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同理心》读后感1000字

《同理心》读后感1000字

《同理心》是一本由[英]罗曼·克兹纳里奇(Roman Krznaric)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2018-1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同理心》读后感(一):干货比较少

大量篇幅都是举一些实验来佐证论点,但实操性的内容比较少,不太适合想快速提高同理心能力的人。

作者出身我是没整明白,感觉并不像很传统的学院派,似乎没有大学的资源。

如果想快速了解这本书的内容,直接看作者的ted演讲就可以了。我感觉内容是差不多的,全程都在兜售他的“同理心革命”理念。

整本书读下来,可能对于我的有效建议就是关于对话的章节,以及看电影看小说的章节。这两章相对来说比较有实操意义。比如,在提问前,先复述一遍对方的观点。

《同理心》读后感(二):干货比较少

大量篇幅都是举一些实验来佐证论点,但实操性的内容比较少,不太适合想快速提高同理心能力的人。

作者出身我是没整明白,感觉并不像很传统的学院派,似乎没有大学的资源。

如果想快速了解这本书的内容,直接看作者的ted演讲就可以了。我感觉内容是差不多的,全程都在兜售他的“同理心革命”理念。

整本书读下来,可能对于我的有效建议就是关于对话的章节,以及看电影看小说的章节。这两章相对来说比较有实操意义。比如,在提问前,先复述一遍对方的观点。

《同理心》读后感(三):夫妻吵架不可怕,但别忘记做这件事儿

01 朋友小米和老公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吵架。比如老公下班回到家里,做家务时常丢三落四。洗个碗灶台上弄得都是水,拖个地总有角落留灰。小米为此很生气,抱怨老公一点小事都做不好。老公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呀,为自己辩解几句,小米更生气,细数老公各种不是,开始抱怨起来。老公见状不语,小米就更生气,这不是冷暴力吗?于是更加喋喋不休,两个人大吵起来。 每次和好,俩人都感叹因为这点小事真是没有必要吵架。可是每次面临问题,两个人有忍不住重复之前的模式。如此反复,如此遗憾。 小米不理解,为什么老公不能多体谅她一点,她实在想不懂为什么自己的老公脾气又臭又硬。 20世纪70年代,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写了一篇文章叫《成为蝙蝠是什么感觉》,在这篇文章中,他认为“我们的经验为想象提供了基本素材,因此我们的想象是受限制的。”他的结论比较悲观:我们不可能了解成为蝙蝠是什么感觉。 小米说,自己的老公可能就像这只蝙蝠,她无法理解,为什么老公面对她的指责,总是用沉默无语来挑衅。也许,小米的老公也觉得小米是一只蝙蝠,他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妻子总对过去的事念念不忘,而这些事对当下毫无作用。两个人虽然都尽力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可是好像再努力,同理心也不够深入。 02 很多时候,人们认为对方互为蝙蝠,我们琢磨不透,只顾着感叹对方奇葩。难道我们的同理心无法更进一步吗?《同理心》的作者本书的作者罗曼.克兹纳里奇却告诉我们,同理心是可以练习出来的。 作者罗曼.克兹纳里奇是同理心领域的权威作者,他是英国“人生学校”的创办讲师之一,曾经被英国报纸评选为“英国重要的生活哲学家”之一,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同理心博物馆和电子图书馆。目前,作者担任一些国际组织的顾问,协助这些组织促进社会变革。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作者查阅了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政治学、脑科学等多种领域的资料,还探索了不少高同理心人士的生活,这些人包括革命分子、小说家、卧底记者等。在这些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整理出高同理心人士的六个习惯,这本书中既有翔实的实证分析,又浅显易懂。作者告诉告诉我们几个扩展同理心的小方法。 03你看到的人,不是你看到的样子。 