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青春期的烦“脑”》经典读后感有感

《青春期的烦“脑”》经典读后感有感

《青春期的烦“脑”》是一本由[美]弗朗西斯·詹森 / [美]艾米·艾利斯·纳特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90,页数:24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春期的烦“脑”》读后感(一):科学的解读青春期的大脑

作者从脑科学的角度去解读了青春期的大脑,有大量的数据和案例,很有说服力。青春期的孩子的确有时会像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一样,说一些不可思议的话,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另外,父母也不能说错话,否则特别容易一点就爆。所以父母真的是要学习去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多倾听,多做少说。还要去多了解孩子目前喜欢的东西是什么,以便于和他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青春期的烦“脑”》读后感(二):适合父母与孩子共读的青春期脑科学理论

这本书是神经科学专家根据多年对青少年大脑的研究和对自家孩子及多年从事青春期问题咨询中的经验积累写成的。

从大脑的发育说起,大脑结构上从后向前慢慢发育成熟,最后发育成熟的是额叶,且与其他脑结构的连接最晚形成。而额叶是控制情绪、进行决策和规划未来的重要脑区,是自我意识的来源,它对评估危险和风险,从而进行明智的选择至关重要。由于额叶在青春期还未发育完全,因此青少年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且对很多重要的事情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青少年的大脑生长迅速、可塑性很强。这样一把双刃剑,使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寻求刺激,但却也会喜怒无常、容易冲动,做出的过激反应和错误决定,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是极端的危险。此外,与情绪密切相关的杏仁核,在青少年时期过分活跃,是青春期情绪不稳定的又一原因。

作者在书中通过讲故事的方法,给读者介绍了多个青少年做出错误决策的案例及造成的无法挽回的后果,结合研究大脑发育的实验数据,让读者了解青春期大脑发育的特点。关于学习、睡眠、成瘾,特别是网络成瘾,作者都有详细的实验数据解读及实例。对可能产生焦虑和抑郁等脑疾病的原因,也做了分析和论述。

读这本书,我很认真,断断续续大约花了10个小时才读完,对青春期的大脑发育特点有了充分的认识。推荐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及家长读一读,可用相关理论指导行动,一起顺利度过恼人的青春期。

《青春期的烦“脑”》读后感(三):看来我的青春期就是睡少了

本书是一本探讨青少年大脑发育的心理学书籍,主要讲述青春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作为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个关键期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春期的大脑仍在发育,它不仅造成了青少年和儿童,以及成年人之间的内在差异,并且将不可避免地影响青少年的一生。春期的孩子大脑中灰、白质、顶叶、额叶以及边缘系统的发育不完全,让青少年具备了做事不专注、缺乏自我控制、情绪化等缺点。所以我们不要主观臆断的认为这些问题就是孩子本质上的问题,这些是特定年龄段的生理特征,无需过度的放大。

其次与成年人的海马体相比,青少年的海马体的活跃程度更高,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青少年背起东西来比成年人要快得多。因此作为青少年的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将“大脑可塑性理论”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作者建议可以通过“重复的训练”和“充足的睡眠”两个方面着手: 1. 重复训练 在这里不做过多阐述,相关的论述和见《异类》、《刻意练习》。 2. 充足的睡眠 青少年大脑内褪黑素的释放要比成人晚两个小时,所以他们常会熬夜;但又因为褪黑素在体内停留的时间比成年人要长,所以,青少年早上总是起不来。在正常情况下,青少年每天要睡9到10个小时,一旦被迫遵从成年人的作息,早上必须得早起,但晚上又做不到早睡的话,那么他们每天将损失将近3个小时的睡眠。所以家长督促孩子按时完成当晚的作业,可以有效缓解学业焦虑,从而促进青少年的睡眠质量。让孩子少接触电子产品。

