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女性的力量》读后感锦集

《女性的力量》读后感锦集

《女性的力量》是一本由[美]阿琳•克莱默•理查兹著作,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5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性的力量》读后感(一):从新的角度来认识女性

女人能顶半边天。中国现代女性的地位不可谓不高,但歧视轻视女性的地方也真的是不少。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女性的生育风险现在比过去已经小很多了。新中国成立以前,女性的平均寿命是比较低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生育风险大,很多女性在生产的过程中,年纪轻轻就很可惜地去世了。现在女性活得都比较长了,在大城市女性的平均寿命都有八十多岁了。光从这个角度来说,认识女性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跟何况作为一个重要的性别人种,女性身上散发出来的迷人的魅力,值得我们男性永远去探索和追求。

男性如何去了解和认识女性,这本身是一个无法跨越的问题。不过通过女性自身深刻地剖析,通过女性对女性的关照,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把钥匙,去更好地靠近女性,认识女性。本书的作者阿琳•克莱默•理查兹博士是一位杰出的女性,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当代精神分析学派中杰出代表。提起精神分析学派,我们都知道这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由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重要学派。他的一部著作《梦的解析》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不管是在心理学界,对很多文学创作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意识流作品的大量产生就是很明显的证据,其他很多文学作品中关于潜意识的情节的大量出现,也是或多或少受到了精神分析的影响。本人作者作为一名女性,非常关注女性的话题。她继承和认同了弗洛伊德的很多观点。在这本书中作者捍卫了弗洛伊德的很多观点,提到一些后继者对弗洛伊德某些理论的歪曲,并进一步展示了弗洛伊德是如何通过鼓励和支持女性的事业,来偿还了他从她们那里接受的“礼物”。在作者看来,精神分析学作为一种理论,是帮助女性从家庭束缚和缺陷的幻想中释放出来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武器。

这本著作不是作者有意识写作而成,而是由另外一位学者帮助阿琳女士整理编辑而成的。这本著作精选了作者的二十八篇文章。通过这二十八个篇章,读者可以比较清楚看到一位女孩是如何成为一个女人的,让读者感受了女性的内在的力量。

《女性的力量》读后感(二):创造性的女性心理学著作

阿琳.克莱默.理查兹曾说过:“任何你不应该去思考的问题,都让我着迷”,这足以让我们看到这位作者个人性格里的创造性与好奇——《女性的力量》里所涉及到的话题,许多都是极具冒险精神的,阿琳带着我们去挑战传统精神分析思考的极限,在帮助我们理解分析技术的同时,也给出更宽广的讨论空间。

我想无论是哪个领域,哲学、文学、艺术、医学,这样有原创性的研究者对于此领域的进展非常重要。

从婴儿到孩童,再到青少年与成年人,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不断切换着自己的角色过程里,会遇到无助感、沟通方式的反转、摆脱限制和没有方向感的努力,这期间甚至有不可逆转的伤害,这些将又继续影响我们之后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人似乎是被命运选择来承受这些,同时我们发展自我的力量以及叛逆,帮助自己思考解释与面对,一切都会过去,力量会保留下来,而这样的力量,是思考的人才能给我们留下的。

由琳恩.鲁宾那里我们得知,作者不仅仅是个成人分析师,阿琳还是一个老师、作家、诗人、研究者和社会活动者,她完全尊重现实,忠实于过去带给我们的教训,她去倾听年轻人,在其中允许他人沿着自己的方向,以自己的个性起飞,并且去发现、揭露意识和无意识的幻想,因为这些会出现在比喻、联想、再现和移情与反移情的丰满情感中。

这本书里,阿琳帮助我们接触到建立无意识幻想基础的心理生活元素。 阿琳用到大量的参考文献、对倾听过程中事件的分析,也用到了许多诗歌,自身的体验,这除了对精神分析师职业严谨的尊重态度,也是颇具人性化和艺术化的。她研究弗洛伊德,再在不同的方面推翻,这是在召唤我们遵循一条能更容易看到和对于我们更安全的足迹,帮助我们在未来可以真正驰骋在自由之路上。 这本书的章节里,有许许多多关于青少年的故事案例,这些以青少年利益出发写出的文字,我认为很是宝贵。青少年去改变成年人的力量常常非常有限,大多数成年人的想法与观念渐渐发生由半固化到固化状态的转变,他们喜欢去左右青少年,而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往往早已忘了自己年轻时的情形,无论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去读这些,代入感会帮助他们各自的疑惑。

