教授,以明清史、妇女性别史等为研究课题。 明、清时期,出版业以道德指导书籍和传记的形式,出版《牡丹亭》这类大量关乎女性的故事和图画,以列女、贤女、才女、悍妇,甚至还有歌舞妓和商妇等女性角色为主角,而市场对这些的故事读物反响也一度很好。 于是,人们对女性,尤其是女英雄的形象进行了二次创造,不断增加故事内容,形成了不同女性标签,其中与惯常“淑女”形象相对立的标签也被提出来: ·女史:通书 ·女士:女有士行,士指学者,意为女学者,或男性化的女性 ·女丈夫:女有男才 ·女而不妇:织女道而不知妇道 这些标签的出现,代表着当时正处于社会性别标准混乱的时期,人们有通过新标签建立新身份的需求,也使得新女性的属性及女性职责被首次宣示出来。 之后,都城和江南富裕的地区,开始出现职业女塾师,顾名思义就是有教授能力的女先生,称为“闺塾师”,到18世纪初已很常见。 闺塾师都出生于有女性学问传统的文人家庭,本身就具有很深的文学和艺术造诣,身为作家或是画家、诗人。她们通过接受聘请,服务于社会上流人家的女孩儿们,职业向其传授儒家经典、诗歌艺术和绘画,有时候还会教授女红。受聘之后,闺塾师便有巡游的资格,可以自由出入这些上流人家中。书中介绍了一些声明卓越的闺塾师,常被喻为汉代史家兼女师班昭: ·著名诗人归懋仪,出版了大量诗歌,并与自己的诗人母亲有一个合集; ·作家曹鉴冰,她与自己的母亲、祖母出版了一本诗歌合集,还写了一部传奇戏剧; ·作家苏畹兰,其丈夫也是一位塾师。她十分善教授,最终开班了自己的女“家塾”; ·画家文俶,出生于苏州著名画家门弟,自己也是著名画家,是当时炙手可热的塾师。 这些闺塾师的出现,预示着一种新的职业模式正在浮现。原本的上等家庭家道中落之后,他们的女儿们依然靠才华出道并出版作品。但因为女儿身不能受益于科考,便受聘成为闺塾师,有了自己维持生计的路子。虽然在短时期内,这些职业女性也很难改写社会性别秩序,甚至被反复卷入道德与家庭定位的斗争中,但这依然是女性进步的里程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