青少年的大脑善于学习没错,但他们既能学好,也很容易学坏。实际上,不论是抽烟、喝酒还是上网,青少年都比成年人更容易上瘾,而且一旦上瘾就很难在余生彻底戒除。这就需要父母从自身出发,尝试倾听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小情绪,鼓励他们建立健康的社交生活。也许当青少年在现实生活里,有了一个正常宣泄情感和精力的渠道,他们才愿意从虚拟世界真正地走出来。

《青春期的烦“脑”》读后感(四):青春期脑科学理论对父母应对指南

詹森博士作为研究青少年脑科学的专家,根据青少年脑科学近年的研究发展的科学依据,以及发人深省的典型案例,结合自己作为父母的个体体验,给出了青春期孩子面对的风险、问题的原因分析,给出父母应该实施的最佳建议和指南,虽然美国的青少年成长环境有所不同,但依然有非常有效的参考意义。

青少年大脑发育中涉及到理智、控制的额叶发育的周期跨越整个青春期是青少年莽撞、冲动、缺乏控制力,面对突发状况不知所措的根本原因,自制力不足是青少年的通常问题。

青少年大脑发育过程中的神经递质与成年人相比的不同,产生的回路与成年人相比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尤其对酒精的耐受度高于成人反而容易导致成瘾,对酒精、烟草、精神类药物甚至毒品,以及电子产品,游戏等成瘾是因为其神经成熟机制决定的,这主要是奖励回路中多巴胺的含量影响。不幸的是,酒精、烟草、药品毒品对大脑的成长副作用明显,尤其对记忆的海马体,白质灰质等影响都非常明显,会造成记忆障碍,以及抑郁、躁狂等精神障碍。

青少年面对压力时的反应机制中关键的神经递质四氢基安对成人焦虑的缓解却会引起青少年进一步的焦虑,而压力环境下的学习低效给喜欢吼叫式教育的家长敲响了警钟(此处我要对儿子说句抱歉)。幸好,青少年的自我修复能力要优于成人。

青少年是精神疾病初发的重灾区,虽然和基因有关,但和环境的因素同样密不可分,遗憾的是青少年时期的精神障碍往往在治愈后成年也会复发。关键是在早期需要注意观察早期障碍的症状积极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伤害。青少年犯罪在美国高院的审判案例中引用了詹森等脑科学专家的意见,减少对重罪少年的严刑重罚,体现了社会对青少年大脑发育引起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判断力不足的认同,在这方面,显然中国尚未跟上。

对父母而言关键的是注重孩子的学习能力通过理论、数据、案例的教导方式传达正面的信息,这是十分有效的沟通和阻止青少年犯错的最佳方式,也是詹森博士以自身经验再三重申的观点和秘笈。

青春期不是到十八岁结束,最近的论据表明,面对复杂社会的现状,二十五岁之前,大脑的发育都在进行过程中,个体差异的影响甚至到这个年龄段才能趋于完全成熟。读到这里,感同身受,才明白为什么自己判断自己也是二十五岁是个分界线,对晚熟的孩子而言,会丧失很多需要自制才能通过的选拔机会,例如高考,这就更需要家长有效的监管。

对于束手无策或对未来孩子教育充斥期望与焦虑的家长而言,这都是一本了解孩子成长特征和学会应对的上佳指导书,极力推荐。

《青春期的烦“脑”》读后感(五):想要孩子早睡,就应该避免他们在睡前接触电子产品。同时,督促孩子按时完成当晚的作业,可以有效缓解学业焦虑,从而促进青少年的睡眠质量。

作者弗朗西斯·詹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神经学系主任,波士顿儿童医院转化神经学研究主任和癫痫研究主任。多年来致力于神经科学领域研究,并热衷于向大众推广脑科学研究成果,尤其针对青少年大脑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被誉为青少年大脑研究权威。

《青春期的烦“脑”》是一本从脑科学角度解读青春期特点,帮助家长和老师应对青少年问题的书。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以为,儿童一旦进入青春期,他们的大脑发育过程基本上就完成了,青少年的头脑和成人没有太大差别。然而,过去几十年的神经学研究显示,青春期依然是大脑发育的关键阶段。

