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古人吃饭那些事儿》读后感精选

《古人吃饭那些事儿》读后感精选

《古人吃饭那些事儿》是一本由龙丘雪著作,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人吃饭那些事儿》读后感(一):一啄一饮间自得其乐

“食色,性也”,一个人不爱吃,大概也不会太爱生活。毕竟吃饭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无论“生”还是“活”,首先都需要吃饭。反过来,专心研究饮食的人,往往一眼就让人感觉到洋溢着生活的情趣。 关于饮食,实在有太多可说,也有太多名人为饮食代言。从古代“会吃”之名与文学才华不相上下的才子苏东坡、袁枚、李园等一帮名士,到现代风靡荧屏的“舌尖上的中国”,都是人们为饮食着迷的最佳写照。“馋猫”“老饕”不是好话,但是吃得有水平、有文化、有格调,就不免令人另眼相看。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热闹场面,《红楼梦》事无巨细的饮食描写,无疑让现代人对古代“钟鸣鼎食”之家的生活充满幻想。从诗词歌赋、文献记载、古代壁画、古董器物中,都不难瞥见往昔岁月中贵族享受的最高水平。 饮食是文化的象征。吃什么,如何炮制,怎么吃(包括用什么食器,跟什么吃,同食还是分餐,席地还是跪坐再或者坐着吃,等等),任何一个主题单拎出来都值得如数家珍细细说来。本书的好处在于每个主题都是点到为止,绝不赘言,留下更多余地供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去探索。二维码链接也提供了进一步探索的可能性。 一般说文化,可能会聚焦精英层,相对少有人去关注平民的饮食。诚然,对最早期的先民而言,果腹是最简单朴素的愿望。“靠天吃饭”“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饥荒时期则靠野菜充饥——贫穷和饥馑限制了民众的想象力。本书作者显然并没有将考察古人饮食的视角局限于上层社会。她指出:“虽然中国饮食文化的绚烂大多集中在上层,但营养的根系却在于处于温饱线上的最广大民众。”平民或许没有条件去注重饮食的细节,但不代表饮食对平民的生活不重要。俄罗斯文学里有一则小故事:一位坚强的农奴母亲,在突然得到失去儿子的噩耗后,一面在悲伤哭泣中哀悼,一面拿汤勺舀锅里的白菜汤,和着泪喝下去——汤里放了盐呢,不能浪费。虽然“粗糙简陋”的饮食造就了“庶民坚韧和麻木相融合的性格”,然而,谁能否认和抗拒饮食带来的安慰和支撑力量呢? 在封建社会食物的阶层在所难免。“自天子以至庶民,饮食标准逐阶下降”,虽然作者在文中说,这种等级主要是在周王室强大的西周,曾经珍为奇物的东西逐渐进入最普通的集市。但无论在哪个时期,饮食始终是社会等级的象征。不单注重礼仪的中国古代,西方社会也是如此(比如从前认为地里挖出来的东西品级更低,适合穷人吃,而树上接出来的东西等级高,适合高贵人吃,类似令人啼笑皆非的饮食理论层出不穷,现代可能依然存在类似的变体),大概不光是人类社会,整个生物界都概莫如是。但无论如何,人类社会的进步,也表现在食物的逐步普遍和平等化。饮食原本也是政治统治的重要方面之一。“不管哪个朝代,让人民吃饱肚子,是治国的基础。”本书以朝代为序梳理古代饮食,也是在试图展现饮食的进化史。最后章节提到的当代八大菜系,大多是在适应普通民众口味的过程中逐渐改造而成。 饮食体现在诗词歌赋、古籍典故、民间传说中,也体现在现代人生活中的流行元素中。结合这些,丰富多彩自不必说。书中还有很多细节,比如引李商隐评吃饭的鱼肉吐回盘子里、筷子横放在碗上等“恶模样”,李白诗“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中的“吃货”情态,不免让人对这些诗人的形象大有改观。

《古人吃饭那些事儿》读后感(二):何为“中国味”?细数古代饮食那些事儿

中国的饮食历史经过了数千年的衍变发展至今,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东方传统魅力的美食体系,不论是曾经的满汉全席,还是如今的各家私房菜,都是以特色赢得一众食客的喜爱,逐渐传承为经典食谱。

现代人的饭桌通常以各色菜品为主,包含着各地名菜名品,不分时令,不分季节,以品类丰富取胜。那么古代人的饭桌又是什么样的呢?是否如现代人的饭桌一般丰盛,如现代人一般会吃呢?