本书的书名可能容易让你联想到近期热度提高的一个群体-----女权主义者。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女性,理解这个社会性别方面真正的平等和自由。

《女性的力量》读后感(三):感受这种力量

女性的力量这本书从精神分析取向角度展开,对于如何认识女人,如何成为新时代的女性有全新的理解,它会刷新你的女性观,带给你关于女人的新的洞见。它会让你看到女孩由母亲生下了,她要跟母亲分离,她要背叛母亲,然后她要发展恋父的过程,恋父的过程是把她从母亲的怀里拉开,到是她最终还是要回到母亲这边,回到对慈母的认同,这样她才能发展她的女性气质,这样她才能够具有女性的魅力,担当起母性的责任,以及相应的社会责任。

对于孩子我觉得可以参考弗洛伊德对于心理发展阶段的分析,共五个阶段:

1、口欲期:1岁前,嘴部是快感中心。

2、肛欲期:1——3岁,肛门是快感中心。

3、俄狄浦斯期(性蕾期):3——5岁,孩子有了明确的性意识,生殖器部位是快感中心,并对异性父母产生了恋情,并开始排斥同性父母。

4、潜伏期:6——12岁,性能量像突然消失一样,孩子们更喜欢与同性伙伴交往。

5、生殖期:13——18岁,即青春期,性能量大爆炸,一个人身体上做好了生育的准备。

原版书中作者在咨询室实践、教学、督导和写作的旅途中找到答案。本书中包含她的突破性想法和她将这些想法传达给我们的方式。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一个有关女性发展、创造力和诗歌、妥协导致的变态心理和极度寂寞之体验的深层精神分析世界。她带领我们进入电影和电视剧所描绘的层层无意识世界。她的双眼能看到别人一直害怕看到的东西,为研究带来了敏锐的洞察力。

书中通过多个章节多个社会案例以及多部电影作品来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女性的多面及女性所特有的顽强及女性的特质,还采取了中英双语的形式去解读,不过这样以来难免会觉得有一些眼花缭乱。其实在男性的角度上去看待女性,总是充满着主观因素,其实两性之间的差别仔细算来不亚于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自古以来有很多人为女权而发声,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真正的平等,这种平等是发自内心的。然而与之相对的,就是女性本身的力量,她们是因为弱,所以才接受种种不平等待遇吗?当然不是的,她们在有些方面展现出的力量是远远大于男人的。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在生了小孩之后变得稳重了,与之前学校中的形象相比,简直是一个大变样。其实女性在人生道路中要经历很多次重大的成长事件,每次都能带来深刻的效果,她们对于自然的学习能力也是最强的,因为她们能够真正稳下心来,这也证明了生命的伟大。

《女性的力量》读后感(四):女性的力量《女性的力量》

女性的力量《女性的力量》

记得周国平说过“女性研究哲学,对哲学和女性都是一种伤害。”现在肯定所有的女性都会感觉不满意。不过为什么会有这个观念呢?而且说起来我们都还觉得好像有那么一点道理。的确在历史上几乎从来找不到女哲学家的影子,即便能够查到几个陌生的名字,也肯定算不上知名,也算不上优秀。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就提到了这个说法,并且分析到这是因为历史上女性很少能够接受教育。当然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女性的思维偏重感性,而哲学思维偏重理性。可是却无法解释在数学竞赛中也有女生能够获得冠军。

说起来这本书的序言真不少,中文版序言两篇,原文序言四篇,厚厚的一大摞。可见这本书的力量。这本书的作者也是一位女性,是美国精神分析领域的专家,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也可以算是一位女性哲学家吧。不过这本书并不是在构建一个体系,而是一本论文集,内容很庞杂,这也验证了我的想法,女性思维偏重感性嘛。

到底什么是女人?能够怀孕、分娩养育孩子的是女人,可是不要孩子,不能生育,也依然是一个女人。一个女人渴望有男人爱她,可是她渴望有一个女人爱她,她同样也是一个女人。作者在论述书中的各种观点时,大量介绍了她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故事。这也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方法。从对自己的分析开始。