01为什么青春期的大脑发育不足

成年人总觉得青春期的孩子很情绪化,可能会突然染了个五颜六色的头发,可能会喜欢奇装异服。作者提出,这都是因为,青少年的大脑只有“八分熟”。什么意思呢?世界卫生组织将青春期的年龄范围规定在10到20岁之间。但是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报告却指出,人的大脑发育成熟大约需要25年的时间。这样从时间线上看,在一个人20岁的时候,青春期大脑发育的进度条,最多也只能加载到80%。所以我们才说,青少年大脑只有“八分熟”。

但是在这个时期,从构造上看,青少年的大脑和成人的大脑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青少年大脑的部分功能还有待完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将大脑比作一台机器,那么青少年大脑中的零部件是完整的,只是其中的部分零件,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才能达到成人大脑高速运转的水平。那么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大脑里,有哪些地方发育不足呢?

我们知道,大脑当中有神经元,但其实神经元并不是大脑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使用脑成像技术,就能清楚地看到,大脑最外层是灰呼呼的一圈,而在中间地带则是一片白色的区域。脑科学中将灰色的部分称为“灰质”,白色的部分则是“白质”。组成灰质的,是脑神经加脑神经之间的连接件;组成白质的,只有神经之间的连接件。灰质多,代表这个人的认知能力强、处理信息更高效;而白质呢,大脑会通过它,把信号传递给脊髓神经,给身体下达行动指令。

1、灰质与白质

科学家们发现,青少年大脑发育不足的地方,首先就是大脑中的灰质与白质。相对成年人的大脑,青少年大脑内的灰质已经足够多了,但连接不同脑区的白质却比较少。而足够量的白质,才能让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速度足够快。青少年的白质会在青春期不断增长,一直延续到大脑彻底发育成熟。而灰质它会经历一个先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过程。

大脑可以分为四个区域,分别负责不同的功能,按照从后往前的顺序,它们分别是后脑勺的枕叶,两侧耳后的颞叶,以及头顶的顶叶和额头部位的额叶。研究表明,大脑是按照由后往前的顺序发育的。位于后侧区域的枕叶和颞叶,是大脑的视觉与听觉中枢,在青春期就已经发育得相当完善了。而前侧区域的顶叶和额叶,分别负责躯体的感觉运动和大脑的认知功能,要等到青春期末期才能大致发育完全。

2、顶叶

成熟的顶叶,让人具备一种在多项任务间进行切换的能力,也就是“一心多用”。比如,“一边打电话一边开车”。成熟的顶叶,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分配注意力和精力,并能做到井然有序的同时处理这两件事。但是我们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大脑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因为顶叶还没有发育成熟,他们很难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多项任务,而且很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而分心。美国每年有将近6000名青少年死于车祸,其中有87%都是因为不专心驾驶而丧命的。

3、额叶

额叶是整个大脑的“司令部”,负责人的认知和决策。额叶的发育不足会衍生出青少年一堆的毛病,比如因为缺乏预测风险的能力,所以青少年做事常常不计后果;还有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会让青少年难以靠理智抵挡外界的诱惑,也更容易犯错误和沾上不好的习惯。而即使意识到自己犯了错,青少年其实也很难像成年人那样能很快吸取教训,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有时候,家长们总是认为青少年知错犯错,屡教不改,以为他们是存心和自己作对。但其实青少年自己也糊里糊涂,额叶才是背后的始作俑者。

4、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被看作是人们感知外界刺激和情绪的十字路口,和额叶协同处理我们的情绪。边缘系统可以轻易地感知到外界对自己的讽刺,然后产生愤怒的情绪,但需要额叶来决定是该发泄,还是压抑自己的情绪。可惜,额叶的发育不足会造成青少年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而外界刺激所引发的情绪又会促使身体分泌激素,如肾上腺素。这就造成了青少年很容易情绪化,并且还专门爱找一些引发强烈情绪的事情做。