同理心最困难的地方在于,一个人如何理解另一个人的生活。人们也常带有有色眼镜去看待另一个人,这种刻板印象是阻碍同理心的最大牵绊。那如何打破类似的羁绊呢?“用心留意”可以让我们对另一个群体的感知更加敏感。 举个例子,比如你每天都喝咖啡,但是做咖啡的人、生产咖啡杯子的人你可能并不关心,当你喝咖啡时,你可以想象有哪些人和喝咖啡这件事产生连接,这些人可能有国外的农民、有咖啡馆的服务员或者超市的收银员。如此,这些陌生人便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切实地感受到自己和陌生人的关联,我们冷漠麻木的心就丰富起来。 此外,我们也会对身边的人也会有刻板印象。像小米,她觉得老公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人。这时候,想象你的熟人另一面,比如想象你的丈夫在工作中踏实稳健的作风、想象你讨厌的上司在家里也是一个温柔的妈妈。通过这样的想象,让自己的视角更丰富。 冥想也是一个不错的锻炼方法。把自己想象成另一个人,从他出生开始,一步步成长起来,这种冥想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同理能力。亲人、朋友、陌生人甚至是敌人,通过反复的冥想,地位逐渐趋于平等。 04你生活的世界,不只是你看到的生活。 很多人羡慕演员,因为演员可以体验古今中外的各种角色,在短暂的一生中经历不同的人生。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换一份工作、换一个城市生活可能都需要很大的勇气,去过另一种人生更是一种奢侈。 旅行可以帮助我们满足这个有些奢侈的期待。旅行不仅是看是吃是玩,更是一种体验。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你可以去做公益志愿者,比如教教泰国小朋友的英语;也可以去做一个实习生,比如去西班牙的一个餐厅当后厨。这种体验式旅行给我们真身感受的机会。 很多时候,不出远门也可以体验另一种生活。比如参加一个社区活动,譬如一个合唱团,和许多陌生人合作完成一件事。因为一个共同努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本的陌生人产生类似战友的情谊。这样,原本的陌生人不再陌生,通过“战友”这个连接,我们就更容易同理陌生人的生活了。 05你听到的话,不是你听到的意思。 绝大多数人能听到声音,但并不代表我们具有倾听能力。在谈话过程中,很多人一旦感受谈话激烈,就本能自保起来,开启针锋相对的模式。 还有时候,我们接受到信息后,只赢过对方。比如妻子说我好辛苦,丈夫说我更辛苦。而实际上,妻子说我好辛苦,只是想表达“我需要你”这个期待。如何了解对方真实的说话意图呢?积极倾听的关键在于“同感接收”。 同感接收有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感受”,要清空杂念,不预设立场地听对方讲话,也不妄加评判。比如,当丈夫说自己工作一天很辛苦,妻子认为这只是逃避家务的借口,那就是存在预设了。对方说话时,听的人先放下自己的情绪。第二个要点是需要尽力和对方感同身受。第三个要点是了解对方的需求。如果丈夫了解妻子需要陪伴的需求,当妻子抱怨丈夫不负责任的时候,丈夫就更容易听出妻子的言外之意“我需要你多陪陪我”。 这些倾听技巧在不断练习中,慢慢会运用自如。在学会积极倾听之前,有一个比较简单实用的小技巧——准确重复前一个人所讲的话。比如面对妻子的抱怨,丈夫说“你想说,我照顾家庭比较少,对吗?”这种重复,通过理解,润滑了矛盾,可以让冲突锐减一半。 06你宅在家里,也可以认识好多人 或许生活工作那么辛苦了,你就想宅在家里,躺尸的时候如何培养同理心呢?别急,一部电影、一本小说、一场电脑游戏,你都可以走进另一个人的人生。比如,有一本畅销书叫《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讲了一个由于丈夫的种种问题导致家庭悲剧的故事。读这本故事你会发现,哪怕再恶劣的结局,也是有可以重新开始的机会。也许,因为这本书,你走进另一个人的生活,你会学会原谅别人,也会原谅自己,学会放下。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争执、矛盾都不可怕,而可怕的是,那颗并不想同理的心。毕竟因为懂得,所以才会慈悲。 而同理心也并不是那么难,有一颗想懂得的心,穿插着练习,慢慢的,让我们的心温柔起来,这颗温柔的心,也温暖了生活。

《同理心》读后感(四):想收获职场好人缘?5点轻松培养同理心,比任何沟通技巧都有用!

