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细胞的秘密语言读后感1000字

细胞的秘密语言读后感1000字

《细胞的秘密语言》是一本由[美]乔恩·利夫(Jon Lieff)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细胞的秘密语言》读后感(一):你听,细胞在密谋

就像语言和对话是人类沟通的桥梁一样,免疫细胞、脑细胞、肠道细胞、细菌甚至病毒之间也无时无刻不存在信息的交流,这些生物体的构成单位以及微生物之间的信号组成了生命的基础。最小的生物病毒也能表现出复杂的交流和复杂的决策。以上种种,就是北京联合出版社联合低音引进的《细胞的秘密语言》所讲述的主题。

这本书从新颖的视角出发,以数十万字描绘出微生物之间信息交流以实现人体、动物以及植物的生理机能的作用原理,学科跨度覆盖了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神经科学。全书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第一,人体各器官如何通过细胞通信得以运作;第二,大脑如何通过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调控全身,以及疼痛和炎症发生的机理;第三,微生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它们的行为或信号又会对动植物带来怎样的影响;第四,细胞内部是如何通过信息传递来工作的,物质又如何在其中传递。

四大组成部分在内容上相互独立,但在知识体系结构上互为补充。理解了这些微观的信息交流,我们便可以利用它们的规则,实现从慢性炎症疾病到癌症的治疗、人类寿命的延长、甚至今日COVID-19大流行的防治等等有关人类命运福祉的伟大工作。

科普类图书最难得的就是前沿性和准确性,显然《细胞的秘密语言》二者兼备。这本书的英文原版出版于2022年9月下旬,正是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元年,国内已经初告胜利逐渐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海外国家仍困于大流行带来的人身财产危害中。人们对病毒的关注带来了微生物科普的新热。

众所周知,生物学与医学领域充斥着大量的术语,这些术语不仅为大众试图认知和了解设下了重重门槛,更因为其系统性难以使用通俗语言描述清楚,因此在课本之外的学科知识长期处在人们认知范围之外,更不要提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即使时至今日,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人们的生老病死息息相关。

可以看出,为了破除长期以来的门槛,《细胞的秘密语言》试图使用拟人、形象化的描述,更能令人理解生物体的构成单位细胞以及微生物传递信息的机制。作者乔恩·利夫长期用个人网站博客更新“心智在自然界中如何存在”相关主题的前沿科学文献摘要,包括对人类和动物大脑、植物、微生物和一般细胞智能的研究的最新成果。《细胞的秘密语言》是他第一次以书的形式呈现他的科普内容,因而称得上厚积而薄发。

不过,考虑到书中的确知识点密集,而且架构缜密,文字描述所能够提供的想象有限,图片数量同样有限,因此还是建议阅读这本书之前,至少具备高中及以上的基础性生物学知识,尤其适合医学生、生物学学生和科学爱好者的阅读探索,相信具备基础的认知和理解能力,阅读的收获能实现最大化。

值得一提的是,乔恩·利夫在这本书中甚至在病毒的作用机理层面提到了新冠病毒(指的是早期危害较大的SARS- CoV-2)为何会对人体造成如此强烈的危害,但很遗憾,由于一些可以猜测到的原因,中译本将这部分删除了。距离本书出版已过两年,也许这部分的内容已经跟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期待更新的成果能以修订版或者新作品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2022.11.28)

《细胞的秘密语言》读后感(二):细胞在对话,那么细胞有思想吗?

地球总人口在11月15日达到80亿。

人体细胞总数约为10万亿到30万亿。 肠道内可能有100万亿个细菌,以及1000万亿个病毒。

这些细胞以及细菌、病毒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对话交流。

它们之间的交流,甚至像人类一样有欺骗。

那么,它们之间是不是也构成一个社会呢?

如果是,想一想你在路上行走,相当于随身携带了一个比人类社会大10多万倍的微观社会。

你在床上平静地躺着,身体里有比地球总人口多10多万倍的个体在对话。这是一幅怎样壮观的场景?