文学博士、业余文史作家龙丘雪在其首部通俗历史类著作《古人吃饭那些事儿》中写到,“中国”的味道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上千年与边疆、地域、民族融合之后的,不断变化的“中国味”。

可以说这是一部关于吃的文化,一部阐述中国饮食思想的文化史,从这部以吃为引,以喝为叙的历史读物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古代人的日常饮食故事,更看到了以饮食史为基点所映射出的历史脉络、地域风情以及社会生活形态。

所以说古代人吃饭的那些事儿又包含了什么?现代人说吃,只是单纯地讲吃,讲各种传统与非传统的吃食;而古代人说吃,它不仅包含了吃,也包括喝,甚至会涉及到所有与吃喝相关的事物。例如茶、酒、零食、点心、餐桌礼仪、容器、原料、菜式、技术、祭祀、年节、日常、禁忌、特色菜肴、宴会、婚丧嫁娶等等。

从先秦到秦汉,从魏晋到隋唐,从宋元到明清,作者以时间为节点,以历史为引,将中国历史串联起来,从古人饮食生活的各个方面阐述一个朝代到另一个朝代的饮食变迁。以器皿为例,先秦时代所用食器多为钟鼎,呈三足或高高的圈足状,以其特殊的铭文与花纹表达着特殊的含义;到隋唐时期形成的东亚“碗筷文化圈”,使器具变成一种载体,承托一个民族自身的审美情趣与价值取向,最终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

《古代吃饭那些事儿》不仅仅是通过对古人饮食文化的阐述来呈现饮食演变的过程,更多的是通过对饮食文化的探究来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探究古人传统思想的转变。

作者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基底,让每一次饮食文化的转变都有可靠的史料支撑,用一本书挑战古人惬意的特色生活。同时也让我们怀着对美食的热爱,在书中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美食盛宴,在了解饮食文化历史的过程中,体验古代人的美食世界。

《古人吃饭那些事儿》读后感(三):做个有文化的吃货

作为一个吃货,平时哪怕不出京也要吃遍驻京办,家里收藏着菜谱有空琢磨着怎么做,一个有文化的“吃货”,这回怎么能放过《古人吃饭那些事儿》这本书呢?果然,一口气看下来,个中滋味不禁看得我饥肠辘辘的。

本书按照时间线从上古先民的五谷到清代的八大菜系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分成了八部分,真切的感受古人的乐在其中。其中更蕴含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冷知识。

五味之中“咸”字当头!

你一定听过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各地的味道和它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古代北方气候寒冷,新鲜蔬菜水果保存不易,各样的腌菜和酱菜就成了家常必备了。当然细分之下,北方也不光是一个咸字能概括的;而长江以南江浙沪等地“甜味是刻在他们基因里的味道”,这个变化除了水土还有中原经济文化南迁的影响。

在没有冰箱的时代如何保鲜呢?

书中介绍了智慧的古人通过盐渍,蜜炙,风干,熏腊,冰镇等手段,最大程度的贮藏和保鲜食物。有的现在还在用啊,比如炒腊肉我就很喜欢吃。当然还有因地制宜,北方窖藏,南方仓储。还有冰箱的雏形“冰鉴”,不过这样的神器,只有贵族才能用得起,到了后来老百姓也有了经济实惠的解暑办法了。

茶酒文化史

既然是饮食文化,这本书也少不了关于茶酒知识的介绍,小时候我就随父亲喝茉莉花茶了,但是也没用过书里古人那样精美的茶具。从书中了解了很多茶的知识,文人雅士的品茶和平民百姓的喝茶各有不同,酒则又比茶更加豪放了些,“白日放歌须纵酒”,在每个节日也都少不了酒的浸润,少不了诗人的吟诵。

时代的变化和饮食的发展

从先秦到秦汉,原来古人最初只吃两顿饭,只是后来经济好了,才有了三餐制。有秦汉独立发展的时期,也有魏晋隋唐那样多民族多元化的融合发展的时期,更有近代以来西餐的影响。烹饪技术也从最初的烧烤发展成现在的多样美味,菜品也多有创新发展,比如豆腐就有可能是淮南王刘安炼丹之余的发明。本书其他提到的餐具的变化,药食的分析总结以及八大菜系的发展都是充满文化的干货。

中华先民聪明智慧,关于吃,祖先能吃,会吃,想办法吃,还要想办法保存,并且能够吃出自己独特的文化来,本书总结的很到位,内容翔实,故事生动有趣,还有配套的二维码可以进一步了解饮食文化,关于吃只要看这一本就能够受益匪浅,做个有文化的吃货,“人间有味是清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