因为环境单纯的职场几乎不存在,无论被排挤是出于什么原因,伤害到了他人利益也好,自身性格不足也罢,我们都很难在职场中始终独善其身。

其实客观来说,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这句话在职场中尤其有效。只要人缘够好,即使偶尔犯错,不管是无意中伤害了他人利益还是说错了话,几乎都能靠自己的职场好人缘解决。

无数沟通大师因此都致力于宣传各种沟通技巧,比如根据他人的微动作、微表情来判断对方情绪和下一步行动,从而有技巧地应对。但太过于技巧性的沟通只会流于表面,真诚度欠佳,无法长久维持。

实际上,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获得对方信任。所以与其绞尽脑汁学习技巧,不如认真培养了解他人真实需求的能力。

这正是我们常常听说却少有人能具备的能力——同理心。

《同理心》的作者罗曼·柯兹纳里奇认为,同理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更是一种理想和力量,能够带来人际关系的根本性颠覆。其核心就是,充分了解对方的感受和情绪,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根据对方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帮助。

而这种能力不只能够通过学习获得,其发展能够持续长达一生,让我们终身受益。

很多人误认为同理心是同情心或“想要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别人”这种利益上的交易。比如别人哭的时候给予安慰,或者为了让别人对自己好,而无底线地忍受他人。这其实是将同理心当成了操纵他人态度的工具。现实中,忍让带来的只有得寸进尺。真正的同理心,是想办法和对方“感同身受”。

比如80年代纽约知名的设计师帕特丽夏·穆尔,她为了了解老年人的真实需求,将自己打扮成彻头彻尾的老人。她戴上让人头晕的模糊镜片,刻意塞上耳塞让自己听不清,还在身上绑支架,之后她造访北美100多个城市,体验老人生活长达3年,最终设计出多款真正适合老人使用的新产品,后来她还为年长民众发声,游说国会改掉了《美国残疾人法案》。

穆尔正是利用同理心“感同身受”的原理,彻底转换角色,才切身体会到了自己的年长顾客们在生活中的不便之处,从而找准了他们的真实需求,获得了既实用又创新的灵感,更能轻易站在老年人的角度为他们提供最有效的帮助。

也有很多人认为,同理心是一种天分,或者需要极高的情商才能做到。但同理心研究领域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同理心与生俱来,并且人人都有。他们了解到,人类大概自2-3岁开始就已经出现同理心,比如看到别人打哈欠,自己也会想打;看到别人身上爬了一只虫子,自己也会感到毛骨悚然,这正是同理心的显性特征。

不过出于各种原因,我们的同理心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抑制,使得很多人在成年后无法对他人的感受产生共鸣,心与心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远。

最首要的理由就是自利观念的根深蒂固

我们大概都听说过“人性本来自私”的说法。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的认知,而是千百年来众多心理学领域专家传达的思想。

1651年开始,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就首次提出了人性天然自私的说法。18世纪,思想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支持了人性自利的意识形态。而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更是崇尚“推动人类演化的驱动力是竞争而非合作”的观点。而最关键的弗洛伊德也认为,如果没有束缚,人类将变成自私自利的野蛮兽类。

自利确实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其中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在这些伟人们不断颂扬人性自私的本性时,他们也在无意中发现了人性中的良善,亚当·斯密曾开创了世上第一篇论述完整的同理心理论,达尔文也发现除了自私之外,哺乳动物还有其他本能,比如和同伴分离会难过,有些人会不顾自身危险营救他人于水火之中。

但自利主流观点的不断扩散与流传,使得我们在成长中更倾向于表现出自私自利的本性,从而抑制了同理心的成长。

其次,社会与政治障碍也导致我们的同理心得不到发挥

社会与政治因素是影响人类群体价值观最重要的渠道,同理心同样受到了它们的影响,并且是负面的。这种负面影响来自对特定群体的偏见,对权威的盲从,对空间距离的不同感知以及因信息泛滥而产生的同理心疲惫。

很多人会无意识给特定群体贴标签,比如一提到爱宅在家里的人,第一反应就是“死肥宅”,想到富二代就觉得对方应该是纨绔子弟。这就是贴标签,它会在很短时间内发生,使我们忽略对方本身的个性,难以对其遭遇产生同理心。

对社会权威的盲从现象向来也很严重。比如我们总是相信一些所谓专家的说法,或者因为对方社会地位比我们高,就无条件认为对方说的对,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个人判断。

空间距离对同理心的影响也很明显,比如我们会因为汶川地震的同胞受苦而无比心痛,但是对于遥远的非洲难民,同情的感受可能更多,而难以产生共鸣。这就是空间距离带来的同理心差异。

信息过度泛滥则会带来同理心疲惫。比如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各种绝症求助或者众筹信息,网友们大多都表现比较冷漠,就是因为这样的信息泛滥,极大地削弱了大众对弱者的同理心。