再想一想,在我们眼里细胞与细菌、病毒都微不可见,似乎在大小上没有差别。事实上,每个细胞的体积为大多数细菌的1000倍,病毒比细菌还要小得多。

对病毒来说,细胞是巨大的;对细胞来说,人体是巨大的;对个人来说,宇宙是巨大的。那么继续往上想,我们所在的宇宙,是不是另一个巨大智慧体的细胞呢?

这是我看《细胞的秘密语言》时产生的稀奇古怪的想法。

作者乔恩·利夫是美国精神病学家,热衷于探索自然界是否存在心智的问题。

他这本书是世界上首次综合性地阐述细胞之间的对话,分为四个部分:

人体细胞的对话,大脑细胞的对话,微生物之间以及微生物与植物、人类之间的对话,细胞内部的对话。

这是一本科普著作,但有些内容对我来说仍然不好理解,当然也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内容。比如:

1、癌细胞简直是个“心机Boy”。

癌细胞善于发出各种信号,能引诱周围的健康细胞,帮助自己生长;能拦截相邻细胞的对话,再发送自己的信号;

能引来微生物成为帮凶,以抵御免疫攻击;甚至能让局部免疫细胞叛变,不但不攻击它们,反而花工夫修复它们。

尽管痛恨癌细胞,但对它们通过细胞间对话,表现出来的巧妙心机和强大能力,不得不叹为观止。

2、微生物也像人类一样表现出智慧和情感。

有些细菌会规划出特定的觅食路线,和人类工程师设计的一样高效。有这样一个实验:

在培养皿上绘制一幅英格兰地图,把食物放在代表英格兰九大城市的位置,再将一个菌群放在代表伦敦的位置上。

结果细菌们很快就建好了通往其他食物供应点的道路,和人类在城市间修建的道路几乎一模一样,有些地方甚至好于人造路线。

单细胞的变形虫,在有子女和兄弟姐妹参与的群体活动中,表现得更有合作性;而在“陌生人”多于亲戚的时候,则不那么积极协作。

当食物严重短缺时,变形虫会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带着食物逃往新的地点,一部分留在原地消亡。

如果某个变形虫有亲戚处在逃亡的部分中,它牺牲自己留在原地的可能性更大。

这与人类牺牲自己保全亲人的行为何其相似!它们之间,存不存在“感情”呢?还是说,人类的感情就是在这种原始行为上进化来的?

3、大脑也带Wift。

我原来理解的大脑,是通过神经系统组成的固定结构,将信号发送到全身各个位置。

这是“有线”大脑,还存在一种“无线”大脑,就是在身体里自由穿行的免疫细胞,通过彼此之间以及与大脑细胞和身体器官之间的对话,将信号发送到其他难以到达的位置。

这为中国传统的针灸医术提供了科学解释。

书中有趣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些。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这些细胞间的对话,是机械的反应还是智能的?它们有思维和思想吗?细胞间的交流如何使我们产生了精神上的体验?我们的思想又存在于哪里?

真希望有一天,能钻进细胞里,同细胞们展开对话,看看它们到底有没有思想。

真希望有一天,能跳出这个宇宙,看看我们这个世界是不是别人眼里的细胞。

会有这么一天吗?

《细胞的秘密语言》读后感(三):小心,肠道微生物正在偷偷影响你的大脑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2006年,刚刚成立自己实验室的神经科学家Jane Foster正在研究两组小鼠:一组小鼠的肠道中有多种健康的微生物,另一组缺乏微生物群,她的团队注意到,缺乏微生物群的小鼠没有正常小鼠那么焦虑,肠道中的细菌似乎改变了小鼠的大脑和行为。经过众多科学家十几年的努力,成千上万的研究显示,肠道中数以万亿计的细菌可能对大脑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能与一系列疾病有关。