青春期的大脑其实和我们成人的大脑是不一样的。青春期的孩子大脑中灰、白质、顶叶、额叶以及边缘系统的发育不完全,让青少年具备了做事不专注、缺乏自我控制、情绪化等缺点

02如何影响青少年学习

青少年的记忆能力普遍强于成年人的。这要归功于刚才提到的边缘系统中,一个叫海马体的部位。海马体最厉害的地方,是它能够左右我们的记忆能力。与成年人的海马体相比,青少年的海马体的活跃程度更高,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青少年背起东西来比成年人要快得多。其次,青少年学习能力突出,涉及到一个学界内流传很广的“大脑可塑性理论”。

大脑可塑性理论认为,我们的大脑并非天生设定,而是被环境所塑造出来的。心理学家曾把一只幼小的黑猩猩放在黑暗中养大,结果发现黑猩猩的视网膜和组成视神经的神经元出现了萎缩。他们还发现,如果视觉剥夺时间不超过7个月,这种萎缩是可以逆转的。但是一旦超过一年,这只可怜的黑猩猩就将永远失明。

这个实验就说明了,在个体的发育期内,大脑是可以被外界环境重新塑造的,而且时间越早,这种可塑性就越强。科学家们称之为“神经达尔文主义”,意思是像所有生物进化一样,大脑也遵循着一定的进化原则。在人类的大脑中,没有获得适当刺激的神经元将永远失去生长的机会。而不断受到刺激的神经元,它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早在我们出生时,绝大部分脑细胞就已经生成了,只是许多脑细胞之间还没有连接起来。随着年龄增长,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才会越来越紧密。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大脑的生长发育,是神经元之间不断连接的结果。而学习,本就是接受刺激,建立神经连接,再不断强化的过程。所以人类的学习行为,就是大脑可塑性的体现。

那我们应该如何抓住孩子这个学习的黄金期,督促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呢?一个是重复训练,另一个是保证睡眠。

1、重复训练

作者认为,在知识和技能领域,重复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学得越多,相关神经元的连接就会变得越紧密;而新的知识或是技能,被回忆和使用的次数越多,也就越不容易被忘记。

重复不仅仅能加强记忆,其实对提高智商也有帮助。智商是评判一个人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可大多数人都认为智商是一个恒定的数值,如果孩子生下来就不聪明,长大了智商也不会发生变化。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即便是天生智力迟钝的孩子,只要他们的大脑不停接受刺激和激励,也很有可能达到与同龄人智力相近的水平。

2、睡眠

睡眠也是帮助孩子学习的一条捷径。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睡眠模式是不一样的。

这样长期下去造成的慢性睡眠剥夺障碍,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睡眠不仅赋予了青少年做梦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强化记忆,巩固新知。保证睡眠,就是在保证孩子的学习效率。也正因为如此,作者詹森曾向美国众多学校建议推迟上课时间。当美国一所高中采纳她的建议,将上学时间从早上7点30分推迟到8点40分,奇迹般地发现,7000多名高中生的学习成绩获得了提高。

如果早起已经成为青少年无法摆脱的定局,那就只能通过早睡来保证睡眠时间了。研究证明,手机、电脑等设备的电子屏幕会抑制大脑内褪黑素的分泌,使人无心睡眠。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有过睡前刷手机导致难以入睡的经历,甚至很难戒掉这个坏习惯,更何况缺少自制力的青少年。所以,想要孩子早睡,就应该避免他们在睡前接触电子产品。同时,督促孩子按时完成当晚的作业,可以有效缓解学业焦虑,从而促进青少年的睡眠质量。

本文字数3777,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青春期的烦“脑”》。

作者弗朗西斯·詹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神经学系主任,波士顿儿童医院转化神经学研究主任和癫痫研究主任。多年来致力于神经科学领域研究,并热衷于向大众推广脑科学研究成果,尤其针对青少年大脑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被誉为青少年大脑研究权威。