社会与政治障碍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时时刻刻抑制着我们的同理心,使得自私自利的天性更加凸显,从而对他人的感受表现得更加冷漠,久而久之,我们便认为自己是不具备同理心的了。

培养同理心的本质是构建不同的心智框架。心智框架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即个性、价值观构成的整体世界观。培养同理心的过程就是内化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心智框架,达到深入了解他人与自我的目的。

而内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沟通记录同理心的思考和相关行为,或者观察自己身边与自利不相符的人性。比如不惜回报的慷慨或者舍身帮助他人等等。这样的细致感知,能够让我们的同理心不断显现。

一般的沟通方式当然不会奏效。罗曼·柯兹纳里奇认为,向同理心强大的人学习是最有效的方式。他发现,他们在沟通中存在异于常人的非凡特质,但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那就是:积极倾听、展示脆弱、关心他人、怀抱创意精神以及学会自爱。

只有积极倾听,了解了对方的真实想法,解决对方需求,才能获得信任。这个概念来自设计了“非暴力沟通”的马歇尔·卢森堡,其关键在于“积极”。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表达欲望强于倾听,有些人甚至从来不关心别人怎么想,只愿意表达自己,其口头禅就是“你听我说...”,这是沟通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沟通大多是为了解决需求,但如果不主动倾听,只想表达自己,就很难和对方达成共鸣,解决不了对方的需求,信任就无法产生,对方自然也不想解决你的需求。而具备同理心的人,往往能积极倾听,他们不预设立场、不妄加评判,通过积极倾听获取对方需求,给出满足对方需求的答复,从而获得信任。

适当展示脆弱更有利于和他人产生共鸣。展示脆弱在职场中尤其受人鄙视,毕竟职场是利益场,很多人认为展示脆弱无异于予人把柄,于自己百害而无一利,其实不然,大量职场研究发现,善于展示脆弱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因为人人皆有脆弱面,适当展示脆弱不仅不会被轻视,反而容易收获共鸣,拥有更多好感,比如也许你会发现那个高冷的领导和你一样性格软弱。当然无底线地展示脆弱不被提倡,因为过度表达负面情绪会影响别人的心情,引起对方反感,同时也给了小人更多抓住我们把柄的机会。

发自内心地关心他人能培养高度同理心,只在乎自身利益的沟通无法有效培养同理心。想培养高度同理心就要有意识地留意自身意图,如果不能发自内心地关心他人需求,真实的自利意图很容易被察觉,从而彻底失去对方信任。比如如果目的是为了向同事借钱,却一直关心对方的痛苦和难处,同事可能会在一开始陷入你关心她的错觉,但因为意图并不是如此,最终你说出借钱的话,那么同事对你的信任会立刻土崩瓦解,出现更强烈的反感情绪,认为你是个虚伪的人。所以如果是关心他人,一定不要带有目的性,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才能真正地拉近彼此的距离。

创意沟通更有利于深度对话,真正打动人心。我们打开对话的方式往往一成不变,比如“你最近过得如何?”、“你是干什么的?”,这样的对话不是不好,只是很多人被问得太多,会觉得这样的问题很无聊,接下来的对话自然也就更加无聊,最终沟通常常会因此陷入尴尬。只有深度对话能够打动人心,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尝试有个性有意思的提问,比如像宗教、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话题等等,这样可以挖掘出很多深层的问题,彼此不断产生共鸣,沟通才能直达内心。当然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问一些比如“你愿意变成什么样的动物?”等特别的问题,这样看起来比较古怪,但其实会极大地引起对方的沟通兴趣。

善待自我,才能善待他人,真正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自爱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对自己有同理心。说得再通俗一些,我们要学会善待自己和喜欢自己,不要过于自卑,也不能过度自大。对自己有了同理心,我们才能拥有深沉的情绪力量和有自知之明,这样在和他人沟通的时候,才能彻底地抛弃自我,不带有自我利益和观点地倾听对方,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从而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对方达成深度共鸣,真正和谐地相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对自己存善心,才会对他人怀善念。

总的来说,培养同理心的本质是展示真诚、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通过积极倾听、适度展示脆弱、用创意提问来进行深度对话,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进而满足他们的需求,获得对方的信任。而以上深度对话的所有方式能够成功的基础,是我们要学会自我善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放下自我,真正为他人着想,形成良好的沟通循环,收获好人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