通常,来自细菌和病毒的信号可以触发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将信息发送至大脑神经回路。科学家猜测迷走神经可能是肠道连结大脑的快速通道。迷走神经是脑神经中最长,分布最广的一对,将脑干与许多器官连接起来,仿佛一条高速公路。在一项小鼠研究中,科学家将错误折叠的α-突触核蛋白注射进小鼠肠道后,它又在大脑中出现了。但是,当研究人员切除了迷走神经,α-突触核蛋白没有出现在大脑中。根据多名科学家的研究,肠道微生物信号可能与诸多大脑问题存在潜在联系,包括压力、抑郁、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和退行性脑疾病。这些疾病的罪魁祸首可能是细菌代谢物——由细菌产生的小分子,它们可以进入血流,在全身运行。肠道微生物群分泌的神经递质的前体还会进入大脑,进而影响与情绪相关的神经回路。此外,肠道微生物群的产物还可以改变体内激素,进而影响人的行为。微生物也不都是对人体不利的,一部分微生物可以增强免疫功能,减少压力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以益生菌为例,它们在改善人体健康和整体状态上的表现已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在微生物进入大脑的旅程中,它们会遭遇到免疫细胞的侦查和围剿,然而依旧有很多微生物都以顽强的抗争精神,穿越多道屏障进入了神经系统。面对这段危机四伏的旅途,每种微生物都需要具备数十种不同的技巧:有些微生物会混入免疫细胞中,与其一同进入大脑;有些则寄生于神经元内部,从外围沿着轴突向上移动到大脑中。至于那些搭乘血液激流进入大脑的微生物,还懂得利用毛细血管细胞等细胞的信号来达成目标。它们利用附属物,牢牢抓住细胞上的受体,来抵抗血液带来的冲击力。有些细菌携带着十几种不同的附着分子,发出信号能够改变人体细胞结构,以便细胞穿过血管与脑脊液之间的屏障。一些微生物无须直接进入大脑,便可完成破坏大脑的任务。举例来说,引起蚊媒疟疾的寄生虫并不会进入大脑,而是待在红细胞里面。这些寄生虫会从红细胞内部发出信号,促使其宿主红细胞黏附在大脑附近的毛细血管上。接着,寄生虫会刺激宿主红细胞发信号,这些信号再结合其他细胞提供的信息就可能会导致大脑炎症。

人体的免疫细胞可不是沉默的羔羊,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一类白细胞——T淋巴细胞(简称为T细胞),就是一个能与所有细胞传达信息的重要使者。所有器官细胞都会在受到创伤和感染时,向T细胞寻求帮助。收到求助信号的T细胞会追捕、剿灭微生物,还会攻击癌细胞。T细胞不仅能迅速集结起来一支庞大的作战部队,还能长期保存“病毒入侵反击战”的胜利信号,以备不时之需。大脑保卫战也少不了T细胞,我们都知道大脑通过神经元构建的“有线网络”向外传输信号,除此之外,在人体内游走T细胞还构成了与大脑直接通信的“无线系统”。有一些在组织中游走的T细胞会刺激局部神经元发出信号,继而触发远处大脑回路有所行动。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大脑是脱离免疫细胞的独立个体。但如今,科学家在脑脊液中也观察到免疫细胞,大脑浸泡在脑脊液中,无时无刻不受到脑脊液的保护。脑脊液仿佛一条无线通信之河,带着各个区域、各种细胞的信息流过整个大脑,把细胞的秘密对话传递给人体的指挥部。

其实不止大脑可以倾听细胞的秘密对话,科学家也在一步步破译细胞之间的通信方式。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洞悉生命的本质。大脑的中枢控制系统如何发送指令?如何决定我们身体的健康水平?人的思维、感觉和行为如何协调统一?这些问题,乔恩·利夫博士都会在《细胞的秘密语言》这本书中一一解答出来。

阅读这本书,我们能深入了解所有器官如何通过细胞通信来运作;大脑如何进行一场独特细胞对话;微生物物种之间,以及微生物与植物、人类之间的通信;还有细胞内对话。我们将看到无处不在的细胞语言有何意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