《青春期的烦“脑”》是一本从脑科学角度解读青春期特点,帮助家长和老师应对青少年问题的书。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以为,儿童一旦进入青春期,他们的大脑发育过程基本上就完成了,青少年的头脑和成人没有太大差别。然而,过去几十年的神经学研究显示,青春期依然是大脑发育的关键阶段。

01为什么青春期的大脑发育不足

成年人总觉得青春期的孩子很情绪化,可能会突然染了个五颜六色的头发,可能会喜欢奇装异服。作者提出,这都是因为,青少年的大脑只有“八分熟”。什么意思呢?世界卫生组织将青春期的年龄范围规定在10到20岁之间。但是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报告却指出,人的大脑发育成熟大约需要25年的时间。这样从时间线上看,在一个人20岁的时候,青春期大脑发育的进度条,最多也只能加载到80%。所以我们才说,青少年大脑只有“八分熟”。

但是在这个时期,从构造上看,青少年的大脑和成人的大脑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青少年大脑的部分功能还有待完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将大脑比作一台机器,那么青少年大脑中的零部件是完整的,只是其中的部分零件,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才能达到成人大脑高速运转的水平。那么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大脑里,有哪些地方发育不足呢?

我们知道,大脑当中有神经元,但其实神经元并不是大脑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使用脑成像技术,就能清楚地看到,大脑最外层是灰呼呼的一圈,而在中间地带则是一片白色的区域。脑科学中将灰色的部分称为“灰质”,白色的部分则是“白质”。组成灰质的,是脑神经加脑神经之间的连接件;组成白质的,只有神经之间的连接件。灰质多,代表这个人的认知能力强、处理信息更高效;而白质呢,大脑会通过它,把信号传递给脊髓神经,给身体下达行动指令。

1、灰质与白质

科学家们发现,青少年大脑发育不足的地方,首先就是大脑中的灰质与白质。相对成年人的大脑,青少年大脑内的灰质已经足够多了,但连接不同脑区的白质却比较少。而足够量的白质,才能让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速度足够快。青少年的白质会在青春期不断增长,一直延续到大脑彻底发育成熟。而灰质它会经历一个先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过程。

大脑可以分为四个区域,分别负责不同的功能,按照从后往前的顺序,它们分别是后脑勺的枕叶,两侧耳后的颞叶,以及头顶的顶叶和额头部位的额叶。研究表明,大脑是按照由后往前的顺序发育的。位于后侧区域的枕叶和颞叶,是大脑的视觉与听觉中枢,在青春期就已经发育得相当完善了。而前侧区域的顶叶和额叶,分别负责躯体的感觉运动和大脑的认知功能,要等到青春期末期才能大致发育完全。

2、顶叶

成熟的顶叶,让人具备一种在多项任务间进行切换的能力,也就是“一心多用”。比如,“一边打电话一边开车”。成熟的顶叶,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分配注意力和精力,并能做到井然有序的同时处理这两件事。但是我们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大脑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因为顶叶还没有发育成熟,他们很难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多项任务,而且很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而分心。美国每年有将近6000名青少年死于车祸,其中有87%都是因为不专心驾驶而丧命的。

3、额叶

额叶是整个大脑的“司令部”,负责人的认知和决策。额叶的发育不足会衍生出青少年一堆的毛病,比如因为缺乏预测风险的能力,所以青少年做事常常不计后果;还有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会让青少年难以靠理智抵挡外界的诱惑,也更容易犯错误和沾上不好的习惯。而即使意识到自己犯了错,青少年其实也很难像成年人那样能很快吸取教训,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有时候,家长们总是认为青少年知错犯错,屡教不改,以为他们是存心和自己作对。但其实青少年自己也糊里糊涂,额叶才是背后的始作俑者。

