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蒙娜丽莎传奇读后感1000字

蒙娜丽莎传奇读后感1000字

《蒙娜丽莎传奇》是一本由[美]让-皮埃尔·伊斯鲍茨 / [美]克里斯托弗·希斯·布朗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蒙娜丽莎传奇》读后感(一):蒙娜丽莎她是谁?

以探寻蒙娜丽莎作品的真实原型和隐藏在神秘微笑背后的秘密为切入点,讲述了列奥纳多·达芬奇的生平境遇。

大师所处的时代似乎决定了大师一生的命运。介于信仰基督教的中世纪和崇尚理性的启蒙运动的时代之间,大师在年轻时期充满理性,非常坚定地接受文艺复兴时间人类享有自由创作的理念,其艺术水准全面超越所处时代;而在晚年心灵却越发渴望与基督教“达成和解”。即便是拥有旁人无法企及的才华与机遇,却受制于时代与命运,充满了失意与遗憾的一生令后人唏嘘不已。

读过此书之后,我对佛罗伦萨向往不已。达芬奇不再只是那个沉醉于画鸡蛋的天才少年,蒙娜丽莎也决不仅仅和眼泪(

《蒙娜丽莎传奇》读后感(二):蒙娜丽莎,她是谁?

蒙娜丽莎,她是谁?不就是列奥纳多·达·芬奇那幅尽人皆知的名画吗?如果再多点了解,似乎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佛罗伦萨商人之妻,有人说是另一位贵族夫人,也有人说这是芬奇的自画像……还有种说法:达·芬奇画了两幅蒙娜丽莎肖像。

我们熟悉的《蒙娜丽莎》藏于卢浮宫,另外一幅因居住在伦敦艾尔沃斯的收藏家休·布莱克于1913年收购而得名为《艾尔沃斯·蒙娜丽莎》。美国两位艺术史论家,让-皮埃尔·伊斯鲍茨和克里斯托弗·希斯·布朗,他们合作撰写的《蒙娜丽莎传奇》一书,正是对传说中两大版本“蒙娜丽莎”的专项研究。

《蒙娜丽莎传奇》读后感(三):推测

简单概括一下,根据作者的推测:1、早期版本的《蒙娜丽莎》是列奥纳多因生活拮据受佛罗伦萨商人弗朗切斯科·德尔·焦孔多委托为其妻子丽莎作一幅名为“蒙娜丽莎Monna Lisa”的肖像画,Monna意为夫人,此前被保存在瑞士一家银行的保险库。卢浮宫版的《蒙娜丽莎》则是关于生命赋予女性的神秘气质的冥想作品,蒙娜丽莎不仅是宇宙间母性的象征,还代表了神圣的圣母玛利亚。2、关于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和列奥拉多另两幅作品《圣母子与圣安妮》和《施洗约翰》中人物的微笑相同,代表了画中人物知道耶稣将扮演人类救世主的秘密,微笑中带有一丝哀伤,表达得正是为耶稣的受难之旅心碎又为人类将得到宽恕心中充满喜悦这种复杂、矛盾的情感。3、列奥纳多除了专研绘画,还精通几何、军事防御工程、水利和人体解剖等,他在其晚年一直随身带着的三幅作品《施洗约翰》、《蒙娜丽莎》和《圣母子与圣安妮》都围绕圣母主题,《施洗约翰》预示耶稣即将诞生,卢浮宫版《蒙娜丽莎》是耶稣尚在圣母子宫内孕育的时刻,《圣母子与圣安妮》则描绘了耶稣降生后的情景。这三幅画表达了列奥纳多的内心想法:在耗费大半生研究自然的奥秘后,他最终承认人类的理性也是有极限的。当然,这一切都是推测。天才毕竟是天才!

《蒙娜丽莎传奇》读后感(四):堪称“传奇”

达芬奇知之者众,蒙娜丽莎的名声更是大的惊人,到过巴黎卢浮宫的人哪一个敢忘了去到这幅画前“聚众”瞻仰一番?但是,围绕这幅画,蒙娜丽莎是真实人物肖像吗?为什么有关此画流传路径的记载有很多矛盾之处?《蒙娜丽莎传奇》就是要抽丝剥茧为你解这些谜,结合当时背景讲有关这幅画的故事。所用到的材料截止到2012年——还别说,解谜的关键材料是2008年才出现的。

首先给出答案:1)蒙娜丽莎确有原型,是佛罗伦萨商人弗朗切斯特.德尔.焦孔多的第二任妻子丽莎.焦孔多;2)达芬奇先后两次作画,所以有两幅蒙娜丽莎。

基于上述判断,此书依次回答以下问题:1)焦孔多为什么要为妻子画肖像。当时的画作主要是宫廷和教堂作用,以宗教故事、人物为主,延及王室,少有俗世人物。2)焦孔多为什么请达芬奇为妻子作画,引出达芬奇的行踪、他与其庇护人以及画界的关系。3)达芬奇如何为丽莎.焦孔多画肖像,这涉及到当时的画技和材料以及作画方法,其中谈及达芬奇在此方面所做探索。4)为什么达芬奇后来又“重拾蒙娜丽莎”,作者试图从达芬奇后续经历给出解释,其中涉及达芬奇的出身以及与家族的关系。5)后一幅与前一幅相比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在此过程中作者努力探究老年达芬奇的内心世界。6)五百年间两幅蒙娜丽莎各自经历了怎样的流转过程,其中不仅涉及欧洲各公国,还穿越两次世界大战把故事延续到今天。