作为一个男性,只能够去猜想女性的世界,没办法真正的站在女性的角度去思考女性。女性的思维也的确和男性不同。男性一般不会对自己的性别思考太多,不会纠结于自己的性别。可是女性就不一样,总是觉得作为女性在很多地方不太公平。不仅是成为不了哲学家,还有当第一次来例假的时候,就会觉得特别麻烦,觉得为什么女性就要承受这些,而男性就不需要。

作者作为佛洛伊德派的心理分析师,作者将重点也放在了性的角度,从性倒错,生殖器,恋物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作者是一位心理分析师,在书中也大量列举了她进行心理治疗的案例。并且介绍了如何对心理分析技术的使用。还借助电影,小说等媒体进行心理分析的尝试。还介绍了电话心理分析的新发展。

心理分析从出现到现在就伴随这各种争议,不过在争议中也在不断的发展。强大的生命力也证明了存在的合理性。

《女性的力量》读后感(五):理解女性的一面镜子——Leo鉴书250

本书作者属于精神分析学派,就是弗洛伊德那个派,作者在研究和治疗领域有极高地位,从前言中可窥见一般。对我启发最大的是——虽然有些观点并不能完全认同,但是学会用新的视角看待女性。因为爱看电影,最后一部分详细读了两篇,感觉自己电影之前算是白看了。

每个人都有重新成长的机会,但未必是什么好事。

如果我们自己先天不成、成长的也不怎样,或者童年、青年时有创伤,那么可以借助对孩子的养育对此进行弥补。不过,如果伤的太重,那随着自己孩子的成长可能进一步激活我们的创伤记忆,在养育后代的过程中,我们所思所念所感都是过去的情节,体验的不过就是自己,并将这个体验到的自己当成你的孩子。对此,心理学的术语叫“投射”。

这里面还提到了为什么有些人对自己的孩子不好。因为过于集中于自己,会对孩子产生无意识的怨恨,表现为:我这么苦,拿什么养活你?另一个表现就是产后的抑郁。

到这儿让我想起一个分析学派的反面笑话:

花了15万美元,治疗了半年之后,病人终于明白问题出在他爹身上,只要从心里原谅他爹爹就可以了……

真正的思考

崔卫平老师也为本书写了一个前言,里面提到阿伦特在匹兹堡审判看到纳粹艾希曼之后提出“平庸之恶”的事,也提到了一种对思考的定义。

思考是一个中断,它中断了所有的日常 作为。一旦开始任何思考,即中断任何事情,我们好似进入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思考之事就像珀涅罗珀的织布(The veil of Penelope)每天清晨毁掉昨晚完成的事物。

遗憾的是,在这个丰富的世界,不思考的男人和不思考的妇人一样多,这个倒真是不分。

作者自己对母亲和妻子身份的感悟

作为一个女人意味着要把自己的需求和野心及每天花费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结合在一起。在孩子长大之后,他们想要更少联结,想要更多自己的时间,而母亲只能尊重他们。但是第一步的分离都很痛苦,每一次都需要爱到。而作为一个妻子也很重要。特别是当孩子们去夏令营时,我们都像又一次蜜月。

全新视角看电影

我个人是非常爱看电影的,书里提到的几部电影从《潘神的迷宫》、《本能》《逃离拉斯维加斯》再到《火柴人》等都看过,读过本书之后才觉得自己真是看的太潜了,也多了一重理解电影的角度 。

比如:《潘神的迷宫》里出现三个阶段的女性:小女孩、已婚妇人和老年妇女,里面都有不同的寓意,讲的是女性的成长;《本能》里的女主角其实代表美杜莎的寓意,生命和死亡并存,里面很多细节我读过本书才明白;“拉斯维加斯”三部曲虽然是三个不同的导演拍的,拍了不同的三代人,但是意思讲的都类似——规则、死亡和性三者的关系。

读完本书后,我计划下周把这几部电影再重新看一遍。

书里还提到很多观点:

朋友 是一面镜子,在里面上你可以看到除了父母所创建的人的身份之外的自己。

佛洛依德为女性平等做出过自己的贡献。书里谈这位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至少有两章。其中一章提到弗洛伊德如何帮一位诗人度过写作瓶颈。

最后,引用书里一段很棒的话作为结尾“力量意味着妥协,现实 地对待自己可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对当今女性 的力量而言,平衡不同的方面是寻找作为一个女人的快乐和满意的关键。”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