4、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被看作是人们感知外界刺激和情绪的十字路口,和额叶协同处理我们的情绪。边缘系统可以轻易地感知到外界对自己的讽刺,然后产生愤怒的情绪,但需要额叶来决定是该发泄,还是压抑自己的情绪。可惜,额叶的发育不足会造成青少年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而外界刺激所引发的情绪又会促使身体分泌激素,如肾上腺素。这就造成了青少年很容易情绪化,并且还专门爱找一些引发强烈情绪的事情做。

青春期的大脑其实和我们成人的大脑是不一样的。青春期的孩子大脑中灰、白质、顶叶、额叶以及边缘系统的发育不完全,让青少年具备了做事不专注、缺乏自我控制、情绪化等缺点

02如何影响青少年学习

青少年的记忆能力普遍强于成年人的。这要归功于刚才提到的边缘系统中,一个叫海马体的部位。海马体最厉害的地方,是它能够左右我们的记忆能力。与成年人的海马体相比,青少年的海马体的活跃程度更高,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青少年背起东西来比成年人要快得多。其次,青少年学习能力突出,涉及到一个学界内流传很广的“大脑可塑性理论”。

大脑可塑性理论认为,我们的大脑并非天生设定,而是被环境所塑造出来的。心理学家曾把一只幼小的黑猩猩放在黑暗中养大,结果发现黑猩猩的视网膜和组成视神经的神经元出现了萎缩。他们还发现,如果视觉剥夺时间不超过7个月,这种萎缩是可以逆转的。但是一旦超过一年,这只可怜的黑猩猩就将永远失明。

这个实验就说明了,在个体的发育期内,大脑是可以被外界环境重新塑造的,而且时间越早,这种可塑性就越强。科学家们称之为“神经达尔文主义”,意思是像所有生物进化一样,大脑也遵循着一定的进化原则。在人类的大脑中,没有获得适当刺激的神经元将永远失去生长的机会。而不断受到刺激的神经元,它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早在我们出生时,绝大部分脑细胞就已经生成了,只是许多脑细胞之间还没有连接起来。随着年龄增长,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才会越来越紧密。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大脑的生长发育,是神经元之间不断连接的结果。而学习,本就是接受刺激,建立神经连接,再不断强化的过程。所以人类的学习行为,就是大脑可塑性的体现。

那我们应该如何抓住孩子这个学习的黄金期,督促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呢?一个是重复训练,另一个是保证睡眠。

1、重复训练

作者认为,在知识和技能领域,重复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学得越多,相关神经元的连接就会变得越紧密;而新的知识或是技能,被回忆和使用的次数越多,也就越不容易被忘记。

重复不仅仅能加强记忆,其实对提高智商也有帮助。智商是评判一个人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可大多数人都认为智商是一个恒定的数值,如果孩子生下来就不聪明,长大了智商也不会发生变化。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即便是天生智力迟钝的孩子,只要他们的大脑不停接受刺激和激励,也很有可能达到与同龄人智力相近的水平。

2、睡眠

睡眠也是帮助孩子学习的一条捷径。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睡眠模式是不一样的。

这样长期下去造成的慢性睡眠剥夺障碍,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睡眠不仅赋予了青少年做梦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强化记忆,巩固新知。保证睡眠,就是在保证孩子的学习效率。也正因为如此,作者詹森曾向美国众多学校建议推迟上课时间。当美国一所高中采纳她的建议,将上学时间从早上7点30分推迟到8点40分,奇迹般地发现,7000多名高中生的学习成绩获得了提高。

如果早起已经成为青少年无法摆脱的定局,那就只能通过早睡来保证睡眠时间了。研究证明,手机、电脑等设备的电子屏幕会抑制大脑内褪黑素的分泌,使人无心睡眠。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有过睡前刷手机导致难以入睡的经历,甚至很难戒掉这个坏习惯,更何况缺少自制力的青少年。所以,想要孩子早睡,就应该避免他们在睡前接触电子产品。同时,督促孩子按时完成当晚的作业,可以有效缓解学业焦虑,从而促进青少年的睡眠质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