作者下功夫不小,各方考据,以达芬奇和这两幅画为线,讲了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为了讲好这个故事,作者将视野延展出去,将欧洲的历史、政治、宗教、文化融入其中,力图使故事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所以,可以说,此书可以作为蒙娜丽莎画作的传奇,也可以作为达芬奇的简要传记,甚至可以作为当时欧洲各公国的历史文化掠影。

达芬奇确实是一个传奇人物。不仅在美术绘画方面具有绝世影响,而且兴趣广泛,在设计、工程、人体解剖等领域都有开创性贡献,以至于到老年后悔兴趣过于广泛,缺乏专攻的领域。一生崇尚自然,不是虔诚的基督徒,但在耗费大半生研究自然的奥秘之后,却惊叹于上帝的完美创造,最终承认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并寻求与宗教和解。

蒙娜丽莎确实是艺术杰作。两幅都是杰作。前一幅是一幅写真的肖像画,一位20余岁的家庭主妇,温柔、贤惠的妻子和母亲。后一幅则被达芬奇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更像一位圣母。作者写道,第二幅蒙娜丽莎“可以被视为大师通过自然以及女性的描绘来探索上帝所创造天地中孕育生命的伟大力量”,“不仅是宇宙间母性的象征,还代表了神圣的圣母玛利亚”。

卢浮宫里展示的,正是第二幅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传奇》读后感(五):蒙娜丽莎眼里的达·芬奇

达·芬奇存世的《蒙娜丽莎》真迹有两幅,被称为早期版本的《蒙娜丽莎》五年前开始亮相。《蒙娜丽莎传奇:新发现破解终极谜团》一书,围绕两幅《蒙娜丽莎》,追寻伟大画家的秘密。

不过,有鉴于《蒙娜丽莎》已经被玩坏了,卢浮宫的《蒙娜丽莎》不是唯一,也算不上什么重磅新闻。严肃的,有利用现代技术解析《蒙娜丽莎》,借以判断画风相似的肖像画是真迹、赝品、还是同时代仿作,譬如前些年吵得沸沸扬扬的《美丽公主》一画;反叛的,有杜尚和达利,长胡子只是一个引子,后世恶搞者经年不绝;执着的,有热衷于蛛丝马迹的,放大蒙娜丽莎的眼睛,都能挖掘出一个新世界……《蒙娜丽莎传奇》同样没放过蒙娜丽莎的双眼,只是这次,作者呈现给我们的是达·芬奇的传奇。

坊间盛传达·芬奇刻苦画鸡蛋的故事,一个天赋异禀的人,还开了挂似的勤奋,简直不给别人活路。蒙娜丽莎眼里的达·芬奇,阻断了人们的嫉妒,因为这个芬奇来的小伙,实在是运气不好。当然,人生哪有十全十美,纵以达·芬奇的才华,也有怀才不遇的时候。被竞争对手pk掉、穷得买不起画材、壁画被阴雨天气毁掉、找不到金主、因兴趣太广被质疑专业能力、好不容易有个靠谱的庇护人,对方又英年早逝。想想彼时的意大利也真是居大不易,毕竟文艺复兴群星璀璨到金子都会被埋没。于是,达·芬奇唯有向现实妥协。别管宏伟梦想了,先接个私活解燃眉之急,这个委托人就是蒙娜丽莎的丈夫。

对达·芬奇而言,画张肖像这么简单的事,对方的权势又极可能为己所用,偏要拖拖拉拉不上心。他到底还是傲娇,不感兴趣的活儿,由助手去完成。“艺术是一种视觉上的诗歌、寓言式的对话”,倘只为记录下一个女子的青春岁月,早期版本的《蒙娜丽莎》完成了它商品的使命。

压着时间仓促收工,若干年后,达·芬奇却自发完成了另一幅《蒙娜丽莎》。相似的构图、同样的神情和姿态,达·芬奇没能在蒙娜丽莎毗邻的画室观察他的模特。此时,他对照着心里的模特,用画笔灌注灵魂。《蒙娜丽莎传奇》的两位作者认为,后者与《圣母子与圣安妮》、《施洗约翰》同为达·芬奇心灵的绝唱。他到生命最后阶段都对此三者不离不弃。在壮志未酬的年华,他投注精力于机械、解剖、音乐、数学,最后经宗教实现了统一,有了传世杰作的表达。卢浮宫版的《蒙娜丽莎》是受孕圣母的复杂心情,满怀喜悦与担忧,也是“体内微观世界的宏观投射”,是画家收获与遗憾的蕴藉表达。

作者据史料揣想,达·芬奇临终为自己未能专攻一技感到后悔。就信息量巨大的《蒙娜丽莎》来看大可不必,博学多闻涉猎广泛为作品平添了多少意蕴!同样的,丽莎夫人也不会因自己拥有的是早期版本肖像画而遗憾吧,不染风尘的青春容颜也是她的金不换呀。

——丁酉年读让-皮埃尔·伊斯鲍茨、克里斯托弗·希斯·布朗《蒙娜丽莎传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